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61,小院门庭雅洁,花草盈门

61,小院门庭雅洁,花草盈门

    61,小院门庭雅洁,花草盈门

    中国自农耕社会以来,在没有进入现代文明,没有进入城市和走入高楼大厦居住之前,对居住之地有“家园”一词。

    家园,有家,必有园。现在旅游有多个向往之地,其中园林是一令人向往的微景观,以BJ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园林,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流派,这些出名的园林吸引了不少游客。如苏州园林,山石四周环列建筑,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参观藕花水榭,清香馆、闻妙香室、瑶华境界、见心书屋、步碕、印心石屋、看山楼等,诸堂构以廊贯通,轩馆亭榭。无数古典诗词对园子都作出了生动地勾画,记录了中国人对于园子的钟爱。

    园子,既是一个人的居住空间,也是一个人的休闲空间,更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人们旅游喜欢参观园林,无非是钟爱园子,钟爱园子里的假山小水和植物花草。

    那些园林是过去达官贵人享受的地方,现在古人已去,物是人非,园林留给了后人,成了国家的旅游宝地,今人若想拥有那样阔气的园林,那是痴人妄想和痴人说梦。

    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园林的理想追求和向往。

    我辈纵然不能买地置园,但退休后,回归乡村,归园田居,住在乡村祖上留下的老屋,或者到乡村居一处民宿,即使庭院很小,沾土带泥,也要精心收拾,植树养花,门庭雅洁,花草盈门。

    我退休后租了一处民宿,经过三年的打造,房前种满花,屋后种上菜。南墙爬墙虎织出一片绿毯,院中搞了个立体花园,一丛竹子树立中央,长势到了房顶,绕竹植了龙爪环和紫藤以及月季蔷薇,中间搭了木架,碧绿的槐树枝条遮蔽了架子,紫藤蔓攀着个木架迤逦而上,月季和蔷薇又爬上了槐树的枝条,四五月份紫藤的花像一串串葡萄垂钓下来,春夏两季月季和蔷薇的花朵怒放枝头,气势如虹形成了一天幕,围墙4周又种了许多大理花,枝叶繁茂,花朵硕大,旮旯拐角又被格桑花填满。

    许多漂亮的蝴蝶,在花间飞舞。仿佛是花的精灵,传送夏日的信息。

    院子外的空地上,又植了丁香和桂花,还有银杏,皂角,柿子树,核桃等树。树下盛开着一些野花,绚烂多姿,芳香四溢。

    一个充满花草香的家,不会差到哪里去。总是可以用花花草草把家庭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给每一个日出日落一份温暖。

    四五月份花香充满了整个月子,夏季还有其他花草的淡淡的余香,秋天桂花树又来凑热闹。

    在云淡风轻的日子里,临窗而坐,此时再温一壶淡茶,看花叶舒展,听花开温柔。眼见即为美,日子自然有趣。

    踏步生香的日子,我早晨起床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满月的生机勃勃,窗外花影摇曳,斑斓光影里隐着静谧,远远传来欢快的鸟叫声,萦绕在心头,在耳边呢喃。

    我坐在庭荫槐花树下,或者斜卧在草棚凉亭的躺椅上,小息在竹下好的卡坐上。花儿,草儿,蜜蜂,蝴蝶,欢聚在一起,我养的小狗和鸽子也跟着凑热闹,鸽子在空中盘旋,小狗在地上追逐嬉闹。

    虽缄默不语,我与花草那份默契,与狗狗和鸽子的那份依赖,只有随风飘来的云霞知道,远天无际,一望的蓝和白,如黛的远山透着神秘,不见炊烟,他们都被一缕淡淡的朦胧罩着,头上是串串摇弋的槐花,在阳光的轻抚下芳芬,悠长清淡的花香浸润着他们。

    虽足不出户,但在几十平米陋室里亦能感受春夏秋冬之美。

    忙着在短暂的夏日时光里,展现最完美的自己。

    作家阿兰酷爱养花栽草。有次聊天谈到如何从日子中获得灵感,她说在写作遇到瓶颈的时候,便到阳台上看看花草,浇浇水,搬搬盆,如此一通下来,就有火花蹦出,再回去写几段文字。

    我也喜欢写作,但不该与作家相比。我的写作仅仅是一种爱好,写过,就留下色彩,让自己有收获感,无需与别人比个上下,争个高低。

    种几盆闲花野草,小院门庭雅洁,花草盈门,便有了与大自然零接触的草木气息,有了大自然最天然,最原始的花开之美,花草有心,一花一叶,一枝一茎,传递出一种温柔的爱,幸福和情趣似乎填满了每一个角落。。

    这样的家园,闲暇之时种花弄草,疲倦时就着花香小憩片刻,花香里的读书品茗,月色下与花影摇椅。即便白日里再累再苦,回家后嗅一嗅花香,也有一份触动柔肠的感动日子如此反复。在她看来萋萋草木如一洗清泉,滋养灵感。简单而精致,优雅而从容,把粗茶淡饭的日子过成一首诗。

    世间爱草木的人,情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