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第二卷《归园田居》漫记

第二卷《归园田居》漫记

    庭院,就是幸福的载体

    我归园田居,在乡村租了一处民宿,远离城市,过着不知魏晋南北朝的生活,有一次一个朋友来访,我一个人独居,打开冰箱,只有素菜和猪羊肉,没有海鲜,没有鱼肉,没有牛肉,也没有更多丰富的食品,生活很简单,他大惑不解的质问我:你学习了一辈子,文侥是学士,硕士,博士,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也很有成就,收入也不低,为什么把自己放逐在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过,苦行僧的生活。他劝我放弃这里,我对他说我喜欢田园生活,退休了信奉极简主义,过简单清静的生活。

    他对我的这个说法并不反对,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对我说,我和你是同一年工作的,你提前三年内退了,我明年也退休,也有自己的退休生活的打算,他们有40多个人,到一个高山县城团购了一栋楼房,结伴养老,那里海拔2000多米,夏天非常凉快,依托县城,生活、交通、医疗、采购各方面也非常便利,再说了有几十个人在一块,互相有个照应,平时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唱唱歌,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你这样一个人远离城市,独居在乡村,各方面都不方便,更主要的是没有个人陪着你,我觉得你这样的生活是苦行僧,比和尚还清净寂寞简单艰苦,和尚在寺院里,还有个组织,还有那么几十个人在一起互相照应,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我笑着对他说:你说的这一切都没错,但是也不对。

    你们团购抱团养老的地方,我知道,去年就有人拉着我入伙,我对他说,我不想住楼房,我想有个院子,你们从西安到那个县城,是从大城市搬到小城市,是从大楼房搬到小楼房,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比西安凉快了一些。而我追求的是乡村化,田园化,庭院化,你们那里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而我这里完全具备。

    我们俩人各有各的观点和想法,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也不再与他争论。我在休息区的茶台上,泡了两杯茉莉花茶,茶台正好在庭荫树下,这槐树结满了白色的槐花,我伸手摘了几朵放在壶里,一阵风吹来,槐花和紫藤花的香味浓郁扑鼻,持久不散,这个岭上方圆几公里都是槐树,槐花把整个岭谷都染成了白色,他爱人嗅着鼻子说,好香啊!我说你们俩喝喝这茶,看是什么味道,他品了品,他爱人尝了尝,齐声说:这茶好香啊,什么茶?我说这是茉莉花茶,但是茉莉花的香味不会有这么浓。你们刚才看着我从槐树上摘了几朵槐花,这浓浓的花香味就是槐花香。他爱人来了一句哇塞,你这喝茶和别的都不一样,是喝花呀!

    我起来坐在吊椅上,吊椅旁有几盆花已经开了。我摇晃着说:坐在这里置身于满院子的鲜花,闻槐花和紫藤花的香味,春天看这里的百花,夏天坐在这里歇歇凉,秋天躺在椅子上看看红叶和天空,冬天晒晒太阳,赏赏雪!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城里永远都不会有的。

    我这朋友说:你看看,又来了,又来洗我的脑了。

    他爱人到鱼缸旁观赏我养的十几条锦鲤,我打开隔笼子,20只雪白的鸽子,哗啦啦地飞了出来,鸽子也不怕人,在我们身边飞上飞下的觅食,他爱人正好拿着鱼食准备往鱼缸里撒,鸽子飞过去落在她的手上,手背上肩膀上,几口就把人也手里拿的鱼抢了。

    我养的两条狗看鸽子飞出来,也来凑热闹,追着鸽子起闹,那只猫却看不起狗的把戏,认为这是小儿科,在我的躺椅下面静卧着。

    我打开投影仪,画面上是高山流水的背景,音箱里放出悦耳动听的高山流水曲调,我这朋友爱好唱歌,看我这有家庭影院,就想吼两嗓子,我拿出话筒,安装调试好,他两口子就轮番唱歌,我到墙角去种莱苗。

    我种了6颗西红柿,他们俩唱了五六首歌就不唱了。我说你们继续唱,我还有点菜把它种完。

    我这朋友不客气的对我抱怨说:你这音响声音挺大,但是音质太差。

    我用手挠挠脑袋,尴尬的对他说:你说的对,我这一套设备不到2000块钱,是国产新科的功放音箱。山里嘛,凑合着用,有个音就不错了。

    他讥讽了我一句,太啬皮了,存着钱有啥用?

    我也不客气的回敬他: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还在工作拿的钱多,我内退了,一个月没有几个钱。等你退休了,你就知道只出不进的难畅。我还要收拾这么大的一个院子,柴米油盐,干什么不都得花钱。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我能理解,但是你也不能买个1000多块钱的音响啊!大品牌的不说,至少要花个三五万块钱才能凑合着用啊。我的朋友愠怒的对我说。

    我对他的这个说法无言以对,主要是因为我不太喜欢唱歌,五音不全。我花几万块钱搞个音响当摆设呀?

    再说了,我住在这里,享受的东西多了,区区音响家庭影院算个啥,我一年到头也难得用一两次。

    备一份闲情养花弄草,其实也是存一份净气抵挡世间浮躁;

    泡一壶热茶暖手暖身,其实也是喝一种心境品味人生。

    正如王小波所言:

    “诗意的生活并不是矫情的造作,而是在庸常生活里让自己带一点格调与品位做事,把生活过得浪漫有趣,不让自己活得粗糙。小院闲窗,四季良辰。

    我这里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他的抱怨和不满情绪。这个时候他的老伴倒是替我解了围。他老伴让他拍照,她一会儿坐在吊椅上,一会儿站在花拱门边,拱门上爬满了月季花,一会儿坐在卡坐上,搔首弄姿摆着各种造型。

    照完了相,她拿过手机看照的效果。嘴里说着效果不错,这个地方好,我也喜欢这里。

    这句话我爱听,她的这句话也堵住了他男人的嘴。我再也没有听到他说这里不好的语言了。

    我准备烧烤招待他们俩口子,我拿出案板,放在露天灶具上,从冰箱拿出五花肉和牛肉,他老板是个勤快人,接过去切肉,用签子串肉,我点燃柴火,烧烤炉和闷热炉子的烈火燃烧了起来。我用柴火炉铁板煎牛排,用烧烤炉烤五花肉,凉亭下的桌子上摆着红酒,享受露天美食和聚会,美滋滋的。

    几杯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朋友感叹:年轻时,想要赢得全世界,敢与天比高,与地比宽,与人比。快退休了,经历多了才发现,所谓繁华不过是一场浮云,总会被雨打风吹去。

    我劝他说:不如把一切都看淡些,我比你早想通了几年,提前内退,过归园田居的日子,厌烦了过去周转于推杯换盏之间的虚情假意和应酬,不如独享一方院子,望岁月静好。

    他和他老伴已逐步认同我的观点,随和说:光阴悠长,循着四季,看花听雨,慢煮生活,细品美意。踏歌行板在人间烟火的寻常中,养精、养气、养神,半生已度过,余生要洒脱,永远不要变成无趣的大人,在浮华的世界里,寻求一种生命的安静,做个灵魂淡雅,生命高贵的人,爱这世间有光泽的人和事,阳光让心胸变得宽阔,让脆弱的生命变得顽强。

    所有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和坚持,你过去优秀,现在仍然还是优秀。

    退休后,很多人选择参加集体活动,觉得这样就不会与社会脱节,与人交往会让退休后的日子过得繁华精彩,自己也不至于感觉孤独寂寞。

    有人喜欢热闹,就有人喜欢安静。不是参加集体就是合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的就是不合群,没朋友。其实,退休了,看淡合群,独来独往也是一份清欢。

    历经前半生的打拼,沧桑后的独处,是内心深处的一份清浅,是时光的馈赠,也是清风明月里的诗意清欢的享受。

    心中无事,闲来一身轻。

    心静花自香,淡定人从容

    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随性与洒脱;

    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与禅意...

    任窗外风雨飘摇,我自微笑,与时光同行。不求轰轰烈烈,只愿舒适坦然。

    持一颗闲心,看花开花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世间总是喧嚣,人心总是难测。只有让自己真正的“闲”下来,看淡一切波折,从容接受无常的生活,疲惫的心灵才会得到治愈。

    正如雪小禅所说:“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不管世间沧桑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寂寞,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真正的宁静,从来不在山水,而在于自己的内心。人闲则心静,心静则万事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