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南宋当皇帝 » 第17章 寒意

第17章 寒意

    御街上商铺林立,酒肆众多,物品琳琅满目,繁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攘,声音喧嚣,行人的脸上笑容洋溢,似乎在享受着临安城的繁华。

    即便是御街两旁的小巷,也是店铺毗连,人流穿梭,各色人等、三教九流络绎不绝。

    “临安城,这人也太多了吧!”

    走在大街上,来自草原的蒙哥和忽必烈,登时傻了眼睛。

    即便是那些西域名城,即便是北地的燕京城太原城,也没有如此多的人流,也没有如此繁华。

    “街面上许多人,好像都不是宋人,似乎是海外的番人。”

    阔出接着蒙哥,诧异地说了一句。

    “看来,南人富裕,把海外的人都给招引来了。”

    蒙哥惊愕于临安城的富裕。至于宋人士民许多人佩剑持刀,他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几个淡妆靓丽的女子经过,看到蒙哥和阔出等人异族打扮,嫣然一笑,风情万种,香风阵阵。

    蒙哥和阔出不自觉回头看去,都是被女子们的温婉和风姿所吸引。

    “江南的美女,果然是秀丽动人。比起北地的女子,很是不同啊!”

    阔出吸了一鼻空气中的清香,转过头来,悠然赞叹了一句。

    “这样的美女,江南数不胜数。临安城富饶,山一样的金银宝物。等我蒙古大军攻下了江南,皇子和王子,要多少美人,要多少珍宝,还不是应有尽有!”

    通事陪着笑脸,奉承着二人。

    “攻下江南?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蒙哥脸色忽然沉下,继续向前。

    阔出瞪了一眼通事,跟着蒙哥。通事苦着脸,赶紧跟上。

    街面上,一个汉子和蒙哥相向而来,或许是人流拥挤,二人肩膀碰在一起。

    “你这家伙,不想活了?”

    蒙哥眼睛一瞪,推了汉子一把。

    “不好意思!抱歉!抱歉!”

    汉子点头哈腰,连连道歉,快步离开。

    几人也不在乎,继续向前,蒙哥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立刻停下了脚步。

    “蒙哥,怎么了?”

    阔出也停下脚步,懵懵懂懂问道。

    “我的钱袋丢了!”

    蒙哥惊出一头冷汗,他四处张望,一眼瞥到刚才和自己碰肩的汉子,似乎正在匆匆忙忙逃去。

    “抓贼!”

    蒙哥大声叫着,转身追去,阔出等人醒悟过来,紧紧跟上。

    满街人都是诧异,纷纷让出路来。偷盗的汉子飞跑逃窜,蒙哥等人在后追赶,汉子就要拐入小巷,却被几个身穿皂服的公人给逼退了回来。

    汉子转身又要逃窜,四面八方的百姓围成人墙,把汉子堵在了中间。

    “让开!不然要你们好看!”

    汉子无路可逃,从腰间摸出短刀,威胁着周围的士民和公人。

    “放下刀!”

    “你以为你能逃得了吗?”

    公人和几个士民,都是拔出刀剑,拿着长枪,一起指向了汉子。其中一个公人拿着长枪,指着汉子大声喊道:

    “黄三,你知道我高雄的手段。抓进去最多判一两年。再不放下刀,不要怪我的长枪不认人!”

    公人手持长枪,气势迫人,“当啷”一声,汉子手中的短刀掉在地上,整个人无精打采,两个公人上前,给汉子手腕戴上镣铐,用锁锁上。

    “狗贼!敢偷王子的钱袋!”

    蒙哥等人挤开人群,蒙哥身旁的一个侍卫拔刀出鞘,就要朝窃贼黄三砍下。

    “大胆!”

    虽然听不懂侍卫在说什么,但高雄大喝一声,手中的长枪急刺,枪头到了侍卫咽喉处一两寸的距离停下。

    侍卫手里的弯刀,再也砍不下去。

    “找死!”

    蒙哥大声一句,拔刀出鞘,阔出和其余几个侍卫也一起拔刀,周围士民和另外两个公人,纷纷挺刀持剑,和蒙哥等人当街对峙。

    黄三赶紧躲到几个公人身后,心里暗暗叫苦,只是偷个东西,怎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都不要动手!千万不要动手!”

    通事胆战心惊,赶紧站了出来,从身上摸出官府的公文。

    “我们是大蒙古国使者,前来面见大宋天子!一场误会,大家都把刀剑放下来!”

    通事叽里咕噜一番话,阔出和蒙哥插刀回鞘,一众侍卫纷纷收回兵器。

    “蒙古国使者?你们跑到我大宋干什么来了?”

    “赶紧回去吧!跑到这里来撒野!还没被打够吗?”

    “赶紧滚吧!这里不欢迎你们!”

    听到是蒙古国使者,百姓纷纷叫嚷了起来。

    汉中大战,报纸上连篇累牍,宋人对蒙哥等蒙古国使者,自然没有任何好感。

    “大家静一静!”

    领头的公人高雄收回长枪,挥手呐喊,围观的士民这才安静了下来。

    “你们是蒙古国使者?”

    高雄接过公文仔细看了片刻,这才还给了通事,对周围围观的士民大声说道:

    “大家散了吧!没什么事了!”

    等士民纷纷离开,高雄这才对蒙哥一行人道:

    “黄三是我大宋子民,他犯了法,自有我大宋律法制裁。你们在我大宋,最好遵纪守法。否则,一样要被律法惩处。”

    “是是是!一定!一定!”

    通事连连点头,公人拿起钱袋,向蒙哥等人问道:

    “你们能证明,这是你们的钱袋吗?”

    通事翻译,蒙哥一番说明,公人核实无误,把钱袋递给了通事。蒙哥接过钱袋,取出一块金锭递给高雄,却被后者立即拒绝。

    “身为街道司吏员,收取私人财物,罪加一等。临安城上百万士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照看好自己的物件,有什么事就到街道司的巡捕找我们。”

    公人说完,指了指黄三,恨恨一句。

    “你小子,丢人丢到鞑靼人身上,等着被重判吧!”

    高雄等公人押着黄三离开,阔出看着他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不收钱的官差,还真是少见!耶律楚材手下,恐怕也没有几个这样的官吏吧。”

    蒙哥不置可否,忽然开口向通事问道:

    “李富,那些南人百姓刚才喊什么?”

    “蒙哥王子,他们刚才说,这里不欢迎我们蒙古国使臣,让我们赶紧回去!”

    通事李富不敢隐瞒,据实回答。

    “是让我们滚回去吧!”

    蒙哥鼻子里冷哼一声。

    宋人士民对他们一行人不善,从百姓的表情上,他也能分辨出来。

    “这些南人百姓,对我蒙古国这么敌视,到时候我蒙古铁骑南下,一定要将他们杀得血流成河,一个不留!”

    蒙哥恼怒,旁边的一个卫士怒声骂了出来。

    “到时候南下,抢了这里,烧了临安城,那才叫舒服!”

    另一个卫士接着愤愤说道。

    “南人兵强马壮,这么多人口,得有多少将士?不好对付啊!”

    阔出一声叹息,眉头紧皱。

    怪不得父亲让自己出使宋朝,长长见识。宋朝国富兵强,人口众多,要想对付,果然得费些心思。

    “可惜搞不到南人的火器,真是让人沮丧!”

    蒙哥摇摇头,心情似乎差了许多。

    几人一路向前,目光都被一间商铺前的钟摆吸引,众人迈开脚步,鱼贯进了店铺。

    “掌柜,你这钟摆准吗?这些格子都是什么意思?”

    阔出看着玻璃罩子里的指针“滴滴答答”,好奇地问了起来。

    蒸汽船、四轮马车、下水道、自来水等等,南人稀奇古怪的玩意,可是真多。

    “大官人,一看你们就是海外来的。”

    掌柜的看蒙哥等人穿着不凡,满面笑容,亲自上来,细细介绍。

    “大官人,表盘上的12个格子代表12小时,一天24小时,也就是12个时辰;长针转1圈,中针转1小格,是1分钟;中针转1圈,中针转1小格,是1个小时;三天上一次发条,就是这里。2-3年换一次发条,不收钱。保质5年,5年内有质量问题,免费更换。”

    “这种大的多少钱?小的多少?”

    通事一番解释,阔出继续问道:

    “大的100银圆,小的150银圆,可以给你送到住处,或者送到码头。”

    掌柜的热情好客,显然接待过此类客人。

    “怎么小的比大的还贵?你这东西不便宜,不会是骗人吧?”

    蒙哥忍不住爆出一句。

    “大官人,你有所不知,钟摆是精细物,越小越难做,反而越贵。你要是真要,大的收你85银圆,小的125银圆。整个临安城,没有比我们更便宜的了!”

    掌柜的信誓旦旦,服务周到,阔出不忍拒绝,点了点头。

    “大小各买两个,到时候送到都亭驿驿馆,千万别弄坏了!”

    小钟摆可以送给母亲,改善一下母子关系。至于大钟摆,当然是父亲窝阔台或其他人了。

    “放心吧!大官人!到时候给你包装好,坐船走马车都不会有事!”

    掌柜的满脸笑容,连连点头。

    江南机器制造司生产的钟摆,质量好不说,出了问题,也会立即修理和更换。

    “蒙哥,你要不要买两个自己用?”

    阔出掏出一块50两的金铤,递给了掌柜。

    “我再想想。”

    蒙哥心动,但还是没有当场决定。

    掌柜的验好和称好金铤,拿出5个银圆,和开好的票据一起,递给了阔出。

    “大官人,金银比价一比十,银两兑换银元100比85,50两黄金就是425银圆,银行也是一样。你都收好了!”

    阔出点点头,收好银圆和票据。

    进了宋境,银圆和银行这些新鲜事物,他们已经也都已经有些了解。

    “阔出,觉得稀罕,买一个就够了,何必买那么多?”

    蒙哥不解地一句。

    “钟摆、香皂、火柴、玻璃、瓷器等等,我就是想看看,我蒙古国能不能造出来?”

    阔出轻声一句,似乎另有深意。

    众人经过一座学堂,学堂门口执勤的军士持枪而立,目不斜视,石头一般纹丝不动。

    蒙哥和阔出对望一眼,都是暗暗心惊。

    这样剽悍的警卫,满脸风霜,恐怕是军中退役的将士。

    蒙哥透过学堂的铁门看去,操场上,一班学生正在练习刺枪术,另一班正在跑步,步伐一致,整齐划一。

    阔出等人都是转过头,一起向着操场上看去。

    “刺!收!刺!”

    老师的口令声不断,那些年幼的学生们嘴里异口同声,长枪一刺一收,声音稚嫩,却让蒙哥等人寒意顿起。

    这么小的年纪就练武,南朝全民皆兵,七千万子民,这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