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卷朝堂,我卷太子 » 第三十章 1

第三十章 1

    “一大群,我们这是去京城吗?”二妞倚着姐姐的臂膀,声音怯怯。

    “再叫我一大群,报仇的事儿自己想办法,少爷我不管了。”

    听到二妞无意间给自己起的外号,大被同眠的美梦被打断了,王大群没好气地怼了一句。

    大妞扯着妹妹的胳膊,一脸严肃,又十分贴心地劝慰:“小妹,以后少爷就是咱们的主子,再对少爷无礼,是要挨板子的。”

    “报了仇才是,报不了仇,啥也不是。”

    看着不服气的妹妹,大妞无奈地摇头。毕竟她年长妹妹两岁,有了一定的处事经验。

    这位少爷看上去是高傲了些,人品还是不错的,至少对她俩算是和蔼可亲。

    即使他不能帮忙报仇,跟着他混总比无家可归强。否则,凭着俩人的美貌,早晚被卖到那种地方,简直是生不如死。

    为了尽早确定主仆关系,她开始扒拉着小算盘,终于琢磨出一个想法。

    “大群哥,往后我俩就是你的奴婢,可总不能还是大妞、二妞地叫着,你是读书人,不如给我俩取个名字吧。”

    香甜软糯的声音传进王大群的心里,让他那刚刚涨起来的小脾气立刻消失,毫无抵抗之力。

    不过若是言听计从,有失男人的威严,一副坏笑挂在脸上戏谑道:

    “帮你们取名字,可以呀。不过,要用东西来换。”

    二妞认为这是讹诈,“起个名字还讲条件,你还是不是男人。”

    少年咬了咬牙,你等着,早晚有一天让你知道。

    大妞的脸却是一红。十三四岁的女孩儿,符合大明婚姻法嫁人的年纪。

    她意识到两人都是陪房丫头的命,不用明媒正娶。可现在就……少爷也过于急了些吧。

    “少爷,小女子家仇未报,尚且为师父守孝,暂时不能服侍,望少爷多多体谅。”

    听罢,王大群知道她俩真是想歪了,连忙解释:“我负责起名字,你俩负责教我习武,如何?”

    “你想习武?”二妞得此信息立即来了兴致。

    少年点点头,琢磨着前世有谁娶个练家子当老婆,基本上会被教育得百依百顺。他可不想在后宅当靶子,还是欢乐二打一。

    “行,你给我们取名字,我俩教你习武,不许反悔。”说完,二妞做出击掌的姿态。

    三个娃娃击掌后,王大群装模作样地问其生辰八字,二女父母早亡,对此事一无所知。

    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之后,灵光一现。

    “诗经郑风云: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姐姐叫林清儿,妹妹叫林婉儿,可好?”

    姐姐含蓄地点点头,妹妹高兴地一拍他的肩膀,“一大群,啊不,大群哥,还是你读的书多,真好听。”

    王大群打了个哈欠,劳碌了一天的他困意十足,说了句:“早点休息。”便一头扎进帐篷倒头就睡。

    朦朦胧胧中,梦见初中班里排名第二十五的班花她娘,凶神恶煞地指着自己的鼻子破口大骂。

    “小兔崽不学好,竟然敢搂着我家姑娘,看我不打折你的腿!”吓得他冷汗淋漓,拔腿就跑。

    美梦醒了!

    睁开眼睛,天色渐亮,一抹光线从帐篷的缝隙中透了进来。

    或许是夜晚的山中比较寒冷,少年的怀里蜷缩着一个,后背还紧贴着一个。

    他压抑住身体的不良反应,扒拉开身上的两只小手,悄悄地钻出大帐,耳畔传来一道声音,吓了他一跳。

    “怎么样,昨晚睡得还好吧。”

    看着卢象升一脸的古怪,他恨不得过去踹上两脚。

    这么大的人了,跑到这里听小孩子的墙根,脸皮真厚,跟着卷王不学好啊!

    随即拉起卢象升走到河边,先洗脸后放水,上下都痛快了,这才指着河水问道:“卢大人,在前面拦一道水坝,如何?”

    “你想水淹七军?”

    “水淹七军,哪有在下游拦水坝的。”王大群白了卢象升一眼,还大军师家呢?

    否定的答案使得卢象升很是疑惑,“说说具体想法。”

    “大人请看,这一段水面与岸边的落差不大,而且前后三十里都是这样的地形。若在下游拦一道水坝,势必会淹没这条道路。”

    说到这里,王大群又指着道路,作出挖坑的动作。

    “清军通常一人三骑,马匹比较多。我们在道路上挖掘大量海碗粗细,两三尺深的陷马坑。到时候被淹没的水面隐藏,嘿嘿……”

    看着少年得意的样子,卢象升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

    “这个方法没用,只要敌人掘开堤坝,河水很快就会退去,你那什么狗屁陷马坑,一览无余。”

    对于这种打击,少年似乎早有准备,他翻了个白眼,愤愤道:

    “大人,注意文明用语!我问你,就这破路,被水泡上一个来月会是什么样子?”

    “这还用说,至少是泥泞不堪,或许还有塌方。”

    “我对行军不在行,你告诉我,三十里这样的道路,清军的马队,外加粮草辎重,需要几天通过。”

    卢象升沉思良久,明白了他的想法。

    “上万人在山路上行军,一天最多走三十里。这样的道路,可能要走两三天。粮草辎重通过,没个四五天恐怕过不来。你想借此延误时间,消耗清军的粮草?”

    “没错!清军远道而来,粮草不足。六处关隘地形相近,都采用这个办法,只要拖到他们粮草不济,此次扣关即可化解。”

    卢象升双眉紧锁,前前后后地四处巡视,还是摇摇头。

    “这里距离兴隆不远,若是那里粮草准备充足,也不过是拖延几天罢了,用处不大。”

    “这就是我想去看看的原因。”王大群抬手指向兴隆,狠狠说道:

    “清军若是进攻六处关隘,兴隆就是后援基地,小爷我要让它人畜不留,寸草不生!”

    这句话让卢象升想起了他撤军的言论,同样是心狠手辣。

    小家伙看起来人畜无害,怎么一谈到战争,转眼就成了狠人。

    明天就到兴隆了,王大群拿出一张地图,与周围坐着对比。

    兴隆坐落在面积只有四五平方公里的山洼,地势狭长,呈东西走向,周围群山环抱。

    柳河将山洼劈成两半,向东北接近承德时注入滦河,转而流向东南,直抵迁西。

    跨过柳河,山路直通喜峰口,也是此行的目的地。

    据了解,兴隆没有城墙,汉人寄居的时候,弄了个土围子。蒙古人来了,那玩意严重影响跑马放牧,拆了。

    就是不知道遇到蒙古人,会不会让他们顺利地过去。

    卢象升凑到近前,指着地图说道:“听了筑坝围堵之策,我倒是有个想法。”

    眼见少年的眼里满是问号,他继续道:“你看,柳河流向东北在承德附近注入滦河,若是在柳河的狭窄处筑坝,兴隆会怎样?”

    王大群明白了,“你想把兴隆变成泽国?”

    “没错,我们双管齐下。清军的本事再大,没个十天半月的,到不了隘口。即使到了隘口,力气早就用光了。别说攻城,能吃奶就算不错了。”

    少年伸出大拇指,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