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二创野史,古人破防了 » 第十三章 找爹

第十三章 找爹

    王维不乐意了;老杜,在世的时候你声名不显,没想到死后的脾气倒和名声一样大。

    怎么滴,这是学会前人,死后显圣了?

    李白端着酒来了;这是我的小老弟,能差么。王维,你少来套近乎。

    也不看看他是跟谁混的。

    你以为都像你,就靠着一张小白脸,到处混日子?

    要不是你长的稍微比我白点,玉真公主怎么会看上你?

    韩愈;谪仙人,看见了吗,我的孙子是仙人。

    李太白,原来真是有仙人的!

    高适;李太白,休要来这里耀武扬威。要不是杜甫有点小名气,你会承认他是你小弟?

    还好意思说别人是小白脸。

    如今谁不知道,你才是喜欢吃软饭的那一个?

    也不知道,天下女子为什么那么多人瞎了眼,就看上了你。

    不学无术,就靠着几篇诗句卖弄风骚。

    李白懒得搭理,转身饮酒练剑。

    杜甫拉了拉高适衣袖,不忍见好大哥难堪。

    王维却是笑了;什么酒剑仙,原来也是沽名钓誉之辈。你看看,连好兄弟高适都骂你。

    高适;勿Q我,重申一次,我已经和李太白绝交!还有,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孟浩然;行了,行了,都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众人散去。

    元稹;白居易,我新认识了一个歌姬,要不要送给你玩两天?

    白居易;还是元兄懂我,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杜牧听到了;两个不要脸的败类,有辱斯文。

    李商隐,你出来看看,这就是将来要做你儿子的人。

    李商隐此时还在愤愤不平,哪里还管得着这些。

    喃喃自语;世人不懂我啊!

    众人尽皆散去!

    …………

    天幕上画面继续流转,新的视屏显现了出来。

    【历史的宿命——滕王阁序】

    王勃看到这几个大字,兴奋不已。

    终于轮到自己了。

    也让那一直看不起自己的杨炯看看,什么才是天才少年。

    天幕上的画面继续播放。

    “滕王阁序,通篇没有废话,句句都是王炸,被称为千古第一骈文。”

    “不过也耗尽了王勃一生的气运。”

    “写完滕王阁序的第二年,王勃就离世了。”

    “自古天才多薄命,王勃李贺霍去病!”

    …………

    “若非王勃死的早,李白诗仙名难保。”

    “可能王勃的历史使命就是写完滕王阁序,写完就驾鹤西去了。”

    “与曹丕的洛神赋不相上下。”

    “??洛神赋难道不是曹植写的?”

    “咳咳!谁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留名千古。”

    …………

    天幕上的画面继续。

    “诗人多少懂点人情世故,但是王勃搁人堆里,像个傻白甜。”

    “能留下滕王阁序,都已经很不错了。”

    “王勃九岁作诗,十六岁就做官,那是相当嚣张。”

    “俩王爷斗鸡吵架,王勃跟着掺和一起骂。”

    “写了篇“檄英王鸡”,本来是谴责纨绔子弟,结果刺激到当时的皇上李志。”

    “两雄不堪并立,见异己者即攻。”

    “唐高宗李志一看,这是在写斗鸡吗,这是在内涵我爹,挑拨我儿!”

    “于是王勃从名震京城的大才子,变成了大唐闲散人员。”

    “王勃九岁便博通古今妙笔生文,年仅十六岁,精通周易善用皇帝内经。”

    “熟三才六甲之事,知名堂玉匮之数。”

    “被贬后,经朋友介绍,当了一个参军。”

    “但是谁能想到,王勃又藏了一个囚犯,害怕被发现,又把囚犯杀了。”

    “这件事,间接的导致了王勃的英年早逝。”

    “此事连累王勃的父亲被贬交趾。”

    “恰逢大赦天下,王勃出狱后,连忙去找父亲。”

    “路过南昌,被极力邀请,参加聚会。”

    “这个聚会的地方,就叫滕王阁。”

    “酒入愁肠,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潸然泪下。”

    “当初年少轻狂,为斗鸡触犯皇上逆鳞,”

    “当初心高气傲,出身世家,不知人间疾苦,”

    “当初少不更事,身为官员,因私藏囚杀人。”

    “当初枉为人子,身犯重罪,连累父亲受苦。”

    “经历了看见了想通了,也就明白了。”

    “于是,一篇千古奇文,滕王阁序,横空出世。”

    “写下滕王阁序的第二年,王勃就在前往交趾看望父亲的路上,落水受惊而亡。”

    …………

    “这就是年少成名的结果吗?可惜了”

    “天下文采有十斗,八斗都在子建手。

    子建去后撒天下,王勃摘得十之九。”

    ……

    王勃此时已经写完了滕王阁序。

    看着天幕,没想到自己即将命不久矣。

    难道这就是天命?

    时也命也!

    如看着天幕上的弹幕,王勃感觉自己这一生,哪怕此刻结束,都已经值了。

    千错万错,都是自己年少太轻狂。

    杨炯;滕王阁序,确实不错。难怪王勃凭借它可以留名后世。

    不过把王勃的排名在我之上,我不服。

    王勃本来还在伤心,听到这里更来气了:

    “我都快要死了,你还在乎排名?汝之良心何安?”

    “有本事你也写一篇滕王阁序?”

    杨炯不甘示弱,自己也是天幕留名的,岂会怕了他?

    卷起袖子,就准备让王勃最后在体验下人间疾苦。

    卢照邻连忙上前拉住。

    “大家都是文人,要有风骨。能吵吵的尽量别动手!”

    骆宾王正在一旁看戏,煽风点火道;

    “杨炯,你尽管动手,我来帮你写一篇檄文,让你师出有名。”

    话不多说,挥笔泼墨间,一篇檄文写了出来

    “为杨炯讨王勃檄”

    王勃看着自己势单力薄,忍不住向着骆宾王骂道;

    “你个写儿诗的,除了儿诗和檄文,你还会做什么?”

    卢照邻;好你个骆宾王,你是骂武曌骂疯魔了?跑到这里开始写檄文了?

    骆宾王;原来你们都看过那篇讨檄文啊,不枉我如此用心良苦。

    我一时的英明可就全靠那篇檄文了。

    要知道,武则天看完之后,都有了爱才之心。

    我这篇檄文写出来,哪里还会有什么初唐四杰。

    风骚会被我一人独占。

    毕竟才华这个东西,想压也压不住!

    王勃忽然间意兴阑珊,毕竟人生所余不多。

    “不打了,我要把这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几人好奇,问道;“说人话!”

    王勃;去找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