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二创野史,古人破防了 » 第三十章 后代的不肖子孙

第三十章 后代的不肖子孙

    大清,康熙朝。

    玄烨手中拿着一把瓜子,一边磕,一边观看天幕。

    “诸位爱卿,都别客气,今日闲来无事,诸位就当随朕一起看戏了!”

    今日的朝会改在了大殿之外。

    最近举国太平,无甚大事发生。

    所以众人的神情也是比价放松。

    “啧啧啧,你看看,这唐朝的诗人,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天下读书人学习。”

    “看看这些诗句,写的慷慨激昂,朕读着,都恨不得亲身上马,戮战沙场!”

    “皇上,这天幕不知道究竟是如何形成,权且当故事一看,切不可冲动。”

    连忙有大臣劝谏,这天子一动,非寻常小事。

    “各位臣工放心,咱也就是说说。”

    康熙摆了摆手,他自然不会如此冲动。

    “这乾隆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怎么没听过?”

    忽然,康熙看着天幕疑惑的问道。

    众人低头冥思,这自古至今,皇帝虽然不多,可是也有几百位,难道是遗漏了哪个?

    “张廷玉,你对汉史比较了解,知不知道乾隆是哪一朝的?”

    如今在做的官员,身居高位的汉人极少,张廷玉算是抗尖的那个。

    “回皇上,臣苦想了一遍,实在是想不出史书上有记载这个皇帝。”

    这个回答,出乎康熙的意料。

    忽然有一种不好的想法从脑海中冒出。

    如果以前没有的话,难道是以后得某位君王。

    如今正是大清朝,难道是我大清的某位后世之君?

    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

    百官们一时没有想到这里,只是苦思乾隆皇帝究竟是谁,可是没有结果。

    不过刚才皇帝询问了,此时可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

    “皇上,这个乾隆,应该是某不知名朝代的小皇帝。”

    “看这天幕上所说,恐怕也是不学无术之辈。”

    “身为帝王,不知道文治武功,却把大量心思放在那些万物之上,又岂会是圣明之君?”

    “就像那宋朝君王,有木工,有瓦匠,还有人专心研究书法,就是无一人把心放在治国之上。”

    “导致那宋朝长期羸弱,最后灭亡。”

    “史上例子比比皆是!”

    “想对比之下,皇上你,如今的大清一片繁荣之景,可称之为盛世景象,这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所为。”

    “史书千秋,唯有皇上您堪称千古一帝!”

    “那乾隆,如今被写上天幕,估计就是一笑料耳。”

    眼看这人越说越激动,康熙连忙挥手制止。

    这夸夸之辞,说的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听下去。

    联想到这个乾隆,有可能是大清后世之君,康熙此刻的心里仿佛像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此时几位位高权重,老奸巨猾之辈,像索额图,明珠,等人,都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

    此刻都保持着沉默,生怕触了霉头。

    一切都是未知,此刻多说多错,少说少错,最好保持缄默,这才是为臣的本分。

    索额图,明珠,陈廷敬几人默默相视一眼,又迅速的把目光转移。

    都在心中暗叹,一群老狐狸!

    ……

    大清雍正时期。

    不愧是有皇帝劳模之称的雍正,此刻他把御书房中的桌子,直接搬到了宫苑之中。

    这里视野开阔,稍微抬头就可以看清楚天幕。

    空暇的时间,也可以趁机批阅奏折,还能缓解抬头之痛,两全其美。

    “你们说,这乾隆帝是谁?”

    雍正转了转脖子,正好低头批阅几分奏折,顺便随口询问一下。

    他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此时身后只有几位上书房大臣。

    廉亲王胤禩,怡亲王胤祥,上书房行走,张廷玉和马奇。

    四人均是沉默,天幕看到了现在,都和军国大事无关,所以他们也都没有想这么多。

    “回皇上,我对史书比较了解,历史上应该没有这个皇帝!”

    马琪想了一会,才谨慎的说道。

    “哦,难道是天幕上瞎编出来的?”

    雍正不以为意,仍在批阅着奏折。

    “臣以为是!”

    马琪和张廷玉点点头。

    “有没有可能,这乾隆皇,是我大清的后世之君?”

    廉亲王胤禩突然开口说道。

    批阅奏折的笔突然停了下来,墨水顺着笔尖滴落在了奏折之上,形成了一滩污渍。

    “臣就是忽然想到,随口一说,还请皇上勿怪!”

    胤禩连忙低头请罪,不过脑海中究竟想的是什么,没人知道。

    雍正面不改色,让人把奏折清理一下。

    “何罪之有,都只不过是猜测之言,当不得真。”

    雍正肯定不能认同这个乾隆皇帝是大清的后世之君。

    这天幕上一看,就是对乾隆的评价不好,如果这是大清的后继之君,那天下人又该如何议论呢。

    是自己得位不正,后世更是所托非人?

    雍正深深的看了胤禩一眼。

    这个老八,一直是心怀鬼胎啊。

    胤禩抬起头,看着雍正投来的目光,毫不避让。

    好像是让皇帝四哥看看,自己问心无愧。

    这是皇家之事,两位大臣不便掺和其中,所以张廷玉和马奇,就眼观鼻,鼻观口,当做自己不存在。

    怡亲王感觉氛围不对,连忙出声道;

    “八哥说的是,但是这谁说的准呢。”

    “这个乾隆,有可能是哪个不知名朝代的帝王。”

    “我八旗子弟,尤其是皇家,从小练习骑射。”

    “这喜爱舞文弄墨的习惯,一向都是汉家皇帝独有的。”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这话到是说的没错。

    如今大清经历的几位皇上,舞文弄墨可不是强项。

    不过雍正心里还是有了预防针。

    有空得问问弘历,对乾隆有什么想法。

    毕竟只有一个年号,是在是不知道太多东西。

    大秦。

    “哼,皇帝不想着开疆扩土,打造万世基业,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吟诗作赋上面。

    这样的人也能做一代帝王?

    我大秦帝国的后世子孙,太没有理想了。”

    “不行,我得写个祖训,以传千秋万代。”

    “寡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可不是为了后辈子孙尽情享乐的。”

    “李斯!”

    秦始皇嬴政习惯性的喊道。

    “回禀陛下,李斯刚刚已经被您处斩了!”

    “是需要将尸首抛尸荒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