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魁敌 » 第三十四章:万里同悲鸿雁天

第三十四章:万里同悲鸿雁天

    “将军!”一个军士找到袁术“字公路”,“将军,前部孙坚已经抵达汜水关,派人来催要粮草。”

    “哈哈哈。”袁术冷笑一声,“孙文台真将才也,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先派人回营上复孙将军,就说粮草即日就到,让他务必为国家扫除奸佞!”军士便离开了。

    等到军士走后,袁术手下的谋士问道:“主公,这粮草……”

    袁术冷冷的说道:“呵呵,他还想跟我要粮草?既然是孙坚营中缺粮,自然要分拨给他,只是……”

    谋士说道:“只是那孙坚如若打破汜水关,各路诸侯脸上未免无光。”

    袁术说道:“所虑正是。”

    谋士说道:“主公,那孙坚号称江东之猛虎,并非等闲之辈,让他攻入汜水关,攻下洛阳,诛杀董卓,无异于除狼而添虎,不如不与他粮草,令其军不战自溃,岂不是为主公出去一个争功的劲敌?”

    “言之有理!”袁术认同了谋士的看法。

    。。。。。。。。。

    “哈哈哈!”汜水关,华雄等人正在大摆庆功宴。

    李肃端着酒杯,笑着说道:“华将军,旗开得胜,交马只一回合,便将那贼将鲍忠的人头落地了!哈哈哈!他也许到死还没弄明白呢!”

    华雄笑着说道:“十八路诸侯,乌合之众而已!”说着,众人再次饮酒。

    “报华将军!”一个军士汇报道,“鲍忠首级送到京师,相国嘉奖,加封将军为都督!”众人一听,满心欢喜,都站起来,向华雄敬酒,恭贺升迁之喜。“报!报都督,孙坚关下挑战!”

    部将胡轸“字文才”说道:“都督先歇,末将先去斩他!”说着,胡轸便先出城了。

    华雄一听孙坚的名字,冷笑一声,说道:“好,胡将军英雄!等我满饮此杯,再杀他不迟!”

    华雄与众人上关,见孙坚军队果然英雄,孙坚披烂银铠,头戴赤巾,手持古锭刀,骑花鬃马,指着关上的华雄骂道:“助恶匹夫,还不早早投降!”

    这时,胡轸带兵五千出关迎战,孙坚军中一人出马,直取胡轸,斗不数合,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

    “这是什么人!”华雄问道。

    李肃说道:“都督,孙坚手下有四员猛将,不可轻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孙坚手下有四员猛将:第一个,是右北平郡土垠人程普,字德谋,善使一杆铁脊蛇矛。第二个,名叫黄盖,字公覆,零陵人,使用一对雌雄虎眼钢鞭。第三个,辽西令支人,名叫韩当,字义公,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名叫祖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使一对双刀。斩杀胡轸的,乃是程普。

    孙坚见程普斩了胡轸,便指挥大军直接杀到关前,关上箭矢如蝗,一时间僵持不下。

    程普说道:“主公先退兵吧,我军粮草不足,这汜水关恐难以攻破。”

    “该死!”孙坚骂道,“董卓这混蛋,原来早有防备!他不是傻瓜,肯定也知道汜水关被攻破就完了,该死!拼死也要破关,至少要把吕布揪出来!就这样结束了吗?”孙坚无奈,只能退兵,屯军在梁东,派人向袁绍汇报斩杀敌将胡轸,并且催要粮草。

    。。。。。。。。。

    “砰!”袁绍“字本初”愤怒的将书信拍在桌子上,说道:“传令公路,速播粮草!”

    曹操“字孟德”说道:“本初,大战之际,自当共维时艰,我已经将本部粮草播送一批,江东将士喜爱稻米,所以我已经……”

    “唉……”袁绍叹了一口气,“孟德想得周到,袁公路,见识浅薄,难成大器!”

    曹操说道:“胜败关乎社稷,我等当齐心戮力,不可私心自用!”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所言极是,我既然是盟主,绝无二志!”

    。。。。。。。。。

    孙坚在营门前来回踱步,焦急的等待粮草,但是粮草迟迟没有出现。

    汜水关上,细作急忙回报华雄,说道:“都督,孙坚军饷,难以为继!”

    李肃说道:“看来是袁术不肯给孙坚发粮,想必孙坚营中已经大乱!”

    华雄笑着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一群乌合之众!袁术这是怕孙坚夺得头功,所以才不发粮草,就像这样尔虞我诈,谈什么会盟!”

    李肃笑着说道:“现在正是都督建功立业的时候,依我看来,破孙坚一路军马,正在今夜!”

    。。。。。。。。。

    今晚月白风清,华雄、李肃让将士们饱餐一顿,趁着夜色下关,等到达孙坚军营外面,已经是半夜了,鼓噪前进,孙坚的军队毫无防备,一时间死伤惨重。

    孙坚急忙披挂出帐,军卒来报:“主公,大寨被劫,我军损失惨重!”孙坚大怒,急忙上马,正好遇到华雄,两马相交,斗无数合,后面李肃带兵感到,放起火来,孙坚的军队乱作一团,各自为战。

    只有祖茂保护孙坚,祖茂说道:“主公,大寨不保,快撤吧!”祖茂带着十几个人马,保护孙坚突围。

    华雄见孙坚突围,便带着人追赶孙坚。孙坚见华雄紧追不舍,弯弓搭箭,竟然被华雄连续躲开两箭,放第三箭的时候,孙坚用力太猛,拽折鹊画弓,只能丢掉鹊画弓逃走。

    祖茂说道:“主公,你头上的赤帻太过显眼,为万全计,快与我调换!”孙坚于是摘下头盔,和祖茂交换,分两路逃走,这时,苍天保佑孙坚,大雾弥漫,华雄的军队只望着赤帻追击,孙坚于是逃脱。祖茂见华雄追的紧,抓起地上的一具尸体。

    华雄正追赶间,只见远处一匹马上骑着一个人,头戴赤帻,那马正徐徐前行,华雄便带人追去,没走几步,那人却从马上掉了下来,原来是刚才祖茂捡起来的尸体。华雄等人吃了一惊,才知道中计了,祖茂从雾中突然杀出,挥舞双刀劈砍华雄,华雄一刀将祖茂从马上砍了下来,然后将刀插在祖茂背上,推进火堆之中!一直杀到天亮,华雄才带兵回到汜水关。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和孙坚汇合,收拾残兵败将,孙坚见折了祖茂,伤心不已。

    。。。。。。。。。

    “这些混蛋!”董卓“字仲颍”骂道,“该死的讨董联军,没完没了的找我们麻烦,居然杀了胡轸将军!”

    谋士李儒“字文优”说道:“以后好像会更麻烦,我们现在腹背受敌。叛军所在的地方,就在洛阳附近洛阳当地人也有异常,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捅我们一刀。”一开始屈服于董卓的洛阳当地人开始反抗,试图造反。李儒说道:“泰山,我有一个办法,我们要不要迁都,让叛军追不上?”

    “迁都?”董卓说道。

    李儒说道:“今日有童谣传言‘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我思量此话,‘西头一个汉’,应该是太祖高皇帝建都长安,传一十二帝,这‘东头一个汉’,是应世祖光武皇帝定都洛阳,也传了一十二帝,天道轮回,长安地广人丰,更何况泰山在哪经营多年,基础雄厚,且有潼关天险,既可以远避群雄之锋,又易凭险据守,迁都长安,方可无忧,才能成就千秋功业。”

    董卓想了想,说道:“不是你说,我实在是悟不出其中的道理啊!但是,动静太大,朝野不宁。迁都……迁都……长安远在千里之外,奉驾西迁,耗资巨大,资费何来?”

    李儒笑着说道:“泰山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洛阳毕竟是帝都,钱财隐与市者不计其数,那些豪门大户,家藏珍宝也是无数啊!”

    董卓笑着说道:“袁绍,曹操,你们尽管前来,看老夫给你们留下了什么!”

    。。。。。。。。。

    次日,董卓召集满朝文武,商量迁都的事情。

    董卓说道:“大汉东都洛阳,二百多年,气数已尽,老夫让人夜观天象,长安王气十足,老夫想要奉驾西迁,你们也早做准备吧!”

    司徒杨彪“字文先”说道:“关中残破零落,现在无故舍弃宗庙、皇陵,恐怕惊动百姓,天下更加动荡啊,希望相国明查!”

    董卓大怒,指着杨彪骂道:“你想要阻碍国家的大事吗?”

    太尉黄琬“字子琰”附和道:“杨司徒所言极是,想当年王莽篡逆,更始、赤眉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再加上人民迁徙,百无一二,现在舍弃宫室而选择荒芜之地,这不是好主意啊。”

    董卓说道:“关东贼骑,天下大乱,长安有崤函之险,并且靠近陇右,几天就能凑齐木石砖瓦,不超过一个月就能建成宫殿,你们不要再说了。”

    司徒荀爽“字慈明”劝谏道:“相国若是执意迁都,百姓恐怕会骚动不宁啊!”

    董卓大怒,骂道:“为了江山社稷,顾不得他们了!”即日罢免荀爽、黄琬、杨彪的官职,贬为庶民。董卓于是上车,却见到两人拦在车前,乃是尚书周毖“字仲远”、城门校尉伍琼“字德瑜”,董卓问他们有什么使。

    周毖、伍琼说道:“听说相国想要迁都长安,我们特来劝谏。”

    董卓大怒,骂道:“我董卓初入朝时,诸君说应该拔用善士,董卓听从二位的建议,不愿违背天下人心。而诸君举荐的人上任之后,全都起兵来攻击我。我董卓何时对不起你们!”于是下令,将伍琼、周毖斩首。董卓又差遣铁骑五千,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钱粮。

    李傕、郭汜尽驱赶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不计其数的人死于沟壑。又放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果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手执白刃催促,在路杀人。

    董卓临走的时候,让众人在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最终望长安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