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魁敌 » 第八十五章:长空澹澹孤鸟没

第八十五章:长空澹澹孤鸟没

    兖州刺史曹操“字孟德”在濮阳得知皇帝刘协“字伯和”已经返回洛阳,于是叫来各位谋士商议事情。

    曹操说道:“天子移驾洛阳,中原各方诸侯,都在做壁上观,各位认为我应该怎么办?”

    荀彧“字文若”说道:“明公,想当初春秋时,晋文公接纳了周襄王,使得各路诸侯,都归服晋文公。太祖高皇帝为义弟发丧,进而天下归心。如今天子蒙难,正是明公顺势而为,首倡义兵,奉天子以孚众望,这是人世间不经常有的机会,如果不早做打算,那么别人就会抢在我们面前了。”

    曹操笑着说道:“哈哈哈,先生都话,正合我的心意啊。”

    郭嘉“字奉孝”说道:“各路诸侯驻足观望,主公要早做打算,一旦有人捷足先登,必将错失良机。良机稍纵即逝,主公要决然而行啊。”

    曹操正在思虑的时候,有人来报,天子派遣使者,向曹操下达诏书,曹操让仆人请进来。

    “兖州刺史曹操接旨。”杨彪说完,曹操等人全都跪在地上,“朕迭遭兵变,驾返东都,改元建安,曹操世受国恩,着令克日进京,入朝辅政,不得有误,钦此!”

    曹操接诏,便让下人将杨彪带下去休息,看着手中的诏书,曹操仰天大笑,说道:“哈哈哈哈!真是天助神佑,诏书一到,大事可成,天随人愿,正合我意,速速准备,即日见驾!”

    。。。。。。。。。

    “陛下!陛下!”皇帝刘协在洛阳,什么都还没有准备,城墙倒塌,想要修缮却连物料都没有,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事情的时候,一个小宦官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宦官焦急的说道:“陛下,李傕、郭氾的大军,朝着洛阳杀来了!”

    刘协大吃一惊,连忙问众人道:“叛军就要到了,这可如何是好啊,不知道曹操什么时候才能到京!”

    杨奉、韩暹说道:“陛下,臣愿和叛军决一死战,不负陛下恩宠!”

    太尉杨彪“字文先”连忙说道:“陛下,城池残破,兵马不多,我们不会战胜叛军的,况且勤王之师,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陛下先暂时舍弃了洛阳,速速东行,这样还能快点和曹操汇合,免遭不测。”

    刘协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的说道:“看来只好如此了……速速准备,明日一早,咱们就东行。”

    。。。。。。。。。

    李傕“字稚然”、郭氾得知曹操要来的消息,急忙商量对策。李傕对众人说道:“趁着曹操没来,尽快拿下洛阳城,到时候我们手里有了小皇帝,曹操他能拿我们怎么办?”

    谋士贾诩“字文和”说道:“主公,曹操早晚会到,和我军必有一战,曹操兵精将勇,不比以前,主公不如顺水推舟,归降曹操?”

    李傕听完大怒,拔出佩剑指着贾诩骂道:“你这厮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灭我的锐气,我先斩了你!”

    郭氾急忙劝阻李傕,李傕的侄子李别劝道:“叔父,不可枉杀军师啊!”

    侄子李暹劝道:“叔父,军师毕竟有功,叔父还是饶了军师吧。”

    李傕怒骂道:“大战在即,他乱我军心,按理该斩!”

    郭氾连忙冲着贾诩喊道:“军师还不快退下!”

    贾诩愤然出帐,李傕用剑指着贾诩的背影,对众人说道:“悖逆我的,无论是什么人,有什么功劳,我照杀不误!”众人沉默。夜晚,贾诩牵着马,不告而别,独自一人返回故乡去了。

    。。。。。。。。。

    第二天,天还没完全亮的时候,刘协带着伏皇后、董贵人起驾前往山东,其他官员没有马匹,全都步行跟随。出了洛阳城,还没走多远,只见前方尘土飞扬,好像是一路军马赶来,杨奉急忙停下车队。

    刘协问道:“为什么停下来?”

    董承远远望见大旗,急忙对刘协说道:“陛下,李傕、郭氾的人马已经杀过来了!”

    “什么?”刘协、伏皇后、董贵人浑身战栗,文武百官也不知所措。

    董承对杨奉说道:“将军务必挡住他们,我带陛下后撤!”说着,董承、杨奉兵分两路,杨奉带兵抵挡李傕、郭氾,董承保护刘协、伏皇后、董贵人,以及文武百官。

    叛军与杨奉的军队混战在一起,就在这时,又有一队人马杀出,大旗上写着“曹”字,李傕吃了一惊,对郭氾说道:“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另一边,董承保护刘协众人进入一处密林,董承探听情况之后,回报刘协道:“陛下,曹操带着兵马前来救驾了!”

    刘协长舒一口气,笑着说道:“曹将军真是社稷栋梁啊,朕苦苦支撑的大汉天下有希望了!”

    这是曹操的先锋部队,为首将领乃是曹操的族弟夏侯惇“字元让”,带着典韦、许褚“字仲康”,以及精兵五万赶来,大破贼军,斩杀一万多人,李傕、郭氾急忙撤军。

    夏侯惇带着典韦、许褚前来面圣,刘协抚慰三人,这时,正东边又有一路军马赶来,乃是曹操麾下步军,是曹操的族弟曹洪“字子廉”,带着李典“字曼成”、乐进“字文谦”前来,曹洪等人前来见驾。于是,刘协又返回洛阳,夏侯惇、曹洪等人驻扎在城外。

    次日,曹操带着大队人马赶来,曹操命令本部在城外安营扎寨,独自进城面圣。

    曹操对刘协说道:“臣世受国恩,每时每刻都在想如何报答,如今李傕、郭氾二贼,恶贯满盈,臣麾下有精兵二十多万,都是顺应天子讨伐叛逆,战无不胜,陛下要保重龙体,以大汉江山社稷为重!”刘协于是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

    。。。。。。。。。

    次日,李傕、郭氾的军马前来叫战,曹操先派曹仁“字子孝”、许褚、典韦带领三百铁骑,先到李傕、郭氾的军马中冲杀几次,而后才排兵布阵。

    摆好阵势,李傕的两个侄子李暹、李别出战,还没开口,许褚飞马赶来,一刀先斩了李暹,李别吃了一惊,急忙调转马头,但是也没有逃掉,也被许褚斩杀,许褚带着李暹、李别的首级返回。曹操拍着许褚的后背,笑着说道:“这真是我的樊哙啊!”

    曹操于是命令夏侯惇带兵在左,曹仁带兵在右,曹操亲自带领中军,一声鼓响,三军齐发,叛军抵挡不住,大败逃走。曹操亲自挥舞倚天剑压阵,率领本部连夜追杀叛军,杀死叛军极多,投降的人不计其数。李傕、郭氾向西逃命,如同丧家之犬,自知天下没有容身之处,只能逃到山中落草为寇。曹操撤军,仍然只驻扎在洛阳城外。

    杨奉找到韩暹商议道:“如今曹操立下大功,必定手握重权,怎么能容得下我们?”于是杨奉、韩暹上奏刘协,借口追杀李傕、郭氾,带着本部军马驻扎在大梁去了。

    刘协派人前往曹操的军营,宣曹操入宫议事,曹操听说皇帝使者前来,便请进来相见,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十足。

    曹操看着面前的人暗自称奇,心里想道:“如今洛阳饥荒,官员百姓都面有菜色,为什么这人却这么精神?”曹操忍不住问道:“阁下看上去精气神十足,是怎么调养成这样的?”

    那人笑了笑,回答道:“也没什么方法,就是三十年清淡饮食罢了。”

    曹操又问道:“阁下现在是何官职?”

    那人回答道:“在下孝廉出身,原本是袁本初、张稚叔的从事,如今听说天子还于旧都,特来觐见,现在官居正议郎,济阴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曹操笑着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有幸相见。”于是安排酒宴款待董昭,让荀彧出来相会。

    忽然有人来报:“有一队军马朝着东边跑了,不知道是什么人。”

    曹操急忙派人探查,董昭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是李傕原本的部下杨奉,还有白波帅韩暹,因为明公到来,所以带着军马想要投奔大梁去罢了。”

    曹操问道:“莫不是怀疑我吗?”

    董昭笑着说道:“像这样的无谋之辈,明公不必担忧。”

    曹操又问道:“李傕、郭氾已经逃到商洛山了,难道就这么让他们跑了吗?”

    董昭笑着说道:“虎无爪,鸟无翼,这样的匹夫之辈,早晚必被明公擒获,不必在意。”

    曹操见董昭说话投机,便问董昭国家大事。董昭说道:“明公起义兵,诛杀暴乱之徒,入朝辅佐天子,这是可以媲美春秋诸侯五霸的功劳,但是朝廷里面的各路将领,人心各异,未必肯服从明公,如果留在这里,日后难免生乱,况且洛阳已经毁弃已久,只有移驾许昌才是上策。”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言之有理,许昌靠近我的兖州,又远离袁绍属地。”

    董昭笑着说道:“如此也能避免朝臣掣肘,当然朝廷流亡迁徒之后刚刚回到旧时京城,无论远近都在企望,希图在一个早上就能安定下来。现在又一次迁移圣驾,不能让众人满意。做非同寻常的大事,就得有超越常规的举措,希望将军筹划怎样做利多弊少。”

    曹操想了想,问道:“然而杨奉还在大梁,文武百官在朝堂,不会有其他的变故吗?”

    董昭笑着说道:“这个简单,先给杨奉写一封信,安抚杨奉,然后再明确告诉朝中大臣,洛阳没有粮食,想要移驾许昌,许昌靠近鲁阳,可以转运粮食,就可以没有粮食缺乏的问题了,大臣们听说这件事,也会欣然前往的。”

    曹操十分高兴,董昭也辞别曹操,临走前,曹操握住董昭的手,笑着说道:“以后如果我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希望先生教我。”董昭称谢离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