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常道 » 第五十一章 青城派

第五十一章 青城派

    那道常礼誓死血战的山崖旁,黄毛与阮咸找了个背阴山谷,将二人费力挪至谷底。

    靳山河此时不知为何昏迷不醒,但身子却是毫发未伤,真正严重的,是此时的常礼。

    常礼其实年纪不大,只有二十七岁。家中长辈对他的评价是,太直,太正,不适合暗杀。

    便将他送去天雷宗,不传予他家族绝学。

    他也并不负众望,在二十五岁就突破炼气,踏入降地境,对于常人来说,已可称为天才。

    但在宗门之中,他自己深知,自己不算什么大材。天雷宗分内外两门,即使突破降地,师父也不愿引他入内门。

    师父总拿心性问题来搪塞他,他曾经一直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才总让师父对他并不予过多期望。

    在一次宗门大比武中,他见到了内门门人,他从此明白,师父从未搪塞自己。

    那群人,都是疯子,没有一个正常人。

    或许他们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当你真正面对,或与他们交游之时,你总能发觉,他们那遮盖不住的野心,和近乎偏执的执念。

    他们,才是宗门独立世间,能永远保持中立的缘由。

    而自己,不过是个凡人罢了。

    了解到这件事的常礼,不出一年,便突破了降地。

    之后,他告离宗门,回到家中,成为成长中的靳山河之左膀右臂。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中的不甘,和日渐根深的执念。

    有时,一滴平常的水滴滴入墨中,即使不愿,它也已成墨色。

    誓死血战,究竟是为了职责,为了友情,为了忠诚,还是为了执念,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只知道,如果换了内门的那些怪物,定不可能退后一步。

    他做到了,一步未退。

    丹田中,一条活跃的雷蛇渐渐衔住尾巴,缩成一颗沉静的雷球。仍不停在丹田中上蹿下跳,但似乎有了一丝疲累之势。

    但旁人看来,常礼此时正奄奄一息。

    “气若游丝,心脏也慢的吓人。”黄毛将常礼身上最后一处伤口包扎好,面色凝重。

    “等师兄回来了,我们快马加鞭回到宗门去。虽然宗门没有神医,但保住他性命绰绰有余。”

    傅季才和图月万段两人不知何时已赶到山谷之中。

    傅季才在晨曦间寻到两人时,那巨大的海鱼堡垒已经不见踪影。二人安然同坐洞中,傅季才向二人解释现状后,二人便毫不犹豫的随其而行。

    至于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二人似心照不宣,又似毫不相知,一言不发。

    “啧啧啧,常哥是怎么搞成这样的。”万段歪着脑袋看了看不省人事的常礼。

    “靳大少又是什么情况?”

    “不知,只是昏迷不醒。”黄毛也没什么搭理他的心情,只是敷衍一句。

    一阵剑风乍起,一柄如同门板一样的巨剑缓缓自空中落下。

    “哇咔,师哥,你把青山剑搞这么大?”傅季才好奇看着眼前的大剑,两眼放光。

    “人多,现在先不管那么多,先回宗门。这边有人生命垂危。”顾川自剑上一跃而下,平生与阿旺两人躺在剑上,格桑婷婷随顾川跃下。

    “巧了,我们这边也有人重伤。”傅季才指向背后常礼。

    格桑婷婷见着常礼伤势,眼中也是闪过一丝惊异。日前在尘村后山,也见过常礼实力,可谓霸道,竟也被逼至此。

    这还只是弧矢山的外围,回忆起那浓障中的情景,心中不免一阵后怕。

    “闲言少叙,各位,将随行物品都从储物法宝中取出来,放在两丈范围内。”

    众人面面相觑,但还是照做不误。顾川手一挥,巨剑消散。

    平生与阿旺自半空飘到几人头顶,勉强容纳于两丈之内。

    只是巨鸟刘伶身长已过两丈,却是塞不进这狭小的范围内。

    “刘伶,你把尾巴翘起来。”

    巨鸟瞬间如孔雀一般翘起尾羽,立在众人中央。

    “这行么?”阮咸朝向在巨鸟羽毛下挤着的顾川与傅季才。

    两人略显窘迫。

    “无妨,我们踏空即可。”

    说罢,两人踏空而起,一道幽青的火焰在二人脚下凝成,形成一道稳定的平台,供二人稳稳站立。

    未见过二人功法之人,此时目光皆透出一丝惊异复杂。

    二人同自怀中掏出一道符箓。一颗绿苔环绕的青石。状似小山,但一人手中,只有半道山壁。

    “青山常在,风水畦存,犹有城阙,天下总生。”

    两人的吟诵之音合二为一,一股清风自二人身侧转圜,悠悠流转,将两座小山随风贴合,众人眼中,似乎有一道万丈高山,傲然屹立。

    周围之境瞬间向外远离,青山疾速向众人逼近,随后自山腰长大,只一瞬,周边之景缓缓落定,几人已然身处一道明亮的大厅之中。

    大厅横平竖直,简洁,方正,且大气。

    地面上,一只巨大的骏马图腾,腾云驾雾,似驾与九霄之上。

    清醒的众人当然第一时间注意到脚下巨马图腾,心中不免震动,但积攒的问题实在过多了。

    青城派名声在外,加之二人表现出的品行极佳,更重要的是,众人实在疲累不堪了。

    故问题只压在心里,无人此时发问。

    “各位,随我来。”顾川上前,打开一道青铜大门,刺眼的日光倾泻入广大的厅堂。

    众人眯着眼走出大殿。

    仙境自现。

    雅与仙境连,迥然红尘绝。

    烟绕山中阁楼无凭无依,似仙屋独立,

    风过空中廊道超然脱地,似长龙游云。

    无数琼楼玉宇,飞阁流丹,鳞次栉比,红柱青瓦,不似人间。又有无数奇禽异鸟游于空中,甚至还有游鱼飞兽,飘于虚空。

    其上弟子如仙人临世,凭虚御风,遗世独立。

    山中无数广场纵横捭阖,众多白衣或青衣弟子填满其中,或演或练,喊声震天。

    黄毛与阮咸被眼前之景震的瞠目结舌,好半响才反应过来。

    万段与图月倒是无甚惊异,格桑婷婷则满眼疲累,并未多抬眼于面前奇景。

    “诸位,欢迎来到青城山。”

    仙山玉景中,两位年轻弟子如有仙下凡,迎人登天。

    …………

    顾川先行与众人分离,去将山中之事报与长老。

    几人随傅季才行至山腰背后一道密集的楼宇群中,各自安置落脚。

    每座屋中,屏风清灯,木几石榻,正如山中一贯简洁大方的风格。

    每屋地板上,则有一只绵羊图腾,草木林中,似嬉似戏。

    “几位,此地是我派中未羊楼,专为迷路受伤的山中游人而设,诸位在此可安然休养。”

    众人正在最底部一道亭阁广场之上,下方断崖,前面楼宇阶梯而上,密密麻麻爬满山壁。

    “麻烦黄兄安定好陪我去做个记录,入宗之人都需得记录一遍。”

    傅季才领众人踏上广场中央的未羊图腾,那片石板便悬空而起,带着众人向山壁上的房屋而去。

    缺漏的地板上,另一块一模一样的石板填补上空缺。

    “这是什么机关?”黄毛看着这眼熟却陌生的装置,不由惊叹道。

    “这也不是什么机关,只是我们师兄弟的修行之法,他们盘坐山顶,一整天轮流,匀速计时,运气,将一块块石板轮流搬上搬下。”

    傅季才微笑作释,黄毛只觉得一阵无语,果然一些事情知道原理之后,就没那么神奇了。

    几人入住连着一排崖屋,这弧矢山的惊险之旅,至此才算真正结束。

    傅季才则掏出一道有着幼象长鼻,河马短耳,家猪身材,浑身泛着黄土之色的小兽,小兽身后的符字,则印证着其符箓的身份。

    在大陆上,各种符箓层出不穷,总结来讲,将天地之气以某种神奇的方式,固守在一个小容器中,并成独特的运转方式,便算是符箓。

    符箓形态不一,效果也是五花八门,但以类兽之物作符箓的,就属这弧矢山中两大门派。

    “各位,多有得罪,这食气貘可将各位之气留一份种,为我派登记之用。”

    傅季才说着,将符箓放在各人丹田之上,小兽鼻子一吸,不痛不痒,便已然结束。

    只是,在瘫躺着的平生这,却遭了难。

    “姑娘,这位小友,可是修行者?”傅季才眉头微皱,问向一旁的格桑婷婷。

    “是,且有八野境界。”对这种手段层出不穷,又对人友好的大宗大派,实话实说,永远比蹩脚的谎言更安全。

    “那就奇怪了,为何貘一丝气也拾取不到?”

    傅季才又掏出一道纸符箓,天地之气隐含其中。

    “姑娘不必担心,我只是为这位补给一缕真气。”

    纸符消散,真气流入平生丹田。

    食气貘鼻子一拧,吸上一丝真气。

    傅季才心中有惑,却也并未多言,轻身告退。

    “这炼气符应能补足九野之人整个丹田之气,为何貘尽力才吸上这一点?奇怪。”

    出门后,他独自喃喃。

    ………

    辰龙殿,内门长老议事皆在此处。

    此时十二人,忝列青石墙壁上,十二道绕殿石窟。气息内敛,如同十二尊石像。

    殿中央天顶上,一条青石长龙,高悬半空。地面下,血色水池围起朴素的青石平台。

    平台与门有路相连,与十二人却并无相连。

    顾川单膝跪在平台上,讲述着山中见闻。

    “没想到,午马就在山中。”

    自平台看去,中央向右二位,一道沉厚的声响传来。

    “你小子竟是第一位离席之人。”

    平台看去,中央为正东侧,而第二道尖利的声音则传自正北方向。

    “整整一百年,地支又现。不知这次,众神能否活够十年啊。”

    正中央,一道年轻磁性的女声传出。

    “辰老,据我推算,这次地支异动,与飞星并无瓜葛。”

    右侧第一位,苍老的女声幽幽开口。此话一出,十二人似皆有些愕然,一阵窃窃私语。

    “巳老可确认此事?”中央女声向右侧问道。

    “老身自然不会说笑,只是我的地支法只能算到这些,不知未老或有卦象?”苍老女声遥遥冲着右侧三位。

    “在下有一卦,但过于奇异,难以理解。”右侧三位一道稚嫩童声开口,语气音色都显活泼。

    “未老但说无妨。”中央女声请其明示。

    “飞星重生。”童声掷地有声。

    大殿又是一阵骚动。

    “不知究竟是自在道人…还是自有道人…”中央女声沉吟,似思索着什么。

    “各位不必惊慌,不论如何,我们只需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至于飞星之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

    “酉老说得对。”正西侧,年轻男人之声,如定海神针,落入大殿,有人附和,有人叹息。

    “顾,你仍按原计划去往京城。”中央女声向着平台上的顾川说道。

    “是,可是山中…”顾川略有迟疑。

    “你还太年轻,山中之事自有人会处理。”女声传来,不容置疑。

    “弟子领命。”顾川向四方各一拜,退出殿堂。

    顾川一走,十二人仿若变回石像,再无一丝声响。

    辰龙殿在弧矢三山中,野雏山峰顶,一道四方楼阁傲然独立。

    十二道茅屋挂在山崖上。正东面,一道茅屋之中,一位身着软甲披风,满脸英气的年轻女子,正盘坐于石蒲团上,呼吸略显急促。

    不出一息,她的呼吸再也压抑不住自丹田而来的震颤,竟发出一阵轰鸣之声。

    “不周生!!!!”三个字,从牙缝中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