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聊斋开始做山神 » 第二十五章:阴司断案

第二十五章:阴司断案

    大殿中还剩两只小狐狸。

    这两个小家伙对视了眼,心有余悸。

    他俩虽然隐隐觉得孙观夫妇不大对劲,但没想到竟然是虎伥。想起家里长辈说过的关于虎伥的故事,两人不禁感到一阵阵后怕。

    等公孙良把虎伥解决,两人连忙跑过来,连连感谢道:“多谢先生救我们性命。”

    “你们也知道如果没有我及时赶到,就没性命了?早让你们回家,这已经过了两天,怎么还在这里逗留,不怕家中长辈担心吗?”

    公孙良皱眉呵斥道。

    他看了眼案桌上的尿液和蝎虫尸体,挥袖打翻在地,地面顿时哧哧冒起一道绿烟,散发出腥臭刺鼻的味道。

    两只小狐狸见状,又是一阵庆幸,愈发不敢说话了,默默听着公孙良好一顿训斥。

    “幸好你们还有些警醒,不然吃下这伥鬼的食物,一身修为就要废了,即使我把你们救出来也无用。”

    “你们这两只贪嘴的小狐狸,就这点道行,还敢独自出来招摇?”

    看着两只小狐狸耷拉着耳朵被训斥的样子,

    后面的公孙青悄悄吐着舌头,小声和胡愚道:“大人生气的样子好可怕,好在小青最乖了,从来不惹大人生气。”

    胡愚一阵无语,他很想说就你公孙青最爱惹老师生气,竟然一点自觉都没有!

    不过想想昨晚今早自己也被老师训斥了两次,胡愚瘪瘪嘴,没有说话。

    公孙良卷起一层土,把尿液和蝎虫尸体掩盖。

    他又打量了遍这山王庙,沉吟片刻,方才回过头来,向两只小狐狸问道:“你们两叫什么名字?”

    那年纪大点的小狐狸道:“我叫菖蒲,他叫赤幢,爷爷说是山里捡的我们,所以没有姓氏。”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揽芝获赤幢……”公孙良念了句,赞道:“好名字。”

    他对教导这两人的爷爷产生浓厚的兴趣。

    能教出两位气息纯正的小狐狸,能起出这样名字的人,品行、见识定也不差了。

    他忽然很想和这位同族长辈交流交流带娃的经验。

    只是,长山县何时有了这样的人物?即使他见识浅薄,胡城隍也不该不知道。

    公孙良问道:

    “你爷爷是哪里人?现在何处修行?”

    两只小狐狸有些迟疑,不过想想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那位年纪大些,唤作菖蒲的小狐狸于是道:

    “先生,我们以前一直住在京城,刚来这里不久,现在在大寒山里修行。”

    “原来如此。”

    公孙良恍然道。

    有小寒山,自然有大寒山。

    大寒山位于小寒山南面,相比较高不过百丈、方圆只有几十里的小寒山,大寒山是真正的大山大脉。

    大寒山盘旋曲折,横贯大河南北,绵延数千里。里面崇山峻岭无数,深处仞高万丈,终日云遮雾索,靠外些也灵气丰沛,鲜有人迹。

    要说起来,这样的山脉才是适宜精怪修行的好地方。

    之前公孙良也曾进过里面,但当时他孤苦伶仃的一只小狐狸,修为浅薄,实在站不住脚,才灰溜溜跑到小寒山来。

    公孙良想了想,又道:

    “眼下这长山县并不安生,你们两人就这样回去,难免有可能再次遇到危险。”

    “这样如何,我正好有拜访你爷爷的想法,等我先把他两人送去长山县,然后再随你们一起去大寒山拜访你爷爷。”

    两只小狐狸如何不愿意,两人对视了眼,顿时露出惊喜的笑容,连连忙答应下来。

    公孙良点点头:“既然如此,你两个就先随我去长山县。”

    耽搁这么一会儿,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于是重新上路,直奔长山县而去。

    路上,

    公孙青好奇问这两人为什么跑这么远来到长山县。

    菖蒲很不好意思的解释说两人趁爷爷修炼时偷偷跑出来,想见识见识长山县。

    公孙良黑着脸又把两只小狐狸狠狠训斥一通。

    ……

    把公孙青和胡愚送去学堂,

    顺便和陆夫子喝了会儿茶,公孙良离开学堂,又前往城隍庙。虎伥一事还没结束,需要把这件事告诉胡城隍。

    轻车熟路,进入阴司大殿的时候,公孙良正好碰上胡城隍在断案。

    堂下站着一位道士,他手中拎着一道鬼魂,左右鬼卒森然,堂上胡城隍手持卷宗,正历数这人的罪行。

    公孙良于是旁听了会儿。

    这鬼魂乃是北直隶的游方道士,生前招摇撞骗,专以诱惑良家妇女,昨天在长山县行骗时,被这位宫道长撞见,杀死之后把魂魄拘入阴司请城隍审问。

    阴司之内,游方道士的罪行无所遁形,审问之下,一生奸淫拐骗的妇女竟然有八十二人之多。

    胡城隍勃然大怒,喝问道:“韩判官,按阴司法律,这道士当受什么刑罚?”

    韩判官是一位瘦高着白衫的先生,在这城隍内担任文判官,是城隍神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之一,他手上拿着法令律文,看也不看,应声便答:“回城隍,应受炮烙之刑。”

    “好。”胡城隍取出一法令来,往堂下一掷,“左右,让这淫贼尝尝炮烙的滋味。”

    法令落在堂下,登时出现一根铜柱。

    这铜柱有八九尺高,一抱粗细,柱子中间是空的,里面炭火正旺,从里到外把铜柱烧得通红。

    一群鬼卒拥上去,用铁蒺藜抽打着那鬼魂,逼着他手抱脚盘,顺着柱子往上爬。

    等爬到顶,鬼魂还未来得及休息,铜柱内烟气沸腾,轰得一声爆响,鬼魂登时从铜柱顶摔下来,蜷曲着趴在地上,陷入昏厥。

    过了一会儿,鬼魂苏醒过来,周围鬼卒一拥而上,逼他再爬,等他到顶,铜柱又一声爆响,将其掷下。

    如此往复三次,这鬼魂渐渐被烧得漆黑如炭,再也聚不成人形。

    于是便有一鬼卒禀报道:“城隍爷,炮烙之刑完了。”

    胡城隍点点头,他又取出一枚法令,用写着鬼魂生前罪状的状纸包裹,一并递给鬼卒,道:“把他押送到府君那里,请府君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受三世之苦。”

    “是。”

    鬼卒接过令牌,拿铁链把鬼魂绑了,铁链哗啦啦一响,他和鬼魂的身形渐渐淡去。

    这是往泰山府君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