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后,被朱元璋模拟人生 » 第四十章:王莽谈国运,土地兼并,全国皆反!

第四十章:王莽谈国运,土地兼并,全国皆反!

    诸葛亮的阐述,让朱允熥恍然大悟。

    仔细想来的话,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君王,确实都是在执行着家天下的传位政策。

    这也很正常。

    毕竟,你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尝过了弹指间就能披靡天下的富贵,谁还会愿意让子孙后辈过回以前的日子。

    肯定是想着,将这坐拥天下的位置,传给一代又一代。

    一边想着,朱允熥忍不住在群里问道:“群里的各位前辈,小子我问一句,若是你们的话,会愿意将辛苦到手的皇位,拱手送给他人吗?”

    项羽:“自是不愿的,只是某家没完成这个宏愿,反而让刘季那小人得了江山!”

    嬴政:“孤倒是无所谓,只要后继之君是我大秦正统王室血脉,孤就愿意将天下交托在对方手里!”

    李世民:“小子,还是我来回答你吧,除了始皇这种帝王之外,包括我在内的其他皇帝,恐怕都做不到将皇位拱手送人。别说是传给旁系的皇室宗亲,就算是传给自己的亲兄弟,亲侄子,估计也没人愿意。”

    没错。

    按照李世民的想法。

    这江山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为此甚至不惜得了个弑兄囚父的罪名。

    凭什么要传给别人?

    看到这群人给出的答案,朱允熥心中已经了然。

    “所以说,皇位的继承制度也就从此成了铁律,这才是导致王朝会逐渐走向衰弱的根源对吗?”

    朱允熥心里思索着,他认为确实有这种可能。

    毕竟,开国皇帝必然都是英明神武,不然也无法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后面两三代帝王,肯定也是在开国皇帝的鞭策下,逐渐成长起来的。

    这时候,文臣武将也都还很忠诚,自然国富民强。

    但到了后面,难免会出现无能的皇帝,而再加上官员的腐败,国力自然日渐衰弱。

    可是,他想到这里后,又觉得缺了点什么。

    毕竟,若是只是出了一两代昏君,也不至于让国家彻底走向衰弱。

    但就在这时,群里的其中一人给了他提醒。

    王莽:“诸葛丞相说的没错,但允熥小子,你同样也作为一个穿越者,应该明白什么叫历史局限性。”

    闻言,朱允熥顿时好似想到了什么,随后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说,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

    猛然看到两人的对话,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由于众人知道,这王莽其实也是来自后世的灵魂,所以众人便安安静静的等待两人的解惑。

    同时,诸葛亮也来了兴趣。

    诸葛亮:“历史局限性...老夫确实只能看到这明朝之前的规矩,愿闻其详。”

    王莽:“丞相言重了,我的意思是说,除了皇位继承制,会让大明的皇帝一代弱于一代之外,还有个导致王朝寿命始终限于三百年的问题,就是人口爆发式的增长,还有土地兼并带来的弊端。”

    “一个王朝自开国以来,经历了几代圣君的发展后,国力会逐渐抵达顶峰。而国力的强盛,自然而然也会迎来国内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可你们想一下,人口的激增,带来的就是物资分配不足。大明国内就这么多土地,如果在不对外阔张的情况下,不出几代人,就会发展成要用原有的土地,供养十倍甚至二十倍的人口。”

    “这个时候,土地兼并的危害就会爆发,越来越多的人,意味着原本能养活一家人的土地,已经变得无法养育更多的人口。于是,就会出现一些大地主和官僚,巧取豪夺的将土地都变成私人财产。”

    “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尤其是碰上灾年,百姓们甚至不得已,还要主动将田产变卖,最终沦为佃农。”

    王莽不愧是来自于后世的灵魂,并且还是个高知识分子。

    一番话下来,朱允熥的眉头已经皱起。

    这时候,聊天群里的诸葛亮等人,也都是安静了沉思了起来。

    似乎,原本只能看到眼前一片迷雾的他们,终于看到大雾散去,能窥探到更远的地方了。

    是啊!

    朱允熥也明白了。

    诸葛亮他们,都碍于历史的局限性,所以只能看到一点点。

    但王莽可是后世的学问人,他等于是一语道破天机了。

    说白了,就是王朝前期人口不多,刚出现的士绅阶级,也都还没站稳脚跟。

    可随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更迭,士绅阶级会越来越多,他们会逐渐掌握更多的权柄。

    同时,皇室宗亲,也会越来越多。

    伴随着国内人口的激增,土地生产出的粮食就无法再养活这么多人。

    这里,也涉及到了一个生产力的问题。

    古代的生产力,只有种植粮食的能力这一种。

    粮食不够吃,国内自然灾荒不断。

    这也是为什么,王莽一直跟他强调,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

    如果不思进取,在科学发展上闭关锁国,只想着和过去祖祖辈辈一样,能种出多少粮食只看老天赏饭。

    那只能是此消彼长...

    但是,那些士绅阶级和地主贵族们,他们可不会管这些。

    权利的增长,带来的就是利益熏心。

    土地兼并,是推动历史这辆战车不断前进,且无法停止的车轮。

    到时候,百姓们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活命,甚至会争着抢着将土地贱卖给地主们。

    但这只是饮鸩止渴。

    因为哪怕沦为佃农,可历朝历代的徭役和丁税,却不会取消。

    如此一来,国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却要缴纳高昂的赋税和田税,甚至还要去服徭役。

    这就会导致,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在那样一个,上位者无限压榨底层百姓的时代,国民的日子过的生不如死。

    谁还会愿意活下去?

    想到这里,朱允熥貌似懂了。

    为何人一降生都是哭着来的,而死去的人却没一个愿意再回来。

    因为,这样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人活着本身就是在受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到这里的朱允熥,忍不住有感而发。

    王莽:“岂止是朱门酒肉臭,按照咱们后世的说法,一个朝代从开国走向灭亡,你认为真的只是因为一两个皇帝的缘故吗?”

    “按照我的理解,除了要修改继承制度,变为禅让制度之外,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修改土地兼并的制度,但这在封建时代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斗争。”

    “斗争的对象,当然就是封建时代下,贵族与生俱来的有预感,以及底层百姓任人鱼肉却无怨言的奴性。否则你想,一旦国民开始觉醒,认为连活着都是在受罪,连死都不再惧怕的时候,必然就会顺应时代,出现几个高喊着“大楚兴,陈广王”的逆袭企业家。”

    “也正因如此,每当一个朝代走到这一步的时候,皇帝至高无上的明确性,就会在百姓心中产生动摇。周公曾制礼作乐,企图以礼乐来明确秩序,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百姓连活都活不起了,任何的礼法也都等于形同虚设,在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一旦有人振臂高呼,必然全国皆反!”

    轰!

    王莽的一番话,让朱允熥心中仿佛响起了洪钟大吕。

    是啊!

    一个国家从开国走向灭亡,必然不止是一个继承制度的原因。

    更多的,还有人口增长等等问题...

    礼乐虽可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就如同,他四叔朱棣靖难之后,企图用编撰的《永乐大典》来文治天下,但却依旧无法阻止大明走向衰弱一样。

    可是想到关键处,问题是摆出来了,可解决的办法呢?

    想到这,朱允熥又在群里问道:“那王莽前辈,如果想要解决这种封建问题的话,你认为有更好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