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故国神游 » 再临草堂

再临草堂

    再次来到临安城,已过清明。

    当初和幼安一路吃酒的那家酒楼已不在。

    萧瑶先是雇了一叶扁舟去了陆游在郊外的那座草堂,时隔多年,这间原本整洁有序的院子不知何时也长满了荒草,只剩下中间一条歪歪斜斜的小路,像是被人新踩出来的。

    叩门几次,门内方才传来一声回应,“来嘞!”

    开门的是当初陆游身边的那位书童,小黑子。他从门内探出个脑袋来,上下打量了好久,方才不确定的问道:“大人可是当年太平军萧编修?”

    闻言萧瑶则是笑道:“小黑子,想不到多年没见,现在倒是长大了不少,嗯,不错!”

    小黑子连忙拉开门,恭敬的把萧瑶往屋子里面请。

    “大人快请进,大人怎地还如此年轻?跟十九年前小的第一次见你时一样,小的刚刚有点恍惚,差点没认出来。”小黑子好奇问道。

    “可能是我忧心的少吧!萧某只当如一介散仙,自在便好!哪里做的你家大人那般。”

    萧瑶随小黑子进到了院子里,正堂石桌上的雕花和十数年前一样,只是落了些灰尘和败叶在上面,小黑子看见连忙上前用衣袖掸了掸。

    “你家陆大人去哪里了?怎么萧败至此?”

    小黑子默默叹了口气,方才缓缓道出缘由。

    原来淳熙六年秋,陆游被任为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并亲自“榜舟发粟”。同时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十一月,陆游奉诏返京,给事中赵汝愚借机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

    “那你家大人现在是闲赋回了山阴老家吗?”

    小黑子点点头,恭敬答道:“是的萧大人,小的这也是回来收拾东西的,若大人再晚来两日,怕是这草堂中,连个应声的人都没有了!”

    “没想到一路赶来还是没有见到放翁前辈,剩下你这个捎信的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萧瑶叹道。

    “不知萧大人这些年身在何处?”

    面对这问题,萧瑶还真不好回答,其实也没过几年,只能说道:“云游去了武夷山,在止止庵清修了一段时日。”

    “我家主子两年前曾去武夷山拜访过朱老夫子,萧大人不曾见到?”小黑子惊讶道。

    “不曾知道此事。”

    萧瑶也感觉有些讶异,细细讲来,原来是前两年陆游诗名日盛,宋孝宗在宫内也有所耳闻,于是召见陆游,任命他为福州提举常平茶盐公事。福州离武夷本就不远,加上朱熹名声在外,陆游去拜访也属文人份内之事,后来孝宗又调任陆游去了江西,所以等到萧瑶在时,陆游也已踏上行程。

    想来应该也是前后脚的功夫,只可惜自已是那晚到之人。

    “小的这里还需收拾两日,等下我为萧大人扫出间屋子来,大人可在此歇脚!”

    萧瑶摆摆手,婉拒了小黑的好意。

    “可有文房四宝,待我差书一封,你一便帮我捎带给放翁前辈!”

    “大人稍候,小的这就去为你取来!”小黑子说完便转身进屋内捣腾去了。

    ……

    “放翁前辈,见字如面。弟今从武夷已回临安,特来寻你,听闻前辈曾于日久前到过朱老夫子学堂处,未曾得见,不想又听闻前辈被奸臣诬告,一怒之下辞官回去山阴,弟自觉痛心疾首。然先生被贬,吾今觉幸事而,虽不曾出入仕途,但也可放松心神,一则是可于山阴调养身体,二则是可潜心著学。切莫失意苦恼,先生岂不闻李杜之于盛唐,东坡之于黄州乎?依弟看来,此先生之福,亦是国家之福也……望君展信舒颜,弟萧瑶叩拜敬上。”

    落完款,萧瑶将信折好,交给一旁的小黑子,就欲辞别。

    “信你且收好,切莫弄丢,替我问你家先生好!”萧瑶叮嘱道。

    “萧大人请放心,小的一定将信完好交由我家大人手中!”小黑子拍胸脯保证道。

    “萧某在此谢过,天色不早了,再耽搁些时辰,怕是连渡江的船夫也该归家了!”

    小黑子一路将萧瑶送至江边,临行前,萧瑶只觉不妥,忽地想起来什么,又跳回到岸上。

    小黑子见此情形,疑惑道:“大人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

    萧瑶摇着头,从衣袖里掏出几块碎银,递到小黑子怀中。

    “你且拿着,刚刚我见放翁前辈之物繁多,会稽离这里不远,你可雇辆牛车拉回去,先生之学,切莫遗漏才好!”

    说完不等小黑子推辞,便几个跨步跳回到了船上。

    “辛苦老丈,开船吧!”

    富春江上仍旧是大雾弥漫,看不清前路,只留下竹篙插入水面的圈圈涟漪。

    想当初自已与幼安一道辞别陆游,而今却只能只身前来拜见,实乃可悲可叹!

    如今淳熙七年已过,幼安也已到了四十二岁的年纪,不知他在隆兴过得可好?

    幹!我干嘛要担心他?

    据史书记载,辛弃疾初回南宋朝庭,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名重一时。

    淳熙七年,这小子还在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的任上,若史料没甚大的出如,此时的辛弃疾,应该正在上饶开工兴建他那“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湖居庄园。

    然后在那庄园建成之际,一边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一边为自已的湖居庄园题名“稼轩”二字。

    之后辛稼轩这老小子便开始了他往府里添人增丁的工作。陆陆续续往里娶了二十多个小妾,生下个儿子取名叫“辛铁柱”。

    就是不知道我的这位铁柱侄儿现如今出生没有?

    ……

    “这位大人,不知你要回临安城何处去?”许是船夫见有些无趣,开口问道。

    “老丈莫要叫我大人,小子并无官职,直呼小子姓名萧遥便好!至于去处,劳烦老丈将我送到临安城内繁华处就好。”

    “好咧!萧遥?这倒是个好名字!若人这一生真能逍遥自在,那便也无憾了!”

    萧瑶陪笑道:“我看老丈您现在不就挺逍遥的吗?何故生出如此感慨?”

    船夫叹道:“老夫见你也是读书人,人呐,这活了一辈子,又能有几天舒心日子过,你们文人写文章,尚且能每日憋出几句狗屁话来,哪里能像我们这些摇船的,每竿都得给它撑实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