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初败家子 » 第九十三章 蓄势【中秋】

第九十三章 蓄势【中秋】

    八月中旬,临近中秋。

    平章常遇春、参政邓愈等率师从淮泗地区返回洪都修整,并且大军随时准备南下。当月,大都督府又令新淦邓志明从军征讨赣州,邓志明拒绝领命,并且占据新淦麻岭、沙坑、牛坡诸寨抗之。

    邓志明,即邓克明的弟弟。兄弟二人帅众归降陈友谅,邓志明知新淦州州事,邓克明任右丞。去岁邓愈领兵进逼抚州,邓克明想诈降被邓愈识破计谋,又准备逃亡新淦未成被邓愈识破抓获并且囚禁在洪都,邓愈还令其弟邓志明回新淦收取部旧。八月复判,常遇春、邓愈遣兵伐之,俘虏邓志明并其兄克明送往建康,此二人俱杀之。

    大战前夕。

    锐士营。

    军中大帐。

    朱棢正坐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小憩,邓镇三个小年轻先后走了进来并且抱拳问候。

    “三公子。”

    朱棢抬头示意坐着聊:“稀罕事阿,怎么今天有时间过来咱这。”

    邓镇说道:“三公子,坐就不坐了,我等马上就得走。”

    “怎么的,准备跑哪里去。”朱棢看了看这个进一线部队混了这么久的邓小将军。

    “嘿嘿,三公子,南下。果然不出您此前所料。我们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阿。”邓镇还没说完,赵献就憋不住话抢答了。

    南下是不错,但是你这英雄所见略同,这种夹带私货可真是玩的顺的有一手的。

    “南下?还调派你们去,确定了吗?不过这怎么可能。”朱猪棢不信,而是他们这队伍才刚开始阿。这么早就准备上允许调拨过去了打仗,是不是疯了…

    “还得是三公子睿智,让我们跟洪都三卫一起负责战线上的补给站安全。明日凌晨就得准备出发了。”汪大直接拆穿赵献想要装一下的赵献。

    “出发就出发,所以哥几个大晚上的摸到咱这,应该不单单是为了刺激一下咱吧?”朱棢恨不得,给这几个换上军装干服的家伙狠狠的一顿胖揍。

    不过还没等他撂起来袖子,邓镇就开口了:“就…就是,我父说请您去府里一趟,有紧急事情交代。”

    “呵呵。滚犊子,有事直接说事。”朱棢看着几人的贼眉鼠眼、挤眉弄眼,当真是有些受不了了。

    “那我可就说了阿,老爷子馋你那个小酒了。但是粮食暗地里开始逐渐管控起来了,酿酒的不多。此前您给的高度极品烧刀子我可是藏好的。”邓镇紧接着就开始一阵清白。

    “咱就知道,除此之外是不是最好的话,手炮也得支援一批过去。”朱棢缓缓的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

    “嘿嘿嘿。”

    邓镇三个小年轻,可不就赶紧憨厚的回应了起来。

    “直娘贼,就知道吃耶耶的福利,占耶耶的便宜。先等着吧,咱即刻让人去运来。陈四。”朱棢定睛看看这三个坑爹玩意,怎么就越看越不爽呢。

    两个时辰以后。

    四个猪头模样的少年从演武场走了出来,其中有三个开开心心的带着手上的酒水回去交差了。

    古代农民并不只是种地的,农民除了种地之外,还有学会各种手艺,还会进行其他生产或者做生意。别说古代农民了,就是现在农民,哪有农民纯粹是靠种地过活的。

    古人生活并不像现在人,样样都要花钱,吃饭要钱,开车要钱,坐公交也要钱,就连喝水都要钱。

    古人吃的米饭、面条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吃的蔬菜都是地里长的应时的蔬菜,冬天里的青菜、白菜、萝卜,豌豆、茼蒿等各种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蔬菜。

    春天有菜薹,青菜可以腌制成咸菜,萝卜可以腌制萝卜干,长点榨菜的话,也可以腌制榨菜,再种点土豆之类,到了初夏,就可以吃到黄瓜、蚕豆、蒜薹、缸豆,到了夏天,有大椒、茄子、丝瓜。

    夏天还有好多零食,西瓜、香瓜、甜瓜,香瓜又分很多种,远远不是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很局限的几种香瓜,香瓜种类在10种以上,还有水瓜,牛皮瓜,用来腌制着吃的,比榨菜好吃多了。

    到了秋天有南瓜、冬瓜、笋瓜,茭白等等。

    除了蔬菜,闲来无事钓点鱼,就可以喝鱼汤。打只野兔就可以吃兔子肉,抓一条蛇可以吃蛇肉,逮到野鸡可以可以野鸡肉,还有黄鳝、泥鳅、青蛙,各种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毕竟以前荒地还是很多的,土地不像现在利用的这么充分,这些年农村里的野菜都很少了,连茵陈蒿、小蒜、荠菜、鱼腥草等都要自己种植了,以前是从来不用的,也没有人种植,因为这些野菜随处都是,想吃随时挖过来就行。

    靠沿海的,还有各种海味,有空可以自己去抓,没空去抓,买一点也很便宜,各种鱼虾贝壳,吃过的没吃过的,琳琅满目。

    这些都只能挂一漏万,以前农村的食材还是很丰富的,并不像现在城里的食材如此单调。

    关键是,现在人吃什么都要花钱。而以前的农村人,吃这些基本都不用花钱的,要么自家种的、养的,要么野地里挖的,河里捞的,田地里抓的。

    现在人喝水要花钱,矿泉水要钱,就连自来水也要钱,以前的人们,河流清澈见底,那水不仅仅适合鱼类生存,就连人也可以直接喝的,可以淘米,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洗澡,不像现在喝水脏臭恶心。

    河水之外,还有井水,井水冬暖夏凉,用起来感觉很不错的。

    过去的人们,还会等雨水,用来煮茶,以前空气没什么污染,雨水很干净,不像现在,等下来的雨水里面都有泥沙。

    冬天还可以收集雪水,雪水清冽可口,用来煮水喝,非常好喝。

    古代农民男耕女织,穿的也大多自给自足,自家种棉、麻,养羊、养兔、养蚕,自家纺纱、织布、做衣服。

    那时候的羊毛衫,就真的是羊毛,都是从自家养的羊身上剪下来的羊毛纺成毛线,然后织毛衣织出来的。

    其他衣服也都是自家裁剪、缝制。

    冬天的棉衣、棉鞋,也都是自家长的棉花。还有那种类似于芦苇的茅花扎成的鞋,和棉鞋一样,很暖和。旧衣服用面粉做的浆糊粘起来,做成鞋底,布鞋就是这麽做出来的。

    去比较脏的地方,舍不得穿布鞋,可以用稻草编织草鞋,根据脚的大小,现场编织,一会功夫就好了。

    古人都必须掌握很多生活小技能的,譬如编草鞋,现在有几个人会的,编草笼,编竹篮,编筛子,编竹席、编簸箕,扎笤帚、扫帚,制造农具等等。

    芦苇叶可以包粽子,芦苇黄了可以扎成类似于门板的东西,给猪舍保暖。

    一般每个人家都会有竹林,用来编织竹制品;也会种树,用来打造家具,特别是有女儿的人家,要长树准备嫁妆;会种几棵果树,梨树、桃树、枣树、柿子树,到了夏天就可以吃桃子、枣子,到了秋天可以吃柿子。

    会种桑树,桑葚很好吃,桑树主要是用来养蚕的,蚕茧可以卖钱,也可以自家纺纱制作成丝绸。

    会种皂角树,用来洗头、洗澡、洗衣服,皂角泡涨开,碾碎,用锅加水熬一会,用纱布过滤一下就可以用了。

    生活基本都是自给自足,用到钱的地方和现在相比,太少太少了。

    现在城里人,住房子要钱,吃饭要钱,喝水也要钱,出行也要钱,任何生活用品、衣服、家具都要钱。

    但古时候的农民,房子自己盖,自己烧制砖瓦,不想花钱请人工,自己砌墙就行了,房子想盖多大盖多大,几亩地大的宅基地很普遍,毕竟宅基地和邻地也要用来长树木、果树、竹林、棕树等生活中必须用到的东西的材料的。

    门板,自己会弄的,自己弄,自己不会的请木工打造。家具也一样,会的自己干,不会的请人工。

    还有必须用到的石碾、石磨、石臼,用臼舂米,用磨磨面粉。还有灌溉用的水车,也都是自己打造,一般几家合用一个水车就可以了。

    农忙的时候,用镰刀收割,还是很辛苦的,整个农忙要半个月左右。

    除了农忙,大多数时候还是很清闲的,可以走门窜户,整个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认识的,不像现在城里人,邻居是谁都不一定知道。

    不用朝九晚五,不用上下班来去匆匆,不用被上司训斥,不用为了还房贷压力山大,不用买菜那么麻烦,不用考虑水费、电费、煤气费、网费。

    古人没有电,也没有网,水,要么是河里的,要么是自家井里的,晚上照明,自家点灯就行,灯也可以自己制作,当然亮度和现在的电灯差多了。

    做饭是柴火灶,烧的是秸秆,都是不用花钱的。

    种地用不了多少时间,农闲是很多的,就和现在的农民工一样,一年回去几天农忙一下就行,其余时候都可以干其他事,对种地没什么影响。

    古时候的农民也一样,会干其他营生,种地是为了吃饭,干其他营生是为了收入。

    古时候很少分家,常常是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种地和生产,也可以请长工、伙计,就和现在打工的人一样。

    古人出行,主要靠走路,往往还要挑着担子走路,就和西游记里猪八戒、沙和尚挑着担子一样。走近路,一般用包袱。

    古人用银子、银钱、铜钱,这些钱都很重,带走做生意,往往所带的钱就是几十斤,不像现在的钞票这么轻便,更没有支付宝、微信这么方便。

    带着银钱走近路还好,走远路做生意,带的钱可能就需要几百斤,那时候的治安还是不能和现在比的,没有几个保镖的,不敢轻易出行太远去做生意的。

    至于一些人说的古代亩产一两百斤,纯粹是胡扯。十来年前在华西村参观学习,听到吴仁宝介绍说他们当年把土地承包给少数十几个人,亩产一千多斤。觉得好奇,回家之后,问了一些老人,回答都是解放前也都是亩产超过一千斤的。

    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就问他们,既然亩产这么高,为什么很多人还要挨饿,他们说解放前并不挨饿的,包括刚解放的时候分田,也是不挨饿的,挨饿是搞人民公社之后的事情,到了80年代,分田到户,土地还是那个土地,粮食品种还是那个品种,就突然家家丰收,没有人挨饿了。

    其他地方不清楚,但据老人们说,至少他们那时候是不用挨饿的,这是江苏的情况。

    后来,问过四川的一些人,说他们的水稻随便种一下,就可以亩产一千六以上。这么高的亩产,江苏这边好像是做不到的。

    到底亩产可以有多少?现在农村进城的人越来越多,农村人太少了,有些人种下秧苗之后,就什么都不管,田里杂草丛生,最后收割机收割都很艰难,结果那个人把稻谷收上来之后,计算了一下,亩产也达到700多斤。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种植。

    很多人太过盲目自信,觉得古人都是民不聊生,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线上挣扎,真要是这么夸张,人类是怎么延续下来的?

    医疗水平提高就寿命提高了吗?城里人享受到好的医疗,农村人好多一辈子没进过医院,长寿的人比城里只多不少。

    现在城里人吃的东西都是蔬菜大棚里长的,农药、化肥,各种有毒的没毒的,农村人自己都要把自己吃的和用来卖的菜给分开。

    吃着毒食品、地沟油,呼吸着雾霾,为了放贷车贷奔波劳碌,一刻不敢停下来,活得跟奴隶一样,被老板呼来喝去,混点工资,给银行撸羊毛、给水、电、煤、电信、燃油撸羊毛,在股市里被一次次割韭菜,日常用品都要购买,其中一半都是税。

    就连抽根烟,也大部分抽的是税。

    古代交税交粮,当代农民也不是没交过农业税,也不是没交过公粮,但论剥削程度,恐怕没有现在这样全方位。

    古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并没有现在人这么大,不用担心失业,手艺人到什么年头都不会失业,就算失业了,回家还有一亩三分地,饿不了。

    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技能反而退化了,人们的生活更加脆弱,对外在的依赖越发严重。

    如果穿越,绝大多数人穿越到古代就是废人,什么生活技能都不会。

    现在人越来越依赖手机,没有导航,车都开不了。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人们对科技的依赖会越来越强,能力会越来越弱,最终一切都靠人工智能,而绝大多数人都变成无用的人。

    少数人掌控资本,资本掌控一切,既然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一切,而无用阶层的人都是累赘,恐怕除了少数人之外,无用阶层的人到了一定时候都要被清理掉。

    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或几代人类,处境极其危险,用不着夜郎自大,田园生活并没有那么不堪,我们的处境也并没有那么美好。

    至于说什么原始人平均寿命十几岁,可能只是听说北京猿人的那些化石的年纪,那些化石都是被人吃掉的人留下的,只能说明被吃的人的年龄。

    实际上,原始人也能活到八十多岁,并没有营养不良的现象,反而他们生活更加悠闲,想吃野味了,随手打几只回来烧烤一下就好了,想吃野菜,野果,随时取来就好,其余时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