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禧 » 并未有何不同

并未有何不同

    将那块方形物件儿带回去之后,长禧趴在桌子看了许久。

    “殿下,您都看了一下午了”阿莲在一旁说道。

    下午的阳光极好,照进屋里,暖和不已。

    “阿莲,你去端盆水来”

    长禧将东西递给阿莲。

    阿莲纳闷儿“端水做甚?”

    “你先去端”

    阿莲端了一盆水进到殿里,长禧懒懒的靠在椅子上打了个哈欠,将那物件儿递给她。

    “清水里泡一会儿”

    阿莲将那物件儿扔进去,长禧眯上眼睛。

    “你怎么又不经过我同意,就上我身啊!”

    长禧在白茫茫一片的意识里跟永康对话。

    永康笑了笑,小姑娘蹲在地上,鼓着腮闹脾气怪可爱的。

    “今日这场面你应付不来”

    长禧想想,也对,今日在思政殿,那场面,她确实应付不来。

    “那依你看,这幕后之人是谁啊!”长禧问道。

    “现今看不出来”

    长禧思索半晌后开口道“我觉得庄娘娘很反常”

    “哦?”永康环着胸饶有兴趣的看她。

    长禧歪着脑袋想了想“今日思政殿中,她好像很急迫的想找到幕后凶手,说她为荣娘娘着想,不可信,后宫之中,她跟荣娘娘在同一位份,祥云殿和庄娘娘的庆丰殿素来不和,而庄娘娘平日里又素爱争宠”

    长禧记得有一次,本该是荣娘娘侍寝,可不知为何,原本要去祥云殿的父皇去了庆丰殿,后来,据说是庄娘娘发了烧,父皇去看看。

    永康想了想道“如果是庄嫔的话,那那晚她侍寝,她又怎会破坏陛下宿在她殿中的机会呢?”

    “所以,她很反常,平常争宠的人突然不争了,还表现的大度,甚至忧心荣娘娘!说出那样的一番话来”

    长禧觉得,现在荣娘娘已有了孩子,更应该是庄娘娘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幕后之人的目标并不是荣嫔”永康说道。

    “上次你说,云华殿失火,母后被禁足,那就是说,幕后之人是冲着母后去的,可她为何不直接在思政殿中指证母后呢?”

    长禧疑惑不已,又想起,静妃刚开始说母后除鼠患不足之处,是不是从哪里开始,她就准备好将大家的目光转移到母后身上,难不成是静妃,可淑妃后来说的话也很疑惑?那么,到底是谁呢?

    长禧想来想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永康看着她“你觉得今日静妃把注意力往你母后身上转移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成功?”

    长禧抬头看她思索半晌后道,她想起父皇今天对母后的态度,说明即使静妃故意把注意力往母后身上扯的时候,父皇还特意剥了橘子递给母后。

    “父皇是相信母后的,静妃之所以说鼠患的事情,是想试探父皇对母后的态度”

    永康笑了笑“是啊,你父皇是天子,静妃小小的把戏,他早就看透了”

    “那淑娘娘呢?她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长禧觉得淑妃应该是保持中立的,至少现今看来,她领了命,自然也得认真去查,也不敢贸然指证母后,毕竟,她也清楚父皇对母后的态度。

    做得好会有赏赐,做得不好怕是也会被父皇斥责,为了父皇的宠爱,她应该懂得不偏不倚。

    “殿下,醒醒”阿莲看着盆中那一方形物件儿从黑色慢慢变成晶莹剔透的白玉,立马喊了长禧。

    长禧睁开眼睛一脸焦急“如何?”

    “殿下您看”阿莲指了指桌子。

    长禧从主位上下来,走过去一看,桌子上放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她拿了起来,冰凉温润,手感上乘,最上方有一小孔,正面刻了一株含羞待放的白玉兰,栩栩如生,连叶子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玉兰?”长禧端详着开口,又翻过一面去看,玉牌的背面同样是玉兰,两面都一样。

    “这块玉牌当真是一块好玉”阿莲在一旁开口惊叹道。

    长禧将玉捏进手里“当真是好玉”,她心下有了打算。

    “李嬷嬷”

    “殿下”李嬷嬷立马进来。

    “让小董子去云华殿那边盯着,看有什么人会去云华殿,留意是否在找什么物件儿”

    “是”

    李嬷嬷虽然疑惑,但也只得领了命,就离开了。

    晚些时候,淑妃命人将御膳司的人一一查问后,便直接去了思政殿。

    “殿下,淑妃娘娘像是找到了幕后之人,此时正往思政殿走去”

    承安殿门口的小太监进来禀报。

    长禧捏了捏手里的玉牌“知道了,你去思政殿那边打探一下消息”

    “是”

    小太监连忙去了思政殿,长禧见小董子还未回来,看来这玉牌的主人,还未出现。

    庆丰殿里,庄嫔喝着煮好的燕窝,贴身侍女枣儿进来回禀。

    “娘娘,淑妃娘娘去思政殿了”

    庄嫔放下碗“知道了”

    “那娘娘要不要过去?”枣儿开口道。

    “这个时候,不能着急”庄嫔得意的笑了笑。

    淑妃去思政殿的事情,自然是传遍了后宫,皇后正在栖凤殿喝着茶。

    邵嬷嬷进来给她换了茶“淑妃像是查出来些什么,已经去了思政殿了”

    “这本就是她的差事”皇后气定神闲的喝着茶。

    “娘娘,这次看样子是冲着您来的”

    邵嬷嬷不由得担心。

    “看出来了”皇后嗤笑一声。

    “那要不要派人去探查一下思政殿的消息?”

    “不用,越是打探,就越会引起皇上的猜忌”

    “可皇上是信任娘娘的”邵嬷嬷看得清楚,皇上登基七年有余,后宫只有淑妃,静妃,茹妃,还有庄嫔和荣嫔,相比于先帝,皇上的后宫属实很少了!而皇上一般很少招人侍寝,大多时候都是在栖凤殿的。

    “信任不信任的,也就那样儿,并未有何不同”

    皇后看着微黄的烛火,淡淡的笑了笑,那笑容很淡漠,一瞬即逝。

    邵嬷嬷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明明只要皇后稍稍示弱就能紧紧抓住皇上的心,可……皇后一向不上心。

    不过,即使没有皇上宠爱,这后宫无一人能够撼动皇后的位置。

    皇后为皇上生下了嫡长子,嫡次子,还有一个公主,光凭这些,皇后娘娘后半辈子也是顺遂平安的。

    余庆殿里,静妃正在绣着花,茹妃来看她。

    “娘娘,茹妃娘娘来了”侍女可盈进来禀报。

    静妃看了一眼自己绣到一半儿的女红,放在一边。

    “快请进来”

    “姐姐”茹妃进来,两人行礼问好,脸上都挂着笑。

    “妹妹怎的过来了”静妃一脸温婉笑意,又吩咐可盈“快上茶”

    “是”

    “我听说淑妃姐姐去了思政殿,不知道是不是查出幕后之人了”

    茹妃看着静妃,那张年轻时惊艳全京城的脸蛋儿一如既往的漂亮好看,只不过眼角有微微细纹,倒是填了几分温柔的韵味。

    “是嘛,我都不知”静妃笑着道。

    “呀,姐姐这玉兰绣的当真是好看呢!怪不得姐姐两耳不闻窗外事啊”

    茹妃拿起静妃绣了一半的玉兰,惊叹出声。

    “贴身穿的,随便绣的”静妃面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来。

    “改天姐姐也帮我绣一件儿?”

    “好啊”

    说话的时候,可盈端着茶上来,放在茹妃面前。

    “姐姐你说这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啊?”

    茹妃喝了一口茶,上好的普洱。

    “这我也不知啊”静妃一脸茫然。

    “姐姐,我记得你是第二年入王府的吧!”

    文帝作为先帝的第五个皇子,十六岁就封了王,赐了府,第二年,先皇就赐了当时京城第一绝色的静妃入王府为侧妃。

    “是啊,我记得刚为侧妃时,王府里就只有皇后娘娘和淑姬”

    想起那时候,静妃脸上露出了几分怀念,又感慨道。

    “如今想想,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

    “是啊”茹妃也附和道。

    “姐姐,你说这幕后之人会不会是庄嫔啊”

    茹妃眼光流转,看着静妃。

    静妃面上没有一丝变化“咱们就等着淑妃妹妹吧,可不能乱猜忌”

    “恩,妹妹多想了”茹妃收起心思,端着茶,喝了一口。

    又过了一会儿,茹妃小声开口询问“姐姐,我听说,皇上还是王爷时,有一阵子为了一个女子都变疯魔了,姐姐你知道这女子是何人吗?”

    这话一出口,静妃捏紧了自己的手帕,眼神茫然了一瞬,又看向茹妃。

    “妹妹,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啊?”

    “姐姐不知吗?听说那女子是公主的生母呢!”

    茹妃一脸惊诧,当年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静妃又怎能不知呢?

    静妃一脸无奈道“我的确不知,不过有一年,皇上身体不好,老病着,风言风语怕是那时候起来的,妹妹啊,谣言止于智者,这样的话以后万不可再说,特别是在公主面前,小孩子,怕是会多想”

    “唉,这公主也是可怜,出生就没了生母一直由皇后娘娘养着,连自己生母都不知道是谁,确实可怜”

    茹妃一脸惋惜的说完,看向静妃。

    “我觉得养在皇后娘娘身边挺好的,毕竟公主就有了嫡长公主的名分,不是吗?”

    “恩,也是”

    茹妃笑了笑,她也该走了。

    “那妹妹就不打扰姐姐了,该回去了,不然长禹会着急的”

    “好,改日再过来”

    “恩”

    静妃送走了茹妃,脸上的笑容消失殆尽,眼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