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禧 » 元宵灯会(二)

元宵灯会(二)

    一行人吃饱喝足之后,楼下便开始喧嚣。

    “花灯游街开始了”陆子衡出声。

    大家都往楼下走去,街道上,人群慢慢聚集起来,长禧挽着沫儿的胳膊,看到偌大的兔子花灯从她眼前路过时,惊叹出声。

    “哇,好好看啊”

    “恩,好看”沫儿也笑着开口道。

    “这会儿人多,都走在一起不要散了”柏烈嘱咐着。

    长禧点着头,下一秒就被前面一个月亮样式的花灯被吸引了去,上面别出心裁的画了一株兰花,栩栩如生很是漂亮。

    而此时围在游行队伍两边的的人越来越多,长禧她们在最外一层,但很快就被淹没在人海里。

    长禧刚开始是拉着沫儿的手的,在看到花灯的时候,她拉着沫儿往前走,不料,玉林楼旁边的巷道里突然挤出一波人来,她被撞了一下,拉着沫儿的手,也被人群给冲散开了。

    沫儿一看连忙喊她“长禧!”

    长禧挤在人群中,回头张望过去,看到沫儿和林颂她们也被艰难的挤在人群里,柏烈和长平他们也不见了踪影。

    沫儿一看大喊道“长禧,咱们在凝月桥哪里汇合”

    长禧只能点头答应“好”

    随后,她用尽所有力气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而沫儿他们在人群最里面,只能随着人群往前走。

    长禧挤出来的地方就是她看到那个月亮花灯的地方。

    弯弯的月亮真的如同天空的弯月一般。

    她问老板“这个多少钱?”

    老板看着她笑着道“这个不卖!”

    长禧不解“为何?你挂出来本就是要卖的啊!”

    那老板看她一脸稚气,周身透着几分贵气,又看她腰间的玉石禁步,便知道是这瑞安城中富贵人家的姑娘。

    他摩挲着下巴,转身往身后的店里看了一眼,店中间的桌子上背对着他们,坐了一位穿青色衣衫的少年,少年背影挺直清瘦,长禧觉着应该是十五六岁的模样。

    长禧见那少年端起茶,吹着,点了点头,老板转过头来看向长禧。

    “这灯的主人,便是哪位公子,不用给钱了,但这位公子出了个灯谜,还请姑娘一猜,猜准了,这灯就给姑娘了”

    长禧想了想,不就是猜灯谜嘛,连忙点头“好”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请问姑娘,是讲何物?”

    长禧想了想看了花灯上画的那一株兰花“这谜底就是这花灯上的兰花,《楚辞离骚》中,这九畹便是兰花的别名”

    长禧觉得,这也不算是谜语,但凡是读过楚辞的都能猜出来。

    长禧看向店中的少年,他端着茶,微微侧脸,长禧隔得远,但依稀能看到他垂着眼,睫毛纤长,鼻梁挺括,嘴唇薄淡,很好看的侧脸,比起陆子衡也不逊色。

    只见他颔首,老板就取了那盏月亮花灯递给长禧。

    长禧欢欢喜喜的接过,提到半空中好好观赏了一番,她再抬头看向老板身后店铺中,那少年没了身影,只留下一盏冒着热气的茶。

    长禧觉得,这个人,很独特,又想起沫儿嘱咐的凝月桥,她对这瑞安城一无所知,只能问老板“老板,你知道,凝月桥怎么走吗?”

    “姑娘你是外地人吗?”老板看她的打扮不像是从外地来的人。

    “不是,家父管的严,我很少出门”长禧笑着道。

    老板明白了,开始指路“你往前走,会看到一条河,那河叫安顺河,中间架了一条三拱石桥,那桥便是凝月桥了”

    长禧拿着花灯,身子微蹲了下,算是谢礼“谢老板”

    “快去吧”老板回了个拱手礼。

    长禧便按照老板所指的路,往凝月桥走去。

    一路上,各种花灯从她身旁路过,长禧就离人群远一些。

    长禧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一座三拱的石桥,她一看桥边立的碑,上面刻了三个字。

    “凝月桥”她念了一边,终于是到了,她站在碑前,四处张望,除了清一色的人群,她未见沫儿她们。

    长禧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不敢往别处走去,在人来人往的桥边,一个穿着青色袄裙的姑娘,手里提着月亮模样的花灯,站的端正,一双明亮纯净的眼睛好奇的望着周边的一切。

    长禧左等右等,也不见沫儿她们,便开始有些着急了。

    她想着是不是站高些,能看得远些,

    她便上了桥,站在桥中间,河中船只上也有花灯,有的甚至有几丈高。

    长禧站在右边栏杆旁,四处望了望,没看到熟悉的身影,她便气馁的转身靠在栏杆上,她抬眼看向对面,却看到了那个少年他背对着她,身旁有一桩长柱子,用布条绑在栏杆上挂了一盏灯笼。

    “是他?”长禧念了念。

    还未将思绪拉开,长禧就看到他头顶上的那灯笼摇摇欲坠,此时并未有风,只能说明那灯笼即将掉下来。

    长禧连忙穿过人群,一手拎着花灯,一手将他推到一边。

    那少年被推到一边,堪堪站稳脚跟后,皱起眉头,眉宇间带了几分薄怒,正欲开口,那灯笼却直直的砸下来,就落在少年刚才站的位置。

    长禧往后退了一步,她站稳后,才看向那少年。

    看清他面容后,长禧才记起,眼前的这个少年不就是那日腊八,站在楼上那个少年吗?

    长禧看着那少年走上前,拱手道谢“多谢姑娘”

    声音温润,气质不凡。

    长禧反应过来,立马行礼“公子客气了”

    那少年站直身子,两人就站在桥中间,隔着一个掉落下来的灯笼。

    长禧看他面容清冷,想来不愿与人多讲话。

    她转身欲走,少年出声问她“敢问姑娘芳名?”

    长禧停下脚步“我叫长禧”,说罢,颔首点头往前走去,那少年便再次出声。

    “我叫萧二,家里排行老二”

    长禧停下脚步,转身看了他一眼,少年凭栏处,一身青色,面冠如玉,长身玉立,贵气中又透着几分清冷,像极了,她手里提的那盏弯月。

    她露出一抹笑来,温暖娇憨。

    下一秒,长禧就听到有人叫她“长禧”

    长禧转身看去,是柏烈,他往桥上走来,长禧又转头看向少年,可少年只留了一个背影,消失在人群里。

    “我找了你许久,你无碍吧!”

    柏烈大步走上来,微微喘着气儿。

    “无碍,咱们走吧”

    柏烈点头“走吧”

    穿过喧闹的人群,长禧不知她身后,那少年去而复返,看着她消失在人群里。

    那少年只是微扯嘴角,眼里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过了桥,长禧就看到沫儿小跑过来,抓住她的手,焦急道“可算找到你了”

    长禧点头,平安一眼就看到了她手里恩花灯“这灯模样好别致啊!”

    “在玉林楼旁边的一处摊位上猜准谜语后,人家送的,跟老板问了路,我这才到了凝月桥!”

    长禧如实道。

    “去放河灯吧,放了,咱们就该回去了”长平开口。

    人太多,万一再走散可就不好了。

    “好”

    一行八人又往河边走去,这次,是柏烈跟在长禧身边,害怕又被人群挤散。

    长禧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个少年的模样,她蹲在河边,手里拿着河灯,沫儿看她神思远游的模样。

    伸出手去,在她眼前晃了晃手“长禧?”

    长禧这才拉回思绪,连忙将河灯放进水里。

    “你怎么魂不守舍的?”沫儿看着飘远的河灯问道。

    “就是觉得今晚真开心”长禧没有将遇到那个少年的事情告诉沫儿。

    “是吗?”沫儿有些不太相信。

    长禧点头,笑吟吟的开口道“是啊”

    不知道,下次出宫,是否还能遇到那个叫做萧二的少年。

    陆子衡走了过来,蹲在长禧身边“听闻那日在露华殿,百里舒兰出言不逊被皇后娘娘交给太妃们管束了”

    长禧闻言,这事儿传的这般快?不过想想这事都半月有余了。

    “恩”

    长禧嗯了一声,便再未开口。

    “我让李元给你买了些吃食都放马车上了,你回去以后慢慢吃,不够了,我再给你带”

    陆子衡撇了一眼她放置在身旁花灯,的确别致,他看到那兰花旁,写了一个小小的萧字,他目光深了下来,萧这个姓氏,大瑞境内几乎很少,难道是……。

    长禧乖乖道谢“谢谢表哥”

    长安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想何事呢?这般出神?”

    “没事儿,就是看长禧这花灯,别致的很”

    长安是个粗心的人,未曾看到那花灯上的那个萧字。

    “是很别致”

    长平也走了过来“走吧,该回了”

    “好”

    长禧提了花灯,一行人结伴离开。

    回去的路上,长安看着马车上,堆成小山的吃食,忍不住出声道“年纪小就是好”

    “分二哥哥点儿?”长禧道。

    “不了,子衡要是知道头我拿了你的吃食指不定怎样生闷气呢!”长安叹了一声,表示遗憾。

    “表哥脾气不好吗?”长禧问道。

    “也不是脾气不好,只是,他那个人比较沉闷,性子又倔,谁要是惹他生气,他能跟你十天半个月不说话”

    长禧没再说话,没想到子衡表哥还有这样的一面,不过他倒是有心了,买这么多吃食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