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之嫡女云昭 » 第二十七章 贪银子

第二十七章 贪银子

    绛红一边给杨云昭铺床,一边给她讲厨房的事。

    杨云昭问道:“那小丫鬟伤得重不重?”

    “伤得倒是不重,不过伤在了脖子上,挺显眼的,姑娘别担心,奴婢是给她上了药才回来的。”

    她将那小丫鬟的爱看热闹的样子,说给杨云昭听,杨云昭笑了:“这性子倒是活泼,像碧珠。”

    绛红点点头:“是,奴婢也觉得像。”

    杨云昭吩咐她:“你多看顾些,给她拿点好药,姑娘家留下疤,总是不好的,另外,再多赏给她五两银子。”

    绛红道:“是,那小丫头得了姑娘的赏赐,高兴得直乐,说她只是打了一架,就得了她一年多的月例,还要奴婢转告姑娘说,下次有架打,还叫她。”

    说得杨云昭笑得止不住。

    孙嬷嬷也在一旁笑着摇头:“这小丫头。”

    杨云昭脱了外裳,洗漱完,躺在床上,绛红将纱帐放下:“天气太热,也就晚上能凉爽些,奴婢去将外间的窗子打开。”

    杨云昭轻声说:“好。”

    绛红回到内室,看着罩着轻纱的帐子,被风带起,微微晃动,又轻轻地落下,像涌动着的湖面,她问道:“姑娘可觉得凉了?”

    杨云昭舒服地喟叹:“现下正好,就开着窗子吧,明日你们也换上这纱帐,要是也觉得好,就到绣坊说一声,叫真莲安排绣娘,抓紧赶工,放到绣坊去卖。”

    真莲就是石阙街掌柜的女儿,父女俩跟着杨云昭后,她还如从前一般,打理着绣坊,真莲的手极巧,又肯干,杨云昭画了几个样子,她照着绣出来,做成成衣,心思很巧。

    这纱帐,是从前杨云昭看一本古书上写过,有古法织帐,和以蚕丝,如空织素云,轻拂之,惹落樱无数。

    杨云昭叫青莲按照法子试试,起初织出来的料子,瞧着是轻薄了,可做成帐子挂起来,睡觉时是挡住了蚊虫,但也十分憋闷,处了瞧着好看些,同现在市面上的棉纱帐子没什么差别。

    青莲又试了许多次,杨云昭指点她,叫她试试蚕丝用沸水煮过再织,青莲按照她说的法子试了,果然有用。

    她先做了一顶帐子,拿给杨云昭看,杨云昭瞧了,果然薄如蝉翼,拿在手上,都没有什么重量,晚上也不觉得憋闷。

    蚕丝极为贵重,也就姑娘舍得将它织在帐子里,还要给她们用,绛红没有推辞杨云昭的好意,大大方方地道谢:“那奴婢先谢过姑娘了。”

    杨云昭又说道:“明日你去绣坊的时候,告诉青莲,也不必急着赶出太多,物以稀为贵,定价么,定得高些,就高到那些贵夫人们都要心疼。”

    绛红听闻问道:“可姑娘,这样一来,纱帐会不会卖不出去。”

    杨云昭笑了笑:“不会的,越是这样,越是有人抢着要,不然,那些夫人太太们,每逢聚在一起,攀比个些什么。”

    绛红深觉她说得有理,笑着应道:“那奴婢明儿一早就去绣坊。”

    第二日,绛红办完差事,就去孙嬷嬷那里去了登记册子,朝王婆子的屋子去了。

    王婆子和桂枝,昨天生了一肚子气,这会绛红来管她们要月例银子,王婆子把脸拉得老长。

    她取来一个钱袋子,神色轻慢地扔给绛红,绛红接过来,掂了掂分量,打开袋子,数了数,也没说多余的话。

    绛红将随身带来的登记册子,拿出来给王婆子:“总共三十两银子,你签个名字吧。”

    王婆子愕然:“绛红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绛红道:“我们这往来的银钱,是出是收,总要造个册子,做个记录,快签字吧。”

    王婆子脸色不好,不肯写:“怎么从前没听过这个规矩。”

    绛珠好脾气道:“如今姑娘大了,各处往来的册子都要给姑娘过目,庄子上的规矩,无论银钱大小,都要入册,王婆子快动笔吧,我还有差事要办。”

    王婆子梗着脖子:“我不会写字。”

    绛红拿出印朱道:“姑娘说了,你要是不认字,就按手印。”

    王婆子动了动嘴,什么也没说出来,极不情愿地按了手印。

    绛红一走,桂枝就担心地同王婆子说:“娘,这下怎么办。”

    王婆子也有些担心,强自镇定道:“不会有事,姑娘也不知道府上给了她多少月例。”

    母女二人一时愁眉不展,但又不想把贪到手的银子吐出来,毕竟是三十两,足够他们过好一段好日子了。

    王婆子打定主意,杨云昭这个不受待见的嫡女,就算是事后算账,也没有人会给她做主,更何况,前几年她也是这样克扣的,她不是也没有言语。

    这次也不过就是个小姑娘,要学着人家管家,定不会有什么事的。

    桂枝道:“娘,我有些害怕......”

    王婆子安慰她:“怕什么,之前哪次出事了,就算她要闹,也得看看有没有人给她撑腰,老爷不管她,她就是个孤女。”

    桂枝也知道府中对杨云昭都缄默其口,听王婆子这样一说,心中顿时安定了。

    她换了张笑脸,央着王婆子:“娘,我要去买钗子,还有胭脂水粉。”

    王婆子拍了拍她的道:“就知道花银子,家里缺你东西了不成。”

    桂枝噘了嘴:“荆州的东西,和京城的怎么一样,那日我看见好几处铺子,买的首饰的花样,我在京城都没见过。”

    王婆子只得依她。

    母女二人叫庄子上的人帮忙叫了辆马车,要去城中,付了车钱,这银子花的,叫王婆子肉疼。

    经过那晚,她和桂枝那么一闹,大厨房果真不再给她们二人送膳食了,她只得自己出钱,厨房才会给她们另做。

    桂枝受了气,跟王婆子说,不如住到别院去,王婆子没同意,那别院偏僻,庄子上肯定不会像从前一样,派人去服侍,到时候,她们母女二人的米面都没处买,咬了咬牙,只得在庄子上继续住下了。

    母女俩到了城中,桂枝挑了一家首饰铺子进去了,她看着做工精巧的钗子,耳坠,喜欢的移不开眼。

    她挑了一只扁金钗问起价钱,店家笑着答道:“姑娘好眼力,这支钗子精巧,特别衬人,极配姑娘,只要五十两。”

    桂枝心中一惊,这支瞧起来没什么特别的钗子,竟然要五十两,她讪讪地放下来,说道:“我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