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间笔话 » 《给父母的一封信》

《给父母的一封信》

    是我太自私了,你们盼着我长大,希望我早日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如今我长大了,你们却依旧生活的那么累,并且我走上了一条,在你们看来没有前途,和希望的路。我很抱歉,对不住你们,但是有些事我必须得去做,你们读的书太少,之前没有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更因家庭闹过矛盾,多少影响了我的心态,学习从此一落千丈,产生了自卑心理,更是养成了一种仇恨心理,一见到别人对我指指点点,就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你们那种冷暴力教育方式,这都是家庭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至今都不敢想着结婚了,我们或许都有错,已经发生了的事,现在不是指责谁的过错,可是我希望这段话都能使我们成长一些,相互之间理解。

    我在冒一次险,看的很远,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又是想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事。你们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每个人都有他的苦衷,如今时间紧迫,我只觉得自己以前贪玩,看的书的太少,无法写出有价值,有深度营养的作品。时间过得很快,我奶奶的身体大不如前,她是让我如今还能为继续创作的根本,没有她,我将面临着自己做饭,,孤独的生活在这农村里,继续自己的事业。

    我们家若想改变,以后在世界上能占据一定的身份,地位,有些事必须由我去做,写作这条路非常冒险,将面临着一生默默无闻,孤独终生,但若是有一天成功了,被伯乐欣赏我的才能,我我们家从此便熬出头了。

    有些人是上天的宠儿,一生下来便在有权势的家庭里,因为其背景关系,他们无论怎么挥霍无度,贪玩任性,人生都不会过得很差,这便是命运,这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有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在未出生前,便已经看过了他之前的剧本,他之所以还坚持来到人世间,那么就有他来人世间的意义,或许是为了和你们组建一个家庭,体验一种生活先苦后甜的过程,或者是以自己普通人的身份达到平凡人不可比及的高度……

    创作便是我目前最热爱的工作,为了节省开销,我只能躲进农村里,在这里进行最小成本的创作,现在或许不见的有什么成效,但是我无时无刻都在进步,从书籍中吸收前人的智慧,正在努力,后来居上,完善我之前所荒废的学业。

    所谓家和万事兴,我希望你们之间能够和和睦睦,你们两个走在一起,那便是上世修来的缘分,就不要互相埋怨了,要懂得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现在你还有那个伴侣,一旦某天他去世了,你们衰老以后,将要面临着孤寡生活,感受冷寂的家庭。甚至你们觉得爹妈才是你最重要的人,可是他们都无法陪你到最后一刻,尽一尽孝心,这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唯有自己的伴侣,才是最亲、最值得依赖的人,他将陪你度过一生。你若把你老婆当做皇后,那么你便是皇上,你若是把你老公当做皇上,那么你便是皇后,你们两个能走在一起,组建一个家庭,这便是你们的命。

    我爸是一个忠厚老实,勤奋朴实,不会表现自己的人,不懂得营造浪漫,缺少了伴侣的激情,但他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找一个有钱有权,既爱自己的男人,这估计是每个女人的想法,但是这世界上的有钱人,又有多少个人呢,有多少人,此刻还面临着四十多岁打工,没房没车,人和人之间没法比。

    我爸为人忠厚,也算是具有一定忍耐的男人,要是换一个血气方刚,好胜冲动的人,那么这个家庭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我妈是一个心性好强,又想着体验生活的人,她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能说会道,团结亲戚朋友,做事能力岀众,做的一手好菜,孝敬父母亲,我相信但凡有孝心的人,内心都是善良的人,但一个女人争强好胜,性格粗鲁,对着自己的男人大吵大吼,无论是在谁看来,这都是一个没有修养的人,一个人可以不看书,但他一定要表现的温良和善,尤其是对自己的伴侣,因为那才是你能够依靠的人。我希望这段话对我们今后的相处都有所帮助,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苦衷,过去每个人或许都做错了一些事,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当下弥补还来得及。

    我刚才看书,看了一些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一个人要勤俭持家,不能铺张浪费,手头至少要有一定的积蓄,以做突发事件,自己病情发作的准备,如今我都22岁了,还要依靠你们而生活,不能让你们过得幸福,我也觉得自己很无能,但是我相信我是被上天安排来,做一些该做的事,智慧此刻已经觉醒了,那就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天赋,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成就。

    兵法上说,扬长避短,攻击敌人薄弱的地方,无论我这一生多么努力,也无法比马云有钱了,无论我这一生走得多远,也无法有权势,但是他们也有他们不擅长的地方,我利用自己的长处,攻击他们的短处,这样,我也算此生有所成就了。

    后记:

    知识只不过是指引人抬起头来发现太阳的手臂,如果一个人执着于知识,那么修到最后无疑就是长了两条腿的书柜。

    他们找到了人生大道,孔子的道是“仁”,孟子的道是“义”,老子的道是“无”和“有”,达到水之德,甘居于下,去别人不想去的地方。韩非的道是“法”,墨子的道是“兼爱”,“非攻”,王阳明的道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朱熹的道是“理”,马克思的道是“实现共产主义”,柏拉图的道是“唯心论”,亚里士多德的道是“唯物论”……

    而我的道呢?一个生命有生必有死,难道一个人来到人世间,只是为了吃饭而生存,或者只是为了生存而吃饭。天上的星星在三皇五帝之前便已经有了,我某天死去,后人照样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可这人世间又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呢,经历了多少代死亡呢?人的生命渺小的宛若江海中一粒米。曾子说:我每天多次以上的省查自身,自己与朋友交是否言而有信了,答应人要做的事,是否诚心诚意去做了,老师教给的知识我是否去认真复习了?如果一个人真正能这样做,那么他每天都在成长与进步。

    孔子言:“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以为是成家立业,组建一个家庭,繁衍子孙后代,“立”是已经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意义,通达时命,再也不害怕命运会如何安排,也不害怕权贵欺凌,因为道,便是他的生命,便是他存在的意义。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明月当空,我总会思考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即便是历史上的那些帝王也会被人遗忘,而反观那些写书的人虽然死了,可是他们的写书精神永远存在。

    我原本想着尽一生写一本旷世之作,那么我的名字便可以永存世间了,即便百年之后人死了,但是我的精神仍然存在,照耀着他们前行。朝菌只能存活一天,而不知道昼夜更替,知了只能存活一个夏天,而不知春秋。而传说中有一种古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天,又以八千年为一个秋天。人的寿命最多不过一百多年,期间他的牙齿就会掉落,皮肤便会枯燥,头发也会脱落,倘若那些寿命短的小虫子去羡慕大椿的寿命,这不岂是一种悲哀吗?

    仿佛在一千个夜晚死亡,于一千个清晨而重生。我之所以如此痛苦,就是心中有功利之心,我现在应该摒弃这种思想了,因为建功的人也会有死的一天,唯有精神永恒。我想只有当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道”是什么?那么他才能明白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从今日起,我将开始寻求自己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