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满级悟性:开局一身绝技 » 第十章 临川王

第十章 临川王

    临川王府。

    牌坊街,乃至整个临川郡最大的建筑群,前朝便有王爷受封于此。

    比起宁国公府,多了不少历史的沉淀,看起来更加古朴大气。

    “赵公子,到了。”

    赵行知下了车,抬头一看,罗塬竟然在王府门口等候。

    “赵兄!”

    隔着老远,罗塬便热情洋溢地朝他走来。

    “见过世子殿下。”

    赵行知不卑不亢,施了一礼。

    “不必多礼。”

    罗塬将赵行知扶起。

    兴许是看出赵行知有些冷淡,罗塬问道。

    “赵兄可是受了什么委屈?”

    赵行知没有说话。

    罗塬又将矛头指向带赵行知来的那人。

    “罗远峰,是不是你怠慢了赵公子?”

    罗远峰被点到名字,果断把锅背到自己身上。

    “赵公子莫怪,在下心急,做事粗鲁了些。”

    “行了,扣你一个月月俸,下次注意点。”

    罗塬板着脸训斥罗远峰,旋即又换上笑脸面对赵行知。

    “赵兄,父王这几日可都在念叨你呢。”

    赵行知脸上带笑,看破不说破,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罗塬闲聊。

    两人并肩走进临川王府。

    其间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一路绕树穿花,幽香扑鼻。

    行过抄手游廊,豁然开朗,楼阁交错,处处都是雕梁画栋。

    罗塬带着赵行知走到一处别院。

    “这里是父王的书房,平日都在此忙碌公务。”

    “王爷辛苦。”

    赵行知接上一句,四处张望,打量周遭景色。

    初入王府,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但一路走来,生意盎然,倒是冲淡了赵行知心底的紧张情绪。

    既来之,则安之。

    若临川王要害他,也不必大费周章去请他来,世子也不必摆出这般姿态。

    正是想通这一点,赵行知顿感轻松。

    “父王,我把赵兄请来了!”

    罗塬先一步走进书房,朗声道。

    赵行知紧随其后,一眼望见中年男子端坐在太师椅上。

    身穿黑色蟒袍,眉目英武,不怒自威。

    正是临川王,罗朝元!

    “赵行知,见过王爷!”

    “免了,本王这里不讲那些繁文缛节。”

    罗朝元爽朗一笑,渡出一道真气,凭空将赵行知扶起。

    “本王对你早有耳闻,今日一见,当真不凡。”

    “谢王爷夸赞!”

    赵行知也不管罗朝元是何目的,反正别乱说话总是对的。

    “别站着了,都坐吧。”

    赵行知依言,寻了把椅子坐下,刚好看见临川王挂在书房的物件。

    罗塬循着赵行知的目光看去,轻笑着说道。

    “父王对你的诗和画很是喜欢,特意让人装裱起来挂在书房里。”

    “诗是好诗,但字更为难得。”

    罗朝元纠正道。

    “若本王没猜错的话,你的字可是师承姜执笔?”

    这句话是对赵行知说的。

    “晚辈驽钝,只学到些许皮毛。”

    赵行知表现得非常谦逊。

    但罗朝元意不在此,他只想听到赵行知承认一些事。

    “本王当年与姜执笔有过一面之缘。”

    罗朝元说着,像是在缅怀往事。

    “那桃源便是他跟我讨去的,说是要寻一块隐居之地。”

    “本王还以为他从那之后便不再出世,没想到还培养出你这个传人。”

    桃源县就在临川郡内,为此,赵行知对临川王的说辞颇为信服。

    “当年姜执笔掌握学宫至宝,纵横捭阖,冠绝天下,好不威风。”

    “只可惜最终事与愿违,无奈黯淡退场。”

    罗朝元说得隐晦。

    可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讯息,当年发生过什么事,让姜先生不得不退隐桃源县。

    赵行知脑洞大开。

    搞不好,整个桃源县人人有份!

    “说实话,本王不太了解他,也是外头风言风语流传,道听途说。”

    罗朝元轻笑一声,换了个话题。

    “徐刀主救过本王一命,听塬儿说,他跟你讲了。”

    “是,诗会上听世子殿下提过。”

    赵行知偷瞄了一眼罗塬,见他嘴角总挂着微笑。

    “徐刀主啊,天下数一数二的英豪!”

    罗朝元不吝赞叹,大肆吹捧。

    “本王还记得,当年在山海关外,徐刀主一人一刀,劈翻蛮夷无数。”

    “霸刀之名,从此传遍天下,蛮夷无不闻风丧胆。”

    “本王那时随军出征山海关,正好被徐刀主救下。”

    “也亏得是他,山海关至今仍在大商手中,蛮夷不得寸进!”

    赵行知听得心潮澎湃。

    没想到一个切猪肉的屠户,竟有如此风光的往事。

    罗朝元打开了话匣子,继续说道。

    “奈何天刀门青黄不接,徐刀主独木难支。”

    “自徐刀主后,霸刀再也没有当年那般峥嵘。”

    “可惜,可惜……”

    罗朝元微微摇头,似是喟叹。

    旋即似乎想起了什么,问向赵行知。

    “不知徐刀主可有教过你刀法?”

    兜兜转转,又绕到这个点子上。

    “晚辈驽钝,只学到些许皮毛。”

    赵行知故作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道。

    “哈哈,无妨无妨!”

    罗朝元笑了,“霸刀乃是天刀门绝学,哪有那么容易精通。”

    “赵兄,不如你我切磋一番?”

    罗塬见猎心喜,突兀提议道。

    “这,恐怕不好吧……”

    赵行知有些为难。

    父子两人一唱一和,他到现在还没看明白他们想干什么。

    “世子殿下千金之躯……”

    赵行知还没说完,罗朝元直接打断道。

    “无事,塬儿已是七品,他还占了些便宜。”

    “赵兄只管进攻便是,无须顾及其他。”

    罗塬劝说道。

    “我从小就听父王提及徐刀主的霸气凛然,奈何无缘得见。”

    “赵兄若是跟随徐刀主学习刀法,还请不吝赐教!”

    “好吧。”

    话都说到这份子上了,由不得赵行知拒绝。

    “本王观战,无需担心会出意外!”

    罗朝元拍板定下。

    三人来到府上的演武场,场边陈放着兵器架。

    十八般武器,不同样式,不同规格皆有,很是齐全。

    赵行知观那武器做工极好,寒光微绽,绝对算得上精兵。

    “这里的武器都不曾开刃,赵兄大可尽力发挥。”

    罗塬解释道。

    赵行知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他走到武器架边,拿起一把柳叶刀,掂量了两下,又放了回去。

    “太轻了……”

    一连试了几把刀,都不合赵行知的心意。

    如今体内真气流转,体魄大有增强。

    气力已然不同往日而语!

    最终,赵行知挑了一把趁手的玄铁阔刀。

    他随手挥舞了两下,飒飒生风。

    旋即提刀走进演武场,整个人气质猛然一变,锐意难当。

    罗塬手持白缨枪,与赵行知相视而立。

    “世子殿下,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