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满级悟性:开局一身绝技 » 第二十六章 替姑姑贺寿

第二十六章 替姑姑贺寿

    宁家摆寿宴的地方,赵行知也是第一次来。

    偌大的别院,摆满了桌椅。

    厅中似乎还有座位,大概又是尊卑有别那一套。

    站在别院门口的侍从看到赵行知和罗塬,立马扯嗓高喊道。

    “世子殿下,赵行知赵公子到!”

    赵行知大大方方地走进别院。

    里头已经落座不少人。

    一听到侍从的喊声,人们目光齐齐望向院门口。

    大家都想看看赵行知到底长什么样子。

    “嚯,和世子起来的。”

    “不知道了吧,他最近一直住在王府。”

    “还有这回事?”

    “那可不,我亲眼看到的。”

    落座宾客窃窃私语。

    “往里走吧。”

    罗塬脚步不停,径直走进正厅。

    三年前开始,老太君寿宴一直是他出席。

    相关流程已经十分熟悉。

    赵行知跟在世子身后。

    一路上有不少宁家子弟在帮忙布置。

    看到赵行知,纷纷笑脸相迎。

    还有人直接出声打了个招呼。

    赵行知觉得莫名其妙,我们现在不应该是火药味很浓吗?

    笑得这么开心算什么?

    事实上,宁家内部房头众多,并非铁板一块。

    宁光瑜在公堂上的糟糕表现,让宁星炬在家里饱受诟病。

    各房掌事一致认为,抛弃宁光瑜是最好的选择。

    一口咬定所有事皆是宁光瑜一人所为,所有罪责由他一人承担。

    只要将宁家从中摘出来,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偏偏宁星炬死活不同意,他就这么一个儿子,铁了心要保下他。

    宁家内部由此开始出现裂痕。

    宁星炬毕竟是大房头,在宁家话语权很大。

    他力排众议,才有了今日请赵行知和谈。

    但其他掌事也不是省油的灯。

    眼见宁星炬一意孤行,心底也开始起了别的想法。

    宁家不是没有看不清形势的人。

    宁星炬要拉着宁家陪葬,他们可不想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正厅内,宁星炬坐在上首一桌,旁边坐着宁星楠。

    至于宁家其他掌事,大多在和宾客畅谈言欢。

    似乎是故意冷落宁家一二把手。

    赵行知走进正厅,敏锐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

    扫视全场后,发现一个长得和宁光瑜有几分相似的中年人。

    赵行知收回目光,坐到罗塬旁边。

    宁星炬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赵行知入座。

    “跟世子来的,怪不得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宁星楠给大哥倒满酒,陪着喝了一杯。

    “大哥,有什么话等娘寿宴过后再说。”

    宁星炬沉默,点了点头。

    这些天憋得他一肚子火气。

    家里有个老娘们一直念叨不说,家族内部会议还频频受阻。

    其他掌事的态度变化,宁星炬看得一清二楚。

    “老太君到!”

    厅外有人高呼。

    厅中宾客纷纷望向外头。

    两个侍女搀扶着老妪走进来。

    那老妪满头白发,脸上布满皱纹,唯有一双眼睛温润明亮。

    穿着相当朴素,一身素衣,只有挽着发髻的玉簪稍稍有些瞩目。

    慈眉善目,如邻家婆婆那般和蔼。

    “恭贺老太君诞辰!”

    待老太君诸位落座,众宾客皆出声祝贺道。

    赵行知和罗塬也不例外。

    “多谢诸位给我老太婆面子。”

    老太君乐呵呵地笑了几声,伸出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坐下。

    屋外侍者如鱼涌般进入正厅,手上端着热气腾腾的佳肴。

    不一会儿的功夫,桌上摆得满满当当。

    各式菜品皆有,色香味俱全。

    “吃吧,我都饿了。”

    罗塬率先动筷,招呼赵行知一起吃。

    他是世子,地位超然,做事无须过多顾虑。

    这倒苦了同桌的客人。

    与世子同桌,不得不正襟危坐,生怕出了差池被世子惦记。

    就在这时,老太君突然开口问道。

    “赵行知是哪位?”

    赵行知刚拿起筷子,听到老太君点自己的名,不禁愣了愣。

    “老太君,小子便是赵行知。”

    赵行知没有犹豫很久,放下筷子便站了起来。

    老太君上下打量他一番后,嘴角含笑,不紧不慢地说道。

    “不错,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旁边的宁星炬老脸一黑,老娘这话风有点不对劲。

    老太君不管好大儿的想法,接着说道。

    “早就听雪婷提过你,没想到今日才有缘得见。”

    “是小子无礼,不曾拜访老太君。”

    赵行知接过话茬,老太君的善意溢于言表。

    “今日老太君大寿,恰巧姑姑又不在。”

    “小子斗胆奏一曲,替姑姑贺寿!”

    他说完,自顾自掏出随身携带的白玉笛。

    凑近唇边,吹奏起来。

    满座寂然,所有人的目光落在赵行知身上。

    笛声轻响,如清泉流水般婉转。

    时而轻佻欢快,时而空灵悠扬。

    赵行知暗自催动真气演奏,闻者皆觉耳目清明,精神振奋。

    一曲终了,众人意犹未尽。

    赵行知朝老太君拱手道。

    “小子祝老太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太君听得沉醉,不知何时眼里悄然湿润。

    “好,好孩子啊!”

    “你有心了。”

    老太君和颜悦色地对赵行知说道。

    “坐吧坐吧。”

    赵行知依言坐下。

    身边的罗塬悄悄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许是想到离家的女儿,许是察觉到宁家近来的气氛不洽。

    老人家不由潸然泪下。

    “娘,今天是您大寿,该是高兴的日子,莫哭啊!”

    宁星炬连忙拿起丝绢,帮老太君擦去眼泪。

    “是啊,该高兴啊……”

    “就怕儿孙不孝哇!”

    老太君没有压低声音,满庭宾客听得清楚。

    莫名冷场一瞬后,大家置若罔闻,各自交头接耳闲聊起来。

    厅中气氛热闹非凡。

    宁星炬脸上有些难堪。

    老母亲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话,无疑是在打他的脸。

    可他做儿子的只能受着。

    “娘,说什么呢,我和弟弟妹妹都很孝顺啊!”

    宁星炬赔笑着安抚道。

    宁星楠也在一旁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娘就放心享天伦之乐吧!”

    老太君默默甩开大儿子的手,没再说什么。

    只是偶尔宾客上前来祝贺,她才换上笑脸应付一番。

    觥筹交错,酒足饭饱。

    老太君年纪大了,宁星炬扶着她先一步离席。

    留下宾客在正厅闲聊谈生意。

    这是一次难得的社交机会,他们可不会轻易放过。

    一个小孩子走到赵行知身边,悄咪咪对他说道。

    “大哥哥,我大伯请你到侧厅坐一下。”

    赵行知看了罗塬一眼。

    罗塬点点头,说道:“去吧,我在外头等你。”

    赵行知起身,跟在那小孩身边,走去侧厅。

    侧厅中,早有人在此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