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大一开学遇到青梅校花 » 第25章,投名状

第25章,投名状

    哪知张晓宇发出一声苦笑,坦然说道:

    “学弟你有所不知,这可能是我接的最后一单生意了。昨晚我接到辅导员的电话,说有人投诉我们胡乱张贴广告,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辅导员为了避免扩大影响,要我把定制班服的事先放一放。可你也知道,班服定制不同于别的兼职,只有开学这段时间才有需求。这基本上相当让我们放弃一整年的市场,对我们团队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张晓宇心如死灰,无法承接定制班服的单子不仅意味着失去收入,更意味着前期投入石沉大海,对在校生来说精神层面的打击远远大于物质损失所带来的痛苦。

    辅导员出面,基本意味着没有余地回旋。

    陈浩然却发现了盲点。

    胡乱张贴广告,这不就是我干的吗?陈浩然昨天为了减少竞争对手,直接用传单把【创业大赛公告】盖了,没想到让张晓宇暗中背了锅。

    这可真是……太妙了!

    陈浩然突然意识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挖墙脚机会。初创团队现在缺少一个负责市场的成员,张晓宇各方面都很符合。

    首先他为了设计传单自学设计软件,说明自学能力不错。

    其次,承接班服定制的单子需要在厂商和班级负责人斡旋,要求不俗的临场应变能力,说白了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点对于市场人员来说可以说是必备技能。

    再然后是团队中的杂活,张晓宇既然干过班服定制,作为原团队核心,自然应该明白有些鸡毛蒜皮的杂活总得有人弯下腰去完成。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后续安排安排工作的阻力会降低很多。

    最重要的一点是,陈浩然判断,张晓宇原先之所以决定做班服定制,除了赚点零花钱外,更重要的锻炼自己,避免沾染过多象牙塔內的书生气,以便毕业后快速跟社会接轨。

    这是很多在校大学生的误区,特别毕业不久,刚接触到成功学的毕业生往往茅塞顿开,认为自己碌碌无为的根源在于眼界不够宽广。

    实际上大部分人在能力那一关就卡死了,完全没到眼界出场的层次。

    不过陈浩然不介意张晓宇自我攻略。创业大赛相比起班服定制确实能接触更多不同层次的人,面临的事务复杂程度也不是一个量级。用后世画大饼的说法就是,平台都给到你了,怎么发挥就看个人了。

    “可是军训才结束不到两天,怎么刚贴出去就被举报了,张晓宇有没有想过,这代表着什么?”陈浩然想从玄学的角度开个头,引导张晓宇往“是时候换个平台发展”的方向想。

    哪知张晓宇一听,神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半晌后得出一个结论:

    “你的意思是,我触碰到别人的核心利益,所以有人要搞我?”

    陈浩然忍住了想翻白眼的冲动,他妈的做个班服定制都能阴谋论,怎么不说智子锁死了你的基础科学呢。

    “我的意思是,以学长的实力,干班服定制真是太屈才了,学长有没有考虑换个平台施展拳脚。”陈浩然摊牌了。

    “嗯?”张晓宇抬了抬眉毛,表情没之前那般沮丧了。果然彩虹屁人人都爱听,再来几遍都不会腻。

    陈浩然把创业大赛的情况粗略说了一遍,包括大致的人员规划,最后才说:

    “一等奖有五万奖金,到时候我们团队平分。当然,如果学长信不过我们团队的实力,也可以考虑买断制。”

    “买断制?”张晓宇估计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

    “五万奖金,现在团队有三个人,平均下来每个人有一万六千多。但如果直接买断的话,我只能给五千,比赛结束后一次性结清。”

    当然,陈浩然这里留了一个坑,这个模式享不享受比赛成果所带来的其他收益,他没细说。

    反正签协议的时候搞多几个条款,让张晓宇看得头昏眼花,再暗中加入几个自己想要的说明即可。

    估计张晓宇也没料到一个大一新生会有这么多花活。

    这时张晓宇犹豫了。

    如果陈浩然拍着胸脯保证能拿一等将,他只会一笑了之,甚至懒得去反驳。但当陈浩然提出买断制兜底的时候,他反而开始认真思考起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甚至觉得如果一等奖能拿一万六的话,自己只拿五千会不会有点太亏。

    “学弟好像……很有把握?”想来想去没个定数,张晓宇决定先探探口风。

    他确实心动了。以往搞个班服定制,忙前忙后累得要死,钱没赚到几个还要被扣上赚同学钱的大帽。甚至有同学觉得他在学校做生意心思不纯粹,从而逐渐疏远,这张晓宇实在无语。

    怎么看创业大赛都是个逼格跟前景更高的领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张晓宇心中隐隐一动。

    陈浩然知道,鱼儿上钩了。不怕张晓宇质疑,就怕他没疑问。

    是个人都能两瓣嘴唇一张一合,凭什么无条件信你说的话。有疑惑,才说明对方有合作的念头,在认真思考得失利弊。

    陈浩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盈盈地看着张晓宇,看到他心里有些发怵,才开口说道:

    “学长,五千块,不低了吧。”

    愣了一会,张晓宇才明白陈浩然说的不低,不是指给出的数目,而是他对这个拿下名次的把握。如果自己选择买断制,五千块真金白银陈浩然是实打实要拿出来的,这难道不代表他的信心?

    然而张晓宇想得越明白,越觉得眼前这个学弟的可怕。他明明才大一,怎么感觉有一百个心眼子,把一个大二学长牵着鼻子走。

    “我想考虑考虑。”张晓宇实际上已经拿定主意,却依旧像小女孩一样要矜持一下。

    “今天之前吧,如果还没有答复,我就安排下一个人了。”陈浩然加了个截止日期,云淡风轻地说。

    他原则上还是希望张晓宇能够选择加入团队,而不是买断制。自己有股份跟拿死工资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状态,他曾是个打工人,深谙打工人心理。

    既然想要对方选择团队,就要让他相信团队。这个时候不能表现得客客气气,越客气对方越觉得团队实力不行,反而会把人吓跑。

    “那我等学……嗯,浩然你吃完一起回去吧。”

    果然,听到这句话张晓宇收回了迈出的脚步,重新在陈浩然面前坐下。安安静静地等陈浩然吃完最后一口米饭,两人才一起走出饭堂。

    “还挺会做人。”陈浩然点了点头。

    结果路过公告栏的时候,两人的脚步不约而同地僵住了。

    左边专属院系公告的位置上,赫然贴着一张设计得花里胡哨的班服定制传单,在一众素然的word直出公告里显得鹤立鸡群。

    一时间两人的脸色都有些苍白。

    陈浩然嘴角疯狂抽搐,心想也太巧了吧,好死不死当事人恰好在场。

    这何尝不是一种牛头人。

    眼角余光扫了一眼,张晓宇脸色变化不定,不知道他的内心在想什么。

    蓦地,张晓宇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当着陈浩然的面一把撕下海报,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也不知道是谁把海报贴错了地方,真的是。不过没有关系,现在已经用不上了。”

    张晓宇笑着将海报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里。

    陈浩然看得目瞪口呆,这兄弟,路子走宽了呀。

    直接递交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