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末之草根崛起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朝举措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朝举措

    典礼过后,萧正于乾阳殿设宴与群臣欢饮,君臣兴致颇高,至傍晚方才散去。

    翌日,萧正连续下旨封赏妻妾子女和三个妹妹,去世的爹娘自然也有追封。

    接下来便是大封百官,国公、侯爷封了几十个。

    政治方面,中央依旧为三省、六部、一院(都察院)、五监、九寺,其中户部新增商业司。

    除此之外,萧正增设了税务总署、巡捕总署,又在都察院新增廉政公署和审计署。

    教育方面,除国子监外,新设格物学院、工匠学院以及皇家军事学院。

    地方上,萧正正式确立乡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彻底结束底层的乡绅自治,这一点萧正相当坚决,社会秩序的维护必须由官府来主导。

    财政方面,中央设立银行,各郡以及主要县城设立分行和支行,主要业务是异地存取。

    同时,正式发行新币:元康通宝。以往五铢钱、白钱则按照相应的比例回收,民间百姓可到各处钱庄换取,超过一定数额则需要到总行报备、审核。

    在宣布成立中央银行的同时,萧正正式颁布“青苗法”。

    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但萧正觉得青苗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所以曾在临朐等地施行过,很受当地百姓欢迎。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萧正总结出必须注意的几点。

    首先,即便放贷不是以增加国库收入为目的,但终归是商业行为,因此,由官府直接放贷是不合适的,不能让官府既当裁判又当球员,所以,此次施行便由中央银行来负责,而且要坚决杜绝摊派。

    其次,利息不能高,年息不能超过二分,除利息外,也不能再有任何费用。

    最后,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民间借贷,只要双方讲好价钱即可成交。而由银行贷款虽需要审核,但也不能太过繁琐,只要户籍清晰、有土地,三户担保便可放贷。

    经过和杨文昌、魏征等人仔细商议后,都觉得可行,萧正便正式下旨施行青苗法。

    军事方面,萧正设立了枢密院,以凌敬为枢密使,刘简、岑文本为枢密副使,此举一则是目前还处在战时,必须有一强力的单独部门处理军务,再则也是加强皇权。

    禁军方面设立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殿前司都点检熊二毛,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指挥使分别为薛茂林和徐刚。

    军队方面,设立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御卫和左右屯卫共十二卫,由牛秀、秦琼、庞卿恽等人分别担任十二卫大将军。

    十二卫之下便是鹰扬府,萧正觉得杨广起的这个名字还是很不错的,便沿用下来。

    军队编制方面,萧正总觉得称呼秦琼、程咬金这些人为司令或军长有些别扭,所以也没做改动。

    各鹰扬府辖八百到一千二百人,主将为鹰扬郎将,副将为鹰击郎将。

    鹰扬府辖四到六个团,每团二百人,设校尉。

    团下为旅,每旅百人,设旅帅。

    旅下为队,辖五十人,设队正。

    队下为火,每火十人,设火长。

    旅以上设监军,主管政治、教育以及维护军风军纪。

    诚然,萧正本身并不不具备一个出色政治家的天赋,但他的优势也极为明显,那就是对历史教训记得极为深刻,比如驿站,前隋时期,邮驿系统已经非常成熟,而新朝随着地盘的扩大,邮驿必将成为朝廷的负担,那个快递小哥李自成造反和其下岗不无关系。

    故此,萧正下旨成立皇家邮驿司,邮驿司可接受民间邮寄业务,完全自负盈亏,如此不仅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而且驿站驿卒在名义上隶属皇室,在这个时代乃是莫大的荣耀,日后也将成为忠于皇室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或许,他们战力不足,但消息的传递却是极为灵通,地方官若有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举,也可起到监督作用。

    这一系列举措,尤其一些新设的部门,群臣中自然会有不同声音,但萧正态度坚决,加上杨文昌、魏征等人对萧正非常信任,倒也没什么波折,很是顺利。

    二月二十五,洛阳皇宫乾阳殿早朝。

    萧正高坐龙椅之上,颇为感慨。

    人有的时候真很奇怪,名义、名分这东西似乎很虚无飘渺,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极为重要,登基立国才三天的时间而已,似乎整个气氛都不一样了。

    正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古人总结的实在让人赞叹!

    沿袭前隋,新朝尚书省也不设尚书令,杨文昌为尚书左仆射、许仲林为右仆射。

    杨文昌的首次正式进言居然是请萧正后宫采选,而此举也得到包括魏征在内的群臣一片赞同,这让萧正有些哭笑不得。

    他理解这些人的担忧,在这个年代,萧正只要一个儿子,在他们看来,子嗣太过单薄,也太过危险。

    萧正却对采选很是排斥,一入宫门深似海,大多数爹娘都不会舍得把女儿送进皇宫,而且大肆采选必然劳民伤财,故此,萧正当即下旨,新朝永久废除采选,同时宣布永久废除太监。

    众人见萧正坚持,也只能作罢。魏征等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们这位陛下的品性着实让人赞叹。

    散朝后,萧正单独召见了礼部侍郎张镇周(注),命其着手筹组商队出海,此次出海可不是去高句丽或者百济,而是到琉球或扶桑,并以二者为补给点继续向东直至美洲。

    萧正亲自画了图样以及详细的标注,其中有土豆、玉米、番薯、花生等等,郑重交给张镇周,嘱咐他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用心,农耕社会,这些高产作物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萧正对此很是期待。

    历史上,在南朝时期便开辟了中日南道航线,而张镇周在前隋时期便和朱宽到过琉球,对组建船队、出海还是很有经验的,萧正也对其寄予厚望。

    注:《隋书》记载的610年朱宽、张镇周等赴琉球所经过的高华屿,即今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