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却宋 » 第二十章 鱼

第二十章 鱼

    “扳指?”

    吕岩挺直了背,面露疑惑问道。

    “那是个什么东西?”

    郭萧斜靠着身后的墙壁,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毕竟在他的认知里扳指是以后才有的东西。

    “就是这个玩意儿。”

    无奈之下只好直接把东西拿了出来递给吕岩。

    只见吕岩紧紧盯着郭萧手中之物,也不去接,思绪仿佛飘远了。

    郭萧心中不由得大惑,先是谭稹对这个玩意儿宝贝得紧却又拱手相让,现在吕岩仿佛又认识它。

    自己可不记得历史上有什么宝贝疙瘩能让这些宋代人都如此痴迷的。

    这不由引得郭萧都多看了几眼手中之物。

    不说郭萧,吕岩心中却泛起滔天巨浪,自京中事发踏上流途,自己是万万没有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看见这东西。

    若是旁人见了这黄白戒指可能只把他当做一枚玩物,可是透过吕岩的记忆思绪,它代表着一党人的心血,一个年代的变革,哪怕失败了,吕岩直到今天都还记得当年激荡在心中的热血......

    吕岩探出双手缓缓接过这扳指,拿在手中细细摩挲着,仿佛久别老友重逢又彷若昔日恩师恩严执教。

    默默无语间身形微微颤抖起来,眼眶也布上温热泪花。

    时间际遇若此,当年风华京畿的才人现今却身负镣铐,多是怨际愁连时,光阴只败满名人。

    “小郭爷儿,你可知道何为王佐?”

    吕岩将手指一遍一遍轻抚过扳指身,郭萧仿佛看见在他的摩挲下那扳指仿佛活了过来一般,流蕴起点点星辉。

    “王佐?”

    郭萧皱皱眉头,遂打量了一下吕岩手中的扳指指腹处,颜体“王佐”二字清晰地刻在哪里,平淡无奇。

    “可辅佐君王,治国之能非凡的人,应该就是王佐吧。”

    郭萧沉吟片刻娓娓道来。

    “对却也不对。”

    吕岩将扳指还给郭萧,示意他收好后端正了坐姿双目熠熠生辉的盯着郭萧道。

    这种感觉让郭萧觉得此时此刻他不是和自己谈话,而更像是要给自己授课。

    秉持着从二十一世纪传承下来的尊师重道的良好学风,郭萧不由得也端坐起来。

    “秦皇汉武哪怕盛唐时期对于‘王佐’的要求都是这样的,譬如东汉张良,西汉荀彧,那个不是王佐之才,对于治国之道各有千秋,放在史书里也是赫赫有名。”

    “可是如今却不同了。”

    “太祖皇帝之后,官家对于我等读书人的要求便不只限于治国有方。”

    “哪一个名满四海之人不是军政一把抓。”

    “在我一朝,唯有文治武功皆可报于官家才算是真真的‘王佐’。”

    吕岩一席话听得郭萧不自觉的连连点头。

    诚如他所言,宋朝对比之前唯一不同便是武人自赵匡胤之后地位一降再降。

    从宋建国以来,在战场上赫赫有名的武人被文臣逼死甚至被太监逼死的可哪都是,郭进狄青不都是例子。

    这从侧面反映了在文人当家的北宋,如果想要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王佐之人,那么只会治国理政已然不够。

    吕岩看着郭萧的反应稍微停顿一下给他思考时间,随后接着道。

    “这枚韘(she)的主人便是我说的这种人。”

    “哦?”

    郭萧听了他的话满脸的不可置信,不由自主的又把那扳指拿出来把玩了起来。

    原来这个玩意儿不是清朝才有的,在更早被叫做韘,长见识了。

    听了吕岩的说法后郭萧满脑子都是这玩意儿值不少钱吧,雕龙刻凤的,而且出自达官贵人,有标识度,绝对值不少钱。

    作为自己的启动资金简直不要太合适。

    “你不好奇这人是谁吗?”

    吕岩看着郭萧像个猴子似的抓着那韘,前前后后瞻仰着,就是不问这个问题,自己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可是郭萧正想着怎么用这东西换取最大价值呢,哪有功夫去想这人是谁,但是又不好意思晾着吕岩。

    于是也不看他,只是便随口问道。

    “谁啊?”

    吕岩迫不及待的张口,正要说出这人的名字时,却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复变的缄口不言。

    只是看着郭萧毛毛躁躁的动作和不感兴趣的神态,只是抿着嘴笑着摇摇头,也不急着回答了,只是转过头去沉思起来。

    郭萧见吕岩半晌不说话只是低着头,碍于面子也不想多问,再一个郭萧对这扳指的主人确实也不感兴趣。

    遂顺手把这扳指塞进衣服内兜好好保管起来后,转过头去和众囚人安排起了晚上的事宜。

    他们这些在四生宅里的人所面临的监管无疑是最为松散的,虽说早就和李凝阳敲定了发起顺序是由内到外。

    但是假如那边进展不顺利,四生宅一把火也足够让整个沙门寨骚乱起来了。

    这些计划都出自吕岩之手,就这些诡诞计谋来看古人的思维确实比现代人要活跃得多。

    想到这里郭萧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身负镣枷静静坐在角落里的青衣秀才,他浊泥不染,疾风不动的气场安了所有人的心。

    沙门寨

    囚窟

    李凝阳伙着十几个囚人三三两两慵懒的靠躺在采出的砂石坑上晒太阳聊闲篇儿。

    今天由于沙门寨接待天使,狱子人手严重不足,没有看管劳作的人,众囚人也就被放假一天。

    被调去打扫大宅,看管马库,服伺晚宴的囚徒更是比比皆是。

    众人正忆往昔岁月愁时,只见七八狱子推着个板车将剐好鳞的大海鱼运了进来。

    有在沙门寨待了好几年的老囚人见了这一车海鱼个个肥大新鲜,甚至剐了鳞片后还翕合着嘴巴,面色瞬间变得铁青,似是见到了甚么怪物一般张大了嘴。

    “我是二品礼部尚书,我要见官家,我不想死,啊啊啊啊啊啊......”

    有那老儒生操着石锄头呆愣在原地片刻后竟席地而哭,两只手掌还无力的扑腾着发散不满,本就杂乱的胡须更是沾上了鼻涕亦或是口水,泥泞不堪。

    一时间囚窟采石场里有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有抓耳挠腮不知所以的,有伤到极致以头抢地的,更甚者有泣不成声脖子一梗晕厥过去的。

    却没人注意李凝阳侧躺在一条长石上虎目微眯,一手拄着头一边打量着狱卒的动作,一边看着身边年轻一些的囚徒抓着年老些的只是问,那年老的却如丧考妣,面有菜色,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假若我没有混在郭萧身边,怕是此时此刻自己也如这些人一般蒙在鼓里,甚至等着吃肥鱼呢吧,李凝阳冷笑着如是想。

    反观那些狱子们仿佛早就见惯了这种场面,也不去理睬这些苦命人。

    只是机械的、麻木的将还有一口气的鱼儿一尾一尾从板车上扔在木盆里。

    除去被调往在沙门寨各处干活的人不谈,囚窟尚有二百一十三员囚人,狱子们将石磨大小的木盆足足装了八盆。

    狱头见分放完毕,双手拄着腰转悠了两圈疏松了下筋骨。

    看着在场的囚人不是抱头痛哭便是铁青着脸愤愤不语,全然没了方才放松模样,嘴角不由挂上一撇满意的冷笑。

    “老爷们,也吃不了几顿饭了,别杵着,快来吧,来晚了抢不到大的俺可不管给换。”

    寂静。

    场下人或是恐惧或是怨恨,只是死死盯着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畜生。

    几个三十来岁的青年更是把一对拳头捏的紧,眼看下一秒就要扑上来。

    仿佛今晚不是吃鱼而是吃人。

    狱头感受到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心中却是全无惧色。

    “怎么?要和爷爷放放对儿?”

    “刷拉拉!”

    “仓朗朗!”

    几条长刀短剑瞬间被狱子们拔了出来,刀剑直指囚人们。

    点点寒光闪的囚人们心慌意乱,本来肃杀的气息竟瞬间散去了。

    “老爷们,俺也只是听喝的,你们也别为难俺,乖乖吃了鱼让俺交了差事。”

    “就算你们尿性大拿下我们兄弟几个,有甚么用?”

    “渔阳村的配军顷刻便到,到时候一个也活不成,就算你跑出去了,在这屁大点的沙门岛你们还能游到哪儿去不成?”

    李凝阳依旧躺着环顾四周,默默记下几个冲在最前面的人后继续冷眼旁观着。

    关在沙门岛的诚然有像自己这种游侠、酷吏,可是大部分还是满嘴之乎者也的老腐儒。

    如郭萧所说这些人能力没有问题,但是一身硬骨头,否则也不会到这里来。

    好在沙门岛这个绞肉机专治硬骨头,这些人在朝堂上仗着皇帝秉持祖训刑不上士大夫,一个个冒死直谏,争当一代名臣。

    可是到了这里,所有狱子都是下九流,被教训来侮辱去现在也变成软骨头了。

    结果正如李凝阳所料,方才哭的最凶的老儒生听了狱子的话后也不哭了。

    只是用自己破破烂烂的黑褐色麻衣抹去鼻涕眼泪,可是混着胡须又怎么抹的干净。

    只是让自己的形象更加邋遢。

    他一瘸一拐的拄着锄头上前去,用臂膀抱起一尾小些的鱼儿,那鱼儿的尾巴还扑腾扑腾的挣扎着......

    有了第一个人便有了第二个第三个,慢慢的,八盆鱼只剩下三五十条没人去取。

    “呦呵,硬骨头。”

    狱头转头看看连李凝阳在内的三五十人玩弄的嘲笑道。

    “硬骨头就不用吃了吧!”

    说着话一脚一脚把面前的盆全部踢翻,里面的鱼儿被倒在砂石堆里,只一个劲地扑腾,顷刻间便弄得污泥满身眼看是吃不了了。

    “收盆走人!”

    狱头满意的看看自己的“杰作”,转身对身后的人说道。

    随后将众人刀剑收回,拿着木盆推着板车扬长而去,只留下囚人们怀里抱着鱼儿,或低声哭泣,或沉默不语。

    此时此刻没有人有心思吃这劳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