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银河之力的自我修养 » 第九十四章 蓝星社会各阶层考察报告

第九十四章 蓝星社会各阶层考察报告

    2010年,这个有着庞大体量的国家,再一次做出了抉择。在天上人间大炮的保证下,撕开了那经济上的铁幕。

    太阳首先从东海岸升起,位于新东方的渔村的港口已经开始喧嚣。

    可以看到,不少鳞次栉比的瓦房在这里齐聚,小小的港口子上有二三十条小小的渔船。

    这里的人主要捕鱼为生,他们每天早晨出海捕鱼,晚上回来把一天的收获卖给当地市场和批发商。

    春季,此时正是渔民的旺季。尽管残留的冬日气息为海风带上一分刺骨的泠冽,但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与老人们抿着粗糙干裂嘴唇长年在大海上被晒伤的手掌摩挲着。

    他们脸上顶着笑容,仿佛生活充满了希望。

    几十年来,国家将大量投资引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曾经普遍贫穷的小村庄,逐渐达到了小康水平。通过政府给的无息扶贫贷款,不少渔民们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艘船。

    十年前,有人贷款提了村子里的第一辆燃油汽车,但是全村子的人都去围观。直到现在,村子里的老人听说燃油汽车已经禁止上路,来回着诉说着当初的事不放。

    但村子里的年轻人不这么觉得。

    在银行提供的工程建设贷款和国家跨时代工业改革组的工作努力下,这个村子里家家用上了空调,并且住进了瓷砖楼中。

    在最近几年,这里的人们得到了更加的优惠,增添了一批家用电器,洗衣机,国家免除了电费,水费,村子里的人们不再困在贫穷之中,一切仿佛都是新时代的馈赠。

    他们没有达到那税收的最低标准,但每个月的毛收入,大都也交了上去。这笔账目被算到了六十年之后,几个小目标摊算到每个人的头上,不多不少,也就是一代人。

    但这样日子,甜的紧,这里的人们只觉得是过上了好日子,甘之如饴。

    裂开的嘴角里,传出的是爽朗的笑声。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可以靠着靠着自己的勤劳奋斗,过上了曾经梦里都想不到的美好生活,淳朴的他们会有什么怨言呢。

    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发现,他们其实积累不下任何东西。村子里的不少地都卖了,这笔钱被用来还清政府欠款。

    把视线从已经没有丁点富裕的农民身上移开,我们不得不谈起城里的韭菜阶层们。

    相比于失去青壮年的农村地区,这座三线都城显得更有精神。天还不亮,整个城市里有几座大楼暗着灯光。

    起来最早的,大约是大街小巷中早已准备好的早市和清洁工们。

    相比于几年前大多是白发的爷爷辈们的清晨,现在这里也多了不少年轻人,他们推着流动的小摊,等待着自己目标客户——私企教师、医生、护士、工程师、外派行政人员、销售员、服务业员工以及网络编......

    从早上五点到十点,陆陆续续能见到形形色色的打工人们出门上班,他们再次回到家,大约就到晚上了。

    城里的韭菜阶层们,指的是那些在城市生活中依赖薪资收入、无法积累财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工薪阶层或低收入者,生活的压力较大,很难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与渔村里的人们相比,城里的工薪阶层往往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

    大城市,曾经是农民的孩子向往的地方,是一个时代凝聚出来的精华。

    但城里往往“米贵”,工薪阶层们需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房贷,承担子女教育费用和其他生活开销,而收入水平却难以提升。

    他们通常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和资源来追求个人发展或创业,往往被迫接受相对低收入的工作。

    城市中的韭菜阶层也常常被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所影响。他们可能会面临就业歧视、低薪水平、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摆摊,也是无奈之举。

    同时,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中的贫富差距也进一步拉大,韭菜阶层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中的韭菜阶层并非一概而论。

    城市人群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社会的变迁和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同人群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

    毕竟时代东风起,总有猪猪要上天。

    引入外资,再次贡献内部,反哺工业,推动智能制造,同时将产品以贷款业务发放到广袤的农村根据地,顺带吸上一笔未来的资本。

    源源不断的资本和债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伴随着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低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在充裕的资金和技术保障下,开始了指数般的增长。

    有时政评论员这么记载:

    “人们脸上的笑容,堪比柯立芝繁荣时期。”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毕竟这是一个人人暴富的机会,谁能拒绝?

    这一时机,甚至连“家中常备两台洗衣机,坐等升值”、“存进希望,贷出梦想,理得未来”、“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人。”等口号都出现了

    人们曾经恐慌地抢购过食盐,疯狂的堆积在股市交易所的门前,这一次,在社会舆论下,有钱的人们一头扎进了房市和工业贷款。

    这一次购买的对象是楼盘和工业造物,较之另一条时间线上经历2016年大跳转的时间来的更早,也更值得庆幸的,剩余库存还没有到达另一个世界线恐怖的地步。不然就没有后话了。

    很快,剩余产品无法得到市场消化,并没有随着劳动生产率一同提高的居民收入支撑不起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一场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中的危机爆发了。

    首先是签名银行的倒下,一场海啸席卷了整个全球市场。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原工厂工人被下岗取代,找不到工作。

    数不清的剩余产品挤压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空间,资本纷纷撤离到更加便宜的东南沿岸,进一步降低成本,敲骨吸髓。

    而没有钱了的人们,和从来都没钱的人们,买不起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

    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摆起地摊,应聘保洁,跟着从农村跑来的农民工一起,甚至有人闹着拿出了旗子,喊着再来一次种种。

    此时政府下场,收购破产企业,通过低息贷款和国际市场稳定稳定经济,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齐头并进,华尔街和新中方一拍即和。

    只要新中方别掀桌子,华尔街愿意带着全球金融资本愿意重建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