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伟大的孤独者 » 第十五章 留守少年的少年 3

第十五章 留守少年的少年 3

    离群的小鸡,找不到妈妈,是多么可怜。

    老江班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留守少年。

    所以,不少孩子渐渐沉迷于网络,渐渐地迷失了方向,渐渐偏离了成长的正轨,他们知道自己在偏离,老师知道他们在偏离,家长也知道他们在偏离。

    可似乎却没有人能纠正他们的偏离!

    这些日子来,老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学生,他还做了一个特殊的花名册,花名册上标注着哪个孩子来自哪个村,父母在哪个城市工作,孩子沉迷于网络的程度……

    每每看着那些名单,他的心就感到不安,仿佛手上拿着的不是一份名单,而是自己沉甸甸的责任。身为他们的班主任,若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对不起那些迷途中的孩子,对不起深圳派自己来支教的使命。

    支教,是自己的使命,拯救那些孩子就是使命的核心。

    周五下午,老江认真地设计了下一周的主题班会——“留守少年是否有利于成长”主题辩论赛。他让同学们自己选择正方反方,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价值的资料,提供给自己一方的辩手,人人选边站,人人有观点,所有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全力为辩论赛做准备。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周一下午第一节的班会课。

    教室的布置,一切依照正规辩论赛的规矩来设置。经过周末两天的努力准备,所有同学都热情高涨,都希望着自己拥护的一方能在这次比赛中胜出。老江安排班干部去请刘校及教学处的覃老师来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班长邓勇是主持人,甄韩愈、邓甫、南生、覃明是正方辩手,李杜、卢兆邻、骆宾汪、柳宗是反方辩手。

    在全班同学的瞩目下,辩论开始了。

    主持人邓勇首先发言:“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班利用主题班会的时间进行主题为‘留守少年是否有利于成长’的辩论赛。其实,在座的各位同学很清楚,我们七(6)班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包括我的父母也是一样,所以我们是典型的留守少年。没有父母在我们的身边陪伴,没有父母的照顾,没有父母的鞭策,我们这些留守少年是否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证正反方智慧碰撞而闪现出的美丽火花。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双方辩手。我的右手边是正方一辩甄韩愈、二辩邓甫、三辩南生、四辩覃明,他们的观点是‘留守少年有利于成长’;我的左手边是反方一辩李杜、二辩卢兆邻、三辩骆宾汪、四辩柳宗,他们的观点是‘留守少年不利于成长’。话题越说越清,真理越辩越明,下面我宣布,七(6)班‘留守少年是否有利于成长’的辩论赛正式开始。请正反方一辩先后做开篇陈词。”

    甄韩愈从位置上站起来,铿锵有力地说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我国古代先贤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春秋时期的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无父无母的苦难经历考验着他,但他却成了我们中国的万世师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无父无母的少年经历磨炼着他,但他最终成为了古代伟大的田园诗人;唐朝时期的韩愈,三岁父母皆丧,由兄嫂抚养,十五岁哥哥韩会也死于任所,如此凄惨的童年无不令悲叹,但他却没有却凄惨的经历报压倒,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此三人都是从小自己没有了父母,但苦难的童年与少年并没有使他们迷失方向而堕落,而是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勇敢而且胸怀远大的志向,这些磨难成了他们一生努力、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现在我们都没有失去父母,他们只不过是在外地打工,他们为了我们的未来,背井离乡,这份父母的恩情将成为我们成长的强大的动力,在这种强大动力的支撑下,我们一定可以更好地成长,所以我方认为:留守少年更有利于成长!我们的陈词完毕,谢谢!”

    甄韩愈的发言获得了阵阵掌声。主持人说道:“好,下面请反方一辩做开篇陈词。”

    李杜利索地站起来,气势逼人地说道: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这点一定没有人会否定!我们每一个人所处于的这个“社会”,其实是由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组合而成的大环境,这样的完整大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不可或缺,而且这个大环境中少了任何一方的参与都将是不可逆转性的残缺,如果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将难以培养出一个修改健全的人,这点我想也不会有有否定。这三者之中家庭环境是人最初也是最恒久的一个影响成长的重要一方。而父母是一个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如果一个人的成长在家庭中长期缺乏父母角色的存在与影响,那就是家庭环境教育的缺失。一个孩子,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不管是童年还是少年或是青年,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即可认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即是‘完整社会’环境的缺失,这极不利于人的成长!我们常常有人说‘这个孩子缺爱’之类的话,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从小‘缺爱’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自卑等问题,并且容易形成反社会行为,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没有家教’少了父母的陪伴与教育,就是典型的‘没有家教’。著名国家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散文《永久的梅》中深情地写道:‘世界上无论什么荣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由此可见,父母陪伴是何其重要!因此,我方的观点是:留守少年不利于成长!我们的陈词完毕,谢谢!”

    双方一辩的开篇陈词,观点鲜明,论据充实,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掌声结束后,是申辩环节。

    正方二辩邓甫立刻站起来,有条不紊地说道:“首先,我们重温一下对方辩友说出的观点。对方辩友说父母的角色与影响对于人的成长而言很重要,这点我方也是认同的,但对方辩友却说一个家庭少了父母的陪伴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这样的观点确实在是偏激,难道说父母等于家庭,没有父母就等于没有家庭吗?父母的教育是教育,难道说爷爷奶奶的教育就不是教育吗?叔叔伯伯的教育就不是教育吗?对方辩友错误地把父母的教育功能看作是整个家庭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其他家庭成员对我们成长的作用与意义。其次对方辩友说‘缺少父母的陪伴与教育就是典型的没有家教’,这样的观点我方坚决不认同。对方辩友把‘社会环境’说得极其重要,那么对方辩友有没有听说过社会上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都是农村人,因家里的经济条件差,父母只能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左右,让他们的孩子成了人们所说的‘留守儿童’或‘留守少年’,这样的家庭环境往往能让孩子更懂事,因为他们比一般人家的孩子要做的事会更多。所以,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不是‘富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我方始终坚定地认为:留守少年有更利于成长。”

    邓甫的话刚落音,又是一阵掌声响起。

    反方二辩卢兆邻不急不躁地站起来,说道:“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认为父母不在身边陪伴的孩子会更懂事,这样的观点实在是难以站得住脚的。我们现在都学习《思想政治》,都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要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落后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与根本原则。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西部,是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地区,虽然如此,但我们广西各族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一直都在追求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我说的表面是似乎有些扯远了,但绝对没有离题……”

    大家被他的话逗笑了!

    他继续说道:“这些话非但没有离题,而且与我接下来说得有着重要的关联。我们广西,太远的就不拿来举例了,就拿我们子孟镇来说吧,许多人的父母到了广东等‘先富起来的地区’去打工,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无非就是自己也富裕起来,让自己的家庭也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了才能建设出更好的家庭环境,才能更好地陪伴在自己孩子的身边,才能更好地给自己的孩子好的‘家教’。如果他们的父母也觉得认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还辛辛苦苦远赴他乡打工干嘛,天天在家里睡大觉,让自己的家庭更穷一些,这才不更容易实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目的了吗?”

    教室里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主持人邓勇带着笑意说道:“好,下面进入到自由辩论环节,由双方的三辩进行,时间为三分钟,双方都可以打断对方的发言。”

    正文的南生同学站了起来,他推了推眼镜,说道:“我方始终坚定地认为‘艰苦的环境能更好地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也就是说‘留守的环境是有利于少年的成长’的。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朝诗人唐备也有诗云‘天若无霜雪,青松不如草’,这些先贤的名言无不在肯定苦难的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我们班大多数同学的父母在外打工,学年不能回来,我们在坐的也就成了‘留守少年’,如果从小我们就不曾经历什么人生风雨,没有经历一点成长的苦难,那么靠什么来磨炼我们的意志?父母不在我们身边,很多事要靠我们自己去完成,这样,我们就在那样一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我们这样经过了风雨的花朵一定会比那么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的‘温室花朵’更坚强。”

    全班同学给予南生同学阵阵掌声。

    掌声之后,反方的骆宾汪同学缓缓地站了起来,他的眼神似乎有些暗淡,看不到一个辩手应有的犀利光芒,也看到不想要辩赢对方的欲望,他用着那并不激昂的声音说道:“老师、同学们,我方从不去礼赞‘苦难’,因为我自己就生活在苦难中!正方的观点是‘留守有利于成长’,刚才正方辩友例举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先贤名家名言以证明苦难的作用与好处,用这样的名人名言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我学识浅薄,无法举出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但我想举举我的例子。我的父母在我两岁时便双双到广东去打工去了,平常极难得回来一次,一般到了春节才能回来与家人团聚。你们知道当我听令居家的同龄孩子在叫爸爸妈妈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周末回到家里看不到自己的父母我的感受是什么吗?你们知道生病时看不到父母我的感受是什么吗?你们知道每逢节气看到邻居家和和美美、热热闹闹地一起吃饭而自己家却冷冷清清、凄凄然然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吗?你们知道想见一见自己的父母也是一种奢望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吗?你们知道一个孩子思念父母只能在深夜里盖起被子偷偷落泪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吗……”

    他有些哽咽了,教室里的空气似乎也渐渐凝固。

    他继续说道:“我何尝不知道你们所说的‘苦难的环境能磨炼一个人’的道理?但如果父母能在我的身边,我愿意承受百倍来自于其他方面的苦难,也不愿意承受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我想告诉大家,父母在身边我愿意勇敢地接受任何成长的磨炼,可父母不在身边,我知道自己也会勇敢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步,但那样的话,我的每一步都如黑暗中履薄冰……”

    没有人知道他的话是否已经表达结束,只看到骆宾汪从辩手席上站起来流着泪水跑出了教室。教室里有的同学默默流泪,有的低头不语。

    班长邓勇想追出去,可被老江一把拉住了,示意让他继续主持辩论赛。

    老江一个人跟了出去。他远远地看到骆宾汪在操场东边的一棵大树下背靠着大树坐着,午后的阳光从树枝树叶的缝隙点点洒下,斑斑驳驳地轻抚着那瘦弱的少年,一时间树上的鸟儿不语了,只有花儿轻摇,天穹笼罩着大树,大树笼罩着他,孤单的少年,似乎他的灵魂也是孤独的。

    老江走了过去,走到他的身边,看到他那挂着泪痕的清瘦脸颊,他突然感到心疼,一时间他又想到了自己的两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留守儿童?鼻子一酸,泪水差点就流下,于是他赶紧从口袋里掏出烟,急忙点上,刚刚吸上两口,他又觉得似乎是不妥的,于是又马上灭了烟。

    伸出右手,老江给骆宾汪拭了拭脸颊上的泪痕,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师生不语,老师看着学生,学生也看着老师,他们都从对方深邃的眼神里读懂了些什么,于是师生两一道向教室的方向走去。

    阳光下,他们的影子一长一短,一样显得那么孤独……

    那天的辩论赛圆满结束。

    据刘校与谭主任说,他们觉得整个辩论赛是十分成功的,也是十分精彩的,而且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七六班这些孩子能有那么精彩的表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都已经达到了校级辩论赛的水平,如果可以,刘校愿意在学生大会上再安排一次辩论赛,就让七六班的孩子来给全校的同学展示。

    老江听了很是欣慰,他把刘校及谭主任的话转达给了全班同学,班里的同学也备受鼓舞,原来自己也可以活得那么出彩。

    那次辩论赛后不久,老江给班里的所有留守孩子的父母拉到了同一个QQ群里,孩子们没有手机,但放学后或周末他们可以拿着老师的手机跟父母语音聊天。老江常常把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与点滴进步拍成短片或相片发到群里,父母们也可以在群里给孩子们说说话,温暖着彼此。

    渐渐地,那个QQ群成了远方父母关心孩子的寄托,也成了家里孩子思念父母的慰藉。留守少年的少年,这个敏感的群体与时期,父母的爱虽远,但却触手可及,或许他们不会再感到莫名地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