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这个煤老板有点懂行 » 第四十六章 有颜、有钱、精力还旺盛(求追读)

第四十六章 有颜、有钱、精力还旺盛(求追读)

    不论如何,蔡依侬都必须要承认,这个刚见面就撒币成了合作伙伴的年轻人,好像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有能力。

    有颜、有钱,现在还有足够的才能。

    虽然没有看过江寒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但她刚刚看过了《无名之辈》的剧本。

    哪怕质量没有夸张到让她震惊的程度,却也足够让她心动。

    更重要的在于,江寒的精力好像极为旺盛。

    蔡依侬到底是圈内的人,寻常电影的制作周期,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若是一些大制作,一年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而每一部电影拍完,基本都要休息几个月甚至一年才会开始第二部电影的拍摄。

    比如星爷,每一部电影之间,基本都会间隔两年左右。

    哪怕是华艺的冯裤子,两年三部电影都差不多是极限了。

    但这些在江寒面前,多少有点可笑了。

    半年拍两部电影?

    蔡依侬觉得,她有必要重新判断一下江寒的分量。

    目光落回电脑屏幕上,陷入了沉思。

    “一部高水准的电影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

    “可若是三部、五部呢?”

    蔡依侬口中呢喃,然后愈发心动了。

    “只要江寒才华没有耗尽,以他现在的效率,不说一年三部电影,至少两部电影是可以做到的。”

    “关键在于,他才多大。”

    年轻就是好啊,年轻就意味着精力充沛。

    从看完剧本的那一刻,蔡依侬就已经动心了。

    而在斟酌一番之后,她发现自己更动心了。

    “如果唐人能和江寒合作,那唐人最大的短板就会被补足。”

    “仅靠电视剧,终究还是无法提供足够多的资源。”

    “而无法提供顶级电影资源的唐人,终究只是刚入行的新人向往之地,一旦成名,迈入一线之后,就会离开。”

    “可是这小子要的,未免也太多了些。”

    一想到刚刚江寒说的,她就头疼。

    最少80%的股份,如果真的答应,那就意味着把唐人其他股东都踢出局了。

    甚至于她和李国立手中的股份,都要被再度削减大半。

    “就不能少要点吗?”

    蔡依侬叹息一声,最终还是打了一个电话出去。

    江寒并不知道他发过去的剧本会让蔡依侬如此纠结。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还是会这么做。

    说到底,还是蔡依侬对电影的执念太深了,或者说唐人的瓶颈卡在这了。

    做不出市场欢迎的电影,那唐人终究没办法和那几个顶级娱乐公司相提并论。

    三天之后,《无名之辈》的选角结束了。

    主演阵容维持了上一世的选角,除了女主演被江寒截下来,当做了接下来跟唐人谈判的筹码之外,余下的三位男主,还是上一世的那三个。

    三人的演技江寒自是不担心的,除了章余之外,另外两人的演技都打磨了许久。

    而章余也在签下电影合同的同时,把经纪合约签到了寒宇。

    他之前签过一家经纪公司,不过名不见经传,在付出了二十万的违约金之后,成了寒宇旗下的第一位艺人。

    没等蔡依侬给江寒打电话,江寒自己坐飞机到了横店。

    想来蔡依侬现在应该是没心情主动喊他过来的。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蔡依侬已经跟公司的股东们在横店谈了三天了。

    在江寒入场之前,没有人想要收购他们手里的股份,他们也从来没想过要出售这些股份。

    但现在江寒给了他们新的选择,他们自然有了新的考虑。

    蔡依侬在看到江寒发过来的剧本之后,就已经有了决定。

    反正谁拿公司的股份对她来说都一样,只要别抢夺她对公司的控制权就行。

    而江寒在提出买唐人股份之前,先一步想要把她挖过去。

    虽然不是很肯定,但蔡依侬能够感觉的出来,江寒对她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蔡依侬对于推动江寒收购唐人的事,还是比较热衷的。

    强强联合,总好过互不交集。

    更何况江寒并非是平价收购,而是溢价收购。

    六千万的溢价,唐人至少要做两到三部小火的电视剧才能赚到。

    而按照唐人过往的成绩来看,想要赚到六千万,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是提前收获一年半的收益,撤资退场,还是期许唐人是个接下来能下金蛋的母鸡。

    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一点该怎么选择。

    《仙剑三》剧组租下的酒店会议室之中,蔡依侬和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沙发上品着茶。

    “王总,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股东同意收购了。”

    “总股份占比超过了28%。”

    蔡依侬看向了旁边的一个男子,无奈出声道:“不过还是差了不少。”

    “就算加上国立导演出让的12%,也才刚刚达到40%。”

    中年男子闻言却是笑着看向蔡依侬。

    “小蔡,你知道的,我并不缺钱。”

    男子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样子,脸上带着横肉,不过却总是带着笑意。

    “那点溢价,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还不如我买两块地皮赚的多。”

    “之所以投资唐人,不过因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罢了。”

    “相比较卖了股份赚点溢价,我觉得还是长期持有唐人的股份能让我赚的更多。”

    “更何况,按你的说法,唐人和寒宇公司深度捆绑合作之后,能够更进一步。”

    “但是到了那个时候,我的股份都已经卖光了,与我有什么关系?”

    说话间,这位王总脸上的笑意更甚。

    “我可以友情赠送1%的股份,你再出让10%的股份,这样一来,那个寒宇就对唐人完成了控股。”

    “最大的蛋糕被寒宇吃下了,老头子我跟着喝口汤,总没问题吧?”

    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不愿意卖。

    江寒不差钱,但眼前这位更不差钱。

    想用溢价打动对方,实在太难了。

    虽然51%的股份不少了,但距离江寒定下的80%门槛,还差了29%。

    哪怕蔡依侬把自己手里22%的股份全都拿出来,依旧不够。

    更何况蔡依侬不可能全都拿出来。

    替人做嫁衣的事王总做不出来,蔡依侬同样做不出来。

    不过就在此时,蔡依侬的手机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