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诸天有我 » 第二十八章 朝堂变化

第二十八章 朝堂变化

    自回到京师以来,正德皇帝行为日渐沉稳,将宫内的几大太监全部赶到了凤阳,给太祖守陵。

    又提拔了西北、西南籍贯的文官,占据空出的一些职位,逐渐平衡江南的文官势力。

    为了掌控东厂,冯若羽建议皇帝将其权力三分,以三名太监为提督,左提督监察边关锦衣卫,中提督监察直隶锦衣卫,右提督监察地方锦衣卫。

    皇帝欣然允诺,灵光一闪,又将锦衣卫权力四分,设置东南西北四大镇抚司,执掌四方锦衣卫,监察天下四方,以冯若羽为北镇抚司指挥使,为四大指挥使之首,监督河北、山东、山西这三个大省。

    然后还将“东厂”改名“外厂”,表示是在皇宫之外,与宫内内侍分开,两者单独招收太监,提督只能由皇帝指派。

    厂卫职权一明确,效率立刻提升了数倍,朝廷官员难受之极,多次上谏皇帝裁撤,可皇帝一直留中不发。

    官府办事也不敢敷衍了,税收、案情、屯田等实事都有了进展,民间百姓倒是感觉日子好过了不少,至少官吏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勒索钱财了。

    直到官员群情汹涌,皇帝趁机收回了厂卫刑狱之权,只有监察、通报的权力,风波总算平息了下来。

    年底,皇后产下长子,皇帝大喜,取名朱载稷,意为承载江山社稷。朝廷官员皆是喜庆,冲散了对厂卫的怨气。

    ……

    正德十七年,皇帝以冯亮为山东布政使。

    冯亮上任之后,重视农桑,巡视水利,又推动发展渔业、盐业,亲自看望渔民、盐工,抓捕贪官污吏,惩治豪强恶霸。

    秋冬之时,山东税收倍增,且民有余粮,皇帝下旨嘉奖,而冯亮为一众属官请功,将赏赐分与众人,迎得士民夸赞。

    是年,京营大整,简拔五万精壮,裁撤老弱,选良将训练,贬黜无能武官,朝廷发给粮饷。

    ……

    正德十八年,皇帝以冯若谦、刘承誉(冯亮力举)为浙江按察使、河南按察使。

    冯若谦到了浙江,先查了南部的卫所,果然军户逃逸,武官占据军田,于是上谏皇帝裁撤空虚卫所,惩戒这些武勋,招募士兵,驻守地方。

    在安稳好了几地之后,冯若谦又开始纠察起北部官吏,凡是偷税漏税的一律上书皇帝,之后又查处害官、庸官,严明律法,申明大义,说明人情,犯罪之人都无言辩驳。

    而在河南,刘承誉知道中原地区农田遍布,于是首要监察地方春耕秋收,其次监察府县官员,最后监察地方勋贵。

    数月之后,河南样貌大变,不仅官吏换了许多,官府也不再胡乱征收税赋了,百姓的脸上也多了一些生气。

    ……

    正德十九年,冯去病以海西女真轻视朝廷,请旨攻打海西部落。

    镇国府内,皇帝盖上了“朱寿大将军印”,而后命令发往辽东。

    冯去病仅率七千精骑,其中重骑五百,枪骑一千五百,轻骑五千,但战马却有两万之数,且人人善射,多带肉干。

    知道三部女真语言相通,且多少有些关联,冯去病特意走女真与蒙古交界之处,未惊动建州方向,直插海西女真西侧。

    为了隐瞒身份,冯去病不仅派出大量探马,还以缴获的女真衣物为掩饰,以通晓女真话的辽东人和俘虏头人为向导。

    临近海西头领营帐的三十里的时候,冯去病下令不管其余散落帐篷,重骑在前,枪骑在后,轻骑尾随,一路直入,集中骑兵冲击大营核心之地。

    海西部来不及召集人马,就被明军冲破了大帐,大量权贵头人被杀,男子被践踏。

    冯去病数次率兵马踏营帐,见人就杀,无论贵贱,无分男女,大营为之一空。

    见残余胡人四散而去,冯去病猜测主要逃亡方向在东方、北方,可他知道自己只有七千人,合则强,分则弱。

    因为对东部地形不熟悉,所以他便率人向北横扫而去。

    遇到小股人马,明军就以鹤翼阵围歼;遇到大股人马,明军先以雁行阵乱其排列,而后以锋矢阵贯穿胡骑。

    休息一夜,明军的夜不收依旧散了出去,时刻关注着各方动静,以备胡人夜袭。

    第二天,冯去病便率精骑继续北上追击海西残部。

    在靠近野人女真的时候,明军折返南下,因为对方已经有了准备,且地形陌生,太过遥远。

    数日后,明军闯入建州女真处,以窝藏海西余孽为名,大行屠戮,杀死数千人,余者全部逃入了长白山。

    当冯去病回到辽东时,他麾下只有六千余人,但却有战马近五万匹,牛羊约八万头。

    皇帝大为高兴,封其为度辽伯,且在两部女真增设卫所。

    ……

    正德二十年,冯亮请重整官盐、私盐。

    由于山东盐税大增,政绩明显,朝廷官员也多有支持,皇帝趁势下令以冯亮为钦查,巡察天下的盐池、盐田,度量盐税。

    到了年底,朝廷多出了五百万两的盐税,这还是以原来的盐引制度查出来的,朝堂震惊,皇帝震怖。

    而后冯亮上谏在各省设立盐税司,且取消每年的盐引制度,改为盐业凭证,收取盐利分成,约在百分之五,当然因地而异,有所变动。

    另外,官盐只在沿海各省集中设立,今后以私盐为主,官盐为辅。

    朝堂百官商议一番,有所增减,却无大的方向改动,然后皇帝加印,施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