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诸天有我 » 第四十六章 定鼎天下

第四十六章 定鼎天下

    新年初始,丁武在河北真定祭天称帝,国号为“龙”,年号“龙武”,改真定为龙都,作为都城。

    因为北方数百年的胡化,为了统合南北,凝聚人心,丁武必须定都于北方。

    但是陕西水土流失太过严重,土地肥力下降,渭水也变得不适合运输粮食,长安终究是没落了。

    而蒙元残余势力众多,为了更好的进行军事指挥,定都河北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但北平(原大都)的风气太过胡化,都城还被元廷烧了,又离南方太远,可不像“朱棣”经营了几十年的成果,在开国之初作为都城肯定不行。

    而真定可是昔日北宋时的“河北第一大城”,不仅勾连南北,东临平原,西靠太行,而且有滹沱河流经,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军事、经济、政治意义极大。

    定都于此,可以轻松掌控河北、山西两地,进而控制陕西、河南、山东、河套、辽东等五地,方便组建骑兵、步兵,也可在渤海湾组建水师,发展海运。

    如果说北平适合草原政权立都,那真定就是河北最适合中原建都之地。

    北平太过靠北,产粮不高,粮食运输太过依靠水运了,而真定可以动用水运,也可以陆运,实在不行,当然也可以规定人口上限。

    龙国初立,丁武便传令天下,取消“口赋”,也就是人头税,不向没有产业的人收税。

    将各地的饥民、流民组织开垦良田,并租给他们粮食和种子。

    又将南方密集的人口迁移到了北方各省,以恢复部分农耕。

    还在代县以北的地方,设立大量的牧场、马场,向牧人收取毛绒,制作冬服。

    为了去除胡人的不良习气,丁武又广设孤儿院,收养流离失所的孩童,显示仁义之心;设立风俗司、移民司,要么变化风俗,要么就迁移到中原地区。

    龙国治下还有不少胡人、色目人,丁武也不强行杀戮,只是没收了大量钱财,然后将他们迁移到了江南。

    为了收服草原牧民,丁武专门设计了一款“牧服”,融合草原和中原风格,允许他们留着及肩的短发,但是不准剃头和梳辫子,也算是一种妥协和过渡。

    在选拔人才上面,丁武不仅向天下发布了《丁氏十三经注》,语言直白,简单易懂,却规定与“程朱理学”同等重要,假装任由学子选择,而且他还恢复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能达标的都不能连任(一任期四年),且做不到朝廷大官。

    在兵学传承上,他开创了龙武学宫,与太学并称“帝国双炉”。

    除了科举、武举,龙国还实行“恩荫”制度,规定了功臣子女有“加分”政策,公爵、侯爵传人更是世代官位在六品以上(当然也要考核及格)。

    ……

    龙武元年三月,龙军十万骑兵取河套、宁夏,十万大军全取河西,重设九原、云中、灵武、武威、张掖等郡。

    却是丁武又在边疆设立了与“府”同一级的“郡”,长官为郡守,为武官,受兵部安排。

    边地少设府、州、县,多设郡、屯,重兵戍守。

    五月,萧浩然、任风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占云南。

    九月,方国珍率领十万军队攻占辽西、辽东,再断蒙元一翼。

    ……

    龙武二年四月,丁武派人出使高丽、吐蕃,元廷又失两属国。

    七月,潘大为奉命率领十万水师攻灭吕宋,以报昔日之仇。

    九月,许大义率领十五万骑兵、十万步兵攻打蒙元上都,元帝率领近十万残兵逃往和林。

    ……

    龙武三年,葛剑飞率十万大军从辽东进攻辽阳行省,曹岱青率七万骑兵从应昌北上夹击蒙元东北势力。

    夺取东境之后,丁武在此设立了安东行省、辽阳行省,分管南北,各驻军五万。

    ……

    龙武四年,方国珍、潘大为率领水路大军二十万攻灭陈越、占城,丁武设立龙趾、龙波、龙郊三郡。

    ……

    龙武五年,高二虎、方东白率领十五大军从辽阳攻入高丽境内,潘大为率领十万水师从山东渡海攻入高丽腹地。

    仅三月时间,高丽国灭,丁武设立龙平、龙安、龙宁三郡。

    ……

    龙武六年,十五万龙军灭吴哥王朝,设龙华、龙岩、龙泽三郡。

    龙武七年,十万龙军攻灭素可泰,设立龙泰、龙威两郡。

    龙武八年,十七万龙军攻占兰纳、孟族、掸人三国,设立龙兰郡、龙腾郡、龙川郡、龙溪郡。

    龙武九年,二十万水师纵横南洋,全占大小岛国。

    ……

    龙武十三年,三十万铁骑出击漠北,元帝带着十余万部民仓惶西逃。

    丁武为了彻底占据草原,防止其余部落兴起,分封了次子、三子、四子,分别率领五万人在草原西部、中部、东部建立乾国、申国、梁国。

    ……

    龙武十五年,二十万大军征服西域,丁武设立酒泉、敦煌两郡,又分封五子、六子,分别率领五万人在西部、北部建立卢国、向国。

    ……

    龙武十七年,十万精锐自西域攻入吐蕃各地,丁武分封七子、八子,分别率领五万人在北部、南部建立雍国、坤国。

    ……

    龙武二十年,先是十万水师自琉球攻向日本南部,然后二十万水陆大军自龙宁(小韩)攻入日本,两军汇合之后一路北向,俘虏日本天皇。

    丁武大喜,分封九子、十子、十一子、十二子于海上四岛,建立许国、陈国、邓国、邢国。

    ……

    龙武二十五年,十五万大军自西域攻入天竺,二十万水陆大军自海上而来。

    龙武二十八年,天竺大陆被彻底攻占,丁武分封十子于此,建立冀、青、兖、徐、扬、豫、荆、郑、卫、蔡等十国。

    龙武三十年,天下安康,丁武退位与太子丁灏,被尊为“太上皇”,新帝改元“龙治”,盛世依旧。

    ……

    龙治元年,丁武放下一切,终于突破先天,上武当山与张真人论道。

    龙治十一年、二十一年,丁武上了武当山。

    龙治三十年,皇帝退位与太子,新帝改元“龙道”。

    ……

    龙道二年、十二年,丁武继续上武当。

    龙道二十年,皇帝退位,新帝改元“圣龙”。

    ……

    圣龙二年,两人再次论道。

    圣龙七年,丁武活了一百二十岁,但由于练武太晚,气血终究还是衰败了。

    自感时日不多,他与儿子、孙子、曾孙讲道一番,又说了一些治国道路,让他们亲自总结了《皇训》《帝要》《祖录》三本手札,以传于后世君主。

    年底,丁武安然离世,天下缟素。

    消息传至武当,无人再能与张三丰论道,他也自此消失了踪迹,民间传言他活了两百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