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穿越崇祯皇帝 » 12把陕西兵源先招了,农民军还折腾什么?

12把陕西兵源先招了,农民军还折腾什么?

    “徐卿,朕知你亦颇知农耕之事,还劳烦你兼领户部侍郎和兵部侍郎之衔。凡军国大事,还请徐卿多费心力啊!”

    “陛下如此厚恩,老臣敢不效命!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唉!徐卿不得轻言死字,卿务必多保重身体,大明还需要卿多效劳几年!传朕旨意,着太医院安排一名太医每月定期给徐卿审视身体,务必好生调养!”

    “是!皇爷!”

    宴席间,一道一道圣旨传了下来。

    徐光启这个大明第一科学家,刘邦一定是要人尽其才的。

    但刘邦没有让他入阁办事,那样会牵扯他太多精力。

    专业人才做专业事,这样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户部侍郎和兵部侍郎这2个兼职,也不需要徐光启处理日常政务,他就给出他的专业参考意见就行了。

    “徐卿,卢卿,组建的平辽军,战甲配置,轻重骑兵的比例配置,步兵兵种的分配,火铳、火炮、弓箭、刀枪剑戟的配置分比,怎么安排配置可以产生最大的战力,你们二人要多多商议!对了,刚才漏掉一点,平辽军再增炮营两千人,火器营三千人,总兵力四万!”

    刘邦喝了一口汤,又继续与二人详谈平辽军兵力和装备的配置。

    这支部队的组建和日常运营的总体开销预计会是个天文数字,应该会超过目前辽东军费的总合。

    但集中资源建立这支皇帝紧密掌控的嫡系军队,是整盘棋的关键一步。

    必须要做,并且一定要做好。

    就是把魏忠贤的南厂弄来的钱全部投进去,也在所不惜。

    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绝对不能像朱由检那样做一个半傀儡的皇帝。

    “皇上圣明!火器和火炮如果配置得当,可极大地增强步兵攻城、守城效果。倘若巧妙布置,于野战也大有裨益!”

    徐光启高兴的点头道:“小型火炮可配置于马车上,跟随野战部队行军,如遇战事,就地构筑炮兵阵地,再以一定数量马步军护卫两翼,则可将敌军军阵置于火炮炮击范围内。”

    “妙啊,皇上,徐大人,如果炮营能运用于野战,跟着野战部队一起移动,野战部队再全员配上铠甲和良马,何惧他东奴?臣有信心能战而胜之!”

    卢象升忍不住拍掌赞叹道。

    当皇帝说要他与徐光启商量兵力装备配置来规划战力的时候,他内心其实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他熟读兵书,还没有听说大将要与工部尚书商议兵力配置的。

    现在从徐光启口中得知火炮还可以这么用,他顿时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懂的太少。

    还是皇上英明啊,看来以后一定要与徐大人紧密合作啊!

    “甚好!徐卿,这种火炮以及对应的马车,烦请你尽快赶制一批出来。卢卿,到时候炮兵与野战部队多进行配合训练!”

    “老臣遵旨!”

    “是!皇上!”

    刘邦随口就下一了一道圣旨。

    打铁要趁热,既然能研发这种方便运转的火炮,那就赶紧研制了投入使用。

    看着须发皆白的徐光启,刘邦眼睛里都快冒绿光了。

    首席科学家真是个宝啊。

    他是真心祝徐大人长命百岁。

    这种火炮在亚洲战场上目前还没有作为常规武器,一旦投入了,那就是敌无我有啊。

    火炮目前主要还是在攻城和守城,灵活度比较低,运转起来耗时耗力。

    徐光启居然能想到这点,还真是有心了。

    “卢卿,陕西历来出精兵,你招兵时,多招老实的农民,不收那些油滑之人。另有工匠的话多招募一些,送到徐大人这里来。”

    “是,皇上!”

    刘邦想到了兵源问题,戚继光招兵的原则以后可以沿用。

    军兵听话,则军纪良好,纪律严明的军队战力会提升几个档次。

    “传旨,命朱飞为平辽军督军,只管军纪,不干预军务!”

    “是,皇爷!”王承恩赶忙代拟圣旨。

    刘邦端起排骨汤喝了一口,味道还真不错!

    明朝的御厨比汉朝强多了!

    毕竟又多了一千好几百年的文明发展。

    这大好的大明,绝不能叫落后野蛮的建奴给霍霍了,那将使得文明倒退几百年。

    卢象升的忠诚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刘邦丝毫不担心。

    但他还是往平辽军派了督军,目的在于严抓军纪,这无关将领的忠诚。

    这是两码事。

    陕西出精兵,但陕西兵也不好管啊!

    明末就是陕西人打陕西人,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都是陕西人。

    历史上孙传庭将他们打的落花流水的时候,用的也是陕西兵。

    最后输掉明朝最后的家当的时候,也是用的陕西兵。

    现在,刘邦还是要用陕西兵。

    为什么?

    因为刘邦占了天时。

    现在是1627年,天启七年,王自用和高迎祥这些人明年才会起兵造反。

    现在咱老刘就要把陕西的兵源招了,顺带送一批钱粮到陕西赈济灾民,这样明年应该不会在陕西产生大规模的民变。

    说不定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还会被招到平辽军中,成为军兵,再逐步成为军官,将领。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把明末农民军的将领和骨干兵源先招到自己军中,我看还有什么人再去折腾。

    但是刘邦也不会跟卢象升去点这些人的名字,他不想过度去干预历史。

    没有这些人起兵造反,只要老百姓吃不起饭,还会有其他人出现,说不定还会出现能力更强的人。

    明末是不缺强人的,只是他朱由检没有用好。

    农民军更是强人辈出,只是缺些机运,才让后金摘了桃子。

    所以刘邦一方面要善用人才,另一方面要努力让老百姓能吃的起饭。

    “徐卿,朕听闻西洋那边有名为番薯和土豆之类的作物,颇耐干旱。卿可命人寻一些种子过来试种,若果真奏效,则可解大明之饥荒也。”

    还是得让老百姓个个能吃饱啊,这才是根本,刘邦继续说道:“卢卿,此次你找户部领一批赈灾钱粮,户部不够的话就内帑再出一些,带到陕西去,先解灾民的燃眉之急!”

    “老臣遵旨!皇上圣明!”

    “臣遵旨,圣上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