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青莲问道 » 第十章 封灵

第十章 封灵

    时至午时,吕老和锦娘一行人带着李天然来到了金顶山。

    按吕老原本的打算是带着锦娘和李天然两人一起前往金顶山,但崔博陵执意要跟来,李天然想了想多一个人也许能帮上忙,就与吕老说了说情,带上了崔博陵。

    金顶山上有一条山溪,自山顶流下,灌木成林,有山路曲延而上,直至山顶。

    吕老曾是风水师一脉传人,其望气术已达极高境界,对找寻龙、定穴、挖灵泉一事较为精通。

    六年前,吕老入山寻药时无意间发现金顶山有一口无主灵泉,只是还未诞生出灵眼,无法挪走,便临时布下阵法,将灵泉隐藏了起来。

    若是灵泉诞生了灵眼,便可被炼化后带走,待寻到一合适的地方,就可将灵眼放置,便又可化作源源不断的灵泉。

    而灵泉对一地的灵气覆盖影响极大,可使周围的灵气浓度提升数倍,对修炼极有帮助。

    在吕老的带领下,绕过几道由林木组成的幻阵后,终于来到了一个洞府前。

    入洞后,凉意渐重。

    洞中的石柱散发出光亮,将洞中的景象照的清晰可见。

    只见洞穴中央的池子中有一池乳白色的液体,正是灵气浓郁到一定程度后所诞生的灵液,由此可见,这口灵泉已经诞生出了灵泉灵眼。

    李天然在吕老的指导下用数十个小瓷瓶小心翼翼地将灵液装了起来。

    灵液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丹田中的灵气,是极为难得的回复药物,这是瓷瓶正是吕老特制的,可以用来收集灵液。

    在李天然收集好灵液后,分别分成四份,吕老见此,笑道:“小友不必客气,锦娘和博陵都用不上此物,而于我来说,此物作用不大,你且收好,这原本就是我为你准备的谢礼之一。”

    李天然道:“那多谢先生了!”

    吕老看了一眼灵泉,堪测好四方后说道:“锦娘稍后可先入灵泉中,我同时会在灵泉四周布下阵法,待阵法结成,便可借助小友的山君信物令使灵眼化作阵心,用以拨除污浊之气。”

    锦娘看了一眼李天然和崔博陵,眼神有些羞怯,不见有所动作,只听见吕老又道:“放心吧,我的好孙女,那两个臭小子可看不见灵泉池中的景像的!”

    如此,锦娘才放心准备宽衣入灵泉池中。

    于此同时,只见吕老手中结印,分别向四方射出一道灵光,只见一座四圣祭台从空中浮现而出,正是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组成的四圣伏魔阵。

    吕老用牙齿在右手食指上咬出一道破口,以精血为引,使得四圣伏魔阵自行运转开来。

    在吕老完成这些布置后,对李天然道:李小友,我将灵力境界暂且借予你一用,用来施展碧玉白毫赦令灵泉灵眼花作阵心!”

    李天然道:“好!”

    话音刚落,李天然只觉身体一晃,在短暂的失神后便适应了筑基期的境界。

    只见吕老有些虚弱的盘坐在地上,以手撑地,背靠着石壁稳住身体,对着李天然解释道:“这是我族的秘术,可以短暂的与他人交换境界,代价稍微有些大,只有一注香的时间,之后事就劳烦你了!”

    筑基期与练气境除去心境上的差距之外,最大的差别就是驭物。筑基期可以驱使外物来战斗,战力不俗。

    只见李天然唤出碧玉白毫,右手握笔身,一道神念从笔中散落开来,李天然用碧玉白毫在灵泉上方写出了一个“赦”字。

    然后灵泉中升起一颗蓝色珠子,在灵气的引导下飞向四圣伏魔阵,在阵心的位置上稳定了下来,如此一来,阵法借助灵泉灵眼的力量自行运转,一点点地将锦娘身体里的污浊拔除掉。

    在做完这一切后,李天然终于放下心来,看样子是成功了。

    放松的一瞬间,竟然微微有些失神,仿佛在心境上蒙上了一阵雾气。

    变故突生,与此同时,碧玉白毫中升起一道白色虚影,无法看清模样。

    只见那人好似自语道:“仅仅是这样是不够的,只能驱除浊灵,然其躯体已经开始崩溃,仅是驱逐浊灵是无法维持多久的!早则几年,久则十年,遗患必生。”

    李天然看了看吕老和崔博陵,发现他们好像没有看到这一幕,便试探性地问道:“既有此言,想必可有解决的办法?”

    “当然有。”

    李天然不为所动。

    那人又道:“我已是残魂,你大可不必担心什么,更何况你已炼化了山君笔‘木铎’,我与你便类似于签定了主仆的契约关系。”

    “好!”

    “那我如何助力你?”

    那人道:“放松身体,将身体借于我便是。”

    然后李天然发现身体中的灵力不受控制地开始向涌向山君笔中。

    只听见那人手执山君笔,于石壁上题上“桃花”二字,口中颂道:“承启于天,昭告诸神,今南岳山君有令,南溪之谷,文运将兴,奉使花神,佑仕子之途,安一地福址……”

    在念完祭文后,手指在锦娘所在的位置上拂过,一朵桃花的印迹便显现于锦娘额上。

    做完这些后,又高声喝道:“崔生,此时还不醒来?”

    只见崔博陵忽然清醒过来,眼神明亮,往两人走来,拱手答道:“崔生领命!”

    那人说道:“且作诗一篇,传颂于世,为花神立名。”

    崔博陵问道:“花神可是桃花?”

    “然也!”

    “崔生领受!”

    言罢,崔博陵便往回走去。

    李天然问道:“他这是?”

    那身影道:“去题诗了!”

    “好了,可以了!”

    在做完这一切后,那人才开始娓娓道来。

    太浩年间,蜀国鼎盛,时有五岳山神,其中东岳是一位境界极高、权柄极大的山水神灵。

    太浩元年,西蜀亡,其地并入大唐,与之相应的山水神灵皆遭牵连,各自从山君渐渐跌落为不入流的土地神,有的甚至金身破败,最后沦为灵眛不明的状况。

    大唐一统山河后,开始分封境内山水神灵,西蜀原东岳山君升迁为大唐东岳山君,分担一国气运,属于实打实的大山君。

    而与之交好的西蜀南岳山君却因一桩旧事,在东岳山君和朝廷的相助下以秘法转世为人。

    因此,当与李天然相遇时,就被寄附在山君笔中的残魂所发现,也正是往昔的蜀国南岳山君崔生,如今的士子崔博陵。

    说完这些后,这位昔日山君的灵体身形开始渐渐模糊起来,是灵力无法维持形体的表现。

    只听见那人笑道:“好生修行,日后自可相见。”

    然后身形渐散,化作一缕青烟回到了山君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