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真墟 » 第九十二章:招募令

第九十二章:招募令

    “丞相,朕会的可多了,日后的时间中你会看得很清楚,若丞相不信朕之言,可待日后变化。”

    “臣明白。”

    “丞相,五年之后的大劫,龙夏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抗衡地下的那些东西,得与其余国家联盟,一同抗衡。

    现在那些东西还未开始大爆发,但在这五年时间中,它们必会时常出现,龙夏只需准备提升武力等等各方面。

    待龙夏境内的样貌变化了,诸国必会派人前来打探,这其中若有一国加入会更好,朕瞧那姜国就不错。”

    与其余国家联盟共同抵抗地下的那些东西是很有必要的,若只龙夏一家独大,只管自己死活,是令人不耻的。

    再强大的国家,在大劫来临之时,也需要伙伴相辅相助,不然显得君王没有气魄和度量。

    更何况,大劫来临,生灵涂炭,看着周边的那些国家被那些地下怪物屠杀殆尽,对内心中的道德观念也不符合。

    “为何是姜国?”

    严朗周眸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知道狂小澜的想法,却想听她说一说。

    “姜国常年在战争,朝堂上更是内忧外患,长此以往必定不复存在,姜国若不想亡国,就得找一个实力强大的盟友,借势稳定战局和朝政。

    和其联盟的国家必不会见死不救,而能和他联盟的只有我龙夏。”

    “陛下怎可肯定姜国会和我们龙夏联盟,又以何理由和我们联盟?”

    “其余诸国根本瞧不起姜国,特别是那前衹国更是一派的高傲作风,姜国若前去找他们求助,定会被羞辱。

    而我龙夏一直以来都从未和姜国有何隔阂,父皇在世之时更是对他们较为友好。

    且我龙夏的实力也不弱,姜国与其和那些瞧不起他们的家伙联合,还不如来找龙夏冒险一试。”

    说到这,狂小澜顿了顿,微笑道:“至于他们的理由,是和亲。”

    “为何?”

    “姜国本就日渐飘摇,来龙夏和亲是他们能和龙夏联系上的唯一紧密关系,毕竟他们的财力不复当年辉煌了,再送上几座城池和金矿作为聘礼已是极限。”

    “看来臣只需静候佳音就可了。”严朗周笑了一声。

    “丞相,过几天便是上朝的时候,朕想建立一个研究各种新东西的部门,名为研灵院。

    由丞相兼任院长一职,此为研灵院招募令就麻烦丞相了,还有征兵之事。”

    狂小澜从袖中拿出一张折好的招募令递给严朗周,研灵院的各方面她早就想好了,只要落实下去,一切都好说了。

    “臣知道了。”

    狂小澜一笑,起身说道:“那就有劳丞相了,朕回去了,丞相就不必送了。”

    “臣恭送陛下。”

    第二日清晨,皇宫外的告示牌上贴上了一张招募令,许多人在那里围观着,有两个护卫在告示牌边站着,告诉围观的众人招募令上写的是什么。

    “诸位,此为吾皇陛下所写的招募令,印有陛下的龙印,招募有高超修为见识的道士,对农作物有高深研究的农民,对建造和铸造有高超技术的匠师。

    不过,这些人必须要会识字,一旦招募成功,便被划分给新成立的部门研灵院,成为研灵院的研师。

    研师共分研师、高研师、大研师三个等级,研师俸禄五到十两白银,高研师俸禄五十到五百两白银,大研师俸禄一千到两万两白银。”

    听到俸禄如此之高,众人都眼红了,可没过一会个个就叹息摇头了起来。

    “唉,我家那个不成器的,他不学无术啊,如今有机会却是无能为力啊。”

    “是啊,我家的那个也是,天天只会偷鸡摸狗,我都快六十了,他还是一事无成,这要是我死了,他该怎么办啊?”

    “我等虽读过书,可却身无长技,如今机会来了,无奈却抓不住啊。”

    有书生叹息,甚至捶胸顿足,心中的无奈似能溢出胸腔一般。

    人啊,还是有一技之长的好,不然机会来了都抓不住,可谓是上天给了学习的能力,奈何自己无能,怪得了谁呢?

    “唉,走了,再看下去又有何用呢?”

    众人叹息地走了,虽然他们不能报名,但这条招募令的消息却很快在皇城中传了开去,乃至朝着皇城外的四面八方传过去。

    没过几天皇城之中就涌来了很多符合招募令上所写的人。

    五天后皇城的中央广场周围有许多将士围了一大圈,拦着一群观看的百姓,还摆了不少桌椅。

    其中有四张桌子摆在首位,桌上各摆放着四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医者、道士、农者、匠师等字,对应报名者的分类。

    且四桌上还放有一堆文书,由坐在四桌后的四位中年男女官员,将其派放到那些坐在下面等着考验的人。

    “此乃陛下亲手所写,这上面的问题,若你们有超过这上面答案的十分之二,便可招募成功,暂入皇宫成熙宫的美阳殿受训,直到研灵院建造成功。”

    一位官员说了一句,同其余三位官员,将桌上的一堆文书派发下去。

    如同来科考的众人,看着派发下来的文书上的问题,初时还不觉有什么,可当细细看下去后,众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特别是那些道士的神色颇为复杂,有惊讶,有愁思,有愰然大悟。

    不过,不管众人神色如何,每个人心中都在细细琢磨着文书上的问题。

    在他们琢磨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写下自己的答案,写好的答案由那四位官员收起来,一张一张的和狂小澜所写的答案对照,看有几分对的。

    对照完后,四位官员列出一串串名字,足有三十余人,然后官员们念出列出来的名字,直接将人带去了皇宫中的美阳殿。

    在那里,三十余人见到了在那等他们的丞相严朗周和狂小澜,纷纷跪下行礼。

    “草民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等众人对严朗周行礼,狂小澜就指着身后桌上的四沓文书,打断了他们快要出口的话。

    “免礼,这桌上的东西可供你们学习,有何难处可寻丞相。

    朕希望你们安分守己,莫要做有损龙夏的事,更不要将这些东西泄露出去半分,否则别怪朕斩草除根。”

    “是。”

    “好了,自此以后你们便是朕的臣子,虽无官职,但你们等同五品大臣,得称臣而不是草民,朕走了,希望你们莫令朕失望。”

    话落,狂小澜便带着严朗周离开了,身后是众人恭敬行礼的声音,等她和严朗周完全离开后,众人才松了口气。

    “这是老夫第一次见到吾皇陛下,气势慑人啊,在她的手下做事要小心了。”

    一位老者如此说着,身旁的人连连点头称是。

    “是啊,陛下一看就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不是说几句好话就能糊弄的。”

    “诸位,看陛下面相是个温和的,我等只需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便可。”

    一位身着藏青色道袍的白发道士说了这么一句。

    “这位道长说的是,我等只需安分守己,日后我等的荣华富贵不会少的。”

    …………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龙夏君王上朝的日子,招募完人才后的第二天,便是朝会之日。

    “诸卿,今日朝会,朕有一事需和你们说明,朕要建立一个名为研灵院的部门,是研究各种新东西的地方,相信前段时间你们也知道了。”

    众臣都知道几日之前的招募令一事,招募令上的研灵院三字,更是听了不下百遍,一个个都没有说什么。

    他们知道,既然那个时候招募令已经贴在城门口的告示牌上,说明他们的皇帝是早有打算,哪怕他们不服又怎么样?

    若今日不顺她的意,恐怕得有人摆在这太瑞殿上了。

    而且他们还去了丞相府打听过,丞相让他们不要多管,否则小命有可能不保。

    谁都不想小命不保,所以众人一致支持了狂小澜的决定。

    “臣等支持。”

    狂小澜满意了,说道:“研灵院共分五大院,一院元道院,研究万物的气和之道,二院大农院研究方向,则是让粮食果蔬能生长在任何地方,同时还要高产。

    三院大筑院研究一切建筑,所研究出来的东西,必须替换掉如今那些不入流的东西,包括目前来说最高超的建筑之术。

    四院神兵院和五院医王院二院所研究的东西,不用朕说,你们也该懂得。

    其总院长一职由丞相兼任,剩余总副院长和五院的院长和副院长十人待定。”

    大殿内安静得要命,无人说话,狂小澜也不需要众臣说什么,命一个宫女拿着一纸图纸送到工部尚书面前。

    “翁卿,此为研灵院建造图纸,一切财力物力由户部全力配合,务必在一月之内建造完成。”

    工部尚书接过宫女手中的图纸,和户部尚书出列,弯腰一礼。

    “是,臣遵旨。”

    接下来,便是众臣的上奏之时。

    “启禀陛下,前衹国招兵买马一事已查探清楚,据闻前衹国的西域边疆有大批将士死亡,他们招兵买马并不是为攻打龙夏,而是为了扩充边疆的将士。”

    李信央出列,将不久前的前衹国的异常举动的查探结果说了出来。

    “嗯,继续盯着他们,有异常举动立即查探。”

    “启禀陛下,姜国送来书信,说不久姜国使臣将要抵达龙夏来见陛下,原因未说明。”严朗周说道。

    “朕知道了,丞相安排好便可。”

    不久,朝会结束,狂小澜去到文元殿,投入批注奏折的时间中。

    可她才批注好三本折子,李信央就到了文元殿,还让她屏退了殿内的宫女。

    “启禀陛下,北域边疆的白骨骷髅之事,末将查探了其余诸国亦有发生,且还不止一次两次。”

    “哦,也就是说,前衹国的招兵买马扩充边疆,就是因为白骨骷髅的事吗?”

    狂小澜拿着朱笔批注着桌上的奏折,头都不抬一下。

    “是,那些白骨骷髅战力极强,一般将士根本不是它们的对手。”李信央说道。

    “朕知道了,继续查探。”

    “是,末将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