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玄仙之上 » 第二十一章 修行如翻山跃海

第二十一章 修行如翻山跃海

    ……

    一炷香功夫后。

    陈长青御使铁剑离开了落风渊,飞入山门后很快来到玉石广场,收起铁剑落地而行,前往任务堂。

    他把自己的乾坤袋从叶浅浅手里夺回来后,细数了一下,斩杀四脚蝾鱼所获得的妖丹已经超过二十颗,自己留下任务所需的数量后,余下几颗他留给了叶浅浅。

    当然,他并没有完全以德报怨,为了惩罚叶浅浅罪恶的行径,他特地从对方的乾坤袋里拿了五百颗灵石,以作惩戒,对她说教了一番后才扬长而去。

    申时过半,玉石广场沐浴在天光下,和着袅袅青烟,带出一丝慵散气息,这个时间任务堂中往出的宗门修士不多,大多在试炼之地执行任务还未返回。

    陈长青进入任务堂时,几个执事或整理着任务牌、或拄在木台后面假寐休息。

    在青云宗外门做执事的修士多半是此生筑基无望者,他们没有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修行上,不执着于漫漫仙途,而是在宗门谋得一份差事,得宗门照拂,安度余生。

    这些修士多半慵懒,每日琐事不多,大事也不需他们出面,算是落得清闲,而且在弟子眼中的地位不低,毕竟任务有好有坏,都把控在这些执事手里。

    以前陈长青也想着等自己日后老了也在宗门内谋个差事,当个执事,那是他们这些最底层修士穷尽毕生的愿景,但现在不同了,可以提升灵根和天赋后,他想在修仙一途上搏一搏。

    陈长青来到一个木台前,里面坐着一个执事,中年模样,面庞红润,黑发挽髻,穿着一身正统道袍,上秀青云银纹,此刻正一手拄着太阳穴,一手翻看着话本。

    夕阳未至,浓烈的天光斑驳有力的透过窗户落在泛黄话页上,镀上一层朦胧光晕,仿佛话本中的景象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木台上。

    话本上字迹寥寥,多为插画,似一对儿男女窃窃交流,生动饱满,韵味十足。

    陈长青瞧了一眼,后抬手作了个辑,言道:“张执事,我来交任务了。”

    张合闻声,细眉不觉皱了一下,后将话页折上,合上话本,将陈长青交上来的二十颗妖丹悉数清点一番后,才在后面的柜子中取出三百灵石交给陈长青。

    “酉时未到便已完成任务,这次挺快的,组到好的队伍了?”张合随口问道。

    “算是吧,遇到了一个好人。”陈长青笑了笑,分出五十颗灵石递给张合。

    后者很自然的接下,放入道袖之中,不远处的几位执事仿若未闻,这是任务堂不成文的规矩,其他执事也时常收取宗门弟子的私惠。

    “这次林齐未与你一道?”张合闲聊问道。

    陈长青摇了摇头:“他与刚入门的几位师妹一起做的任务。”

    “言传身教,不错。”张合笑着道:“这一点你要多向林齐学习啊。”

    陈长青同样露出笑意,转而道:“张执事,最近有没有奖励多的任务?”

    “我帮你瞧瞧。”张合从自己柜子下的抽屉中翻动着任务牌,同时抬眼瞧了一下陈长青,空气中的尘埃在阳光下漂浮,落向陈长青时似乎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让尘埃无法靠近,那股力量便是修士识海中法力凝散时的表现:“最近修为进步挺快,已入三阶了。”

    “得了些机缘。”陈长青说道。

    “修行一途机缘虽好,但也需稳扎稳打,不可过度依赖气运。”张合说着,将找到的几张任务牌递了过去。

    “多谢张执事提点。”陈长青辑首,翻看着张合递上来的几张任务牌,最后锁定其中一张。

    任务牌上记刻的任务是斩杀赤风天蛛,这赤风天蛛寄居在落风渊最底部,数量稀少,虽也属于一级妖兽,但在众多一级妖兽中也属高等级别存在,实力强劲,极难对付。

    不过完成任务后,每人可获得两千颗灵石,在同等级别的任务中是奖励最多的,且奖励除了灵石,还有一颗疾元丹,此丹有增强修士体魄的功效,可强劲腿部的筋骨,使之提升自身速度。

    在几大职业中,儒修依靠浩然之气使之他们的先天速度是最快的,其次便是玄修,因为识海小、瞬暴能力强,所以玄修的速度也不弱。

    陈长青自从修习攻击型法术赤灵犀后,对于速度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识海小致使储存法力少的原故,他需要依靠极快的速度来达到在战斗中尽量一击致命的效果。

    疾元丹也属增补类丹药,但目前以陈长青基础丹术的造诣还无法炼制这种中高级别的增补丹药,需要继续提升丹术境界才行。

    张合见陈长青拿起斩杀赤风天蛛的任务牌,开口言道:“这个任务已有队伍接下,他们倒是缺人,但要求不低。”

    “还请张执事帮衬言说一二。”陈长青放下任务牌,再次辑首。

    斩杀赤风天蛛虽然危险,但奖励非常丰厚,随着自己修为提升,日常所需的修行资源也随之增加,寻常任务只能勉强支持日常开销,若想增快提升修为的速度,只有斩杀赤风天蛛这样的任务才能满足。

    况且如今外门会武临近,他必须要尽快提升修为,才能增加进入内门的保障,外门弟子虽是宗门散养,但可不乏实力强劲者,光是名声在外的就有不少。

    再加之韬光养晦打算在外门会武一鸣惊人的同门,他们就像是一座座大山,使每一个想要进入内门的弟子产生无形压力。

    每一届进入内门的名额只有寥寥数个,只有抓住机会拼尽全力才能争得一席之地。

    也只有踏入内门,获得大量资源倾斜,才有资格在未来敲开更广阔的修仙之门,若始终留在外门,原地不前,就如井底之蛙,难见地之无垠,天之广阔,一辈子便束缚在这一方天地之内。

    就如陈长青最开始的想法,能在外门谋个执事,便是他们这些天赋平平、气运不佳的外门弟子一生之所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