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老婆是蔡文姬 » 第033章 结义四兄弟

第033章 结义四兄弟

    周瑜听孙策这么一说,哈哈笑了几声道:“伯符,为了争夺权势,帝王家厮杀都成了家常便饭,有何稀奇?”

    “袁家虽然不是帝王家,但是,他们四世三公,耳濡目染之下,有这些想法很正常。”

    又看向聂远,举起酒盏,一脸钦佩的神情道:“聂兄,你年纪轻轻,看法却如此与众不同,当真是奇人。”

    “而且,我也的确更加赞同聂兄你的看法。”

    “根据我从父生前的消息,袁绍的种种行为,非常可疑。”

    “只能说,汉室没落了,魑魅魍魉之徒出没。”

    “我们要做好准备才是。”

    聂远看着周瑜的眼睛微微一亮。

    周瑜如今才十五岁,就能有如此看法。

    果然是名将。

    可惜历史上的他早夭。

    要不然,很可能东吴不会最后那般结局。

    就这时,蔡琰戴着面纱,又端了些甜点过来,冲聂远嫣然一笑道:“夫君,妾身又做了些糕点,你们尝尝。”

    聂远迎着蔡琰那似水一般的美眸,心头荡漾。

    不过,很快,他又回过神来。

    目光扫过对面的周瑜和孙策,尤其是周瑜看向自己的眼睛里似乎有些光芒,聂远眼珠子一转,在心里道:“琰儿,你提一下,让我们四个结为兄弟。”

    不管是周瑜、孙策还是陈矫,都会是未来天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好手。

    尤其是自己,将来要以江东为根基,争霸天下。

    那么,最好笼络这三人。

    趁他们都还年轻,还没有崭露头角之时,在他们心里留下一个大哥大的印象。

    将来,哪怕他们不投靠自己,哪怕为敌,从心理上对他们也有一种压迫。

    蔡琰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聂远。

    竟然要和这三人结为兄弟?

    周瑜和陈矫不说,都是世家大族子弟。

    尤其是周瑜,更是二世三公之后。

    可孙策,他算什么?

    而且,刚才四人交谈,蔡琰虽然在里面,并没有参与,但是,她也还是听到了。

    四人的交谈里,明显看出孙策要比其他三人目光短浅一些。

    当然,最优秀的还是自己的夫君。

    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不同常人,而且有理有据。

    虽然如此,蔡琰还是点了点头,笑着转过身,对陈矫、周瑜和孙策道:“夫君很久没有和人这么相谈甚欢了。总感觉,你们四个,就像是亲兄弟一般。”

    孙策眼睛发亮。

    他最喜欢结交四方豪杰。

    周瑜看向聂远,神色也是一振。

    这个聂远,出身寒微,却能成为蔡邕老先生公认的弟子。

    饶是自己、蒋干和顾雍也曾跟着他求学,也是他弟子,可是他也没有公开承认的。

    这个聂远还能娶蔡邕老先生长女,这个在吴地颇有名望的才女。

    才十六岁多点,十七岁未到,就能被举茂才,还能在堂邑县做出如此贡献,还能成为区阿县令。

    刚才一番交谈,也能看出他与众不同的观点,远不是世俗之流可比。

    甚至,周瑜一向自诩为年轻代的一股清流。

    可在聂远身前,他也有一种才疏学浅的感觉。

    如今蔡琰这么说,周瑜忙站起身,对聂远道:“聂兄,我们几人颇有缘分。今日相见,不知是否有这荣幸,和你结为兄弟?”

    聂远也站起身,笑着看了一眼身旁的陈矫道:“求之不得!其实,我一直挺钦佩陈兄,今日又和公瑾、伯符你们相见,颇有一见如故感觉。既然如此,大家结为兄弟,以后互相照应。”

    陈矫微微皱起眉头。

    他对周瑜和孙策没有什么感觉。

    今天一番交谈,两人的言论也没有给他任何亮眼的地方。

    尤其是孙策,也并非世家大族子弟。

    不过,他不想拂了聂远的好意。

    跟聂远共事一年多,聂远不管是日常照顾方面,还是才华方面,都让他颇为感动。

    如今聂远提出结为兄弟,他是乐意的。

    孙策和周瑜见聂远这么说,互相对视了一眼,笑出了声音来。

    孙策举起酒盏,对聂远道:“正有此意!”

    陈矫这才站起身,举起酒盏,对聂远道:“好。”

    聂远握住陈矫的手,笑了一声道:“那你们等等,我准备下,待会我们四兄弟就祷告天下。”

    聂远忙带着下人准备祭祀用品。

    之后,陈矫、聂远、孙策、周瑜一起祭拜皇天后土,祷告神明,结为异性兄弟。

    陈矫年纪最大,十九岁多,马上要满弱冠之年,暂时还没有字,出身广陵世家大族陈家。

    聂远年纪其次,十六岁多,马上要满十七岁,暂时也没有字,出身并州,蔡邕唯一公认弟子,女婿。

    然后是孙策,十四岁多,马上要满十五岁,已经取字伯符,出身吴郡富春县。

    最后是周瑜,和孙策同龄,略小几个月,已经取字公瑾,出身庐江二世三公的周家。

    祭拜天地之后,陈矫为老大,聂远为老二,孙策老三,周瑜老四。

    结为异性兄弟之后,孙策便囔囔着要和聂远再比拼一场。

    目前的孙策毕竟还太过年轻,兵器又远不是聂远两把螺纹钢的对手,再比拼也还是战败,孙策这才垂头丧气,没有再央求打下去。

    四兄弟一起吃喝了一顿。

    晚上蔡邕回来的时候,得知四人结为兄弟,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不过,蔡邕还是被周瑜央求着讲了一堂课。

    蔡邕没有拒绝。

    一堂课下来,聂远又邀请了蔡琰、蔡媛姐妹出来。

    大家或者吟诵文章,或者弹琴。

    只有孙策表演了一番刀法。

    而聂远则吟唱了老版《三国演义》的开头曲。

    这是聂远第一次在其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乐曲天赋。

    虽然歌喉远没有那么美好,也就普通人的水平。

    但是,还是让蔡邕、陈矫、周瑜、蔡琰大为震撼。

    蔡邕更是一边用手指头敲击着案几,一边跟着附和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热闹完毕,各自回屋睡觉。

    聂远和蔡琰一番酣畅淋漓的战斗之后,蔡琰蜷缩在聂远怀里,抱着他的腰杆,仰起头,一脸仰慕道:“夫君,今天这歌,真是让人感慨。妾身真没有想到,夫君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如此沧桑之歌。”

    聂远捏了一把蔡琰的琼鼻,笑道:“琰儿,你以后会发现你夫君我身上更多的才华!”

    次日一大早,聂远是被蔡琰叫醒的。

    他起床之时,蔡琰早已经帮他准备好了马匹、干粮和路上换洗的衣服。

    一行人吃过早饭。

    周瑜和孙策也要离开。

    他们要前往长沙见孙策的父亲孙坚。

    至于陈矫,他也要离开聂远住处,搬到区阿县衙里面住,方便聂远离开这段时间,他处理区阿政务。

    吴郡郡守盛宪亲自赶了过来,和蔡邕一起送聂远离开。

    聂远辞别众人,便牵着马匹,乘坐着小船,一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