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悲歌之力挽狂澜 » 第20章 恩威并施

第20章 恩威并施

    李景行庄重地宣布完军法后,对杨文远深深一礼,随后退到一旁。杨文远则大步上前,声音洪亮地说道:“军法如山,任何触犯军法的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他指着地上吴卓潮的头颅和尸体,继续说道:“这便是违反军法的下场。”

    他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沉痛:“大家再为自己的家人好好想想,你们南来的一路上多少人倒在了路边,多少村子被乱兵屠戮,如今整个江淮都如同人间地狱一般,如果你们的家人失去了你们的保护,那么他们是什么下场。所以各位,握紧手中的武器,严格遵守法度,我们一起在这个乱世之中拼出个锦绣前程来。”

    他挥舞着手中的刀,高声呼吁:“所以,大家要握紧手中的武器,严格遵守军法,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未来,共同努力!谁侵犯到你和你们家人的利益,我们就和他们拼了。”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拼了!”、“俺不怕死!”、“放心吧,老爷,我冲在最前面!”……士兵们的声音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杨文远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立威之后需要施以恩惠来稳固人心。

    他高声宣布:“当然,你们的付出将得到应有的回报。缴获的战利品中,有两成将换算成奖金,按照军功分配给各位。”

    此言一出,人群中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欢呼声,仿佛雷声滚滚。

    士兵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将得到应有的回报。

    杨文远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此外,每个月你们还将获得1两银子的军饷,以保障你们的基本生活。”

    听到这个消息,人群沸腾了,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杨文远知道,从这一刻起,这支军队将真正属于自己,他们将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共同为未来的锦绣前程而奋斗。

    而杨文远也将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牢牢掌控这支军队,确保它的忠诚和战斗力。

    杨文远是在场每个士兵的再生父母。在此之前,他们只是生活在死亡阴影下的流民,每一天都如同行走在悬崖边缘,能否见到第二天的太阳都是个未知数。

    是杨文远伸出了援手,将他们从绝望的深渊中拉了出来,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和希望。

    因此,在这支军队中,无人敢对杨文远有丝毫的违逆。乱世之中,最重要的兵权,此刻已牢牢掌握在杨文远的手中。

    眼前的欢声雷动,士兵们的忠诚与敬仰,让杨文远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他转向一旁的俘虏,举起铁皮喇叭,声音洪亮地喊道:“你们这些俘虏,原本应当斩首示众,为你们屠戮百姓的暴行赎罪。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忍下手。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们都将编入敢死营,只要经历一场战争并且活下来,你们就正式成为我手下的战兵,待遇与其他人一视同仁。”

    听到这话,原本眼中充满绝望的俘虏们,眼中开始闪动着一丝希望的光芒。

    他们知道自己暂时保住了性命,而且只要能够活下来,他们就能成为正式的战兵,每月还能拿到1两的军饷。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次立威的聚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杨文远成功地收服了手下的人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文远又投入到了紧张而艰苦的训练中。如今,军队已经扩充到了500人,亲卫也增加到了20多人,而且每个亲卫都配备了盔甲。然而,唯一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缺乏远程武器。

    在所有的远程武器中,火铳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除了从官军手中缴获的5支鸟铳和10支三眼铳外,他们再也没有其他的火器了。

    数量明显不足,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先用这些官军的鸟铳进行训练。

    然而,杨文远对官军的火器质量并不放心。他记得官军的火器向来都是粗制滥造的,很有可能会炸膛。因此,他特地让人把这些鸟铳拿到火器局进行检查。

    当工匠们告诉他,居然有3把铳管不合格,能用的只有2把时,杨文远的眼睛瞪得老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见那工匠点点头,叹了口气说:“是的,老爷。我以前在蓟镇军器局做工的时候,就知道生产出的鸟铳质量很差,粗制滥造的比比皆是。而且朝廷兵仗局下发的鸟铳更加不堪。”

    杨文远心中一阵失望,对大明朝的腐败有了更深的了解。难怪明军总是打不过建奴,连火器都是如此粗制滥造的。

    他不甘心地问道:“那这些不合格的铳管可以补救吗?或者加固一下能用吗?”

    只见那工匠摇了摇头,无奈地说:“恐怕不行,这几把火铳再打放几次也肯定会炸膛的。”

    杨文远彻底失望了,只得无奈地说:“那就拆了回炉重新制造吧。”

    杨文远返回训练场,心中充满了对火铳性能的疑虑。

    他命令士兵在60步外设置了一个标靶,那是一套布面甲,绑在木桩上,作为射击的目标。他特意叫来了两名官军的火铳手,让他们对着这个木桩射击。

    “准备射击!”杨文远下令。

    两名火铳手应声而动,他们熟练地装填弹药,瞄准目标,然后扣动了扳机。

    然而,连续射击了六枪,也就是一共射击了十二枪,只有一枪勉强打中了标靶。杨文远眉头紧锁,现在的滑膛枪准头简直太不靠谱了。

    他走上前去查看射击效果,只见铅弹穿透了布面甲表面的布料,却被里面的甲片挡住。甲片上只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凹陷,显然这样的伤害根本不足以致命。

    “看来我们的火铳射击精度还有待提高啊。”杨文远叹息道。

    他转身对身边的士卒下令:“来人!把标靶移到40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