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悲歌之力挽狂澜 » 第25章 军兵嚣张

第25章 军兵嚣张

    “哎呀!几位军爷大驾光临,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啊!”伙计满脸堆笑地说道,“我说今儿个早晨怎么喜鹊叫得那么欢呢,原来是贵客临门啊!”

    总旗斜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这嘴皮子倒是挺利索的。行了行了,别跟我们哥几个打马虎眼,赶紧上面条去。别让哥几个等急了,否则有你好看的!”

    伙计心里一紧,赶紧连声应诺,转身冲着厨房大声喊道:“几位军爷要八碗臊子面,多加臊子,快着点儿啊!”

    总旗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示意伙计退下。伙计如蒙大赦,赶紧小跑着去了厨房催促。

    这时,总旗转头对坐在身边的一个士兵说道:“老蔫儿,听说了吗?满洲鞑子已经进关了。”

    老蔫儿闻言一惊,瞪大眼睛说道:“谢头儿,你说的真的假的?鞑子才多少人马啊,能打得过闯贼?”

    谢头儿不屑地撇了撇嘴:“鞑子纵横辽东几十年了,从万历年间就开始闹腾。你以为他们的战斗力是闹着玩儿的?靠那些贼寇能挡得住他们?哼,我看悬!”

    老蔫儿听后有些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说的也是哈。那你说鞑子下一步会不会打山东啊?再接着就是我们江淮了?”

    谢头儿瞪了他一眼:“这事儿是你该操心的吗?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咱们这些小兵小卒的还是顾好自己吧!”

    老蔫儿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然而他心中却不禁开始担忧起来:如果真的如谢头儿所说,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

    杨文远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也是暗潮涌动。他没想到自己刚刚来到这个时代不久,就赶上了如此巨变。

    满清入关、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这些历史事件原本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现在却真实地发生在了自己眼前。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现在是五月初九,满清于四月二十九进关,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被满清封为平西王,引清军入关。

    张大牛狼吞虎咽,转眼间已将面前的面条一扫而空。

    他抹了抹嘴,看着还在细嚼慢咽的杨文远,笑道:“我说老爷,您可真是讲究人啊,吃个面都这么斯文。”

    杨文远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这憨货,面都堵不上你的嘴。滚滚滚,别打扰我吃面。”

    张大牛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说道:“得嘞,爷您慢慢吃,我不打扰您了。”说完,他便真的闭嘴不言,坐在一旁看着杨文远吃面。

    然而,就在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只见那个总旗一脸凶相地站起身来,对着伙计就是一巴掌:“狗日的,你还敢跟爷要银子?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伙计被打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他捂着脸,惊恐地看着总旗,半天没反应过来。

    总旗却还不解气,又一脚踢在了伙计的小腹上。伙计被踢得倒在地上,疼得直哼哼。

    “老子守卫乡梓,护卫你们才有你们这安稳的生活。你不体谅爷的辛苦也就罢了,吃个面还敢问爷要银钱?不长眼的狗东西!”总旗一边骂着,一边又啐了一口唾沫在伙计身上。

    骂完之后,他转身就走出了面摊。看到周围围了几个人在观看,他又瞪着眼睛喝骂道:“都给老子滚开!别他娘碍着爷的道儿!”

    人群被他这么一骂,顿时都吓得散开了,躲到了一边去。等这几个军兵走远之后,人群中才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这世道还让不让我们老百姓活了?”有人叹息道,“这些当兵的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是啊!自从刘泽清到了淮安之后,我们百姓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另一个人也附和道,“他们这些当兵的不但不保护我们;反而还欺压我们、勒索我们。真是可恶至极!”

    杨文远目睹了刚才那一幕后,不禁摇头叹息。这世道艰难,不公的事情层出不穷。

    即便在城中,也难免遇到那些欺压百姓的兵痞。若是在城外,他们恐怕更加肆无忌惮,动辄拔刀相向。

    “我们走吧。”他轻声说道,随后将两钱银子拍在桌上,带着张大牛和其他亲卫离开了面摊。

    一行人沿着西门大街一路前行,不久便看到了那座写着“风调雨顺”的牌楼。

    回想起伙计的话,他们右转继续前行。然而没走多远,一股难闻的粪便气味便扑鼻而来,让杨文远不禁皱起了眉头。

    “什么味道啊,这么臭?”一个亲卫忍不住嘟囔道。

    “应该是骡马市的味道。”杨文远猜测道,“我们快到了。”

    果然,当他们转过一个街角时,骡马市场的喧嚣声便传入了耳中。

    市场上人声鼎沸,各种马匹、骡子和耕牛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商贩们的吆喝声、买家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

    杨文远带着亲卫们挤进人群,开始仔细挑选马匹。他们一边观察着马匹的毛色和品相,一边与商贩讨价还价。

    “这匹马多少钱?”杨文远指着一匹毛色油亮、体格健壮的马问道。

    “这位爷好眼光!”商贩立刻迎了上来,“这匹马可是上等的好马,跑起来飞快,耐力也足。您要是诚心要的话,就给一百二十两银子吧。”

    杨文远笑了笑:“一百二十两?你可真敢开口。这马虽然不错,但也不值这个价。我给你九十两,卖不卖?”

    商贩一听这个价格,顿时苦着脸说道:“爷啊,您这砍得也太狠了。这匹马我进价都不止九十两呢。您再加点儿吧。”

    杨文远摇了摇头:“就九十两,多了不要。”说完转身就要走。

    商贩见状急忙拉住他:“行行行!九十两就九十两!您可真是会还价啊。”

    就这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杨文远终于用满意的价格买到了几匹好马。

    张大牛和其他亲卫也都挑选到了合适的坐骑。

    杨文远继续在熙攘的骡马市场中穿行,目光在各式各样的马匹上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