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回九四好种田 » 第七十一章真正的人才

第七十一章真正的人才

    因为最近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事情,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去。

    谢国兴帮忙联系的中介公司,也有一名职业经理人,答应过来面试了。

    对方是名四十左右的清瘦男人,名字叫郑建树,毕业于国外的一所大学,以前在香江那边工作,最近回浙省,打算在老家定居,顺便找一个新工作。

    看了他的履历,方明湘就有些发毛。

    这样优秀的人才,来她这家小公司当经理,是不是太浪费了?

    “想这么多干什么?”谢国兴鼓励道。“或许他就是想找家小公司,然后把它做大做强。对天才来说,这样才比较有成就感吧!”

    “行,你这话成功安慰到我了。”方明湘被他的话逗笑了。

    尽管有重生的经历,但是纯粹的管理能力,她确实有非常大的欠缺,碰到这种海龟,心里没底才正常。

    面试地点定在健身会所那里。

    制衣坊不过一家小店,电子厂更不用说了,相对而言,也只是这边比较拿得出手。

    看到郑家树本人时,她更加不淡定了。

    因为她前世见过这个人。

    前世创办明湘健身会所时,已是零四年了,那时候网络已经很发达,虞城每年都会评选一次百强企业,将名单在网上公布。

    印象中有一个叫郑家树的人,也在这个名单里。

    记得他在虞城开了家国际大酒店,档次之高,规模之大,几乎是超五星酒店。

    而虞城这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大型的地区会议,接连不断,而国际大酒店的服务和配套是顶级的,成为政府的首选举办地。

    而年轻人对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土豪。

    国际大酒店的大厅非常宽广,至少有几千平方米,其中前台的一角,布置了一个青瓷展厅,据说全是郑家树这些年的收藏。

    那时候鉴宝节目已经非常流行,这些青瓷的价格,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郑家树可以说是虞城的一个名人,方明湘跟朋友去国大吃过饭,也有幸遇见过他。

    只不过他除了酒店之外,还从事什么行业,却没有人知道。

    没想到这样一个显赫的人物,居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方明湘怎么能不忐忑。

    好在重生前她都四十多岁了,想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并不是难事。

    “郑先生你好,请坐。”把郑家树请进办公室,安排他在沙发上坐下来,方明湘亲手给他泡了一杯茶,递到他面前,以示尊重。

    “谢谢。”郑建国看人时,眼神并不凌厉,反而有种其它人身上少见的温润。

    普通话也很标准,低沉中带着些磁性,就像一个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带着些淡淡的书卷气。

    “看到郑先生的履历,老实说我受宠若惊。”方明湘自我调侃了一句。“我只有一家小公司,没想到能吸引你这样的高级人才过来。”

    这真的是方明湘的心理话。

    照她的计划,能有个中型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过来,就非常满意了。

    毕竟短时间内,公司发展得不可能这么快,还不需要郑建树这种级别的人过来。

    “是吗?”郑家树笑道。“可能是缘份吧!正好你这时候想找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我正好没工作,在找工作,于是碰在一起了。”

    他笑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生动,给人一种极强的亲和力。

    “那真的说明我们有缘份。”见他这样回答自己,方明湘笑了。

    前世听人说过,那些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有一门重要的课程,就是面部表情管理。

    特别是到了一定年纪的管理人员,脸上的表情已经练得炉火纯青,特别容易给人好感,比那些演员还厉害。

    郑家树脸上的笑容,是他天性如此,还是后天练出来的呢?

    “对我来说,一家公司的规模大小,其实没差别了,关键是聘请我的人。”郑家树自信地回答。“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小企业发展成大型集团公司。至于请我的是一家二十人的公司,还是二百人的企业,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这话听起来很狂,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确实没区别。

    或许有人觉得,二百人的企业,管理上肯定有了一些基础。

    问题是,对他们来说,这样未必是好事,反而是一张白纸的小企业,更方便他重头到尾进行制度建设。

    “确实是这样。”方明湘不得不点头。

    跟他讲话,主导权一直掌握在对方手里,方明湘倒没想过要争辩什么。

    一个这种级别的职业经理人,如果这点都做不到,那他的能力,就得打个问号了?

    “方小姐。”郑家树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如果你想请我担任公司总裁,有个前提条件希望你能接受,那就是公司的事,你可以跟我商量,但是不能强迫我照你的方式去做。”

    在港城和国外工作时间久了,习惯一切照公司的制度来执行,个人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也非常清晰,工作起来非常顺畅。

    但是回到家乡后,他发现自己跟这边企业有些格格不入。

    每当去一家公司应聘,老板都是一付求贤若渴的模样,希望他能帮忙,把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进行改造,提高公司所有人的管理能力。

    等到他真正推行时,老板们又无法接受他把能力不足的人调离岗位。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大多是关系户,不能乱动。

    有的是小舅子,有的是姐夫妹夫,有的是表哥表弟,都是亲戚安插进来的。

    如果这些人位置倒了,老板回家后就会被围攻,他自己都坚持不了。

    但是这些人不动,什么现代制度,都是假的。

    所以最后都不了了之。

    他会过来方明湘这边,最主要的原因,是打听到这个年轻的女老板,性子比较刚硬。

    这样的人,应该能给自己足够的空间。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谢家。

    留在中介公司那边的联系人,是谢国兴,他稍一打听,就知道了谢国兴的真实身份。

    没想到他这个谢家后人,跟家里闹翻后,居然在虞城开公司。

    郑家跟谢家虽然没有渊源,但是同为余杭人,他对谢家的家庭情况,自然不陌生。

    最关键的是,他跟谢国兴的堂姐谢国春是高中同学,那时候甚至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

    最后因为身份的差距,在长辈的干涉下,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郑家只是余杭小富之家,谢家却是有数的大家族,门第差得太远了。

    他会出国,也是因为年轻,觉得丢了面子,不愿意继续留在国内。

    恰好有亲戚在国外工作,于是托他帮忙出了国。

    这件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郑建树早没放在心上了。

    但是有这段香火情依然忘不了,这边自然成了他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