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绍圣元年 » 第七章 武学

第七章 武学

    兴奋莫名的赵佣到慈元殿让人摆上酒菜,跟皇后分享着今日的喜悦,孟婵虽然不太懂赵佣说的是什么,但她知道官家不需要她明白,他只是在倾诉一些东西,而她只需要在这个时候默默的陪着他,并且给出回应就好。不知不觉赵佣就喝多了。看着面前因为喝酒小脸通红,眼神依旧温柔的女人,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也许是近三个月来情愫已经在悄然之间默默生根!赵佣慢慢地摸到孟婵的脸。四目相对。

    翌日,清晨的阳光洒下,赵佣睁开双眼,看向了身侧还在酣睡的孟婵,忍不住想要亲上一口。也许是动静太大,将孟婵惊醒,刚刚睁开眼的她还有些迷茫,看到旁边坏笑的赵佣,俏脸顿时一红,忍不住将头埋进被窝。她这一动让早上本就有些激动的赵佣,顿时忍不住,掀开被子,俯身而上。日上三竿!一直到外面宫女呼唤,孟婵才摆脱赵佣,红着脸让宫女侍奉着去洗漱。赵佣本想一个帅气的鲤鱼打挺翻身而起,只可惜腰上力道不够,只能是跌在床上。

    乐不思蜀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半个月,一直到李诫进宫,汇报水泥跟红砖的情况,已经调整好比例。但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石灰石锤造成粉末的工序太过繁重,现如今只能靠人力,如此一来大批量的制造就成了问题,目前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相对来说东京以及周边肯定能供应得上。叹了口气,让李诫对于水泥跟红砖的具体效用跟长处跟以往的糯米浆跟青砖做一个数据对比,然后再正经的写一份奏章出来。同时让李诫多发三个月的工酬给他们,对于能力突出的那几位多发半年的。本来赵佣的本意是给有能力的那几位工匠一些荣誉的。但是在这个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以他现在的能力,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任重而道远!

    慈宁殿赵佣正喝茶等着高太后看完李诫的奏章时,高太后开口道:“李诫所奏之水泥跟红砖等新物,哀家听说皆是官家的主意?他现在修改的《营造法式》好像也是官家提供的修改意见?哀家倒是不知道官家何时对于这些奇淫技巧有这么多独到的见解。甚至言之有物?”

    “祖母晓得孙儿的,有时会看一些旁的杂书,这些都是孙儿在一本不知名的古籍中看到。觉得或许于国于民有利,便让李诫试着弄弄。没想到真的让他们摆弄出来。孙儿自是不会沉迷奇淫技巧之中,众多事宜孙儿也都交给李诫。以后更是会多多诵读圣贤之书。让他们来上奏章,也是孙儿不想涉足其中。”赵佣听到奇淫技巧四个字,无论心里怎么想。立刻先把态度摆出来。反正本来就想为李诫他们请功,这样推脱也算两全其美。

    “官家有此心便好!我看李诫在奏章中说准备在外城新建将作监跟工匠宿舍用作实验是何意思?”

    “回禀祖母,水泥跟红砖毕竟是新事物,为了让众人接受,必须要有实际建筑出现,大家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好处。再加上很多工匠都没有自己的住所,基本都是在将作监的大通铺留宿。时间日久容易滋生疾病。所以才想着在外城重新规划一片地方,重新建造将作监,在旁边建造工匠住所,就算他们这次功劳了,而且所有相关的都是他们自己弄,花费也就是以前的两成,主要是工料,现在工料也比以往便宜许多。祖母同意的话,便让他们设计房屋构图,开始施工!”

    “花费倒是不大,哀家给户部看看,财政没有问题,就拨款给将作监。”

    “谢祖母”

    “此事若成,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都说开源节流,户部每年的工程拨款可是不少,可是能省下不少钱财。官家已经有明君风范了。”

    “都是跟在祖母身边学的好”

    哈哈哈,高太后开怀一笑!

    趁着高太后高兴赵佣道:“祖母,皇后近日总在孙儿耳边说其祖父孟元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再领军事已经不妥当。孙儿就想着是不是给孟元在东京一个闲职,这样也好对皇后有个交代。”

    “哦?不知官家觉得给他个什么职位好呢?”

    “武学如今不是挂在国子监下辖吗,孙儿是觉得武学跟太学一样,武学的司业还没有人任职,就让孟元过去挂个名,从四品的闲官。祖母觉得如何?”(这里说一下,宋朝时期就有军校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开办的正规军官学校,虽然仁宗时期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但是经历党争后,武学现在名存实亡。基本上就是勋贵的镀金地,甚至连一个正经的校长都没有。)

    “官家,武学为何一直没有司业?还不是王介甫(王安石)那厮祸国殃民,乱行法制。并且以文制武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恪守祖宗法度才能坐稳江山啊!”

    “祖母说的是,是孙儿孟浪了,但是孟元只是做个司业。王介甫虽有万般不是但是武学也是仁宗爷爷主持建立的,孙儿是在是不想因为权贵的嚣张跋扈,糜烂不堪。导致仁宗英明受损。不如孙儿自领天下兵马大元帅,凡是通过武学考核的学子跟进士一样都是天子门生,这样的话也不违背太祖的法度。”

    高太后深深的看着赵佣,赵佣也回视高太后,这是两人的第一次对视。也是赵佣三个多月以来第一次平视高太后。自从高太后病重那次双方不用言说的默契后,赵佣正式提出自己的要求。高太后想过赵佣可能从军权入手,本以为会从禁军姚麟跟孟元入手,分解禁军。没想到只是要了武学,甚至还将孟元从禁军调了出来。(虽然孟元如今是两千多骑兵的马军都虞侯算是三把手。但是正所谓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虞侯不带都,话粗理不粗!虽然级别高但是没啥领兵的实权。而且就宋朝的制度。孟元在军中基本上没有上升空间。武学也需要一个赵佣信得过,并且有经验的人来执掌。)

    “既如此,朝会上与诸位大臣商议,通过朝议就依官家的心意。”

    一旬后赵佣跟着孟元来到武学,看着门上的匾额,一种改名的欲望蠢蠢而动。平复了一下心情,迈步走入其中。学子们已经按照军阵排列,赵佣走上点将台,看着下面有朝气蓬勃面色激动的,也有站姿不稳漫不经心的,好心情一下就消散一些。也不说话就是按照军姿的标准站着看向下方学子,孟元有些奇怪想要上前询问,赵佣转头示意不用管。皇帝不说话,其他人也都不敢讲,只能陪着。一刻钟后,下方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赵佣示意孟元记住,半个时辰后已经一部分人开始站立不稳。甚至有两人跌坐在地上。

    赵佣开口道:“今日朕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便是尔等元帅,看到你们这幅模样,朕很失望,这还是我大宋武学培育精英将领的地方吗?肆意喧哗甚至军列都站不稳,我大宋子民还能奢望你们这些人来保家卫国吗?还能够放心的将家园交给你们这些人来保护?我知道你们大部分都是勋贵之后,来武学无非就是镀金然后去地方上作威作福,你们再考虑自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因为自己导致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破碎?孟元何在?”

    “臣在!”

    “元帅训话时,窃窃私语按军规如何处置?”

    “回禀管家,仗一百”

    “刚才说话的那几人你可记住?依军规行事。”

    “臣,遵旨!”说完孟元示意身后亲军执行。

    “军列时站立不稳的那些人,可以直接回家了,武学不收你们这些废物。”

    此话一出,刚才跌坐在地上的一人猛的翻身跪下:“官家,还请再给一次机会!我等以后绝对认真训练,绝对不负君恩。”曹明远知道天子门生是多大的荣耀,尤其他还是曹家后人,只要能从武学毕业,那他以后绝对是平步青云,面对远大前途,他不舍得,下意识的就想留住这份前途。

    “孟元,非应得传言,而辄高声者该当何罪?”赵佣看着下方的曹明远,今日正想着怎么立威,你到是自己送上门来。

    “回禀管家。非应得传言,而辄高声者,斩!”

    说实话赵佣听到斩的时候,心跳陡然加快。下意识的伸出手,却还是说不出那个斩字。身后的孟元看到赵佣挥手,直接招呼亲军,将曹明远架了起来,亲自一刀下去!顿时身首分离。孟元不是认不得曹明远,也不是看不到官家脸上的纠结。但是在官家问询并且挥手后曹明远不死也得死,别说只是曹家子弟,就算是曹评在这里。今天他也得先把人架起来,把刀放在脖子上。要不然皇家威严何在!

    赵佣近距离看到这血腥的一幕,气血翻涌,胃里好像翻江倒海,忍了半响,想要开口却差点忍不住吐出来。只能面色铁青的走下点将台。一刻钟后还是孟元上来宣布,武学学子五日后进行考核分为文考和武考,并且让人在东京张贴告示三日后进行初选,此次考核凡是不及格者全部去除武学名单,不予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