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霍格沃茨的死灵德鲁伊 » 021少年不识愁滋味(上)

021少年不识愁滋味(上)

    把史蒂夫“放生”到了禁林里,本杰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一身轻松地调头返回了城堡。

    因为海格不在家,连计划中碰面寒暄几句的时间都节省下来了;

    和史蒂夫的分别也没占用太多时间,所以本杰明回到城堡的时候,距离晚餐开始还有一些时间。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段时间,本杰明也就没有再去泡图书馆打发时间,而是直接去了礼堂,坐到斯莱特林的长桌边,拿出上午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翻阅了起来。

    一边吸收着精神食粮,一边等待着物质食粮。

    花了十几分钟看完了绪论,礼堂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周围也逐渐喧闹了起来。

    隐约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本杰明抬头一看,原来是格兰芬多长桌那边,哈利和罗恩终于出现了。

    不知是否因为中午孪生兄弟给他们带的食物不够,以至于哈利和罗恩没吃太饱;

    虽然现在还没到开饭的时间,但是俩人已经早早来到礼堂等着开吃了。

    看着他俩一个劲儿地冲这边招手让自己过去,本杰明心知他俩(尤其是罗恩)不可能跑到斯莱特林这边来,所以也只能是自己过去找他们了。

    来到格兰芬多的长桌前,本杰明毫不见外地直接坐到了哈利和罗恩对面的长凳上,顺便还和不远处的双子星点点头打了个招呼。

    “听弗雷德和乔治说你中午找我俩来着,是有什么事吗?”

    毕竟是有好几个哥哥罩着的人,同样新入学刚满一天的罗恩,状态比起哈利放松了太多,完全是把格兰芬多当自己主场了。

    “也没什么事,昨天分院之后咱们就分开了,我也没来得及跟你俩说声再见。”本杰明的语气显得很是随意。

    “哦,对,是这样……”

    无论是罗恩还是哈利,刚刚小学毕业的男生与外界的交往显然还处于随心随性的阶段,并不具备“经营人脉”、“维护关系”的意识。

    “我们也想跟你说再见来着,不过晚宴结束之后级长要求所有新生集体行动,一起回公共休息室去,所以我们才……”

    哈利听了本杰明的话之后,才恍然惊觉自从昨晚分院之后,自己竟然压根就没再想起过这个火车上曾帮自己拎箱子的新认识的朋友。

    他唯恐本杰明心里留下什么芥蒂,所以拼命地想解释。

    “没什么,我这边也是一样。”本杰明当然不是过来兴师问罪的:

    “昨晚我也是跟着大部队直接回了斯莱特林的公共休息室,所以今天中午才想着会不会在这里见到你们。”

    听到本杰明贴心的解释,哈利显然松了一口气。

    毕竟这么多年了,终于在昨天才认识了两个新朋友;

    这要是刚过了一天就少了一个,那也太令人沮丧了。

    一直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罗恩就没有那么细腻的心思了,满心想的都是另一件事:

    “你怎么被分到斯莱特林了?那里可都是黑巫师……”

    似乎“黑巫师”这个词把他自己都吓到了,罗恩看到眼前本杰明校服长袍上蛇院的徽章,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说法有些偏颇,急忙改口道:

    “当然,我不是说你,并不是所有的斯莱特林都是坏人。只不过所有后来变坏的巫师确实都是出身于斯莱特林的,所以……”

    本杰明当然很明白从罗琳大婶到邓布利多,从主角三人组到普通学生的格兰芬多对斯莱特林的成见。

    这就像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旗帜鲜明地表现了“尊刘抑曹”立场,虽然极为勉强给了曹操一个“枭雄”的称号,以示“我没有对你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但是仍然坚持“你再牛B也是个坏人”的态度。

    后来随着颠覆、解构风气的流行,舆论也慢慢开始“不走寻常路”。

    织席贩履的大耳贼成了强行攀龙附凤的假“皇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终于成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摄政孤臣。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确实人都是复杂的、多面的,仅凭一鳞半爪去管中窥豹,那千古忠奸有谁能未卜先知呢?

    好在曹操并非强迫症,总算没把事做绝,他自己终生只称“魏王”,把“被禅让”的脏活儿留给了儿子曹丕。

    所以前世本杰明读哈利波特原著时,也曾经问过自己这个定位的问题。

    究竟是把这一系列故事当做(成年人的)童话来看,还是当做一个真实的“哈利波特宇宙”的平行世界来看。

    如果认为是童话,那当然就没必要较真了。

    童话中的好人,就是可以比白莲花还白莲花,比圣母还圣母。

    童话中的坏人,则个顶个都是穷极无聊、闲极生事、无事生非……总之毕生价值全都体现在给童话主角没完没了地找各种各样的麻烦。

    而童话故事的开头永远是所有人的生活原本美好祥和,结尾则是每一对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既没有久看相厌,也没有七年之痒。

    就像东方的成人童话——武侠小说,尤以梁羽生为代表,的主角都是天生的家国情怀、侠肝义胆,而且手头永远有花不完的银子,完全不用去操心下一餐怎么解决。

    其实《哈利波特》系列也是如此。

    前世本杰明第一次买原著小说时只有《魔法石》到《凤凰社》的五本,《混血王子》和《死亡圣器》尚未问世。

    所以罗琳大婶在前后持续数年的创作中,就像众多的网络连载写手一样,其本身的理念与思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个逐渐发展、深入的过程。

    也许在作者刚开始动笔的时候,确实如其所言,只是为了给女儿讲一个童话,即编出一个低幼版的故事即可。

    等自己的作品大获成功之后,身为作者的罗琳,即使并非如东方文人那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大情怀,但是既然已经算得上是成功“著书立说”了,那不免也会有“文以载道”的自觉。

    因此后续的作品中,故事越来越真实,主题越来越深刻,角色性格越来越丰满多面,人物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且现实。

    在本杰明看来,其实这才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原著和电影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反之,“纯粹”的童话故事,无论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其读者都只是小孩子,过了那个特定且狭窄的年龄段之后,连重温回味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即便是魔法界的童话故事——《诗翁彼豆故事集》,也就罗恩在小时候看过。

    连赫敏这种有书就不会放过的强迫症、“书呆子”,宁愿去看一本又一本的《一段校史》,也丝毫没有表现出要回头去“补全童年”的兴趣。

    前世本杰明身边,有不少从初高中甚至小学开始接触哈利波特的,一本本的小说,一部部的电影,前后历经十余年的时间,仿佛是一位同龄人在伴随自己一起成长,共同度过了难以忘怀的青葱岁月。

    这点也是本杰明所艳羡的。

    前世他与哈利波特的接触,已经是上大学以后的事了。

    高考之前的寒窗学子,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无疑不可能有时间、有精力再去涉猎“用不上的闲篇儿”。

    所以本杰明甫一接触哈利波特,就已经是五本原著了,一口气通读下来,固然可以说是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但是这个朋友更像是自己大学时认识的新同学。

    彼此都已然是跨过18岁门槛的“大人”了,心理上的相处模式也自然而然更接近于成年人那样的“求同存异”,甚至“合则留不合则去”。

    童年或者少年的交往,从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都拼命地想和对方一模一样,确实能说是恨不得“两个人好成一个人”,两个人彻底不分彼此才好。

    而成年人的交往,首要的就是确定彼此之间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合适,既不会过远使关系变淡,但是更不会太接近使双方都感到压力。

    说到底,本能地会给对方留出适当的“个人空间”,而不会像抱团取暖的刺猬那样,接近的同时却带给对方伤害。

    比起原著小说的变化,电影则要加个“更”字。

    网上有人横向比较了八部电影的开头,从《魔法石》的鲜艳明亮、晴空白云,到《火焰杯》的黯淡压抑、愁云惨雾,最后到《死亡圣器》的阴沉晦涩、暗影迷雾,可以明显看出色调的变化,也预示了电影主题的转变。

    就仿佛一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儿童,随着年纪的增长,走出了校园、踏入了社会,看到了霓虹灯背后的黑暗,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艰难。

    说了这么多,在本杰明作为读者的潜意识里,固然也会认为每个格兰芬多或多或少都具备主角光环,每个斯莱特林都可以说是潜在的反派,但是绝不会把自己直接当做法官,一定要除恶务尽,去把一切罪恶都扼杀在摇篮里。

    因此本杰明更多是把每个角色看作理念不同的真实存在,有各自的立场、也有各自的利益。

    没有利益冲突时,斯莱特林也会是热情好客的良友;发生利益冲突时,格兰芬多也不免沦为心狠手辣的叛徒。

    当然,本杰明也没指望能用吃饭之前随便聊几句天的这么点时间,三言两语就能把小矮星彼得和雷古勒斯这两个各自阵营的“叛徒”给哈利和罗恩说清楚,去扭转他俩(尤其是罗恩)先入为主的成见。

    所以他对“黑巫师”的话题避而不谈,只是笑道: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把我分到斯莱特林了。分院帽用了那么长时间都没能做出决定,可能是觉得我没什么特质,去哪儿都不太合适吧。最后随便分出去就完事喽。”

    “那也别分到斯莱特林啊,要是来格兰芬多咱们仨不就能在一起了。”罗恩还是觉得无比失落,感情上非常难以接受。

    既难以接受三个朋友却身处不同的两个学院,更难以接受的则是自己的朋友竟然是个斯莱特林;或者说,自己竟然和一个斯莱特林成为了朋友。

    当然,后面这一点刚刚在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就被罗恩赶紧掐灭了。

    “谁知道分院帽是不是糊涂了,也许它觉得今年分到斯莱特林的人太少,就想着尽量把人数平均一下呢。”本杰明耸耸肩,果断把锅甩了出去。

    “有可能耶。”哈利这个老实人一下子就相信了:

    “轮到我的时候分院帽也想……也想了好长时间才做出决定,给我的感觉确实是它自己也没有个准主意。”

    本杰明当然看得分明,哈利是说到半截的时候突然停了一下,心虚地瞟了罗恩一眼看他没有注意到,才匆忙地临时改了口。

    看来哈利虽然社交经验近乎为零,但也不是完全的傻白甜。

    有本杰明这个前车之鉴摆在面前,他本能地意识到了分院帽曾经想把自己也分到斯莱特林这件事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的好。

    至少,目前看来绝不能让罗恩知道。

    罗恩并没有注意到哈利的改口,因为他在说到斯莱特林的时候,下意识地就往蛇院长桌那边看去,却发现坐在那边的小马尔福也正在向这边看。

    “就像那边那个臭屁的马尔福。”罗恩朝那边努努嘴,颇为不屑地说道:

    “我记得他分院的时候,帽子都还没有沾到头发呢,就喊出斯莱特林来了。

    “要我说,他才是个货真价实的斯莱特林,板上钉钉的黑巫师崽子。”

    罗恩斩钉截铁地断言道。

    本杰明登时觉得有些无趣了。

    虽然在罗琳大婶的设定中,“尊狮贬蛇”是第一原则,但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也未尝不算是一种歧视。

    这种歧视即使不能简单地与种族歧视、地域歧视、性别歧视……等政治正确级别的高压线相提并论,但是也不能说就没有问题。

    如果说,小马尔福(及伏地魔为代表的所有食死徒)单纯因为血统问题,就简单粗暴地歧视(甚至伤害)混血和“泥巴种”固然不对,那罗恩这样片面因为分院问题就同样简单粗暴地歧视斯莱特林难道就可以吗?

    至少前世的本杰明作为华夏人,对很多同胞在国外因为守秩序、讲礼貌而被误认为脚盆国人、泡菜国人的事,难以高兴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