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幕后:从翻红天王开始 » 第105章 新编古曲

第105章 新编古曲

    第二天,李枢便带着自己合成后的《新编-十面埋伏》去了一趟学校,直奔倪凡的办公室而去。

    对经典进行改编,向来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就是一场冒险

    更别提是对古典名曲进行改编了,本身音乐对于听众来说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存在,古典名曲多年的存在已经深入人心了,本身就有很庞大的传统受众。

    你将古曲改的符合现代审美了,但是就会遭到传统受众,甚至是上了岁数的艺术家批评,批评改编者将传统古典改的这般面目全非,已经不符合原曲意境了。

    但你若是只采用小修小补的方式进行改动,到最后既无法表达出“新”,也无法讨好“传统”,又会落得各种埋怨和批评。

    像是《将军令》改的《傲气傲笑万重浪》这种深入人心的曲子,真的是太稀少,太罕见了。

    所以,李枢干脆狠下这个心,就只挑一头听众的耳朵进行俘获,传统方面他一没资历,二没深厚的功力,还是不要轻易地去进行挑战了。

    敲响倪凡办公室的门,李枢进去后才发现民乐系的院长薛一平也在办公室内,一见到李枢,两位老教授就立马关心起他们在国风盛典的情况来。

    “我就是为了这个节目的事来的。”

    一听李枢说这话,薛一平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片,马上关心地问道:

    “怎么了?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按照这个规则,可是不能找老师进行指导的哦,这个是君子协议。”

    见薛一平说的认真,倪凡也在一旁附和地点着头,表明自己不会对他们的作品创作提供任何思路意见。

    这让李枢倍感哭笑不得之余,又对这两位老教师、老前辈的人品素养感到敬佩。

    “您二位这是想哪去了,思路我们已经定下来了,曲子我这边也做好DEMO了,我们的改编有点太颠覆了,所以我本来是想来让倪老师给我把把关,听听看的。”

    “既然您二位现在这么说,那我就直接走了,不然你们忍不住提两句建议,还得再算我们自己人违规,那多划不来。”

    说完这话,李枢就准备转身离开了,他也的确是不想让两个老师为难,他本来也只是想让古曲的传统听众感受一下自己手中的新编古曲,看看他们的接受程度如何。

    那既然比赛规则有这么一条君子协议,李枢索性就再费点劲去找别人听听看,给黄森、包元相、林山河这几位老前辈听也是一样的。

    结果他刚转了半个身子,就听到身后的倪凡叫住了他。

    “等一下,你小子着急跑什么?你把曲子拿来,我们俩只听不说话不就行了吗?”

    李枢闻言转过身看着面色坦然的倪凡,犹豫着问道:

    “真能行吗?我是担心您忍不住自己澎湃的教学欲望嘛,别到时候我再成拉低您人品的罪人了。”

    “啪!”

    倪凡直接把办公桌上的圆珠笔丢了过来,砸在李枢的身上,笑骂道:

    “你小子现在是越来越皮了,什么欲望、罪人的,没个正形,把曲子留下,人滚蛋。”

    薛一平也听的差不多了,明白李枢是担心自己改编的太过了,怕他们这些老前辈接受不了,也开口说道:

    “你就按照你们倪老师说的做吧,曲子留下,让我们这些老古董听听看,你现在也可以直接去跟你的队员们去编排了,反正我们就是提前听一听,也不告诉你能不能行。”

    两位老师都开口了,李枢这也没办法反驳,索性就按照他们说的,用个人终端把制作的DEMO发到了倪凡的邮箱中,然后自己就转身离开,去找袁恒他们排练了。

    李枢这刚走,两个老教授便立马凑到了倪凡的电脑前,点开他发过来的DEMO鉴赏了起来。

    点开之后,才发现他们改的是十大古曲之一的《十面埋伏》,怪不得这群学生小心翼翼的呢,胆子还挺大,薛一平还没开始听,就笑着对倪凡调侃道:

    “你这个学生胆子有点肥啊,这种官方卫视的舞台上面,敢当着一群老资历改古曲。”

    对此,倪凡倒是不惊讶,毕竟先前已经有过李枢改编《将军令》的经历了,虽然那次有黄森从旁协助他拆解分析,但也能体现李枢本人的胆量。

    “那院长我们听听看?”

    “听听看。”

    点开这首《新编十面埋伏》之后,两位老教授第一反应就是蹙起眉头来。

    原本的古曲《十面埋伏》节奏是递进多变的,用这种旋律结构来描绘垓下决战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试图用音乐来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可是李枢新编的这个版本,虽然浓缩了原作的精髓,也就是最激烈的那部分,但是却少了很多递进变化的感觉,但两人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还是听了下去。

    紧接着,华夏大鼓也加入其中,随后更是电吉他也出现在乐曲当中,音乐瞬间变得激昂高亢,旋律干脆激越,节奏也是越发紧促,似乎在用极快的节奏演绎了楚汉相争时的那种紧迫感。

    当两分钟左右的版本听完后,两位老教授蹙起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然后又立刻点开了那个五分钟的版本。

    结果还是一样的,时长虽然变长了,但是旋律结构却没有改变。

    如果原曲表达的是打仗的顺序,从列队、擂鼓、走队、呐喊、排阵再到败阵等等,曲子有快有慢,有起有伏,它叙述的是一整件事情,有完整度。

    那新编曲就是把最刺激的部分都保留下来,把其中的慢板去掉,表达的就是刀剑相撞,你来我往,很激烈也很热闹,旋律和节奏都非常激烈粗暴的那种。

    肯定是说不上难听的,曲子是好听的,只是不能像原曲那样,一支烟一杯茶,一支古曲品一天。

    薛一平沉默了很久才缓缓看着同样沉默不语的倪凡问道:“老倪,这编曲你怎么觉得?”

    倪凡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这才斟酌着用字用句点评道:

    “应该是会很受年轻人的喜欢,这的确是给民乐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形式,至于能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我现在不好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