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扶摇万里路 » 014 观音院

014 观音院

    杨玄几人来到山门山,只见一座庞然大物坐落于山野之上,正是一座寺院,从外面都可以感受寺院的壮观与豪气。

    各个殿阁错落有致,叠叠廊房布置巧妙。

    寺院之外,巍巍大道直通山巅;庙宇之内,条条小道各通其居。

    大道左右林柏傲然挺立,小道满院青松独领风骚。

    钟鼓楼高,佛塔梯险。

    高台庙宇祥和见,倚烛参禅常自勉。阅尽浮华自洗尘,抛开名利知情暖。

    难怪世人都说: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唐宇下马,朱吾能正想上前敲门,只见大门打开,一僧人从中走出:

    他头戴毗卢帽,身穿无垢衣。双耳挂铜环,蛮腰系丝绦。草鞋裹双足,木鱼占双手。

    朱吾能一时愣住了,一旁的唐宇赶紧上前将他拉到一边,自己对着那僧人行礼,向其说明来意。

    那和尚听了以后连忙答礼,满嘴善哉善哉。然后看着唐宇问道:“诸位施主从何处而来?请先随我进去喝杯茶。”

    原本准备出去的他打道回府,在前方领路。

    唐宇答道:“贫僧和诸位同伴从东边唐王朝而来,奉唐王之命西出,去雷音寺拜佛求经,这几人是护我周全之人。到达此处时天色将晚,故想在贵刹借住一宿,还请行个方便。”

    那和尚闻言,道:“方便,方便。诸位请随我来,快请进。”

    唐宇和杨玄同步,朱吾能次之,龙五签马,沙众生抗行礼。

    看着吊儿郎当,满不在乎,随心所欲的龙五,那和尚指着他小声问唐宇:“那人是干嘛呢?怎么看也不像好人。”

    唐宇看了龙五一眼,道:“慎言,慎言!他是个纨绔公子,急性,脾气火爆,若让他听到你背后议论他,他定要与你争斗。”

    唐宇叹了口气,接着道:“他是王朝世家大族子弟,家族为了磨练他的性子,这才让他与我同行,还请本家多包涵。”

    说着,唐宇又对着和尚行了行礼。

    至于这套说辞,都是几人商量好的。杨玄和朱吾能是他的护卫,沙众生挑行李的,龙五牵马的世家纨绔子弟。

    那和尚闻言说话声更小,道:“要得,要得。如此人物都能屈居长老之下,可见长老佛法无边,大善。”

    唐宇谦虚几句,道:“你有所不知,这货要是混了点,可甚是有用。”

    一行人进入山门,只见正殿上方一块巨大牌匾写着“观音禅院”。

    唐宇见了十分高兴,道:“弟子得菩萨引度,踏入佛门,修行佛法。每想起此事便诚惶诚恐,怕自己学艺不精,有辱菩萨盛名。如此,弟子只能加倍学习,望有所成就。

    每想起菩萨之善举,弟子常怀感恩之心,但未能向菩萨叩谢;今入禅院,见菩萨道统,便如见菩萨一般,定当好好拜谢。”

    那和尚闻言,当即让人打开殿门,请唐宇上前朝拜。其他人则在外面等候。

    唐宇先是梳洗打扮,然后焚香礼拜,他展背舒腰,双手伏地,手心朝上,头接殿土,望金像恭敬叩头。

    那和尚见唐宇如此,他便亲自去敲鼓,命旁边之人撞钟。

    唐宇跪在金像面前倾心祈祷,真诚向菩萨道谢。

    如此行径自然惊动了寺院大小僧人、上下房长老,赶紧命人查看发生了何事。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晨课时间,一般无事寺院不会无故敲响钟声。如果没人理会,那才是出了怪事。

    当有人来到禅院看到有寺院的和尚领着外人参拜时便明白了为何撞钟击鼓。

    一些人随即返回汇报消息,还有一些人停留在原地,他们要弄清楚这些外来人的来历。

    等到拜礼完毕,这才有僧人上前询问。

    当得知一切后,这些僧人才彻底放心,各忙各事。

    一个本寺院主打扮的人一直在此等待,等到所有人离去,这才上前道:“还请诸位贵客移步前往后院,那里已备好茶水。”

    在他的带领下,龙五牵马,沙众生抬行礼各司其职。

    几人转过正殿,径入后房,依次坐于殿中。

    那院主为几人准备了茶水,闲聊了几句,有安排几人斋饭。

    饭吧,唐宇几人再次感谢了院主,只是还没人几人言罢,便见两个小童搀扶着一位老僧走了进来。

    这老僧头戴一顶毗卢帽,帽上镶嵌着猫眼大小的宝石,颜色各一,足足九颗。

    身穿锦罗绸缎,腰缠金色腰带,衣角边都用金丝衔接,衣上图案精致逼真,闪闪发光。真可谓: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一双僧鞋反而不是特别华丽,依然骄傲的裹着老僧双足,一根金色拄杖顶端镶嵌一颗拳头般大小的血红色宝石。

    老僧满脸皱纹,活脱脱一个黎山老母的翻版,给人行将就木之感;反而是那一双眼睛,犹如东海龙君明察秋毫,腰驼背屈牙齿落。

    院主看见老僧赶紧起身向前行礼,道:“师祖,您来了。”

    院主说完话,赶紧过去搀扶老人坐在主位。

    唐宇、杨玄几人听到院长的称呼,也赶紧起身方便老僧入座。

    等老僧做好,几人才躬身行礼。

    唐宇更是恭敬的说道:“老院主,弟子给您行礼了。”

    老僧起身对他还了礼,各人重新落座。

    老僧道:“刚才听下面的人说,东方的家国来了长老,我这才过来和诸位相见。”

    唐宇赶紧告罪道:“岂敢在您老面前班门弄斧,有些不知好歹,还请老院主恕罪,恕罪!”

    老僧摆了摆手道:“不敢,不敢!”

    接着,老僧问道:“长老,你所在东土到此有多少路程?”

    唐宇道:“我独自从唐王朝王都离开,到边界约六千里;在两界山之时,和这几位施主结缘便一路同行,一路来,遇数座名片大川、溪川河流,见何处民风习俗,过土番国,经三个月,又行约五千里,这才到了贵处宝地。”

    老僧感叹,道:“万里之遥,长老毅力让人惊叹!想我虽贵为院主,却虚度一生,至今也不曾出过远门,真是有些‘坐井观天’了,实乃樗朽之辈。”

    唐宇问:“敢问老院主高寿几何?”

    老僧道:“痴长二百六十一岁了。”

    这话让唐宇羡慕,杨玄则有些震惊,他可以感觉到老僧身上没有修者气息,就一凡人,如何会活这么久,着实想不通。

    一旁的朱吾能听着也有些质疑,沙众生则漠不关心,龙五则气愤道:“你这老头怎的如此欺人?凡人之躯如何活的这般长久?”

    唐宇看了他一眼,道:“慎言!莫要不知好歹,不识高人,我们可还在人家家里。”

    龙五听了有着不服气,不过没有再出言,只是将头看向另一旁。

    那老僧没有生气,也没有指责龙五。他只当是年轻人一句疯话,便不介意,老僧也不再问其他了,只叫小道童给几人献茶。

    左边的小道童随手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上面放着镶金的玉茶杯;右边小道童则提着一把碧玉壶儿,给几人斟了香茶。真是手握金杯,口饮琼浆玉液。

    唐宇见了,甚是喜爱,不停的夸道:“好物件!都是好物件!真是饮茶的最美器具!”

    老僧有些惭愧道:“污眼了!污眼了!小老二岂敢在长老面前班门弄斧。

    书人言,东方诸国乃天朝上国,物样繁多,稀奇珍宝比比皆是,似这般器具,世俗之物,岂能得长老如此美称?

    长老可有从天朝带来的物件,拿出来让我等长长见识。”

    唐宇感叹道:“可怜!我在东土没有什么宝贝之物;即使有,路途如此遥远,也带不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