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晋烟火 » 第九十三章 废后夜谋2

第九十三章 废后夜谋2

    裴頠听司空张华颇有袒护贾谧之事,他以目示意贾模,暗示贾模继续劝说。

    贾模看到示意,便开口说道:“今日之势,皆因当年贾后被选为太子妃。我听闻先帝原本属意卫氏之女,想要择卫司空之女做太子妃,谁知最后却阴差阳错地选了贾南风。”

    裴頠接道:“当年先帝择太子妃一事,着实令人不解。先帝明知卫氏之女有德有才,为何却偏偏选了这才貌毕不及卫氏之女的贾南风。此事着实令人不解,还请司空大人告知。”

    张华悠然道:“此事说来话长。要论个中缘故,那便是先帝选的不是贾南风,而是贾公闾。”

    “选的是贾充?此话从何说起。”裴頠大惑不解。

    “唉,说起来,这又是多年之前的一宗国本之争!”司空张华一声长叹,端起酒杯礼敬裴、贾二人。

    裴頠将杯中酒饮尽,略思片刻后问道:“国本之争?你说的莫名是齐献王司马攸之事。”

    张华点头道:“正是此事。此事说来与令尊大人也颇有些渊源。当年宣帝司马懿生有九子,驾崩之后景帝司马师代父掌权。景帝无子,驾崩之后将其位传于文帝司马昭。文帝司马昭亦有九子,最贤者为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两人是同为文明皇后所生的同胞兄弟。

    文帝司马昭因景帝司马师无子,将司马攸过继景帝司马师为嗣,且常常念及自己是继承兄长之权位,因此对兄长的嗣子青眼有加。他时常拍着自己的位置对司马攸说‘桃符,这是你以后的位置啊’。

    当时世子之位未定,文帝舍长立幼也未必不会。加上当时朝野之中提议拥立司马攸为世子者甚多,连贾充都将自己女儿贾褒嫁与司马攸为妃。先帝深感势孤,心中十分忧惧,就效仿汉惠帝寻商山四皓做靠山一样找到了令尊大人。

    一番长谈之后,令尊大人为先帝才识所倾倒,便成了先帝拥立者,带着一众朝臣时时以废长立幼危害规劝文帝。文帝司马昭只得从众,舍司马攸而立先帝司马炎为世子。

    再后来,文帝因病驾崩,先帝执掌大政后接受魏帝曹奂禅让,这才有了我大晋一朝。”

    裴頠点头道:“此事也曾听人言及,不过家父对拥立先帝之事倒是从未提起过。”

    张华赞道:“令尊大人居功不傲,不以奠定国本为荣,自然是配得上这‘裴武库’的名号了。”

    “司空大人过赞了!家父受之有愧。”裴頠连连谦让。

    张华又缓缓道:“先帝三十岁春秋鼎盛之年,即开创我大晋一朝。一来是因为宣帝、景帝、文帝两代三人皆是雄才大略之主,二来是因为那曹魏王室衰微国运已尽。

    先帝登基之后,欲以分封诸王之策,使王室成为大晋万世一统的屏障,不至于再蹈曹魏王室无兵无勇形同囚徒之覆辙。

    泰始元年,先帝一日之内便分封二十七王,更将自己亲兄弟司马攸封为最为显贵的齐王,对他尊宠有加。先帝与齐王本是极其友爱的兄弟,只是到了后来,两人的关系便因立储而变得有些微妙了。

    你们两人都知道,先帝共有二十多位皇子。其中由武元杨皇后所出者三人,分别是长子毗邻悼王司马轨、次子当今皇上、三子秦献王司马柬。嫡长子毗邻悼王司马轨不幸早夭,若以嫡以长立太子,东宫之位自然当属今上。

    只是先帝对今上能否执掌江山心存疑惑,心中更加属意三子司马柬,就生了舍长立幼之念。虽然司马柬亦为武元杨皇后亲生之子,便毕竟长幼有别,武元杨皇后亦是不允,并以文帝昔日曾生舍长立幼之念为例,规劝先帝对当今皇上多些耐心。

    武元杨皇后又向先帝进了一策,让先帝派自己的才人谢玖去太子宫中侍候,教导太子夫妇之事,以期太子有所改观。未几,谢玖有了身孕,先帝疑惑之心稍安,才在杨皇后的催促下立今上为太子,命其入主东宫。

    只是在册立太子之时,宫中仍有颇多朝臣支持齐王为皇太弟。先帝为了巩固今上太子之位,这才有了纳太子妃以结朝臣的举措。”

    贾模眼睛一眨,低声问道:“听闻这支持齐王为皇太弟的朝臣中,也有司空大人?当年也正是因为司空大人支持齐王辅政,这才有了外调辽东数载之事。”

    张华淡然道:“都是陈年之事了。当年齐献王至仁至孝又能折节礼贤,自然广得朝臣拥护。不但老夫有拥立齐王之心,就连你那叔父贾充也与老夫一般无二。”

    贾模咦了一声,说道:“那倒也是,我叔父原配李婉之女贾褒,那时早已嫁与齐王做王妃。叔父虽然不喜李氏,但心向女婿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正是如此。先帝见朝中任恺、卫瓘、贾充、向秀以及老夫这众朝臣都愿拥立齐王为皇太弟,虽然力排众议册立今上为太子,却也怕太子地位不固,就想与朝臣结亲来巩固太子根基。先帝思前想后,便欲与卫氏一族结亲。

    卫司空当年心怀天下,常忧今上淳朴天真不能掌驭天下。因此在今上被册立太子之后,斗胆借酒言声,指着龙椅对先帝说‘这把椅子可惜了’。

    先帝自然明白卫司空之意,虽然不以为忤,但也明白即便与卫氏结亲亦难以获得卫司空支持,是以将太子妃之选投向了同样位高权重的鲁国公贾公闾。

    当年任恺与贾公闾争权,时值西北秃发树机能叛乱需朝中能臣前去平定,任恺便向先帝奏请派贾公闾前往。贾公闾不愿离京,就与皇帝近臣荀勖商议对策。荀勖深知先帝之心,就向贾公闾献策,若向先帝提议结为儿女亲家,定可免去这西北平乱之行。

    贾公闾深以为然,便向先帝奏明进女为妃之意。先帝看罢大喜,便颁布贾公闾改任回朝的诏书,贾公闾也因此免去了西北平叛一行。”

    裴頠哼了一声,道:“这弑君小人贾充,连那曹魏的皇帝都敢杀,这次见风使舵改换门庭倒也不足为奇!”

    贾模听闻裴頠骂他叔父,顿时脸色一沉,但也不便发作。

    张华出言劝道:“人各有志,裴大人也不要轻言他人是非。”

    裴頠情知失言,加之贾充之侄贾模亦在眼前,忙点头称是道:“谨遵司空大人教悔!”

    张华又道:“贾公闾原本要嫁与太子的,是他那才貌更佳的次女贾午。然而大婚当日,年仅十三岁的贾午体格短小,无法穿起皇宫送来的嫁衣。无奈之下,贾公闾只得让年长的长女贾南风代妹出嫁。

    不过对先帝来讲,他要的是通过联姻获得贾氏一党对太子的支持。至于太子妃是长女还是次女,倒也没有区别。也就是这般阴差阳错,才有了当今的皇后娘娘。贾公闾一人同时为齐王、太子之岳丈,也可谓是尊荣之至!”

    裴頠道:“可惜先帝只看到了贾充从支持齐王变成支持太子,却没想到他选的太子妃会是个惑乱天下之恶妇。长此以往,我大晋王朝将无宁日啊!”

    张华举起酒爵浅饮一口,慢慢道:“诗云:‘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现事已至此,即便皇后有失德之处,两位大人都是贾氏姻亲,也应为亲者所隐,平日时时进言规劝即可。不然,你们两位还想废了皇后不成?”

    裴頠与贾模略一停顿,齐齐伏地道:“我等今夜正为此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