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晋烟火 » 第一百零五章 金谷之会7

第一百零五章 金谷之会7

    孙秀最后一箭投中投壶的小耳,这一箭名唤“贯耳”,要比最后一箭投中投壶的“有终”更难。因此不要说贾谧十投九中了,即便是绿珠十投十中,最终的获胜者还将是孙秀。

    贾谧被孙秀反超,自然心中不快,不过倒也没有发作。

    司马伦见自己参军孙秀抢了贾谧风头,老脸上顿时现出不悦之情,怨怼地望着孙秀,那孙秀却视若不见,自顾自地将目光投向即将投壶的绿珠。

    绿珠却视若不见,她挥手叫来一名婢女,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不多时,便有几名婢女抬来一架高约五尺的细绢屏风,架在了绿珠与投壶中间的位置。

    众人见此惊诧不已。因为虽有隔屏投壶一法,但因难度极高平日里并无人试过,想不到这绿珠今日里却要在此表演。不过她要想胜过孙秀,即便是隔屏投壶也要十投十中才行,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周信见绿珠围着屏风转了一圈,从屏风走到投壶,又从投壶回到起点处,料想她是在计算投壶高度和角度。

    但见绿珠回到投壶起点处后,接过一支投箭放在手中细细掂量一番,这才笑着对众人说道:“妾身这就献丑了。”接着右手轻轻的抛,那投箭在屏风上方三尺处飞过,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弧线后,像长了眼睛一般正正地落入投壶中。

    周信站在侧面看得清楚,忙率先鼓起掌来。众人也忙不迭地拍手称赞。

    绿珠仍是一脸认真表情,又接着投了两支、三支、四支……九支。那投箭在一阵阵贺彩声中,支支正中投壶。

    周信见绿珠十投九中,心想如果最后一支也中了的话,那自然便是绿珠赢了。想到这里,他偷眼看了下孙秀表情,却见孙秀脸上现出一丝而人寻味的笑容。

    绿珠拿过最后一支箭后却不急着投,她轻舒柳腰身子后仰,纤纤右手轻轻持箭,左手托着箭尾一击,那支投箭自下而上向空中飞去,并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向那投壶方向飞去。

    “叮”的一声,投箭撞在壶口上,箭身便绕着壶口一圈圈转个不停,众人的眼睛也随着这投箭转个不停,连大气也不敢出。片刻之后,伴随着“当”的一声响,那投箭终于落了下来,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齐齐击掌贺道:“绿珠姑娘赢了!”

    贾谧大笑一声,将玉佩递给绿珠道:“想不到绿珠姑娘竟然是投壶高手,隔屏投壶已经见所未见了,这倒挂金钩的投壶之法,贾某不要说没见过了,连听都没听说过。今天你让我输得心服口服,这块玉佩就作为彩头送给你了。”

    绿珠也不推辞,上前接过后谢道:“多谢贾大人厚礼。贾大人对妾身过奖了,妾身也不过是手熟罢了。”

    “这可不是什么手熟,要不然我这老头子都投了几十年了,怎么还不及绿珠姑娘万分之一!”司马伦见贾谧夸奖绿珠,忙不迭地上前恭维一番。

    众宾客亦是纷纷附和赞叹绿珠。

    周信偷眼看孙秀,却见他脸上阴沉不定,时而惊喜,时而不快。

    石崇也将孙秀的一切看在眼里,便故意高声说道:“我们绿珠姑娘多才多艺,歌舞韵律无一不懂,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今日里若是哪位大人还有意一较高下的,可以向绿珠姑娘发起挑战,我代绿珠姑娘接下你们的所有挑战!”

    说罢,石崇转身问潘岳道:“潘兄,你是我大晋朝才貌双全的风流才子,可有兴趣跟绿珠姑娘比试一番?”

    潘岳之才名扬天下。若比才艺,在座众人当无一人能与之相匹敌。并且潘岳又是石崇交往多年的故友,是以石崇力邀潘岳比试,一来可以夸耀绿珠之多才,二来也好让其他各人知难而退。

    潘岳如何不懂石崇的意思,便赶忙辞道:“石大人,绿珠姑娘的才艺令潘某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若班门弄斧来挑战,那不但东施效颦自扬其短,更是贻笑大方唐突了佳人了。”

    石崇对潘岳回答甚是满意,便拈着短须环视着余下众人,问道:“既然潘大人不愿一较高下,那在座的各位可有人愿意与绿珠姑娘比试的?”

    正当司马伦、刘琨、陆机纷纷推辞说不敢与绿珠比试时,却听孙秀沉声接道:“我想比试一下!”

    石崇听孙秀如此不识趣,由怒转笑讥讽道:“孙大人出身琅琊孙氏,也算得是才高八斗的英才,要比试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司马伦听出石崇的弦外之音,马上喝止道:“孙秀,各位大人都不敢跟绿珠姑娘比试,你怎么这样不自量力!”

    孙秀恭声道:“王爷请息怒,我也知道自己是座中最为不学无术之人,我之所以提出比试,是因为各位大人都过于谦逊不愿一展才艺,只好由我这个末流之人来抛砖引玉罢了。如此这般,能引出元康七年《金谷诗序》那样的佳事也未可知。”

    “哦,原来是这样啊!”孙秀毕竟是司马伦的心腹,他见孙秀说得头头是道,便回头问贾谧道:“贾大人,这事还请你来定夺。”

    贾谧笑吟吟地说道:“美人与英才皆至,比试一般倒无不可。”

    “就是,就算让俺输给绿珠姑娘,俺也不嫌丢人!”王敦笑着接口道。

    石崇见众人如此,只得顺坡赶驴道:“既然孙大人执意要比,那不知道要比些什么?”

    “我要比音律。”孙秀轻描淡写地说道,不过,我不是要与绿珠比,我是要与在座的各位比,然后由绿珠姑娘品评。”

    众人一听孙秀提议,又是一片哗然。

    石崇面有愠色,只是没有发作,将目光投向了贾谧。

    贾谧见石崇望向他,便笑着说道:“由绿珠姑娘来品评,那当然是最好不过。此次音律比试,我更有他物作彩头……”

    孙秀不待贾谧说完,蓦然抢道:“以小人之见,贾大人之礼虽重,但仍不足以称众人之心。”

    “大胆孙秀,你竟敢大言不惭如此跟贾大人说话。”潘岳忍无可忍出言训斥道。孙秀昔日是潘岳父亲手下小吏,又曾因偷盗之事被他鞭挞过,眼下虽然时过境迁,但潘岳骨子里对孙秀仍然是不屑。当下见孙秀如此狂妄不由得心生怒意,是以出言呵斥。

    贾谧听此也是心生不快,眉尖一挑,问道:“那依你之见,什么样的彩头才能让在座各位大人都称心如意呢?”

    众人齐齐望向孙秀,看这位赵王司马伦的参军该如何回答。

    孙秀仍是不亢不卑,反问道:“贾大人,在座的各位都是才子名士。人常道,宝剑赠英雄,才子配佳人。此次比试品评者既是绿珠姑娘,若彩头亦是绿珠姑娘的春宵一夜,那岂不妙哉?怕只怕石大人只肯金屋藏娇一人独享,不肯答应这奖赏。”

    众人听罢心中俱是一惊,纷纷纳罕孙秀为何敢如此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