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有把枪 » 第037章 古道

第037章 古道

    万里之外的岛国长崎,风平浪静歌舞升平,没有人知道,一场灾难正在缓缓逼近。

    长崎港口上空漂浮着淡淡的胭脂气味,让人浮想联翩。

    这个时代的长崎是一座风俗城市,城中开房岛国是不缺女人的,长崎更是美女聚集的所在。

    来自荷兰、中国、英国、朝鲜等国的商人在离岛唐人町聚集,离岛是商人们的温柔乡,每天都有来自全球的商人,在这里与日本歌姬留下一两段动人爱情故事,有些已经被编入了三弦,在日本国内广泛传唱。

    入夜后,港口灯火凄迷,弦歌不绝。

    德川家康统一倭国时,长崎便是对外贸易集散地,各国商人在此聚集,后来基督教势力蓬勃发展,一度威胁幕府统治,幕府颁布锁国令,将大部分商人驱逐出境,只留中国与荷兰商人在此贸易。

    尽管如此,长崎也是客商云集,颇为繁华。

    这些商人在外奔波万里,滞留此地,自然就产生了需求,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有需求就有了市场。

    夜幕降临,来自关西乡下,操着关西腔的艺伎们,将牙齿涂成墨黑色,嘴里散发着臭味,在商人间卖弄风骚。

    陪酒陪笑有时也会陪睡,春宵一刻值千金,不过千金这个价位,她们当然值不了的。

    倭国女人手艺传统绵延千年,从隋唐至大明,明治维新后,少女们为大和崛起,去南洋拼搏,将辛苦所得寄回国内,换成坚船利炮,在甲午海战中击败北洋水师。

    当然,现在穿越者来了,历史悲剧就不会再发生了。

    朱由检的野望中,倭国是要被征服的,大明人口繁密,需要开拓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不过这都是后话,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找到汤姆士。

    唐人町西北旅馆楼,李若琏和漕兵张剑席地而坐,一墙之外,莺歌燕舞,撩人心弦,女优虽姿色平平,然别有一番异国情调。

    两个大男人却像凝固的泥像,在酒馆中沉默不语。

    榻榻米上摆放着清酒,秋刀鱼,和一些叫不上名来的海鲜,因为担心李若琏两人不会日语,跑出去闯出祸事,赵千四让他们不要下楼,派人每天送饭两次。

    李若琏张剑两人如同被软禁一般,每天都待在这阁楼之上。

    赵千四乃是福建大茶商,家资千万,乐善好施,唯一的爱好是良家少女少·妇。

    父母当年给赵千四取名为赵千四的原因是要他牢记赵家的传统:

    做生意交朋友就好,赵家铺子茶叶利润永远不会超过0.4%

    赵千四常年往返于大明与倭国之间,从事茶叶贸易,小本经营,规模不大。

    在赵千四的努力下,赵家茶叶生意越做越大,在长崎也算是头面人物了。

    李若琏不知道赵千四为何痴迷少女,老赵五十出头,看人时总眯缝着眼,像没睡醒。李若琏一度怀疑这厮长期吸食鸦片,这个时代的鸦片并不是禁品,反而被很多人用来治病救人。

    倭国菜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适合旅居江户游僧或者龟孙德川食用。

    对来自异国的李若琏来说,清心寡欲便是煎熬了。

    实际上,自从走下永富号商船,来到长崎港地面,李若琏他们已经十多天没吃面食了。

    倭国人不吃面食吗?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17世纪,日本列岛是没有小麦种植的。

    除了面食,猪肉在这里也是不存在的,倒不是宗教原因,因为此时倭国还没有猪,准确来说是家猪。

    明治维新以前,倭国人是不养猪的,高级阶层只吃鹿肉。

    此刻怀念河南火烧白切鸡天津麻花襄阳牛杂面武汉热干面岐山臊子面西安肉夹馍扬州包子南京板鸭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广州八刀汤四川水煮鱼湖南红烧肉蒙古烤全羊。

    李若琏是个吃货。

    来到倭国半个多月,据赵千四掌握的情报,汤姆士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人在长崎,刚下福船,月薪十万,毕业耶鲁,父母双亡,身高180,

    这样优越的条件在倭国矮子中必然鹤立鸡群,很容易找到,然而赵千四派人把长崎港口翻了个遍,还是一无所获。

    眼看茶船就要杨帆回国,李若琏心中越发焦急。

    “李大人,赵老四出去两个多时辰了,咋还不回来?”

    “他去干啥?”

    “逛窑子,找相好,”

    张剑抓起秋刀鱼,就了口清酒,咽了下去,浓郁的鱼腥味呛得他流出眼泪。

    他想为乡亲父老报仇,李若琏许诺他,干了这一票,把汤姆士带回大明,就带他去杀鞑子。

    “老赵不会是马上风吧!”

    李若琏咀嚼着半生不熟的米饭,眉头紧皱,没有说话。

    这次来日本,两人搭的就是老赵茶船。李若琏付了十两金子,算是船票。

    在海上没有遇见海盗,抵达长崎后,贿赂守卫十两银子,才将两人带上离岛。

    李若琏眼中,灰不溜秋的长崎,就像是从青翠的大山大张着的脚趾之间渗出的软泥。

    海藻、污水的气味,还有无数根烟囱冒出的烟雾,在海面上飘荡着,繁闹有比苏州扬州,如梦似幻。

    李若琏走下舢板时,抬头望见远处阁楼上一张张妖艳的脸,白花花的胳膊伸出阁楼向他招摇。

    赵千四告诉锦衣卫,看中哪一个,价格都好说。

    “李大哥,奸商不会去向那个啥奉行告密了吧?”

    张剑对赵千四印象不好,他在漕河跑船几年,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奸商。

    “告密?他没这个胆!“

    李若琏当然不是瞎说,在扬州上船前,李若琏便飞鸽传书,将姓赵的底细禀告给了福建锦衣卫,他的家眷,这会儿已在锦衣卫控制下。

    若是李若琏这趟回不去了,赵千四也够喝一壶了。

    当然仅靠大棒是不够的,李若琏还向赵千四承诺,若他能把这件事情办好,以后福建往日本的茶叶,便由他赵家代办,还可免除他家三年茶税。

    锦衣卫给出的条件是丰厚的,当然也都是空头支票,即便是崇祯答应,这个时代的东南沿海的茶叶贸易基本都是郑家也就是郑芝龙郑成功他们掌控,赵千四不过是小角色,福建茶叶这么大的生意,全都给他他也不敢拿。

    然而免除商税,对这位福建茶商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至少有几千两。

    楼下传来放荡笑声,中间夹杂着歌姬叫骂声。

    现在已经是戌时了,唐人町内还是非常热闹。

    街巷灯火如昼,行人如织,浓妆艳抹的日本歌姬手挽商人说说笑笑,不时有脚踩木屐,佩戴长刀的日本武士迎面走来,斜眼望向拥抱着本国美人的外国人,不知他们心中作何感想。

    当然,倭人对此应该已经适应,几百年后,美利坚大兵登陆日本,在日本也同样是左拥右抱,纵享齐人之福。

    这个时代,外国商人虽然没有后世美利坚大兵那样的特权,但比普通日本认,还是要高出一等。

    长崎奉行三令五申,本国武士不得对外国商人无礼。

    武士虽然骄横,然而对奉行大人的命令却是非常遵守的。

    黑夜响起婉转哀怨的尺八,梦回盛唐长安。

    三弦琴中,歌姬开始表演能剧,李若琏眉头微皱,玄关外,细琐木屐声,很轻。

    伸手摸向腰间绣春刀,朝张剑使了个眼色。

    张剑举起装填好火药的三眼铳,将食指放在扳机位置,警惕望向门外。

    这次来倭国,没有取得幕府颁发的通关文牒,老赵说过,在这种情况下,若被武士发现,是可以被直接砍死的。

    纸门被敲得砰砰作响,李若琏拎起绣春刀,埋伏在玄关外,低声问道。

    “老赵,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