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点击返回2000 » 第十三章 见证历史的煤山

第十三章 见证历史的煤山

    十月四日,北平,天安门广场。

    余新万万没想到,昨晚夜里才到的北平,今早又要早起,连懒觉都没得睡。因为昨晚母亲刘沬在床上躺着突然就想要看升旗仪式。前几次来北平,是坐车与别人一起,大多都是过了升旗仪式才到。所以这次有机会,就决定要起早去看看。

    毕竟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以前的一个梦,因为在他们小时候,也就是七十年代左右,四个现代化就已经是梦幻般的存在,更不要说去北平,去深城了。更多人在当时都认为自己一辈子也许都走不出县城。估计出过最远的门也就是去隔壁县。

    所以他们经常感叹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几岁就去过这去过哪,想吃什么有什么。

    到了天安门,天还是蒙蒙亮,人很多,大多都围在国旗杆的台阶附近等待着。

    也不知道过去多久,远处传来了咚咚的脚步声,声音扩散在广场上,仿若千军万马。一队护旗军人迈着整齐的军步,向我们走来。

    整齐,干练,精神,威武,看的让人有些热血沸腾。

    正看的精神起劲的余新听到身边咔咔的声音,原来是很多游客正在拍照,突然发现没有相机真是遗憾。

    咦那个拍照的怎么好眼熟。

    原来是余佑和刘沬正在拍照,刚刚在等待的时间去买了一个相机。还是父母想的周到。

    余新的父母也是因为在深城游玩没有相机还要让给钱让别人拍照,所以这次在等待升旗的时候就去买了。

    就在一阵咔咔的声音中,护旗队走到了台阶上,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将红旗升起,而台阶下的群众也都站的笔直,自豪的唱着国歌,此时天也亮了,太阳出来了。

    随后升旗结束,人群渐渐散去,父母带着余新又在广场上和天安门处拍照。

    余新很想再去一趟故宫里游玩,可是父母拒绝了,因为去过两次了,觉得没有必要,还不如去别的地方游玩,特别是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暑假。

    可对于余新来说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虽然记忆里有,但情绪上是二十多年的。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就好比看电影,用手机看不如在电影院里看,在电影院里看不如现实生活中的体验。

    于是便没有再去,沿着护城河散步,毕竟大半年的忙碌,也要好好的停下脚步,舒缓下身体和神经。

    看着眼前的故宫,很难想想几百年前他的辉煌,也许在古代,像我们这样沿着皇城溜达估计要进去。

    如果自己不是重生而是穿越到明,清又会如何呢?估计下场很难说,毕竟古代基本阶级划分明确,不出头就会被压迫,出头就会被割韭菜。除非读书科举,在古代要么有好的家世,要么当官不然都是弟弟。

    可惜自己虽然有超级记忆力,不过却只对前世的记忆有用,对现在的记忆没用,不然自己也能当回教授啥的。

    虽然对今世没用,不过前世的记忆还在,大学毕业前的学业都会很简单,只要别选理科就行,因为前世走的文科。

    就这样想着,慢慢走到了景山公园,看着景山公园那茂密的树林,想着走树荫下会很凉快。毕竟十月份暑气还未完全消散。

    因为从王府井那边走过来的,所以景山公园先入眼帘的就是崇祯殉国的地方。

    看着那颗老槐树,突然想到了以后很流行的一句话便脱口而出:“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条绳。”完美的阐述了明朝的历史。虽然有些夸大,但也是大家为了突出他的传奇性。毕竟崇祯死了之后,还有南明,虽然还是一堆烂泥。不想承认也要承认他确实是明朝的延续。

    “嗯?好奇怪的话,什么意思啊?”一旁的一个游客说道,还打量了一下余新。

    发现自己无意间脱口而出的梗被人听到,有点尴尬。“当然是说明朝的兴衰啊。”余新扭头向一旁的游客说道。

    眼前的游客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皮肤白净,戴着一个浅蓝色帽子,为什么第一眼就有点眼熟。

    “怎么明朝的历史到你嘴里就变成这么奇怪的了?”女孩问道。

    “因为明朝的兴起很传奇,他的衰败也很无奈。所以就开玩笑的总结了一下。”余新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开局一个碗,是指朱元璋乞丐出身夺得天下。”女孩想了想说道,又看了那颗老槐树和旁边的简介,得意的继续说“结局一条绳,是指BJ城破,崇祯吊死在煤山,确实也挺贴切。”于是咯咯的笑了起来。

    “没看出来你知道的也挺多的。”余新好奇的说。

    因为看对方的年龄与自己差不多,应该是不知道的,虽然这都是普通知识,但小学是没有历史课程的,到了初中才开始。

    “我知道不是很正常么,我可是读过很多书的。”女孩听到余新的话不服道。

    “欧,既然如此你知道明朝为什么灭亡么?”余新看出她的不服,有点可爱,于是出点难题,逗逗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心情跟一个陌生女孩斗嘴。

    “这,肯定是昏君当朝,国家贪污腐败呗。”这有点戳中了女孩的知识盲区,她是读过很多的书,但不包括历史,她喜欢的是一些文艺类的书和名著。

    看到女孩说出了基本没什么用的答案,余新笑了笑,“你说的也没错,不过这是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是老生常谈。”

    看着眼前的男孩,虽然有点小帅,不过女孩觉得他也没多大不一定比自己大,却还喜欢装老气横秋,“那意思是你知道呗。”

    “不说知道,但有自己的见解。”说着余新转身望向了故宫长叹了一口气。

    女孩本来觉得他就是来装13的,在她面前秀,她长的比较好看,这种事情她碰到的多了。不过看到他转身望向故宫长叹,不自觉的又认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望着故宫,想着可惜了那颗歪脖子树,见证了两个封建王朝的兴盛与覆灭,还吊死过明朝末代皇帝,多么有历史意义,想想华夏五千年历史,被记住的皇帝有多少?有多少皇帝很多人连名字都不知道,却被坏人给砍掉了。

    虽然后来又移植一颗一百五十多年的槐树,可意义已然消散。因为大家记住的不是有树就行,而是那份跨越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