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机武焚宇 » 第十七章 大燕地下城

第十七章 大燕地下城

    一路上风驰电掣,有小甲带路,元会开启智能跟随模式,腾出手来抓紧时间研究郭院士的原子技术,希望能够在郭院士原子技术的原理基础上,制造出更加坚韧的机甲护甲和威力更大的机甲武器。

    元会认识到,如今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如何制造出更加强大的武器系统,才能最终消灭蓝星上的叛军,让幸存的人们有时间对蓝星进行改造,让蓝星重新回到山清水秀的状态。

    当一个人沉浸在某种状态中时,时间就过得很快。

    “教授,到了。”小甲在通讯器里把元会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拉回到现实中来。

    元会和小甲把陈正教授和小轩从地下商场中接了出来,四架机甲朝着葫芦口奔驰而去。一路上,元会都在给陈老讲述他们这次去纳米研究所的所见所闻。

    陈正听到说他的老朋友郭怀守被折磨致死的时候,不禁老泪纵横,感叹命运待郭怀守何以如此的不公。

    陈正不禁回想起与郭怀守的过往种种。

    他和郭怀守是大学时的校友,他们都是物理系的高材生,堪称他们那一届的一时瑜亮。

    陈正后来报考了核能专业的研究生,郭怀守报考了纳米技术专业的研究生。

    郭怀守当时骄傲地说,他本来也想考核能专业,为社会发展清洁能源做出贡献,但是既然陈正报考了,那么,他就不能再报考。

    郭怀守当时骄傲地说,他相信陈正能够做的不比他差,如果俩人同时研究一门专业,那是浪费他们的才华。

    郭怀守当时骄傲地说,他选择的纳米材料专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不会比陈正低,并且贡献能够更大。

    郭怀守当时骄傲而自信地说,过三十年后,我们再比一比,我一定比你强。

    三十年后,他们都功成名就,对过往的豪言壮语早就风轻云淡,一笑了之。

    他们的友谊是珍贵而日久弥新的,后来虽然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和家庭,但是每年都会拉着一帮同学聚一聚,吹吹牛、品品茶、钓钓鱼、吃吃饭,对有困难的同学慷慨相助。

    呜呼哀哉,斯人已逝。

    元会听着通讯器里传来的陈老嚎啕大哭的声音,不禁黯然神伤。

    “该死的魔鬼们,他们一定会付出应有的代价!”陈老嘶声裂肺地咆哮着。

    一件冲击人心神的悲痛事件,让一位老人变得愤怒。

    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

    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人类,也能变成毁天灭地的复仇之火,一位孱弱的老人,身体里却蕴含着惊天泣鬼的力量。

    元会直到等到陈老冷静下来,才把从叛军那里获取的情报讲给陈老听,并说了他接下来想去大燕山脉探查一下的打算。

    “行,我们就去大燕山脉的‘避难所’,希望那里有能够让我继续工作的环境。”毕竟是经历过风霜的老人,激动的心态只要平复了,就能进行理智的思考。

    大燕山脉绵延八百多公里,东西走向,西面与葫芦底的小行山相接,东至大海。

    元会一行出了葫芦口,沿着小行山一路北上,很快就达到了大燕山脉与小行山的连接部,继而转向东行。

    元会他们以一百多公里的速度,连续搜寻了三个多小时,如今已达到了大燕山脉的中部位置,还是一无所获。

    “原地休整三十分钟。”元会体贴陈正教授的身体状况。

    从大燕山脉中部往南100多公里,就是中京市,神州政府的首府。

    中京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中心。彼地人杰地灵,群英荟萃。元会很想南下去中京市看看,那里有举世闻名的大学学府和科学研究所。

    特别是杜霖院士领导的中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是蓝星上的领跑者,是生命科学领域无人区的开拓者。

    但是想到陈正教授的身体状况,还是让他不宜过度辛劳,需尽快找到一处能够让他休养的地方,等安置好陈正教授,元会再继续他的探险活动。

    收集目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成为了元会的下意识的自觉行为。

    元会他们休整了三十分钟后,元会还是决定先找到情报中的大燕“避难所”。

    元会分析,如果这个“避难所”存在的话,那么应该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的。作为一个人类的聚居地,他们应该需要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会有人不断地在外部搜寻。

    半年多年,叛军的骚扰应该也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在聚居地及其周围应该有守护的武装和巡逻队。

    元会小队沿着大燕山脉的山麓继续往东前行。

    行进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砰砰砰~”一阵密集击打雪地的响声出在元会小队五米远的地方。

    “戒备~”元会下意识的对小甲下达指令

    元会小队迅速变换阵型,把陈正教授的机甲围护在小队的中间。

    雷达上没有发出异常报警,元会一惊,难道它们的隐身技术这么强大,能够让雷达失去目标。

    外面白茫茫的,能见度很低,机甲画面上也没有显示任何的异常情况。

    就在元会神经紧绷的时候,元会的通讯器“嘟嘟嘟”的响起了一阵提示音,元会看了下,原来是军方的一种特殊加密通讯方式。

    元会机甲的通讯方式,是机甲研究所研发的一种只能机甲之间通讯的特殊频道,当然,为了能够与友军进行身份识别,也能切换军方的其他加密频道。

    元会赶紧切换频道,通讯器里传来一个男子的粗犷的声音,“你们是谁?”

    “我是西部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的元会,同行的是陈正教授和我们的智能机器助理。”元会心里一喜,意识到可能找到大燕山脉的幸存者了,赶紧表明身份。

    “元会?我听说过你,我和司青山是朋友,也是曾经的竞争对手,我叫来劲。我退役后,和司青山还时常聚会,有次为了显摆,说他有一位大科学家的朋友,就是说的你。”

    “来劲?”

    听到元会的反问,通讯器那头传来一声讪笑,来劲已经习惯了这种当别人刚听说他名字时的反应。

    “哈哈,父母取的名字,见笑了。”

    来劲说完,从三十米的雪地里站起身来向着元会他们走来。

    来劲穿着雪白的外骨骼机甲,能够很好的在雪地里进行伪装,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材质,竟然能够躲避雷达的扫描。

    这种外骨骼机甲,左臂装备一台电磁炮,右臂上装备一把合金刀,背部微微隆起,是外骨骼机甲的动力装置和维生系统。

    直到来劲走到距离元会他们十米内的距离,雷达上才传来微弱的异常信号。

    “欢迎来到大燕战区,请跟我来。”来劲朝着后方打了个手势,埋伏在雪地里的队员都站起身来。

    一共九人,后来通过来劲介绍,元会才知道,来劲是这个巡逻小队的队长,组成是五个人,每人配备一台武装机器人。

    一阵寒暄之后,来劲让副队长张毅带领队员继续巡逻警戒,他带领元会一行回到大燕战区地下城。

    走了大约十来分钟路程,出现一个巨大的峡谷,峡谷口宽约三四百米的样子,来劲站在峡谷口通报了口令,然后带领元会一行朝下谷中继续前行。

    一路行来,来劲表示了对元会驾驶的机甲非常的喜爱,赞不绝口,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架这样的战争机器。

    外骨骼机甲虽然轻便灵活,但是防护力与这种高大机甲相比还是太弱,特别是遇到强大的撞击,外骨骼机甲内的人无法幸免。

    元会答应会帮助他们组建自己的机甲团队,想着不久之后就能驾驶这种强大的机甲,来劲异常的兴奋。

    实际上,两种轻重机甲各有优劣,这也是先前神州政府在轻重机甲研制路线上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原因。

    外骨骼机甲轻便灵活,适合城市中的巷战;元会他们研制的这种重型机甲,防护力强大,火力威猛,更适合野战。

    向着峡谷深处走了大约一公里的路程,就到了峡谷的底部,大燕地下城就建在这里。地下城的城门非常的高大,大约五十米宽,三十米高。

    城门外围有大量的警戒武装,来劲通报后,带领元会他们走入地下城。

    地下城建筑的非常的宽大,分为军事区和非军事区。军事区就位于地下城的前部,非军事区位于地下城的后部。

    前部与后部之间有一条宽大的地下峡谷,峡谷下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峡谷上通过一座大桥通行。

    来劲带领元会一行来到军事区的一座比较空旷的装备库,“元教授,请先把机甲保存在这个机库里,我带你们去见大燕战区的首长任不识将军。”

    元会和陈正教授从机甲中下来,俩人的智能机器人助理被留在了机库里,来劲带领两人朝着任不识的办公的战区总部走去。

    战区总部是一栋灰色墙壁的两层建筑,当元会他们接近的时候,任不识将军已经带着他的秘书小汪在楼梯口等候了。

    看到任不识在楼下等候,来劲快步走到任不识面前,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把元会和陈正教授介绍给任不识。

    任不识热情的和陈正教授、元会握手,“陈教授、元教授,两位辛苦了,请到楼上的会客室喝杯热茶。”

    元会仔细地打量任不识,看上去五十来岁,国字脸,神情坚毅,两鬓已花白,中等身材,双手有力。

    去会客室的途中,任不识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这里原本是外骨骼机甲的实验基地,他是武器装备研发部的副部长,刚好核灾难前几天来基地视察工作。

    核战爆发后,他们这个基地幸免于难。核战结束没几天,他们就冒着风险到处去救人和搜寻物资装备。

    随着人数的增多,他们把地下峡谷对面本来是山体的地方进行了挖掘扩建,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后来,因他是幸存者中军衔最高的,就自然成了这个地下城的军事区的首长。

    一行来到会客室,这是一个小型的会客室,中间放置着一张茶几,四面围着沙发。

    任不识先请陈、元二人在右边客位落座后,才坐在主位上。随后任不识的秘书小汪和来劲坐在左边的沙发上。

    “两位一路上辛苦了,请喝茶。”说着亲自动手给陈、元两人斟茶。

    元会讲述了他们这一路上的经历,任不识频频点头,中间不时插话提一些关心的问题,主要关心的是西部战区和叛军的情况,当然,对元会他们驾驶的机甲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听说西部也有一个和他们一样的战区的时候,非常的高兴,希望能与他们进行联络,共同对抗即将到来的战争。

    聊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任不识看到陈正教授满脸的疲倦,于是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就让秘书小汪带他们去非军事区休息,来劲回他的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