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提瓦特浩劫黑光 » 15章农耕与游牧

15章农耕与游牧

    如果说是农耕更好还是游牧更好?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这两者的上限是谁最高?

    这个毫无疑问,农耕可以进入工业化,完全碾压游牧。但是在萌芽的时候,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下限更高的游牧可以直接灭掉农耕。

    春秋开始时期,春秋五霸的晋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代表着华夏正统,神通之姿独挑东夷(齐)、西戎(秦)、南蛮(楚)、北狄(游牧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晋国,很有可能会被因为天灾,南下全面入侵的游牧灭掉。

    世界上太多的文明都是死在了野蛮手中,华夏文明刚萌芽时还经不起风吹雨打。

    采集狩猎获得的营养总数,是无法与种地获得的营养总数相提并论。

    在汉朝初年,强大的匈奴总人口也不过100多万,但是他可以拉起来42万骑兵。全面入侵,刘邦在白登山上,都差点吓尿了。

    也不知道是为了说自己败的不冤,还是突出对方强大。史书上说是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清一色青马,北面是清一色黑马,南面是清一色红马。

    这……………………

    换我直接投降!这个打个啥?都能够完美的控制所有的游牧军队了。

    你说成吉思汗时期,这个倒是有可能的,也就那么一点。就匈奴那个时候他真要能做到这种地步,刘邦就必然死了在白登山上别想回来。

    游牧打个顺风还行,一旦成逆风雪崩。没办法,农耕如果战死还有一个抚恤金,还有可以免除赋税。游牧那里啥都没有,要是死在外面,家里得不到一点补偿。

    这个就导致了,游牧很珍惜自己的性命,而农耕这可以直接派军队冲过去。只要把对方给冲开,阵型冲散,就算是死了,也不用担心家里人没有自己不能活。

    而游牧那里自己没了。尔等不用顾虑,吾之妻吾养之。没了就真是没了。

    我来农耕这是为了活命,来抢劫来了。结果你让我死在这!我听你的就有鬼了。

    现在楚格蒙的内心是复杂的,很高兴的同时,又很崩溃。刚刚收到命令,带领现有的部队去把周围弱小的全部打下来并巩固住。直到遇到打不过的,然后告知位置,主力决战。

    如果说楚格蒙的内心是复杂的,那本以为能回去休息一段时间的帖蒙收到这个命令,内心就是崩溃的!

    咱就说有谁能挡得住?这个草原之上,除了槐石谁能挡得住?现在槐石已经没了,就他们的那些附庸还有更东边的他们的箭头都是用骨头做的,碰到抵抗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吧!

    用骨头做的箭头,他们连防御都破不了,这不就意味着需要把整个草原打下来,才能回去休息??

    这两位不安宁,苏星奕那边更不安宁。

    在空荡的汗帐中,苏星奕身穿铠甲,端坐在案前。在旁边两个亲卫盯着周围,在前方六个亲卫来回巡逻,在门囗两个亲卫拔刀举盾盯着周围动静。外面15个亲卫和75个怯薛骑着战马来回巡逻。

    早晚换上一班,全天寸步不离守卫汗的安全。

    任何人在靠近汗帐三百米处,骑着马的下马步行,由5个怯薛带着才能到汗帐。

    一场自上而下的“汉化”的改革在快速上演,苏星奕忽悠过来的那些基本盘,倒没什么意见。

    实行千户制,苏星奕杀了15个身份显赫的游牧贵族,暂时用武力把他们压住了。虽然在草原上十分崇尚武力,但是也不能全使用武力。

    否则自己一旦衰落,那真就是连渣都不剩。

    把草原全给打下来,这个最多一两年,但是想要统治好草原起码以十年为单位计算。

    苏星奕的千户制的动作,让上千年无变化的草原牧民们感到无所适从。小部落被合并,大部落被拆分。小部族弱小的他们在草原上从来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苏星奕实行的千户制大致上就是:分百户设置一左百户长和一右百户长,十个百户为千户设一左千户长和右千户。

    以千户为一单位,设立下士掌管军事,下士由汗设立可以决定贸易地点和放牧地点。

    当达到十千户只要设立一个万户,万户是能够掌管部分军政大权。

    苏星奕彻底打破游牧部落松散的结构,增强中央的权力,汗将直接参与对牧民的统治,这可是所有部落首领梦寐以求的。

    千户制度的建立,开始混乱无比,但整个部落在苏星奕的把控下依旧朝着正轨走下去。

    因为现在地盘不大工作量也不高,但是等两年后楚格蒙把他们全打下来还有招降,这管理量还有人才的储备可谓是远远不够。

    一户人大约五个人,一万户大约五万人,现在这个草原上大约有100万人,也就是大约会有二十个万户来进行管理。

    这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但是想要这个庞大的权利,必须付出相对应的代价。

    苏星奕知道,自己有点过急,但如果现在不进行千户制,当以后地盘大了会更难。好在现在地盘不大,而且被他忽悠过来的雇佣军,还是可以执行百户职责的,也有一些可以执行千户职责。

    现在只能说还好,但不完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