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评话三国 » 第十回(1) 诸葛亮登台拜将 张翼德怒闯辕门

第十回(1) 诸葛亮登台拜将 张翼德怒闯辕门

    刘备立即命令周仓速即回去复命云长,说我等随后便来。

    他马上低头向着坐在车子上的孔明问道:

    “啊呀,先生!今有曹兵十万杀到,这便如何是好?”

    只见诸葛亮,把头摇摇,回答刘备说:“难了!”

    张飞在旁一听,开口说话:“没得用的!”

    刘备想,孔明先生啊!你也太不争气了,

    明明知道我家三弟同你不对,看你不起,

    即使真的困难,也不要当了他的面,

    说什么难,何必给他当面讥笑呢?

    但是,刘备相信诸葛亮一定有办法。

    因为,当年徐庶尚且不怕曹兵,何况你这位卧龙先生。

    所以,皇叔再次请教先生,连问几声,

    孔明只是摇头,没有一句说话。

    张飞想,大哥啊!这个人早已被我看出来了,

    是个吃饭摆架子的人物,

    真正逢到大事情,他只会装聋作哑的办法。

    俗语说,“石子里榨不出什么油来”。

    这时候,张飞突然笑着同刘备说:

    “大哥啊!你放心便了,没得关系的;

    十万曹兵杀来,只要用水将他们冲掉好了。”

    刘备一下子还不懂得张飞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要紧间道:“三弟这是什么意思呀?”

    其实,张飞是在讽刺孔明先生,又是在讥笑刘备。

    因为过去弟兄三人去卧龙岗三请诸葛亮时,

    张飞听到自己大哥刘备连连对孔明先生说“如鱼得水”这句说话。

    三将军想,大哥啊!你既然得到了水,一直没有用处,

    现在十万曹兵杀来,那末,

    你就用这水将他们冲掉算了,否则也是浪费。

    但是,这时皇叔并没有理会到。

    孔明就劝刘皇叔回转新野县再说,此地非说话之地。

    因此,赵云在前带路,

    孔明的四轮车也紧紧相随,很快到了新野。

    关将军出衙门迎接。

    皇叔等陪同孔明一起上堂坐定。

    这时,先生还是以上宾的身份坐在旁边。

    刘备会聚文武,皇叔首先问孔明道:“先生,夏侯惇带兵十万杀到,

    这便如何是好?”

    诸葛亮:“这.....”

    刘备:“先生。你看如何?

    诸葛亮:“那个....”

    刘皇叔心里想,诸葛先生啊,你到底有没有办法,总要说一声。

    独自“这个”、“那个”,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旁边张飞想,我早说他是没有用的,

    现在,你打死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刘备继续再要问下去,只见诸葛先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一声吩咐车辆伺候,两个小僮把四轮车推到大堂外面。

    孔明走下大堂,上了车辆回府去了。

    皇叔被弄得莫名其妙,回头问两旁文武,

    可是大家一时并无办法。

    刘备只得退堂。他回到内堂书院之中,

    急得坐立不安,走来踱去。

    正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进来一个人,便是推孔明的四轮车的小僮。

    他见过皇叔之后,便向刘备禀告,

    说道诸葛先生回到府中,忽然生病,毛病共有三桩:

    第一,是头痛脑胀;

    第二,是胸中昏闷;

    第三,是四肢无力。

    准备回归卧龙岗去养病一个月,

    等到病痊愈再来新野县相助你皇叔。

    小僮说完,便将孔明的一张辞帖送给刘备看。

    刘备一听,心里想孔明刚才还是精神很好,

    缘何现在忽然有病,其中必有原因。

    他也来不及多想,要紧接过辞帖对上面一看,

    果然帖上写得清清楚楚-

    皇叔:亮有病三桩。

    头痛脑胀;脑中昏闷;四肢无力。

    欲返隆中养息一月,病体复健再助皇叔。

    特此告辞,伏乞应允。

    刘备看完这张字帖,心里想,正在紧要关头他生起病来。

    再说,等你相隔一个月来新野时,

    恐怕我刘备早已不在人世了。

    不管怎样,让我先去探望一下。

    因此回答小僮说:“小僮听了,你先回去,待刘备前去探望先生。”

    小僮:“皇叔若要去的话,请马上就去,

    否则我家先生今天就准备动身了。”

    刘备:“孤立即就到!”

    小僮回了出去。刘皇叔放下辞帖,略微整顿一下冠袍,

    匆匆地出得衙门,上马执鞭,赶到孔明住的公馆,丟鞭下马。

    大门前有两个小僮迎接,他们便将刘备的龙马拴好。

    因为,此地刘备常来,所以,不须要家人带路,

    直闯先生卧室,走到房间门口,对里面一看,

    只见窗子都关上,光线不足,床上帐子两边挂起。

    现在正当农历四月初,天气已经很暖了。

    但只见诸葛先生睡在床上,盖着厚厚的两条被头,

    加高着枕头,闭着双眼安息在那里。

    侍奉的几个家人都放轻手脚不敢高声。

    刘备看到这种情景,确象床上的人病重如山倒。

    家人们上来迎接,皇叔对他们双手乱摇,意思是不要客套了,

    以免惊动了床上的先生。

    他便跨进门来轻轻地走到先生的床前,

    也不须家人摆座送茶,皇叔小心翼翼地在床边上坐了下来,

    侧着身体,对孔明把手一拱,轻轻地叫了一声:

    “啊!先生,备在此有礼了!”

    只见床上的孔明渐渐地睁开双眼,

    他见到皇叔已经坐在自己的床边上,

    要紧想坐起身来迎接,很快地被刘皇叔将他按住了。

    诸葛先生带有不安的神情说:

    “亮有病在身,不能迎接皇叔。望勿见怪!”

    刘备:“哎!先生哪里话来,自己人何必客套呢!备接到辞帖,

    方知先生有贵恙在身,特来探望。

    不知先生如今感觉怎样了?

    诸葛亮:“亮患病三桩,辞帖上早已写清。谅必皇叔亦见过的了!”

    刘备:“刘备看得清楚。

    但是感到先生之病来得好快呀!”

    诸葛亮:“皇叔言之有理。

    但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刘备一听,心里想,你的话虽然不错,

    俗语说来,“人吃五谷,难免生病”。

    谁也免不了的!但现在皇叔说这句话,

    是因为看到孔明先生的双眼,

    仍旧黑白分明,炯炯有神,说明他精神尚好。

    再说,真正病重的人,嘴唇干燥,或是发白。

    现在,见孔明先生唇红齿白,说话声音虽低,然而清脆有力。

    照这几点看来,不象有重病在身。

    所以,说了声“来得好快!”其实,刘备心中已经开始怀疑了。

    他在想,孔明啊!你到底有没有病,别人好骗,可难瞒过我刘备。

    所说,皇叔早年亡父,老母在堂。

    他是个孝子,因家境贫寒,刘备便编织草席扶养老母。

    所以,大家知道他是织席贩屡出身。

    后来母亡,刘备拜卢植为师,学习医术,往后行医四方。

    这时,正当黄巾作乱,天下不安。

    他一心想平定天下,重兴汉室。

    后巧遇关、张二人,志同道合,便在桃园之中结拜为生死之交。

    从此,桃园弟兄,天下皆知。

    所以,刘备对医学一道,也懂得一二。虽然脱离长久,

    毕竟从小学的本领,还是不会忘记的。

    我只要同你一诊脉,便可知道。

    刘备想到这里,就对孔明说道:

    “先生,我刘备过去从卢植为师,略知医道,可要备与先生来诊脉?”

    诸葛亮听到刘备要为他看病,心里想,我就是要给一个谜你猜猜,

    而且知道你是个英明能干的人,一定会猜出来。

    现在,听到这样说,心中更笃实了。

    但是孔明做功甚好,一只右手便从被窝里伸出来,

    放到皇叔面前,一面嘴里客气地说道:“有劳皇叔了!”

    刘皇叔将身体在床边上坐一坐正,

    起只左手用中间三个指头在孔明先生的脉门上搭了上去。

    然后右手撩须,一对龙自闭上,

    摆出了一副医大夫的姿势来。

    当时,房中更是寂静无声。

    没有多少时间,刘备险些笑出来。为什么?

    因为搭到先生的脉搏上,感觉到六脉调和,

    照这种脉搏可以断定他吃得进,拉得出,半点没有毛病。

    到这时,刘备完全证实了孔明是装病。

    因此,就要研究他为什么要诈病呢?

    是不是见杀来的曹兵害怕了,因此他托病回去?

    绝对不可能!因为,过去徐庶并没有诸葛先生这样的威望,

    当.时只有六百兵马,他尚且能杀死曹仁前后三万三千人马。

    何况孔明号称伏龙,名闻四方,山林隐士,无论老少,

    都称赞于他“用兵能定天下”。

    所以,说他惧怕夏侯惇这一点,完全可以否定掉了。

    那末,为啥要回去呢?

    是否我刘备亏待于他?

    也不可能!

    自从他来到新野县,我敬如上宾,终日相伴。

    尤其他早已知道我刘备力量有限,他绝不会嫌我穷酸而离此新野。

    既然我没有待亏于他,为什么要走呢?

    可有别人得罪先生?

    想想没有!老实说,我刘备如此抬举他,那还有谁人敢冒犯他呢?

    皇叔想到“冒犯”二字,他猛然想着了自己三弟张飞;

    一想到三将军,便一连串的事情出现了。

    首先想到张飞不但轻视孔明,主要对先生出言不逊,

    出口伤人,虽然当面不骂,

    可是在先生背后或孔明走过之后,

    什么“妖道”“牛鼻子”“懒夫”“吃饭摆架子”等等,

    骂了已不知有多次。

    想到孔明说第一桩毛病是“头痛脑胀”。

    对了!看来不是真正的毛病,

    而是指我家三弟骂得他真够头胀的了。

    所说头难头难,任何事情只要开一个头,

    下面的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孔明先生说第二桩毛病是“胸中昏闷”,

    事实上他心中有着好计谋,

    但他还是一个宾客的身份,不是这里的主帅,

    有了办法也只好闷在腹中,

    由此而使他“胸中昏闷”。

    即使他把办法讲出来,也要文武一齐听他指挥,才能把敌人打退。

    因为他是个文人,不可能亲自去战场杀敌。

    现在他的身份,不可能去调兵遣将,差不动别人,

    岂不是象“四肢无力”一般?

    这前后三桩毛病,归根结蒂,只有一个“权”字。

    常言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一切都好按他的计划来指挥。

    皇叔完全猜中了孔明托病的这个谜。

    他便回过头去对诸葛亮看看,

    心里想,你这位先生倒也古怪得很!

    我记得你在刚到新野的第一天,就和我讲过,

    我说:“过去徐庶来此,也没有多大的礼节,

    一句话便当上了军师。

    因为我刘备穷,各方面只好马虎一点。”

    可是孔明先生立即回答说:

    “我虽然出山到此,是否助你皇叔还在考虑,

    岂有凭这一句话便当军师之理?”

    哦一对了!

    这一句话,当时我没有引起重视。

    如此说来,我不可再轻描淡写地对待这件事了!

    其实,我早想把大权交付于你。

    谁知,今天你居然会诈起病来了,这不是笑话吗!

    再一想,大概孔明在过去这一段时间里,

    还在观察我刘备是否真的尊重于他。

    同时,他要在这紧要关头方肯掌权而拿出他的本领来。

    照这样看来,此时,是否助你皇叔还在考虑,

    岂有凭这一句话便当军师之理?”

    孔明的性格确实不同于徐元直。

    幸得我刘备一向敬贤,请你不必考验我的。

    怕的是今天我要是猜不出这个谜,岂不要贻误大事了吗?

    事实上,孔明料到你就会明白的。

    他的办法多得很,绝不会误事。

    所说诸葛亮一生之中,假病要装两次,

    现在一次,今后为了阻止刘备出兵伐吴,

    要想挽回不利的局势,他便二次诈病。

    目前,倒并非只为权而托病,实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年轻,

    少不了文武对他不够服从。

    张飞便是一个例子。

    因此,不管皇叔的条件如何有限,礼节上一定要隆重。

    这样,文武受命,我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目的是为了顾全刘备的大局,汉室之兴旺,

    绝不能看作孔明是架子十足。

    这是他一种巧妙的安排。

    现在他从刘备的脸上看出来,知道皇叔心中已经有了数了,

    但他还是装得很象,把右手缩回来,

    改换了一只左手伸向刘皇叔身旁。

    因为中医看病,往往两只手都要搭过脉搏。

    这时的刘备不觉笑了出来,心里想你的做功太好了,

    敌人将要杀到,你还在这里串戏,

    我真佩服你!

    皇叔便站起身来,笑着对孔明说道:

    “好了!好了!先生,千不是万不是,全是我刘备的不是。

    贼兵临近新野,那今日夜晚在西门外校场建造将台,

    制造辕门,请先生连夜登台拜将。

    拜为大汉的军师,相助刘备杀退曹兵,感恩不浅。

    如今时光不早了,少顷再见,刘备告退了!”

    皇叔说罢,便将龙袍一提,出门匆匆而去。

    孔明准备要与他谈话,可是已经走远了。

    诸葛亮听说皇叔准备这样大的场面,请我拜为军师,说明确实诚心。

    既然他如此尊重于我,那我怎么办呢?

    当然我只有拿办法出来,把杀来的曹兵曹将打一个落花流水。

    再说,也不能怪文武不服于我,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我的才干,

    尤其在我刚出山第一次用兵,

    一定要杀得曹操今后不敢轻易来犯。

    同时,使自己手下将士从此受命于我。

    实际上,孔明先生早有计谋,为了军事上的必要秘密,

    在任何人面前不可预先透露。

    因为刘皇叔兵不满千,将不满十,

    依靠实力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

    所说善于用兵的人有着各种杀敌的策略,

    可以借用各种自然条件来抵挡敌人,消灭敌人。

    徐庶说,诸葛亮善用水、火,这倒是事实。

    因为以少胜多,只有用埋伏来弥补其兵力上的不足。

    那末,此番用水还是用火攻呢?

    所说自从出山到此之后,经常同刘备去新野远近四方察看地形。

    不懂的人以为孔明吃饱饭以后总是游山玩水。

    其实,他是在看哪里利于用水,哪里符合火攻的条件。

    不要说孔明是一位重兴汉室的有名主帅,

    即使一个人要搞好一个家庭,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没有领先的计划和准备,不论大小事情都是干不成的。

    现在,诸葛先生早已看中一个地方,名谓博望坡,

    就是在西门外离城二十里左右的山套之中,

    里面树木森森,茅草丛丛。

    孔明准备把夏侯惇的十万曹兵用火攻消灭在那里。

    现在,时间比较紧张,事态亦如此复杂,军情又那样急迫。

    孔明早已从床上起来了。

    今天天气又特别炎热,一看外面,刚才因为装病连窗户都没有打开。

    虽说是心静自然凉,孔明即使在炎热天,也是从来不出汗的。

    但现在总觉得有些不舒畅。

    所以,他一面吩咐打开窗子,一面立即叫家人准备文房四宝。

    干什么呢?

    便是把胸中早已考虑周密的一整套计策,分成各个环节,

    将它一字一句地写出来。

    象信一样写了一封又一封,此乃谓之“锦囊”。

    所有的计划都写在上面,到时布置号令时不须多讲,

    只要交封锦囊给将士,他们拆开一看便知道详细内容。

    因此,后人有句俗语称谓“锦囊妙计”,确实如此。

    这样好处很多,不单节省时间,

    更重要的是军情保密,免得不必要的损失。

    即使自己人,也不一定对全局计划完全了解,只能知道局部情况。

    不需要旁人知道的事情,孔明就不写了。

    其中若有联系的地方,他在锦囊之上都写得一清二楚。

    这样,可以防止有人故意泄露机密。

    而且,在写锦囊时,可将整个计划再重复酝酿一遍,以便于修正。

    所以,诸葛亮一世用兵大都利用锦囊的。

    真正遇到不识字的人,孔明只好面授机宜,暗中吩咐于他。

    因为,那时候根本不可能开展扫盲运动。

    孔明写好锦囊之后,端坐在府中等候刘备来相请。

    再说,皇叔回转衙门,到内堂,

    立即提笔写一份建造将台及辕门的稿子,

    传今命子龙到来。赵云晋见皇叔,刘备便把稿子给他。

    同时付他令箭一支,命他带兵九百五十人前去张罗。

    子龙想,此地一家人家就只有九百五十人,

    现在全部交给了我,不知命我干些什么?

    不等他动问,刘备便吩咐说:

    “子龙,你按稿子上办事,到今天傍晚完工,切勿有误!”

    子龙一下子还不明白叫他干些什么。

    但是他从不违抗,接了令,拿了稿子,

    到外面一看,原来要干这些事情。

    子龙感到时间比较紧,既然接了令,

    一定要做好这件事。赵云不单忠心汉室之兴,而且是个巧将。

    他带领所有三军,到西门外标灯和绸彩,显得威武气概。

    下面用两根约有饭碗口粗细的竹竿插在泥土之中。

    这样,便象了一个真辕门的样子。

    在正辕门内,设下中军门,门上挂着虎头牌,旁边贴着斩将令。

    然后左右东西辕门,同样如此布置。

    这样的巧妙设计,等到完工,天已傍晚了。

    所有的三军在四处扎下营盘,点上灯火。

    顷刻之间把一个西校场照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在城内外四处,都可以见到校场上空冲天的红光。

    这种场面,谁都看不出刘备只有九百五十人马,真是巧将巧安排。

    但毕竟是简陋的东西,经不起狂风暴雨的吹打。

    所以,到下半夜,张飞怒闯辕门,被他将辕门都碰倒,

    实在太简化了。现在,一切齐备。

    子龙进城见刘备交令,皇叔惟恐他不能完成,

    现在听说已全部结束,刘皇叔赞赏他的精明能干。

    赵云想,请你不要夸奖了,都是些碰不起的东西。

    刘备在想,今夜孔明登台拜将,人人都可以去,

    唯独张飞三弟不能让他知道,因为他与孔明不睦,

    不要在隆重大典之时,他在一旁胡言乱语,

    或是不三不四地骂人,岂不要弄出事来。

    因此,皇叔便暗中命衙门中四个当差人,

    叫他们到晚饭的时候准备一席酒,

    把三将军缠住身体,千万不能被他知道登台拜将之事,

    要是泄漏的话,我要重重地处罚。

    万一他不想安睡,你们可以把公子刘禅抱出来,

    让三将军欢喜一下。

    因为他最喜欢这个侄儿。

    总之,要他早些睡觉。当差遵命。

    刘备与云长言明,今日要请诸葛孔明拜为军师。

    所说关将军虽然同样不服诸葛亮,但是他在礼节上还是遵守的。

    万事俱备,就缺少一方军师的印,时间局促,刻一个木头印也来不及了。

    没有印,到时候拿什么东西代替权力交与先生呢?

    所说一个人穷也有好处的,俗语叫穷则思变。

    刘备想,我是新野县的知县之职,

    他便把这方知县印放进一-只红木小匣之中,

    到交印的时候借用一下。

    谁都不知道其中是方知县的印。

    所说,自古以来冒牌的事情很多,连这样的大事,也有一出假戏。

    一方面刘皇叔传令,命令文武今天晚上去西校场,

    都要穿着新的衣服,武将新盔新甲,文人新的袍帽。

    吃过夜饭之后,他带着所有文武亲自上马,离城往西校场而去。

    再说,这样的大喜之事,已经传遍了城内城外。

    老百姓都从远近四处旮旯赶到西校场,要看一看怎样登台拜将。

    有些做小生意的人,趁此机会在通向校场的大小路上,

    摆设了各种贩摊,要想多做一些生意,多捞一些外快。

    本来校场这个地方,一到夜里真是冷静得很,鬼都捉得出来,

    胆小点的人都不敢从此经过。

    可是,今夜与往常不同,热闹非凡,人头济济。

    正是瓦爿也有翻身日。

    刘备等众人,来到将台后面一齐下马,先在休息的地方坐定了下来。

    唯有诸葛亮还未到此。

    这也是一种礼貌,应该命人前去相请。

    刘备先命刘封进城相请先生。

    刘封回来同刘备说,孔明先生正在吃晚饭,

    他道吃过之后马上到此。

    可是,等了许久,不见先生赶到。

    皇叔再命关平进城二次相请。

    关平回来说,先生饭后正在更换衣服,立即就来。

    又等了长久,不见孔明到来。

    刘皇叔想,衣服怎么换不好了?

    即使做起来我看也差不多了。

    后来明白,别人去请是不行的,看来一定要我亲自前往。

    刘备便叫文武在此等候,他带着二弟云长,弟兄二人进城,

    来到孔明公馆下马,门公迎接,皇叔同云长直闯府内。

    刘备心里想,孔明一时走不出来,大概在府中忙得很。

    直到厅堂外的天井之中,对上面一看,

    只见诸葛先生端坐在厅堂之上,一手撩须,

    一手轻摇着羽扇,正在闭目养神。

    刘皇叔想,你既然没有什么要紧事情,那何不早些出城呢?

    真正三请诸葛亮,名不虚传!

    被我料到,一定要我亲自赶上府来。

    刘备要紧上前见过了孔明,

    云长同样一礼,先生还过礼之后,

    请他们弟兄二人坐下,皇叔开口道:“

    先生,刘备在两校场尽应全备,只等先生前去登台拜将。

    刚才命人来过两次,

    如今孤与二弟再来相请先生。时光不早,请吧!”

    诸葛亮:“皇叔听了,要知道亮年幼无才,

    何能拜为军师,望皇叔另请能人!”

    刘备一听,可发一笑!

    真好象摇了半天的船,缆绳都没有解脱。

    客气不在这个时候!

    但是,皇叔明白孔明还有什么条件要提,因此直言动问:

    先生请勿客套,有何说话,快请吩咐吧!”

    诸葛亮:“皇叔既然要亮为帅的话,

    我有三点,未知皇叔应允否?”

    刘备想,他果真有条件,事到如今,不要说三点,哪怕十点,

    也要听他一听!便说:

    “请教先生第一点是什么?

    诸葛亮:“第一点,亮掌印之后,不论大小军务,请皇叔不须过问,

    皆有亮一人安排,皇叔答应否?”

    孔明想,我还是讲在前头,要防止事情到最后,

    往往弄得内部不和,意见分歧。

    所以,从今以后,一切事情由我诸葛亮办理。

    象开店一样,有我这个总经理执管。

    你象店主翁,先要甘愿把店全部交托于我。

    这倒不是孔明要大权独揽,主要是你刘备用兵平常,

    被你从中指手划脚,反而要影响于我。

    常言道:“权柄不分,号令不清,兵将不听,岂能用兵。”

    当然,有好的建议,不要说你刘皇叔,不论任何人,我都是应当采纳的。

    但是,权力一定要分清!

    刘备一听,哈哈大笑。

    皇叔想,我真求之不得,老实说最好有人来全权代表,我好少费心血。

    就在这点上,刘备听得出来,

    孔明先生准备全力以赴相助于我,哪有不允之理。

    所以,刘备马上说道:“先生为我劳心,刘备理当从命,请教第二点。”

    诸葛亮:“第二,亮掌权之后,谁要是违抗将令,藐视军规,

    亮依法处之,决不容情,皇叔可应允否?”

    刘备想,先生你这句话是多余的。皇法无亲,军法无情。

    这是谁都知道的!请你位居主帅之职,当然都要服从你。

    其实不是多余的话。

    因为,孔明预料到张飞必然要闹事,所以又把话说在前。

    到时候,你刘备就可无话可说!

    皇叔哪里知道孔明先生的用意呢?

    他连连点头,说道:“孤应允。

    请教第三点?

    诸葛亮:“亮拜为军师之后,不穿官服,依然是纶巾鹤氅,

    皇叔应允否?”

    按理说要穿官服的。

    可是,诸葛先生提出来仍旧老样子,不要说现在不换官服,

    就是将来孔明拜了相也是不着相服。

    这一点历史上称谓一绝,

    即做官不穿官服。

    放到新时代,这是不稀奇的。

    可是,在封建社会中是少有的了!

    表明诸葛亮出山以来,不是要做官,

    而是为了重兴汉室,直到他五十四岁死为止,数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

    真所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且看他晚年的《后出师表》上就是这样写的。

    孔明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图名利,不贪富贵的贤相。

    但是,目前的刘备还不能完全理解诸葛亮的意图,

    一直到了后来,他才从心底里钦佩孔明。

    正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所以,到他临死之前,把自己的儿子刘禅要托孤于孔明。

    现在只认为孔明先生不图虚荣,倒也难得。

    当然,皇叔还是欣然同意了。

    就这样,孔明跟随他们弟兄二人上了四轮车,

    一起出了新野县,到将台后面,由刘备、云长相伴来到休息的地方。

    文武见到孔明,大家想好不容易把他请了出来。

    众人见过先生。孔明坐定。

    这时有手下人报来,说吉时已到。

    文武先到外面将台上左右站立。

    皇叔请先生暂坐片刻。象演戏一样,今天孔明是主角,所以要最后一个上场。

    刘备走到将台上,见早由手下人设置好了香案,

    上面黄蜡高烧,炉内焚香,香烟缭绕。

    桌子上放着一只红木小匣,匣中便是一方知县印。

    刘备从将台,上望到四周,只见下面人山人海,

    都抬起头来望着将台上的一切。

    真正站在后面的人群,不要说听不见将台上的说话,

    连上面的人脸亦看不清楚。

    皇叔走到香案之前,面南背北,挺身直立。

    两旁文武,默不作声。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静听刘备通神祝告,表明为何要请诸葛先生拜将。

    但闻:刘备:“苍天在上,佑土在下。

    高祖开汉,王莽作乱。

    光武中兴,重建社稷,

    四百年一统。

    近日曹操专权,天下大乱,万民遭灾,苍生不安!

    备乃汉室宗亲,受天子衣诏,欲灭操贼,何奈有心无力。

    求得贤士伏龙,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拜为汉室军师,灭曹兴汉。”

    这便是请诸葛孔明为将的道理。

    最主要就是末尾四个字一“灭曹兴汉”。

    这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为我刘备一个人,

    自古以来成天下,不单靠打仗,而且还要有一个大的宗旨,

    不要说现在,今后打进西川,提出要“灭曹兴汉”四字,

    川中能人名将望风而归顺者无数。

    所说,古代拜将者不是孔明一个。

    周文王请姜子牙拜将为了灭纣;

    高祖请韩信拜帅,为了消灭暴秦;

    如今,刘备请孔明为将是为了兴汉。

    这三位登台拜将,历史上最为有名。

    刘皇叔祝告完毕,退在旁边。

    然后,对将台后面连声相请:

    “有请先生!相请先生!再请先生!”

    这是皇叔早已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对孔明不管什么场合总是要三请,

    少一请都不行的。

    这时,将台.上下所有的人都知道诸葛先生要出场了!

    如今,刘备虽然没有多大实力,

    但是,对孔明拜将这件事来讲,

    也确是万分隆重的了。

    现在,先生从后半只演武厅转身走出了将台,

    在火光之中,只见他头戴新纶巾,身穿新鹤氅,

    腰间束着一-条鹅黄丝带,足上粉底乌靴,

    手执羽扇,眉清目秀,脸如冠玉,三缕清须,

    飘飘然神仙一般,只有二十七岁的一位年轻人。

    可是,他胸怀大汉万年鼎,腹藏良谋定乾坤,真是个少年老成。

    校场千万子民谁不知道,这位便是当今名闻四海的伏龙先生!

    顿时间掌声四起,响彻云霄。

    等到掌声停,孔明已经在刘备的招呼之下到了香案前面。

    当然亦要祝告一番,以表丹心。

    只见他正对着南面,双手执扇,从上到下彬彬一礼。

    然后开口道:“苍天佑土、父母百姓:亮本是隆中布衣。

    蒙刘皇叔不嫌卑微,三顾于草庐。

    吾曹不忍相辞,遂即出山扶助,始有今日之幸会。

    亮不冀图宦禄与腾达显贵。

    盖缘子民苟全性命于乱世,惟尽力而为之。若能灭曹兴汉,亮之愿也!”

    总而言之,我诸葛亮本来是个老百姓,现在我生在这个乱世,

    常言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加上刘备如此看得起我,三次到卧龙岗来,我怎好推托?

    理应出来为国效劳。

    在这里,孔明的出言吐语十分谦虚,并不夸下海口说一定能灭曹操。

    但是,他的决心非常坚定,话虽不多,意味深长。

    刘备听他祝告完毕,便从香案上把这只印匣双手奉献孔明。

    这是表示当着众人的面,将大权交付于他。

    开口道:“军师,请将印信收下。”

    孔明这样一个聪明人,哪里知道匣子里是方知县印。

    他一生使别人中计,今天先上刘备的当。

    过去,因为孔明还没有官职,所谓是个布衣人,所以刘备称他先生。

    现在,第一声叫他军师。

    孔明见他交印,当然不须客气。

    便把印匣双手接过,说一声:“主公,亮受印了!”

    本来与刘备象一般朋友一样,所以从不称主公,

    今天起乃是君臣之情,因此第一声叫主公。

    当然,今后不一定都称主公,亦可称皇叔。

    包括刘备有时也要称孔明为先生。

    因为,今天拜将,第一声一定要这样相称的。

    印匣由手下人从军师手中接过去,将它放到正中央虎案之上。

    然后,把香案收过。刘备请孔明上面坐定,自己在他右边坐下。

    文武--齐上来见过这位新拜的军师。

    先生坐在虎案中间,把手一招说:

    “众位先生、列位将军:蒙主公器重,亮被拜为汉军师,

    望以汉事为重,服从将令,谁要违抗者,则军法无情。”

    两旁文武感到诸葛亮年纪虽轻,口气却不小。

    加上这班文武,皆是刘备多年有功的心腹,

    不要说张飞不服,多数文武都对孔明抱有怀疑之心。

    因为皇叔抬举他,故而大家不敢失礼。

    孔明说声退下,文武退过两旁。

    然后,军师将案上一本点卯簿拿过来,提笔在手,准备点卯。

    所谓“点卯”,今天说来就是点名的意思。

    目前,皇叔手下文武很少,看也看得清。

    但这是规矩,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点卯的。

    孔明翻开点卯簿一看,每个名字写得都象茶杯口大小。

    为什么要这样大呢?

    先生回头对皇叔看看,心里想,你是不是在练大楷?

    其实,皇叔是要面子,因为文人四个,战将九个,

    连文带武只有十三个人,要是写得小一点,半张纸头便可以写完了。

    现在字写得大一点,每张纸头上只写三、四个名字。

    这样一来,十三个名字写了好几张纸。

    如此翻来覆去,可以看一段时间,在形式上要好看得多。

    并不是练什么大楷。所说装阔的人多心虚。

    但是第一个名字不是文人定是武将。

    现在看到点卯簿上不是文又不是武,真是不雌不雄。

    那到底是谁呢?只见写着“刘备”二字。

    诸葛亮笑在心里,对自己主人看看,心里想,刘备啊!

    你身为皇叔,连这一点都不懂?

    俗语说来,你是老板,文武是伙计,点卯簿上从来没有写上老板的名字,

    用不到你来凑什么热闹。

    事实上刘备岂有不懂之理,原因是十三个名字是个单数,

    皇叔想把我的名字加上去凑成十四个人,

    数字上成双也可以吉利一点。

    这时对先生看看,请你帮帮忙,千万不能点出来,点出来要闹笑话的。

    碰着孔明铁面无私,老板名字放到这里,

    我就当你是伙计,老少无欺,也要点出来的。

    刘备还来不及打招呼,

    孔明手中已出笔点了下去,嘴里已经喊出:“刘备!”

    皇叔听到喊着自己的名字,只好从旁边立起身来,手一拱,

    答应一声:“军师,刘备在此!”

    诸葛亮忙说:“呀!我道是谁,原来是主公!”

    点归点,但是主公我一-定要称谓你的。

    刘备想,啥,缠了半天连我都不熟悉。

    皇叔被他弄得啼笑皆非。

    但是,看到孔明一本正经的态度,刘备对两旁文武看看,

    意思是今后你们须要小心,这位先生一点也不卖交情的。

    所以要紧回答说:“原是我刘备。”

    皇叔想,只有一个刘备,不是屋面上的瓦爿,那么许许多多的。

    诸葛亮:“主公请坐下了!”

    刘备:“谢军师!”

    刘皇叔在原位上坐定。

    孔明开始点第二个名字,只见“关羽”二字,

    便是二将军云长,他坐在孔明的左边。

    因为他有“汉寿亭侯”的身份,是有着座位的。

    先生开口点道:“关羽!”

    关将军站起身来,应声道:“关某在!”

    诸葛亮:“请坐下!”

    关羽坐定后,孔明继续点下去。

    第三个名字此人恰恰不在这里。

    到底是谁呢?便是三将军张飞。

    诸葛亮早已看清张飞不在将台上,然而点卯簿上有着他的名字,

    当然要点他的卯的。

    因此喊了出来:“张飞!”

    这时将台上肃静无声。

    众人听到点着张飞之名,都对刘皇叔看着,

    意思是三将军不在这里。

    如今军师点到他的卯了,如何是好?

    因为点卯三次不到加上无故缺席,军规严格,罪责不轻。

    一时无人答应。孔明第二声又喊了出来。

    这不要说是军营之中纪律严明,即使学校里老师点名,

    学生也应该马上答应,何况处于现在这种场合。

    所以接着点二次名:“张飞!”

    仍旧没有回音。

    孔明起高嗓音第三次喊道:“张飞可在?!”

    刘备:“军师,刘备在此!”

    诸葛亮:“啊一”

    孔明对皇叔一看。

    心里想,我一共只点了三个名字,你倒出来两次,

    那末这里所有的人可要你一个人全部包下来。

    现在我叫的是张飞,与你刘备何干?

    要你站起来干什么?

    所以开口问道:“主公,令弟哪里去了?”

    刘备:“若问我家三弟么,这个.....那个....”

    刘备岂敢说我叫他吃饱老酒以后好好安睡!

    那末,刘备不知道要点卯么?当然是知道的。

    他为了避免张飞弄出事来,认为到点卯的时候,搪塞一下,

    只要同先生说几句假话,也就过去了。

    可是假话一时没有准备,又见到孔明这样地严厉,

    更是束手无策,支支吾吾,连连这个那个。

    诸葛亮想,假话请你要预先想想好,何必临渴而掘井!

    刘备急中生智地回答说:

    “喔,刘备想着了,我家三弟是出外打听军情去了。”

    孔明知道这是假话,晓得刘备为了避免事故,肯定今夜拜将之事瞒过张飞。

    但是,这样大的事情,怎么瞒得过他?

    我现在当你真话,不来说穿你,明白张飞就要来了,

    等到那时候,我看你皇爷怎样讲话。

    所以,请皇叔旁边坐下。刘备认为这样一讲可以太平无事了。

    要知道孔明先生今天对张飞半点不放松。

    他将手中这支笔一搁,手执羽扇对下面一指,开口骂道:

    “大胆不法将张飞,今日本军师初次登台拜将,擅敢点卯不到....”

    他一声吩咐道:“来!军政执法官何在?”

    军政执法官便是军营之中熟读军规的法官。

    刘备一听,便知道事情要闹大了。

    军政执法官听到孔明使唤,要紧走上来应了一声:“军师在上,军政在!”

    诸葛亮:“本军师问你,要是点卯不到,该当何罪?”

    刘备--听,孔明要按军法论处,那我家三弟危险了!

    所以,要紧双眼看着军政官,意思是要他帮帮忙,是否可以说得罪名轻一点。

    军政官懂得皇叔的意思。

    但是想,皇叔啊!请你原谅,要是我不按条例办事,那是执法犯法,也要受到处罚,罪责不轻。

    因为我本身是执法者,再说军师肯定熟读法令,

    目的是让我当众宣告一下,这便是秉公而断。

    所以,只好从实而告:“

    军师请听了,要是点卯三次不到,按军法论是要杀的。”

    刘备一听,心想完了!孔明本来和我三弟不睦,

    今日再犯此罪,哪有不被杀之理!

    现在虽然只是初卯不到,但是三次点卯时间相隔是不太长的。

    早知道事情要闹得这样大,那末我早应该叫他一起到此,

    想必张飞在这种场合之中,未必会闯下什么祸来。

    皇叔想,这都怪我不好,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明听完军政官的话,下令拿一块虎头牌来。

    军师就在上面写着:“张飞无卯一次。”

    命令将虎头牌高挂在将台之下,中军门上。

    挤在最前排看热闹的老百姓,也都知道张飞已经一卯不到,

    他的脑袋三分之一可以搬下来了。

    这样,诸葛亮方始再把卯点下去。

    第四个名字便是赵云,接着一连串的名字点下去:

    毛仁、苟璋、刘辟、龚都、关平、周仓。

    但是公子刘封实在没有多大本领,所以不能编制在战将之列,所谓编外人员。

    下来是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四位文人。

    除了张飞,别人都一应卯。诸葛军师点卯完毕,他心中明白,

    不到半夜张飞他自会来的,万一闹起事来,这里谁能将他生擒,

    知道张飞是员勇猛之将,如果不把他活捉起来,他是决不会服我的。

    孔明早已心中有数,赵子龙虽然身材矮小,然而是员巧将,

    常言说得好:“力不斗功,功不斗法。”

    法者便是办法,不是什么仙法和妖法,

    肯定子龙有擒捉张飞的巧妙办法。

    但是,等到张飞犯了罪,恐怕子龙看在皇叔的份上不肯接令。

    那末,我趁张飞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先来发令给他,

    到时候他就无法推却。

    因此,孔明拔令在手,一声呼唤:“子龙听令!”

    赵云听到军师传令,心里十分高兴,

    以为诸葛先生第一天当军师,

    第一条令箭便是差我赵云,这是看得起我,给我极大的面子。

    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木梢。

    他从旁踏出,到虎案之前:

    “军师在上,末将赵云在此!”

    孔明对他看了一看,一面发令,一面嘱咐他说:

    “子龙听了,亮命你为头营上将,临时的军政官!”

    赵云想,先生不单给我头令,而且还命我为军政官之职,

    其是一人二役,好大的威风。

    你要晓得,诸葛亮门前的风头是不好出的!

    孔明继续吩咐:“你与我坐在将台之下,中军门之内,

    少顷三次点卯毕,子龙下令把中军门紧闭,

    谁人闯辕门者与我一律拿下!”

    赵云:“末将遵命!”

    好!木梢吃进。

    当时的子龙认为无人敢来闯辕门。

    即使有人大胆来闯,当然拿下。

    等到后来听见张飞闯辕门,赵云方始明白上了当。

    现在他还糊里糊涂地接了令,下将台,手捧令箭坐在那里。

    孔明发了子龙令箭以后,开始二次点卯,

    张飞仍旧没有来,军师传令挂出第二块虎头牌,

    上面写着“张飞无卯二次”。

    过一回第三次点卯,同样三将军未到,第三块虎头牌挂出去,

    “张飞无卯三次”。

    这时赵子龙下令,

    命手下当差人,将中军门关上。

    外面上了一把大锁。旁边刘备在想,不要说点卯三次,即使点卯十次,

    我家三弟也不会到来,因为我早已命令衙门当差人将他缠住身体。

    哪里知道张飞已经来了!

    只听得外面一片哕唣之声。

    刘备还不晓得出了什么事情,其实三将军已经闯下了大祸。

    那末,张飞怎么会来的呢?

    俗语说:“书路平行”,我只好分头来讲。

    这里,校场在登台拜将,城里衙门内西书院中,张飞正在畅饮。

    刘、关、张自桃园结拜以来,吃同桌,睡同榻。

    自从张飞用了“关门计”之后,弟兄三人就分开来了。

    刘备同甘糜二夫人住在衙门内室。

    关将军住在东书院。

    三将军住在西书院。

    现在张飞刚吃过夜饭,一个人坐在那里,

    他正在想着我等弟兄三人情同骨肉,可是请了孔明到此,

    大哥刘备就把我两个兄弟冷淡了下来,

    对这妖道孔明终日陪伴,不是饮酒,定是出外游玩,

    待他象祖宗一样好。

    诸葛亮的架子越来越大了!

    要是他二十七岁有着这么大的本领,

    那末叫我张飞四十三岁的人的本领不是要大到天上去了吗?

    所说,有志不在年高。

    可是,张飞他把年龄来区别一个人的本事。

    正在此时,外面四个当差的抬了一席酒菜走了进来。

    他们希望张飞早一点睡觉,那末这席酒菜可以作为意外的收获,

    四个人好好地痛饮它一顿。

    现在,只见书院中火光通明,三将军端坐中间,

    他们只得连连招呼:“三将军!三将军!”

    张飞听到有人叫地,对门外一看,原是四个当差,不知他们来此何干?

    张飞:“当差的,呼唤老张何事?”

    差人:“三将军啊!我们奉了刘皇叔之命,

    送一席酒来,请将军畅饮一醉!”

    他们一-面说,一面走了进来。

    张飞想,我夜饭已经吃过,你们既要抬酒来给我,那何不早一点!

    事实上,今天衙门之中所有的当差,除了值班人之外,

    都要赶去校场观看登台拜将,所以侍奉张飞的人,

    有意提早时间安排他吃过了夜饭,他们可以去看热闹了。

    现在张飞听说是大哥叫他们送来的酒菜,感到奇怪,

    为什么突然如此相待?

    再一想,明白了!我家大哥是个聪明人,他一定知道为了孔明,我们弟兄不太高兴。

    所以,诚心诚意抬席酒来,拍拍我的马屁。

    张飞想,我等好弟兄义深如海,决不会多你大哥的心,

    只要将诸葛亮这个家伙赶回卧龙岗,

    我张飞哪怕为你大哥抛头颅也是在所不辞。

    现在酒菜既已送来,就再饮它几杯,消消愁、解解闷,因此说道:

    “好好好!将酒菜与我摆上了!”

    四个当差一齐动手,很快一席酒菜放到了三将军的面前。

    为了要使他吃了酒早些睡觉,不但用上大碗,而且一个敬酒,

    一个斟酒,车轮大战,不让杯子空着,

    加上吃过饭后再吃酒,酒上加酒,更容易喝醉。

    张飞本性好酒,尤其喜欢吃快酒,一碗便是一饮而尽!

    他吃得快,一个当差敬得快,一个当差添得快。

    三个人象走马灯一样,轮番忙个不停。

    所说,今天张飞不吃这些酒可能不会闯辕门。

    所以,这酒也是造成闹事的一个条件。

    张飞一面吃酒,一I面心中在想,今夜衙门之中的当差好象特别少,

    耳边又隐隐听见炮声连连,其实这炮声是校场登台拜将所放出来的。

    他开口问四个当差:“来也!”

    差人:“三将军有何吩咐?”

    张飞:“哪里来的隆隆炮声?”

    当差人想,这岂能同你老实讲,要是被你得悉,闯出祸来,

    我们四个脑袋都要被皇叔搬下来的。

    其中一个当差用假话推托说:

    “三将军,这炮声乃是赵子龙将军正在校场操练人马,所以传来的炮声。

    张飞认为夏侯惇的人马将要杀到,因此赵子龙加紧操练,

    真是“急来抱佛脚”,连夜里都在训练了。他信以为真。

    不多片刻张飞已经饮了十几大碗酒。十有八、九醉了,当差还在敬他。

    三将军把手摇摇说:“好了,老张不吃了!”

    因为吃酒要有兴趣,情绪好的时候,多吃一、二杯问题不大。

    今天张飞心情不太好,加上前面所讲的几种原因,他不想再吃了。

    可是当差为了希望他早些睡觉,多次敬酒给他。

    三将军又吃了几大碗,吃得一对环眼之中好象要滴出酒来,

    他便起手推开了当差,嘴里连连说道:“老张醉了!醉了!快把酒肴收过了!”

    当差看到这种样子,心里想,可以结束了。

    因此,四个人七手八脚地收拾一切。

    事实上。张飞只吃酒,很少吃菜。

    这几个当差希望三将军早些去睡了,他们可痛饮到天亮,

    所以立在张飞两旁,仔细观察于他。

    只见三将军虽然满面酒容,可是精神抖擞,半点看不出他有倦色。

    只好开口问:“三将军,时间不早了,你可要去安睡吧?”

    张飞:“时光尚早,老张睡不着。”

    这几个当差相互对视了一下,心里想,他不要睡,这便如何呢?后来

    大家想着了,不是皇叔早吩咐的吗,要是三将军酒后不睡,可以把公子刘

    禅抱出来将他缠住。因此,在旁边问三将军:一

    差人:“三将军!”

    张飞:“怎样?”

    差人:“你可要抱一-抱、亲一亲公子刘禅?”

    张飞听他们提到侄儿刘禅,他不觉双手撩着腮下长长的虎须,

    笑得满口白牙都露了出来。

    他在想,我等弟兄三人,就大哥有其一子。

    我与二哥云长多年离乡背井,为了兴汉,拋妻别子,不知他们生死如何。

    听说我家乡被黄巾余党把房廊烧一个干净,妻儿老小死个尽光,

    我当时得到这个消息,禁不住大哭三声。

    大哥劝我说,人死不能复生,不必伤心了。

    我听大哥的劝说,从此以后不再提起此事,一心为兄长兴汉的大业。

    但是,我张飞可以没有子孙,而大哥刘备成了天下,一定要有人传宗接代。

    可是,我家大哥虽然娶了二位嫂嫂,

    他还是同我等两个兄弟安睡在一起。

    从这点看,张飞半点也不戇,他恐怕刘备要见怪,

    所以,有一次,他用说笑话的方式同刘备说道:

    “大哥啊!你不同嫂嫂在一起,是要没得儿子的。

    你快到里面去睡吧!”

    皇叔以为张飞吃饱了老酒在与他打趣。

    所以,笑着回答:“你这匹夫,又要闹笑话出来了。”

    这时云长也在旁边,他便严肃地同刘皇叔说:

    “大哥啊,我看三弟之言不是笑话,这是有关后代的大事。

    请大哥以此为重!”

    刘备笑着对两个兄弟说:

    “二位贤弟,生男育女乃是小事。岂能为此而减弱我等弟兄桃园之情。”

    刘备还是按照常规办事。云长一时无法可想,

    可是,三将军一直放在心上。他常常暗中与云长商量,说二哥啊,

    大哥不去同嫂嫂阃觉,岂不要断宗绝祠吗?

    关羽回答张飞说,三弟,这有何法呢?

    这又不好当他小孩子赖学那样送进学校去的。

    但是,张飞心中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有一天晚上,弟兄三人吃过夜饭之后,谈谈讲讲一起进了房间。

    忽然,张飞把刘备一拉,拉到了外面堂上,刘备问他何事?

    三将军轻轻地同刘备说道:“大哥啊!

    兄弟得到了一块美玉,要请大哥来此一看,

    这是什么样的一块宝玉!”

    刘备听说如此,心想,自古以来,在列国时代有块“卞和璧”,

    这确实是块价值连城的稀罕之物。

    不知三弟得到的是什么样的玉,所以要紧问他:

    “三弟速速拿来,待愚兄看来。”

    张飞一手伸到衣袋中拿了半天没有摸出来,结果他笑笑说:“大哥啊,

    兄弟要紧出房,忘了拿出来,在我床边。

    请大哥在此少等片刻,兄弟去去就来!”说罢,他转身便向房中奔去。

    刘皇叔想,这个匹夫还是如此鲁莽,

    一本正经给我看玉,结果忘了带出来。

    那末,就等他一会吧。

    哪知道,等了半天不见张飞出来。

    刘备想,怎么这块玉拿不来了?

    因此,他也转身回房。

    不料走到门外,只见两扇房门早已关上。

    起手一推,房间牢牢地拴上了。

    里面灯火全无,只听得张飞鼾声浓浓,呼呼大睡。

    刘备想,世界上真有这样的戇大,

    拿拿东西不顾别人等得心焦,只管自己睡觉。

    皇叔便开口喊着张飞:“三弟开门来啊!”

    张飞:“大哥啊!兄弟睡熟的了!”

    刘备一听,心里想,放你的屁!

    睡熟了哪能回答人家的话,知道自己受了骗。

    但是,他连声叫着三弟开门。

    张飞在里面笑着回答说:“大哥啊!今夜门是我不开了。

    你要睡觉,到里面嫂嫂那里去睡吧!

    兄弟是用的一条‘关门计”

    刘备想,我上你憨大的当,真是要被人笑歪了嘴巴。

    刘备叫二弟云长开门,云长也睡在里面,他回答刘备说:

    “我被三弟拖住了,无法来开大哥的门。

    你要不进内室去,那末,就在房门外立一夜吧。

    这时,刘备才明白他们弟兄二人串通一气,是存心把我关出门外的。

    夜间寒风刺骨,难以忍受。

    刘备进了内室,丫环报于二位夫人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张飞时常要用这条关门计的,

    皇叔一不小心便被他关在门外。

    这样日子一长,甘夫人终于怀孕了,

    十月满足,在建安十一年的冬季里甘夫人生下一子。

    这年刘皇叔四十七岁,真是老来得子,万分欢喜。

    就请云长与孩子取名,关将军取了一个名叫“禅”;

    刘备叫张飞同孩子题个字,

    因为《三国》之中的人物大都是双名,

    例如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

    张辽字文远,许褚字仲康,孙权字仲谋,

    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司马懿字仲达,

    姜维字伯约,等等。

    因此,一定要有个好的字。

    可是,三将军一时没有准备,而且他在这方面比较马虎,所以随口说,叫他阿木吧。

    刘备说阿木不好听,

    张飞说叫他阿土吧,皇叔想你摆了一个阿字,总提不出什么美号来。

    可是三将军是个耿直的人,他想我一定要阿得它有道理。

    最后,想到过去刘备同我们两个兄弟谈起,自从大嫂甘夫人怀孕之后,

    经常做着一个梦,在梦中仰吞北斗。

    因此,张飞高声喊道:叫他阿斗。

    从此,刘阿斗一直叫下去,叫了一千七百多年。

    今后还要叫下去。所说《三国》之中,三个“阿”最有名:

    曹操小名叫阿瞒,传说他父母生到曹操是第十个孩子,

    生得怕了,为了避免再生下去,因此提了个“阿瞒”的小名,

    意思是满了,不要再生了。

    曹操的祖上本姓夏侯,结果把他过寄曹嵩,因此改姓曹。

    第二个便是刘阿斗。

    第三个是《后三国》中,江东有位大将,白盔白甲,白马长枪,

    人称赛赵云,名叫文羊,小名叫阿羊。

    当然,其他这种阿大、阿二、阿猫、阿狗不计其数,都不在此例。

    亦有传说,在刘阿斗生下来的那一天,有一白鹤在屋脊上连叫四十三声,

    然后望西飞去,暗示今后刘禅在西川称帝四十余年。

    其实,这是后世人加以神化了的传说罢了。

    现在说来,还带有一点迷信色彩。

    在当时,刘禅只有虚龄三岁,又是刘、关、张三房一子,

    张飞哪有不喜欢之理!所以,听当差说可要亲一条阿斗?

    张飞笑得眉飞色舞,心花怒放。

    心想,这个孩子要是我不用关门计,恐怕到今天还生不下来。

    加上弟兄之深情,因此听到“阿斗”两字,什么事都要放开,

    耍紧命令当差快些去抱出来。

    手下人要紧赶到衙门内室,先同丫环讲明三将军要抱一抱公子刘禅,又是皇叔同意的。

    丫环连忙与二位夫人一讲,当然便把公子抱了出来。

    但是担心恐怕被三将军受了惊,因为知道张飞酒醉之后嗓音更高,

    不要把阿斗吓坏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三将军看见手下人已经把侄儿阿斗抱了出来,他吩咐快快地抱过来,

    当差将小主人送了过去。

    张飞把阿斗用双手抱到自己胸前。

    他睁大了一双环眼,借着西书院厅堂上的灯火,

    在望着阿斗的小脸。刘禅虚龄三岁,十足不满二周岁,

    正当可爱的时候,圆圆的脸蛋,一对大眼睛望着三将军,

    放开了一张小嘴咯咯地好笑。

    所说两岁的小孩子,也有一点反应了,

    阿斗见张飞生个黑脸,尤其一对环眼象铜铃一样落了出来,他感到有趣。

    因此,阿斗抱到三将军手里从来没有哭过一次。

    今夜,张飞借着醉意逗引着阿斗,对刘禅说开了真心话:

    “侄儿啊!你认识老张吗?

    我看你相貌堂堂,将来一定要做皇帝的!”

    张飞想,大家都认为刘备仁义待人,加上我与二哥云长忠心于他,

    龙刀长矛又是沙场无敌,天下定会太平。

    这个孩子必然能成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