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医患情缘 » 二十六章十五号床铺的李老头

二十六章十五号床铺的李老头

    今天在针灸室针灸的时候,听到一个小男孩不停哭叫,痛啊,痛啊,痛啊……针扎在身体上连成年人有时都受不了,只是成年人忍得住,何况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我想无论是医生还是在接受理疗的病人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孩子的母亲心里肯定更加不是滋味,更加揪心,孩子每一声痛啊!痛啊!-痛啊哭叫都刺痛着母亲的心,自始自终没有看到小男孩的父亲,想必在外打工或者在单位上班忙生计,日子还要过下去,住院就是国家报一部分或多或少自己要承担一总部分医疗费。这种情况不好问,小男孩腿不知什么原因住院治疗的。据说才八岁。我针灸扎完以后,三姐把从理疗室扶我住的二零六号病房,走道上有多了一些晒太阳的人,还有站着聊天的人,还有晒衣服的人。和十七床谢小涛的爸我称之为谢老弟相处了几天还蛮和睦融洽,谢老弟话也多了一些,他看我回来了,笑着对我说今天理疗都做完了,我说还一项空气波在房间等理疗室的宋医生上门来做。谢小涛今天在吊针时候看手机。

    三姐还是每天上午十点左右把我从理疗室扶到我住的二零六号病房,然后就没事了,一直挨到快上午十一点再到后面食堂为我端一碗盒饭然后回家。

    下午和晚上要么和同室友看电视,有时同室友聊聊天,谢小涛则是理疗打针完了以后,一天到晚直到我们病房熄灯关了电视他上床要睡觉还在玩手机,什么时候的睡觉我不知道。手机真是害死人。有时我闹中取静看一会儿书,看书的时间不长,外面室内电视的声音,里里外外人说话的声音,本来我也知道医院不是一个看书的地方,只是调节一下,总看电视也没意思。天天时间就这么流失。晚上看完电视谢老弟关灯关电视,虽然是小事,但小事也要别人心甘情愿,乐于奉献。

    九月十八日住院第十四天睛

    住了半个月的院我觉得脸皮变厚了,更能拉下脸面求人了,早晨一成不变护士量血压,我吃完全麦面包和喝凉茶之后等人扶我,我今天想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主动请求谢老弟扶我去针灸,谢老弟虽然言语不多,但为人豪爽、率直,他没有半点犹豫,上前把我扶到针灸室门口,我谢过谢老弟,谢老弟笑着说没事,我现在从针灸室大门口可以自己走进去,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针灸室宋医生也发现、觉得我走路比以前稳当多了,甚至有一个女子也觉得我比刚来时要稳当多了,看来我还蛮引人注目。

    今天在接受针灸理疗时听到徐医生他儿子办满月宴,一个小生命在无数人的祝福和呵护下茁壮成长。护士吕娟娟姑娘可能昨天上的夜班,我在熏蒸区坐在长椅上泡脚的时候,清楚地听到护士王倩景姑娘问护士吕娟娟姑娘什么时候去做客,穿着连衣裙的护士吕娟娟姑娘回答护士王倩景姑娘说,太冷了,我还要回去引伢,对护士王倩景姑娘说完后护士吕娟娟姑娘就走了,护士吕娟娟姑娘走了,我是一肚子疑惑和惊讶!她回去引伢、引谁的伢!等护士王倩景姑娘从熏蒸房出来我忍不住旁敲侧击、转弯抹角问今天徐医生接满月宴护士吕娟娟姑娘怎么没有去回家引伢,护士王倩景姑娘对我说吕娟娟回去跟她姐姐引伢。听护士王倩景这么一说我是如释重负,原来是这么回事,心里第一反映就是冯巩与周涛共演的一个小品马路情歌。

    我住的二零六号病室同室的十五号床铺的李老头,十七号床铺的谢小涛还有基本上理疗的项目大同小异,他们多我的是吃完午饭后还有躺在床铺上吊针,李老头眼睛看不清瓶子里剩下多少药液都是我们帮他叫护士,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帮一下,李老头打完针又夸夸其谈听吹他一会儿说一年养鱼可以赚三到五万元钱,马上又说一年养鱼可以赚七到八元钱,前后自相矛盾、难圆其说,破绽百出。我们听了一笑了之。过一会儿又说二个儿子在外搞室内装修一年赚几十万元钱,我们是实在听下去了,一听就知道言过其实。您二个儿子一年赚几十万,那您还养么鱼,享受清福,我们都做个生意,那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生意才好做,老头哑口无言马上改口说是一年的工程款,而不是纯利润。向我们吹后面食堂的小饭菜他吃不好,每天在街上点一点荤菜喝点小酒,这么大的年龄还这么爱吹牛。谁知道他在街上吃的是什么,可叹、可笑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些喜欢自吹自擂的人,爱吹牛实际是底气不足的一群人,生怕别人瞧不起他,别看那些平时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的人实际上只会纸上谈兵,言过其实、嘴尖舌滑、心中无点墨的人,他们就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有人爱吹牛就是个人喜好,无权干涉,对付这些爱吹牛皮的人想听就听,不想听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再好不要搭讪,不理睬。真正有智慧的人高调做事,有没有领导在跟前你只做你应该做的事,迟早领导会发现你是人才,至少你是一个勤奋的下属,低调做人,减少多少可有可无的应酬,有时间多陪陪家人。或许有些时候,那些天天觥筹交错中度过的朋友幡然醒悟羡慕你低调做人的另外一种人生乐趣和妙不可言的人生感悟。

    我们看电视李老头打鼾我们都能接受,宽容,打针帮他叫护士我们都做得到,关键李老头还是晚上让人有点无法忍受了,白天答应我们和马医生好好的晚上不吃水果,免得老上厕所,还没说影响我们休息,说你晚上实在是觉得饿了吃些干粮,吃干粮又饱肚子,又可以减少夜晚上卫生间的次数,可是到了晚上又象夜猫子一样还是我行我素吃梨子,这回吃梨子他不在房间吃,他却把大门打开站在门外吃梨子,深秋凉风直接吹到我床上,我也只盖了一件薄真空棉,晚上关上门有时都觉得冷,感激李老头房间的大门大开,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真是无志空长百岁。

    李老头住院这几天五楼有一个他村里的老乡来看他,他这老乡是个鱼贩子,每天凌晨一点就起来,他羡慕我们那时都在睡觉,我说我们是在睡觉,您在赚钱,辛苦讨得快活吃,二个真是棋逢对手,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而且话多还嗓门大,整个病房就听他们讲话。听李老头说,他老伴在家收芝麻,晚上有时七点左右他老伴打来电话,他在电话是对他老伴食堂饭菜吃不好,天天在街上点好吃的,生怕我们听不到。

    还有几个中年妇女看过李老头,我不在房间,理疗没回来,一个妇女把鞋子脱掉若无其事、心安理得、毫无顾忌地坐在我的十六号床铺中间,不过是三姐告诉我的,不然我还会蒙在鼓里,晚上睡觉全然不知有人脱掉鞋子在我床铺上坐过,三姐告诉我的那天我请护士吕娟娟姑娘帮我了换一套干净纯白的被单和一个白颜色的枕巾,原来的床单是白蓝条纹的床单。在医院住院的人少不了亲朋好友来看望和访问,有凳子坐凳子,没凳子站一会儿,实在想坐,坐在人家床旁边,我相信任何人都带得过,包括我也做得到,前不久与我同病房出院的周老师隔三差五都有学生,有学生家长,有同事,有学校校方代表看望周老师,我看他们就很有修养,看望时间短说几句话就走了,这些人几乎都没有坐,同事或者学生的家长来看望周老师时间长了室内有凳子就坐凳子,没凳子坐就站着,不想站了先坐周老师床铺旁边,有一天我理疗回来八个学生来看周老师,全部围在周老师床铺旁边没一个学生坐在别人的床铺上,我估计他们站的时间不短了,因为我回来以后,几分钟他们就全部走了,按说我不在病房学生坐在我的床铺旁边我是不会在意的,但他们没有。可是要脱掉鞋子上床就说不过了,人家难以接受,毕竟是大家晚上脱掉外衣要睡觉的地方。因为李老头泥瓦匠砌墙——两面三刀,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几天来白天答应我们好好的,晚上不吃水果了,可是到了下半夜,夜猫子又开始活动了,整个晚上还是让人睡不好觉,睡得再沉也要被他闹醒,对这样的老油子白天我们都不爱搭理他了,晚上随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人有脸树有皮。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听说他可能要转到前面门诊骨科,我们没有恶意只是希望他快点转房间,我们分析,观察李老头上午做理疗和打针可能缓解腰痛,到了晚上人腰痛受不了才吃水果,可吃水果怎么可能缓解病痛。闻所未闻。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