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权枭 » 第三十九章 淮西二十四将

第三十九章 淮西二十四将

    徐达身形高大,面貌儒雅,不似其他武将那般壮硕,双目若朗星,颌下生短髯,一身连身鳞甲,外套猩红披风,极具风采。

    “参加徐帅!”

    徐达下了马,将缰绳递给眼前的士兵,问道:“各位将军都到了吗?”

    “午前都到齐了。这会儿正在大营里商讨要事!”

    徐达不觉笑了出来:“商讨个屁!主公还没到,他们现在抢什么?”

    士兵不敢接话,连忙将身子压低。

    “伯仁!”徐达回过头:“傅有德那边怎么样了?”

    身后的常遇春应声答道:“老傅这会儿来不了,受了伤不能动,所以就带着明王去了滁州,倒是把手上的人马分出三万来往这边赶,我已经派蓝玉去接应了!”

    “老夫子这事儿办的聪明,多一些人多份儿力量。”徐达点了点头:“对了,你常说的那个人,也会一块跟着过来吧!”

    常遇春大笑起来:“老傅把慕容兄弟绑在了兄弟的旗下,可怜我这兄弟稀里糊涂的就上了兄弟的船!老傅让他带着那些人过来,估计再走个七八天就到了!”

    “好!到了你得让我见见,是个什么样的少年,能让你这般看重?”

    “天德兄放心,绝对不简单!”

    徐达带着几位大将进入中军大帐之中,帐内不少的将士立刻起身见礼。

    中军大帐内,少说也有二三十人,个个盔甲鲜明。见徐达进来也是极为高兴,诸位将军之间互相见了也互相插科打诨,很是亲厚。

    常遇春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只是轻笑,却并未参与。

    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淮西二十四将!

    至正十四年正月初一,朱元璋带着二十四名下属,从蒙古人手里夺下定远城,才开始走了争霸群雄的根据,这二十四个人,都是他的亲近心腹。

    上方一员大将笑道:“老徐,你怎么才来?我都等你很久了!”

    徐达笑着走到那人跟前坐下,同样笑着说:“我驻扎的地方离这儿远,不像老汤你就在跟前!”

    眼前这人名叫汤和,跟徐达一样,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玩伴,和朱元璋的关系自是十分紧密,二人之间也是亲如兄弟。这二人历来被人称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在军功和职位上也是诸将之中最高者。

    这两个人坐下,大帐中的这些位将军才分两旁坐了下来。

    “抬上来吧!”

    几个士兵将一个巨大的沙盘摆在大帐中央后,汤和才道:“各位兄弟应该知道主公这次诏令我等集结于泾江口,所为何事吧?”

    “肯定是和陈秃子开场硬仗!”人群中一员大将高声道:“大帅,您让兄弟们怎么干?说吧!兄弟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徐达和汤和都笑了出来。

    “郭英兄弟稍安勿躁!”徐达道:“只要主公军令一下,打仗的时候少不了你!”

    “主公什么时候来啊?”

    郭英这么一问,大帐内的将军们也纷纷附和起来。

    “稍安勿躁!”汤和摆摆手,制止了将军们的提问:“主公过些时候肯定会过来,再者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花云兄弟和文逊战死,主公心里也不好受。”

    听到汤和说这话,大帐中安静下来。突然有人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道:“陈秃子这狗东西,杀人不过头点地,临死前还要这般折辱花云兄弟,要是落在我们手里,一定把他剁碎了喂狗!”

    “对!没错!”众将义愤填膺。

    “想要把陈秃子剁碎了喂狗,那也得先把他抓住才说!”汤和站起来,手中拿着一根长杆指着沙盘上的地图道:“各位可能还不太清楚现如今的局势,我在这里和大家交个底。”

    众人听到汤和这么说,便纷纷围到沙盘跟前。

    “截止目前为止,我军已集结水陆大军十五万,战船两千余,加上正在赶来的援军,共计二十万人!”汤和说道:“据可靠的消息,陈友谅这一次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军队,水陆大军共计六十五万人,战船五千余。我们面临的是以一敌三的处境,还好,不是太糟糕!”

    众将面色有些难看,这一战投入兵力相差如此之大,想取胜绝非易事。

    “为何我方只集结二十万?”一员大将问道:“那你说应该能抽出三十万大军才对!”

    徐达说道:“陈友谅没有后顾之忧,可是我们有!东边儿张士诚虎视眈眈,北边蒙古人随时有可能南下,就连东南方的方国珍都想趁机过来咬一口!我已经派张赫和李新材在常州做好了防御工事,足可以应对张士诚和方国珍的袭击。”

    “那北边呢?”

    “北边有傅友德!”

    “哼。”一员大将冷声道:“我怎么听说蒙古人袭击汴梁,傅友德战败逃走了呢?”

    汤和扫了一眼那员武将:“唐兄弟有话直说吧!”

    一员大将走出来,身形高大,面色不善,此人名叫唐胜宗,也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说道:“根据可靠的线报,蒙古人进攻汴梁,傅友德似乎战败脱逃了吧!”

    汤和看了看常遇春:“常兄弟,这事儿你来说吧!”

    常遇春站起来,向周围的将军们拱了拱手,道:“唐将军这话并不假,老傅确实战败了!就连刘福通也战死了!”

    周遭将军开始窃窃私语。

    唐胜宗跟前一人说道:“既是如此这般,该怎么处理呢?常将军可是在主公面前保证过,傅友德守着汴梁,绝不会让蒙古人南下!”

    徐达面沉似水,没有一丝波澜。瞧了一眼汤和,汤和也是泥菩萨一般不言不语。

    常遇春道:“傅友德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笑话!哪里来的功?”那人继续说道:“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打了败仗还有功劳的!”

    “陆仲亨!”常遇春身后一个高大的汉子喝道:“是非功过,主公自有定论,哪轮得到你在这多嘴多舌!”

    “怎么?想替他开脱吗?”

    眼见的二人开始争吵,徐达只好出面制止道:“好了,大战在即,吵什么吵?伯仁,你跟他们说清楚!”

    “好!”常遇春道:“各位将军肯定觉得老傅吃了败仗,怎么还会有功劳?那我就将情况好好和大家说一说!首先蒙古人攻打汴梁的军队,不是一般军队,而是黑虎军!”

    众将倒吸一口凉气!

    “而领兵的不是别人,正是黑虎军大将军崇黑虎!”

    众将惊诧不已,就连刚刚对常遇春没有好脸色的唐胜宗和陆仲亨也是一脸震惊。

    “黑虎军这一次可谓倾巢出动,再加上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两面夹击,汴梁形式危机。刘福通又中了他们引蛇出洞和调虎离山之计,贸然出城,结果在城外中伏被杀,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老傅能怎么办?老傅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小明王及时撤走,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战败!”

    “那也仅仅是临阵脱逃而已,即使救了小明王,也不功过相抵,何谈战功一说?”

    徐达淡淡说道:“唐将军看来战报看的不仔细啊!傅友德不仅安全救出小明王,而且和黑虎军一场恶战,灭了数千黑虎军,自己虽受了伤,可我军伤亡不足一千!”

    “怎么可能?”

    “不会吧!”

    众将惊叹不已,犹自不信。的确以黑虎军的战力,众人会相信他有灭掉刘福通部众的能力。可傅友德的情况众人是知道的,说他灭掉几千黑虎军,自己去折损不到一千,这就让人无法相信了。

    常遇春道:“详细战报老傅已经面呈主公,各位将军很快就会知道真实状况!”

    汤和对徐达说悄悄话:“老傅有没有瞒报?有没有夸功?”

    徐达摇摇头:“老傅酒品不好,可是人品还是可以的!你要说他喝酒的时候耍诈我信,但要说他瞒报夸功?不可能!”

    汤和笑了:“老傅这次发了!”

    “有人帮忙!”

    “谁呀?”

    徐达示意了一下常遇春,汤和立刻心领神会,于是说道:“老常,跟大伙说说是怎么回事!”

    常遇春道:“老傅在汴梁城里设伏,只身前去叫阵!崇黑虎不疑心有诈,结果在一条巷子里中了老傅的火攻之策,连崇黑虎也被乱箭射成了刺猬!”

    “死了没?”

    “命大!没死!”常遇春道:“再加上王保保也进军南下,老傅认为汴梁没有价值可言,再守下去损耗兵力,于是退守滁州,整军应对!”

    汤和拍了一下桌子,喊了一声“好”,然后说道:“想不到老傅还有这样的点子!”

    唐胜宗听汤和这么说,也道:“我也觉得这不像是老傅能想出来的招数,该不会背后有人指点了吧?”

    “是有人指点!”常遇春也不隐瞒:“老傅当时身在汴梁城中,城外大营中有七万将士群龙无首,确实有人带着这些士兵冲进了汴梁,和老夫布下埋伏,重创黑虎军,而且救了小明王!”

    “谁?”

    “前军将军慕容正!”徐达站起来:“常大将军的义弟!”

    诸位将军互相望望,皆是一脸迷茫。慕容正,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还很陌生,几乎没听说过!

    汤和也站起来:“行了,大家都是一个锅里边搅马勺的,不要为了这么点事儿闹来闹去的!老傅受了伤,现在待在滁州过不来,但他分出三万士兵过来,估计很快就到了。这一点老傅做得很好,这也是大功一件吧!”

    唐胜宗与陆仲亨没再说话,退回到身后的将军们里。

    徐达用长竿敲敲沙盘吸引了大家注意力。说道:“主公让我等集结兵力于此,想来是从水陆两处对敌。依各位之见,陈友谅会在什么地方和我们展开决战?”

    “末将认为建昌和九江府都有可能!”

    帐内众将看着地图互相讨论着,各自点头很认同,刚刚提出的回答。

    “是啊,那里一片沃野!”

    徐达问道:“还有不同见解吗?如果有可以尽管提出来!”

    “末将也认同周将军的回答,陈友亮刚刚占据洪都,一定会顺势而上,建昌府与九江府就是下一步!”

    营中众将也纷纷表示赞同。

    汤和看常遇春眉头紧皱,似在思索什么,便问道:“长兄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常遇春想了想道:“确实有些不同看法,与周将军刚刚提议有些不同!”

    “说说看!”

    常遇春道:“请问诸位将军,我军与陈友谅的汉军一对一相搏,孰强孰弱?”

    唐胜宗道:“这还用问,自然是我军强一些!我军士兵的粮饷和伙食一直优于陈汉军,且士兵悍不畏死,百战必先!”

    “唐将军既然知道这一点,那陈友谅肯定也知道!”常遇春走近沙盘:“所以我认为,陈友谅绝对不会和我们在地面上展开决战!”

    “那会在哪里?”

    常遇春往沙盘上一指:“水上!从各方面得来的消息可以判断出陈友谅将集结大军于水上!如果所料不差的话,他会把决战之地选在这里!”

    众将往沙盘上一看,常遇春。所指的地方是一大片狭长但开阔的水域——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