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权枭 » 第五十九章 大风起兮

第五十九章 大风起兮

    朱元璋遇刺,而且遇到张定边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营,天刚擦黑,一干众将便纷纷乘船来到朱元璋的驾船下,还没有人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所以只能在船上等着。

    终于,徐达走出来招呼了一声,这些将领便纷纷爬上船,一股脑的走进船舱。

    朱元璋并没有受多严重的伤,只是摔倒的时候撞了一下肩膀,最严重的伤,就是被上官云踩了一脚的小腿!

    众将领看到朱元璋坐在那里气定神闲的喝着茶水,心里边顿时安定下来,于是便一起向前行礼请安。

    朱元璋吩咐他们站好。

    “没遇上什么大事,就是脚崴伤了一下,休息几天就好了,你们不用担心。”

    “主公遇上张定边也可以逢凶化吉,真乃上苍庇佑。”

    拍马屁的话谁都爱听,况且这话也可以让众位将士对战陈友谅信心大涨。因此朱元璋并没有反对,转头对一旁的徐达说道:“燕衡,你把情况和大家说一下。”

    “是。”徐达道:“今天下午,有三艘快船向主公这边靠近,原本以为是一些散兵游勇,却没料想是张定边藏在哪些士兵中间突然发难,主公在撤离时又遇到暗礁,船只搁浅在湖上。幸亏手下将士奋勇阻挡,主公这才得脱大难。不过,韩成、陈兆先、宋贵三位兄弟命丧其手,护卫的军士也死伤了数十人。”

    听徐达这么说,周围的将士们纷纷倒吸一口冷气,竟没想到情景是如此凶险。

    朱元璋道:“这一次遇到张定边也是意料之外,不过也不得不佩服这家伙,的确是个人中豪杰,战阵之中敢孤身一人前来行刺。”

    徐达道:“怕是张定边看出公爷就在那艘船上,所以在盾兵的掩护下瞧瞧过来……”

    说到这儿,徐达突然单膝跪在朱元璋前面:“主公,现在是非常时刻,属下恳请主公莫要犯险了!”

    跟前众将士看去徐达这般着,也纷纷跪下来附言。

    朱元璋顿了顿,说道:“既然各位兄弟如此这般,那我就安心将养几天。还是一如之前,此战的指挥由徐达全权处理。”

    朱文正不经意间侧过头看了一眼徐达,朱元璋将这一幕看在眼中便又说道:“文正,韩成三位兄弟的后事要好好处理,该有的抚恤都别落下。”

    “三位兄弟的遗骸都已找到,敛化之后定会妥善安葬。抚恤也会尽快发往他们家人手中。”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今天若不是常大将军和手下护卫拼死相救,我可能就得死在张定边手中。伯仁在吗?”

    几位将领让开一条路,让常遇春走进来。常遇春纳头下拜:“末将未能察觉,致主公于险地,请主公治罪!”

    朱元璋站起来一拐一拐的走到常遇春跟前,将他扶起来:“这怎么能怪你呢?是我一意孤行才有这样的后果,你身上的伤好些了吗?”

    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温言细语让众将羡慕嫉妒恨,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朱元璋会这么对一个人说话,哪怕是最亲近的徐达。不管与否,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以然超过他们。

    “末将不碍事。些许小伤,不足挂齿。”

    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什么,便问道:“今日在船上救我的那两个少年是何人?”

    “回主公,那二人中,黑衫者正是属下多次提起的洛阳慕容正,身穿白衣者是其好友上官云。”

    “我记得你向我要了告身,就是给这个慕容正是吗?”

    “属下自作主张,已经任命慕容正为前军将军。”

    “好啊,既是我军中将士,此次又立功劳,自当封赏。”

    一旁的朱文正一听,立刻对朱元璋说道:“主公现在正是交战时期,任命封赏不如容后再议,先赐给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继续在军中效力即可。”

    费聚和陆仲亨等人向来与常遇春不对付,听朱文正这么说,立刻附言。

    “是啊,主公,大都督说的在理。”

    “末将也认为应当如此。”

    朱元璋肃着脸,一言不发。朱文正等人的意图,他岂会看不出来,只是在这个时候不方便发作罢了。

    常遇春道:“主公,大都督说的对,现如今非常时期,封赏这些容后再说。更何况都是些少年人,赐予他们些财货也许会更让他们高兴。”

    朱文正等人的意图常遇春也知道。且不说暂时不对慕容正他们进行封赏,光是那句话中的在军中效力,这句话就让他十分警觉,一但慕容正等人进入军队之中,肯定会受到朱文正的节制,到那时,常遇春也无可奈何,倒不如现在让他们远离是非。

    朱元璋问常遇春:“可以吗?”

    “当然可以,慕容正和末将亲如兄弟,况且他们本身便出生于江湖,洒脱惯了,若进入行伍之中,难免会受些节制。”

    朱元璋想了想道:“也罢,至于怎么封赏,你和徐达商量着来吧,他们如果没什么事,暂时还是待在你身边。你来安排他们吧,我就不出面了,记得向他们表示一下谢意。”

    常遇春拱手退下。

    “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们也都回去吧,注意及时防范。”

    “末将告退!”

    船舱内的将领们纷纷退了出去,最后退出去的是徐达和朱文正这些亲近的高级将领。

    等到船舱中的人们都走出去之后,朱元璋和煦的面孔逐渐变得阴郁起来。慢慢的端起一杯茶水,浅浅的啜着,眼睛看着船舱外的灯火忽明忽暗。

    ——————————————

    慕容正受的伤不算严重,而上官云比较严重一些。张定边的囚龙棒让上官云脏腑有些移位,需得好好调理一下,所以慕容正断了回洛阳的念头,绝顶等上官云伤好了再说。

    文泰将一包东西扔到上官云旁边,刚刚还躺在床上回魂的上官云立刻坐了起来。打开那个包裹里面全是一些铸造成型的金砖,足足有十几块。

    “你有那么贪财吗?”

    “你懂什么?我不贪财,我只是喜欢买东西。买东西总得要钱吧!”

    慕容正无奈的摇了摇头,看向文泰:“常大哥近几日在做什么?”

    文泰说道:“自从前些时候,大将军和二为兄弟救了吴国公,这几天大将军都在吴国公身边听候调解。此战虽然由徐元帅指挥,但吴国公毕竟还是有权调动军马的,大将军这几天也是颇为忙碌。”

    慕容正道:“我想吴国公肯定也有应敌之策,这个时候也正在和常大哥进行布置。”

    “我们兄弟你真神了,大将军也是这么说的,不过具体怎么布置这属于军事机密,大将军也没对我说。”

    慕容正笑了笑,文泰既然说这属于军事机密,自己便不再问下去。

    上官云清点了一下对慕容正说道:“这些黄金换成银子足足有两千多辆,你要不要一点儿?”

    “不用!”

    慕容正早就习惯了上官云这种态度,况且自己也并不缺钱。

    “对了,老三呢?”

    文泰刚想说话,忽然好像又想到什么就闭了嘴。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慕容正就知道常遇春肯定派南际云去做其他事情。文泰在确定跟前没有什么人的情况下,压着声音对慕容正说道:“大将军前两天就派南兄弟出去了,不过去了哪里连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好像朝西边去了。”

    上官云皱着眉头:“西边不是陈友谅的地方吗?去西边干什么?”

    慕容正思量一下道:“我们从泾江口离开以后,蓝大哥是不是也没有跟上来?”

    上官云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太不够意思了,竟然也不叫上我,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情我最喜欢了!”

    文泰有些不解:“偷偷摸摸的事?”

    慕容正解释道:“凡是作战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吴国公对敌,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好在上下一心,还能与之抗衡一段时间。如果想扭转战局,那么必须要有一次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蓝大哥现在肯定已经悄悄绕到了陈友谅身后,现在正是七八月间时期,风向着我们这边,我看到陈友谅的战船铁索连舟,只要在身后放上一把火,借着风势,即便不能烧毁全部战船,也能让他元气大伤。常大哥肯定还有两手准备,烧不掉战船,烧掉一部分粮草也是可行的。”

    文泰一拍大腿:“哎呀,我的天哪,慕容兄弟,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样的计策你都能想得出来?”

    上官云斜着眼:“这家伙从小就当道士,他那个老牛鼻子师傅学究天人,这么点简单的道理很对他来说很容易的。”

    文泰有些羡慕:“当年在天门山一别之后,常大哥便下定决心投身行伍,这才有了后边的事。想来也是玄贞道长他老人家给指的明路,怪不得江湖上人人敬仰。”

    听到文泰夸奖玄真道长,上官云就有些不满哼了一声。文泰立刻补充了一句:“当然,燕大侠也是名满天下嘛。”

    关于放声大笑:“看把你吓得!”

    三人一起愣了一下,便哈哈大笑起来。

    ——————————————

    又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月亮躲在云层之中,云层随着风向慢慢的向着东南方移动。没过多久,月光便洒向大地。

    一棵大树上,枝繁叶茂之间。两个人影蛰伏在上面,目光炯炯的盯着远处的一处军营。

    “蓝将军,这里就是陈友谅的粮仓吗?”

    “只是其中一座粮仓而已,就有近千的护卫把守。看来陈友谅也并不是那么放心屁股后面!”

    “子时三刻,换防的时候到了!”

    “南兄弟,看你的了!”

    南际云拿起宝雕弓,将一只粗长的羽箭搭在弓上。蓝玉用火折子点燃羽箭前段下方的引线。

    抬弓,一直带着火星的羽箭直接窜上天空,然后在空中炸出一团火花。

    紧接着密林中窜出数十个黑衣人,向着那座粮仓而去!

    “什么人?”

    守营的士兵刚发现有人接近,便立刻被刺来的弩箭射杀。

    这些黑衣人迅速冲到粮仓下方,将竹管中的火油浇在粮仓上面,然后迅速用火把点燃。

    很快粮仓中浓烟四起,大火冲天。

    “走水啦!”

    蓝玉正和南际云欣赏着汉军救火的情景,冷不防一股烟火朝自己这边吹过来,呛得直接咳嗽几声。

    “娘的,风向怎么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