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状态越差,悟性越高 » 第五十三章:悟得炼神诀,天地感应!

第五十三章:悟得炼神诀,天地感应!

    果然,踏入筑基后,参悟《炼神诀》也容易了些。

    《炼神诀》,以天地为母胎,回归最初本源。

    人在母体,有先天之气孕育,出生之时也口含先天之气。

    可随着成长,先天之气消耗,再加上世间浊气污染,先天之气早已散去。

    而炼神诀,便是观想天地为母胎,人归婴儿之初,现那一口先天之气。

    以先天之气,回归本源,见自己神魂。

    李太虚心神沉浸其中,感应着天地。

    天地间五颜六色光芒,还有浓郁的青金之色,那是金木之气。

    源源不断的天地之力,进入体内,滋养着身躯。

    他的呼吸,也在调整,恍若婴孩,渐渐睡去。

    天地灵气孕育,身上的气息也在变化,一股新生的气息,逐渐弥漫。

    清虚观内,正在翻阅经文的清虚真人,忽然顿住了。

    身前虚空波动,竟是浮现一道画面。

    画面之中,李太虚蜷缩着,呼吸之间,宛若婴儿,一缕新生气息弥漫。

    “炼神诀。”

    清虚真人呢喃低语:“没想到,他还真修成了……”

    均匀的呼吸,朦胧中,李太虚看见了一道身影,和他一模一样的身影。

    只是这道身影极为虚淡,模糊扭曲,像是随时会溃散一般,只是勉强凝为人形。

    这就是他的神魂!

    片刻之后,身影再也坚持不住,化作一团虚幻的雾气。

    筑基境,神魂未曾稳固,勉强聚形。

    需得炼气化神,以滋润神魂。

    他现在还无法做到炼气化神,但却也滋养身躯,修行真元,勉强能够滋养神魂,只是效果微弱。

    神魂飘忽,居于上丹田。

    只是,通往上丹田的经脉,还未开启,贯通的路线极为狭窄。

    李太虚尝试调动真元,真元小心翼翼地进入经脉,却是十分艰难。

    些许真元,还未到达上丹田,便消耗一空。

    他心思再度放在神魂之上,他倒是可以调动神魂,分裂一部分,尝试从上丹田下来。

    只是,这经脉太过狭窄。

    分裂的神魂少了,估计还没下来,就在半途消耗一空。

    分裂的多了,轻则白痴,重则魂散人亡。

    难怪,现在没弟子选这本《炼神诀》了,需要长期温养通往上丹田的经脉,提前开拓。

    李太虚心中涌现明悟,脑海中也逐渐清明。

    虽然无法下来,但《炼神诀》也有温养神魂之法,只是很缓慢。

    而《炼神诀》亦能让神魂散于全身,当然,并非是真正的散落。

    只不过是如水般流淌,不入经脉,藏在血肉之中。

    神魂散于全身,对于自身的感应之力增强,时刻掌控身躯状态。

    对于别的修士来说,这只是辅助法门,可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仙法!

    他时刻掌握全身情况,完全不担心,削弱状态过猛,留下什么不可修复的后遗症,甚至弄死自己。

    而天地间的各种元素,也蜂拥而来,他和天地间的金木力量,越发亲和了。

    “嗯?”

    蓦然,李太虚心头一震,他感应到了,四周金木之力,居然有青蛇的气息。

    还有幻灵花,剑草……

    周围的一切,呈现在脑海中,都是金木元素传递而来。

    “天地感应?”李太虚心头一震:“明心师兄,是否是这种法门?”

    明心道人的感应能力,他猜测不出具体法门,但这从天地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法门,确实是一种感应能力。

    周围有什么,只要他和金木之力感应,都能得到。

    “不知能否抹除这种感应?”李太虚忽然道。

    明心道人有独特的感应能力,他也领悟了,天下之大,定然有其余修士也会。

    如果有人能从天地灵气中,寻到自己的气息,那自己岂不是暴露了?

    想到这里,他念头一动,周围金木元素激荡,震荡起来。

    金木元素如同乱流一般汹涌,周围的一切变的混乱,直至消失。

    不过,他的真元,也在大量消耗。

    “这才是真正的抹除痕迹!”

    李太虚睁开双眼,眼中吐出一口浊气。

    那强大的感应能力并未消失,他依旧能感应到各种金木之力。

    一念之间,金木之力汇聚而来,远超之前。

    “踏入筑基,感应天地灵气,与天地相通,体内真元得以弥补。”

    李太虚呢喃道:“而炼神诀,增强了感应能力,让我一念之间,可调动天地间的金木灵气。”

    这可谓是,大幅度的提升!

    有了这些天地灵气的加持,他的术法威力,都更上一层。

    只是,消耗会很大。

    现在的自己,还挥霍不起。

    “不过,却让我能更好种植灵药了。”李太虚心道。

    他之前只是以青帝真气催生,却不知道,催生时,天地灵气变化。

    等自己弄明白之后,能让灵药生长更好。

    他看了眼自身悟性:一百八十倍。

    增强了感应能力,金木之气蜂拥入体,他的真元精进一大截,体魄也提升了一些。

    闭上双目,继续参悟《药王经》的炼丹手法。

    孙云林给的只有炼丹手法,而且很多。

    随着参悟,各种炼丹手法在脑海中演练,每一种手法,都能沟通丹炉内的药力,淬炼杂质,也能引动天地灵气滋养丹药。

    他的木炎,也随之变动,以木炎为基础,吸纳着各种手法。

    李太虚越是参悟,越是心惊,因为这繁多的炼丹手法,分别沟通不同属性灵气。

    甚至连金属性,火属性,土属性,风属性…都能沟通。

    “不愧是以药王为名的炼丹手法!”

    李太虚赞道,但紧接着意识到不对:“清虚师尊,不可能身具这么多属性。”

    他虽然没见过清虚真人出手,但也知道,清虚真人不具备这么多属性。

    清虚三宫的弟子,也多是金木火三种属性,木道炼丹,金道杀伐,火焰炼气。

    当然,也有一些多属性的,只是极少。

    “除非,还有一种炼丹手法,可沟通任何灵气。”

    李太虚想到一种可能,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仔细想想,孙云林虽好,但怎可能将药宫核心传承,交给他这位道宫弟子?

    清虚观主知道,怕是也不会答应。

    “不过,这其中的金木之法,足够我的木炎变化,其余的先学着,以后再说。”

    李太虚心道。

    万一将来,自己也得了其余法门,直接学了,就不用为炼丹手法发愁了。

    反正现在还有悟性,技多不压身。

    以后若是遇上不错的师弟,也能指点一二,交个朋友。